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702  
标签:教学论文
论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中心稿)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培养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启动创造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

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种类繁多,笔者赞同按学习中独立思考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分为三类:机械学习、理解学习、创新学习。机械学习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模仿,不求甚解地学习;理解学习是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来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追求所学材料内在意义认识的学习;而创新学习是理解学习的发展和延伸,但又有质的不同,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二是不拘泥、不守旧、不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掌握,追求透彻理解,追求创新;三是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探索。创新学习是时代的要求,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最终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封闭转为开放,由静态转为动态,由孤立转为合作,由理解转为创造。而目前有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大都停留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有的甚至还是依靠机械学习,许多师生追求和满足于考试的分数,所以引导学生创新学习势在必行,尤其是语文阅读方面,创新是阅读不可缺少的能力,因为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如果缺少创新能力,不能提取读物的信息运用于新的情境之中解决实际问题,即使书读得再多,知识积累再丰富,也失去阅读运用价值。课堂教学是实践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可采取以下几个环节。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先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而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必须先理清下列几对关系。

1、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为适应将来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核心是应试,是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部分学生的,它以考分为唯一评价标准,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2、主体与主导。培养创新能力,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能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师一定是置学生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成功与挫折。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不仅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受失败的痛苦。须知创新成功的喜悦往往是短暂的,而失败的痛苦是长期的。创新意识的养成,创新的成功,必然是建立在多次失败挫折的基础上的。成功具有正面的再生性功能,使学生从创新成功走向再次成功,而失败则有纠偏功能,对创新思维的方向起纠偏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耐挫能力的训练。

4、知识与创新。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在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必须强调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构建未来知识大厦的基本框架,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存。因为信息量越丰富,思路越开阔,使思维更具流畅性、变通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创新能力就越强。

二、革新教学方法,营造宽松环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教学,是讲求师道尊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在中国根深蒂固。在封闭式的课堂中,信息的传输是单向的,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我们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或项目设计等多种方法,变单向为双向甚至交互式的信息传递,使学生置身于宽松的环境中。在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积极怀疑教师,怀疑现有知识,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独立思考,辨伪去妄,创新进取,启迪发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疑问是创新的火种,激疑与促思是孪生兄弟,“思”以“疑”为起点,有“疑”才有“思”,激疑促思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一种方法,体现了教与学的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如何激疑促思呢?

1、引导。创新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核心是问题教学。教学中的问题分为三类: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创造性问题。呈现型问题获得基础性是一些给定的问题,它的答案是现成的,求解的思路是现成的。而发现型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或发现的,而不是由教师或教科书给定的。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它们往往是通向发现和创造的前奏。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代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采用开放性、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会问。教师既要以问引问,更要提供高质量的问题的典范。教师以某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矛盾之处进行思考,使其产生疑问,使他集中精力来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全部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

2、分析比较,辨别异同。语文阅读教学可从横向、纵向比较中质疑,让学生辨别异同,有助于开拓学生思路,挖掘他们求知的内动力。如教《荔枝蜜》时,启发学生从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的关系等方面思考,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文章主要写蜜蜂,写荔枝和荔枝蜜有什么关系?开头我对蜜蜂的感情不好,结尾又为什么梦见自己变成了蜜蜂?在课文的末尾,又写到了农民,这与蜜蜂有什么联系?文中通过三次对比,突出了蜜蜂的什么精神?还可以启发学生将《荔枝蜜》《猫》《小麻雀》进行横向比较,看它们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激发他们把现有的和原有的知识与认识进行比较,一定能提出有分量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提问,竞争氛围可转化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增强学生提出富有新意的问题的动机。教师要对学生提问提出明确要求:一是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提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是思维成果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非教学任务;二是不要一疑就问,让学生思考后再问,那些能通过工具书或同学们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不要问;三是问题的表达要尽可能清楚明白。


展开全文阅读
让学生会问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它的主阵地是课堂,它需要给学生宽松的环境,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它需要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有自我表达的勇气;它也需要增加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它还需要学生了解“疑”与“问”的价值,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他们才能自觉主动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这对教师是一种促进,又是一种挑战,一方面,通过分析某个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到该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把握他的思维特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积极发问,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应变能力、课堂调控艺术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创新。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锋利。”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锻炼学生对问题寻求尽可能多的答案,以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传统教学上,也有不少的教师重视讨论,不过它的表现形式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对不合味的问题一概不理,而专心捕捉能够纳入正确答案的问题,这种讨论不是以一问题引出另一问题,以引起更深入的讨论和探究为目的,而是以取得正确答案为归宿。充其量是“注入式教学”的另一变种。正因为如此,教师往往缺少耐心,学生少有专心思索的时间,少有从容不迫的思想上搜索材料和组织言辞的机会,当一时冷场或分歧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给出统一的答案而鸣金收兵。这种讨论,不是研究性、创造性的教学法,因而与创新无关。

