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370  
标签:教学论文
创新源于创造、创新高于创造(教师中心稿)


-------兼论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现代课堂创新教育

【内容提要】

创新是个既老又新的话题。创新始于创造,创新也应高于创造。惟其高于创造,才能使创新教育从注重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向注重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转变;惟其高于创造,才能使创新教育向更高的有助于生命的舒展、生命的律动的教育情境的创设乃至整个社会崇尚开放与多元文化形态的创生方面发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才能在新时代获得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创新教育才能取得成功。本文试图从时代精髓、本质特点、现实意义三方面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现代课堂创新教育的关系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时间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于今天中国和世界的教育是否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时代价值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创造教育思想和教育的创新性将成为今天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在当今全社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崇尚创新教育的今天,陶行知的这一理论的思想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精髓、本质特点、现实意义三方面与现代课堂创新教育的关系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精髓

陶行知早在1919年就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中说,教育家和校长应是创造型的人才。“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1923年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是他最早的有关创新教育的理论假设,在这一假设中,他设想创造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1927年,他又提出“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须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和新人生工具。”“只有发明工具、创造工具、运用工具才是真教育,才是真生活。”可以看出,在这里,他已经将创造教育的本质揭示得一清二楚。1933年,他又对创造教育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创造”应包括“物质的创造”和“心理的创造”;他还用“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人的创造过程的形成、发展及其规律。在陶行知看来,“行动”和“思想”是创造教育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创造教育就是要把知和行、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民族活力、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在1943年的《创造宣言》中,陶行知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六大办法和培养创造力的四条途径。至此,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体系已经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陶行知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创造大师,他面对着中国的教育已到绝望的窘境,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他说:“我是崇拜自己的创造,故能乐以忘忧。”他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他号召:“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人”;“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甚至引用罗丹的话来发表自己对创造教育的独特见解:“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在他眼中,“创造”是教育之始,也是教育的归宿。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特点与课堂创新教育

陶行知曾在早期的《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将“创造教育”明确的称为“做的最高境界”,用一句话来概括,它有四大特性:民主性、科学性、探索性、实践性。这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理论精髓,对于今天的教师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时代价值。

1.“民主性”与课堂教学创新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以“民”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绝不是以“物”为中心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民主”。它有三层含义:

(一)教学要以“民”为本,为“人”服务。创造者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创造,教师再巧舌如簧,也只是上等的表演、低级的教育,也不可能有建设和创造的主动性、积极性。陶行知说:“民主的程度愈高,则创造愈开放,愈好。”这对我们应当是很好的启发。

(二)创造教育要培养学生“独立不倚的人格”。陶行知认为,有创造力的人必须首先具有“主人翁”意识。具有了“主人翁”意识的人才有可能“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一个缺乏“独立不倚的人格”的人,唯上唯书思想不解放,就会处处依赖,学习、生活、工作了无新意。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还用八大山人、米开朗基罗的创造来批判某些人说的“环境太平凡了,(我)不能创造”论调;用玄奘取经、哥伦布探险来批判那些“陷入绝境、等死而已、(我)不能创造”的论调;用《易经》、《正气歌》的产生来批判那些“生活太单调了,(我)不能创造”的论调;用鲁钝的曾参传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黄梅教义来批判“我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的论调,都是在说只有“主人翁”意识、独立不倚的人格才会产生勇气和毅力的前提,才会有“创造”。这些精辟的论断,到今天仍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民主性还包含着教育风格的多样化。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创造教育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思想的争鸣,学术的百花齐放。无此,再空谈“创造”也是枉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任何人、任何有益的实践都是可取的,都是应当肯定的。任何厚古薄今、崇洋媚外的观点都是可笑而不可信的,任何妄自菲薄、自欺欺人或妄自尊大的做法更是可耻的。因为,它将束缚我们民族前进的步伐,阻碍中华振兴的进程。

2.“科学性”与课堂教学创新

科学性是创新(创造)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陶行知认为,“教育必须是科学的。”“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自然科学是唯一的桥梁”“教师必须高举科学的火把”“不懂科学的人不久便不能做教师了”。又说,“自然科学是开向理想世界的特别快车”。科学性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它的三大特点:“活”、“新”与“开放”,今天我们仍有必要重温这极普通却又极具鲜活生命力的特征。


展开全文阅读
(一)活。创造教育最讲究“活”。因为,“创造”首先来源于“活的学校、活的教育、活的教科书”,学生也要“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其次,创造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激发人的活力成为“创造力”,去创造社会,“树立一个比现在更可敬可爱的社会。”陶行知说:“我们办教育的人总是把小孩当成活的,莫要当成死的。”当成活的,就是解放了学生,就可以产生活力,让他们掌握科学,形成“创造力”,学生才会变成“创造之神”。这就启示我们,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将真正的课堂“主权”“人权”交给学生,不要把学生的大脑当成无生命的40G的大 “硬盘”,把自己当成“电脑高手”。45分钟,不停地输入信息,而学生的任务只有一个:将你传输的信息“保存”或“另存为”。而学生中能快速“存储”这一系列信息的,便是 “优等品”,反之,则是劣货。如此教学,是死人的灌输,是根本没有前途的。