创新教学中的讨论,是促成创造的重要形式。它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摆正师生关系,如果师生还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又怎能奢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展创新呢?只有将师生关系定位于探究真理的伙伴关系,解决疑难问题的合作关系,师生间的讨论才能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在讨论中,要让学生情绪高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给他们自信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品味,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统一的标准。因为对学生约束过多,事事要求整齐统一,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上《小桔灯》,文中只交待了王春林失踪了,其他情况都没交待,有人提出王春林是什么人?他到哪里去了?在讨论中,有人认为他是个进步群众,学生们被抓后,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安全,将他转移了;有人认为,他是共产党员,地下工作者,在学生被抓走后,他被反动派抓走并杀害了;还有人认为,他是党的地下组织的领导者,医学院运动的领导者,为了他的安全,组织把他调到根据地去了。这时,教师如果统一答案,势必限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这三种不同的见解,都合情合理,应予以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开拓思路,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这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讨论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对此,教师要及时鼓励他们敢于标新立异,让他们觉得教师重视他们的想法,以此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日益增加。讨论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由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还有好差生讨论,师生间的共同探讨等,课堂上人人是质疑者,人人是解答者,信息得到了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学生可从中获得知识,并在交流中活跃了思想,如此不断循环,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千百次锤炼中获得。

四、用课文空白,发挥丰富想象,拓展学生思维

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伊尔搴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文学作品中,思维空间的存在,期待着学生的参与,召唤着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视觉出发对作品进行二度创造。因此,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不能只停留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上,要利用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性”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和联想,使文学作品的形象更丰富、更充实。因为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如《孔乙已》结尾处写到:“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怎么死的?读者不得而知,从孔乙已爬出酒店到孔乙已终究一死之间,鲁迅留下空白,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空白,引导学生根据孔乙已的性格和境况,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推究孔乙已之死。通过填补空白,学生的思维就会打开,天马行空或自由驰骋,还有助于学生进入领悟作品的更高层次,增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五、依照人才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一个人的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挥,是以其独特个性培养与发挥为必要条件。很多研究表明,个性的发挥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成正比。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发挥学生的特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身条件的教育,都能主动发展个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又是班级统一授课,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爱好特长。语文活动课丰富多彩,恰好弥补这个不足,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某种特长和爱好提供了场所。这样,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展其特长,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由此,教师应致力于指导学生利用课外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语文活动,建立起课内外相沟通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到课外去发挥其特长。如通过开办“书法”“写作”“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通过自编自导节目,自办刊物来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特长得到了发展,进而促使和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

六、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促成学生创新的动力。

创新是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的活动,但创新又是从模仿开始的,不管教师承认与否,教师本身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示范作用。示范是促成学生创造的动力,启动创新教学要在教师示范上下功夫。

  一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教学。众所周知,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但如果上什么课都有既定模式,在上课之前,学生就知道了教师要上什么课,如此上,又怎么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呢?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语文实验室”“语文活动课”“读写实验室”等富有创意的风景的出现,就是广大语文教师敢于自我否定,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的结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无言的创新活动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的形成。

二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是如何创新的,并给予创新思维的方法指导,如笔者常将自己教学所得内容诉诸文字,念给学生听,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学生明白了创新并不高深莫测,只要敢于探索,就能把创新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力。笔者还把阅读教学目标划为三个层次:表层――字释词,感知文章内容;浅层――引导学生探索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深层――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教材。阅读过程实际就分为三个步骤:整体把握――微观分析――鉴赏评价,三个步骤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感知到理解再到创新,在创新活动的环节再给学生方法指导。比如,在具体的鉴赏评价活动中,我挑出作品中一些不确定的空白,或作品中特色和不足点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先让他们接触一些相关资料,包括前人的评价,为他们提供思考的背景和驳难的材料,进行聚合思维,然后要求他们开拓思路,多角度思考,引发发散思维。这时指导学生不能满足于此,应对“求异”“发散”到的结论进行整合,使之形成新的思考起点,通过聚合――发散――聚合――发散,多次循环,就迸发出了最富创意的见解,得出最富创意的结论。这样,通过教师的种种示范,就逐步教会了学生如何进行创新思维,从而为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多给学生自主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二是要创设民主学习的氛围。而要达到这两个要求,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意愿和选择,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课堂上允许学生插话插嘴,质疑问难,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敢于猜测、敢于求异、敢于创新。教师用激励性的评价帮助学生相信自我,充满自信。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到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会迸发、闪烁。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 1999年第8期)

2、胡芳东,《让学生“会问”:创新教学的呼唤》,(《福建教育》2001年第1期)

3、胡明道,《“学长式教学”与“创新教育”》,(《中学语文教学》1999第9期)

4、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1999年6月版)

标签:教学论文 论语文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