(二)新。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陶行知说:“做一个现代的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受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式发挥我们的力量”“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两人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陶又说,“深望大家奋起继续开辟,继续试验的精神,来做这新纪元的帅领”。可见,已步入21世纪的当代教师,如果仍固步自封,自我满足,是不行的。语文教师从不谈WTO,政治教师看到“流星花园”就一棍子打死,物理教师对纳米技术一知半解……只会成为井底之蛙,被学生所冷落,被时代所淘汰。“与时俱进”是时代对当代教师的要求,只有适应这一历史的趋势,中国的教育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开放。它告诉我们,创造教育是动态的、双向的、全开放的,而非静止的、单向的、封闭的。学生要走出家庭生活小圈子、走出校园生活的“死”圈子、走入社会生活的大圈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同时,也要走出自己思维的定式,走出前人、社会、民族思维的定式,走出求同、求异的发散思维,走出崭新的境界。没有这一系列的“走出”,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如何面对复杂多变得国际形势,如何在强权与胁迫之间“韬光养晦”,立我民族于世界强国之林。试想当年,小平同志如果走不出姓“资”、姓“社”的桎梏与纠缠,走不出前人的思维定式,又怎能用“一国两制”的创新思维妥善解决香港问题。今天,同样有台湾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抵御强权问题、振兴民族工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跳出历史、时代的局限,走出创新、空谷足音般的时代强音,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问题。否则,民族的振兴将永远是一句空话。

3.“探索性”与课堂创新教学

陶行知主张创造教育要敢“疑”、敢“问”、敢“试验”。这体现了创造教育的探索精神。他还说,要“每事问”,并要“问到底”,要“巧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有每事问”。“小疑必问、大事必闻”。同样,在当代创新教育中,我们也要教育学生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不必害怕学生追根究底,“问”只能问出真理,不可能问出“问题”。只有假学究、政治骗子才会害怕人民的“天问”,害怕人民发现真理。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的终极目的是要“创造”、有“发现”。一味的傻问,是愚者的鲁钝。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保护、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创见的能力,对新的见解、新的认识要审慎思考、认真对待,切不可一时冲动,扼杀了学生创造的萌芽。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课文中存在着许多的纰漏,我们在教学中,要允许并鼓励学生“怀疑”、“发问”。有生问,《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马玉祥救朝鲜小孩”到底体现的是“国际主义精神”还是“人道主义精神”,教师应当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不能因为教参上的答案是“国际主义”,就责怪学生无事生非。教师应当与学生探讨、研究,在探讨、研究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勇于创造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生命、关注他人的人文主义精神。在这里,创新的实践源于课堂,其价值、意义又远远高于课堂。

4.“实践性”与课堂创新教学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可用“教学做合一”来概括。在这里,我们也应当像陶先生一样,在课堂创新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做”。他说,“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践,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做”能产生“新价值”,而不是对前人简单的重复、抄袭和模仿。陶行知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认为创造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形成人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相应的,在我们的教学创新中,要让学生真正的“做”起来,形成真正的实践能力,这样,走上社会,他们才会成为更有用的人才。

三、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谈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并非是“拉虎皮,作大旗”,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创造教育将促进学生个性化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21世纪)人们对付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离开了创造,离开了创造力的培养,就不可能培养出引领时代潮流的、造就时代所需的人才。民族的振兴、中国人的世纪都将是一句空话。

2.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作为创新教育的形式,将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

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已运行了上千年,有过贡献。但现在更多的是问题、是扼杀、是摧残……再搞应试教育,中国将问题成堆。正如陶行知所说,创造教育“不是培养小专家”,而是“要使他在幼年时期得到营养,让他健全而有效的向前发展”,为今后的成长打好基础。所以,新形势下的创造教育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的体现。

3.创造教育合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现实的社会推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和工业时代对人才需要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依靠市场发挥对资源的调配作用,而后者依靠计划调配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很明显,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创新性人才,而不是“两脚书柜”。这一根本性的人才需求转变,将会对素质教育产生现实的巨大推动力。换言之,时代终将选择真正的素质教育,任何虚妄的、粉饰的“应试教育”模式终将被封杀在人才的“门槛”前。

4.创造教育有利于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世界在由单极向多极发展的过程中,必然经历激烈的竞争乃至艰苦的斗争。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竞争的核心就是国民创造素质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科教兴国”不是装点门面,也不是空穴来风。日本早在1983年就明确:“教育要培养全球性、开拓型的创造性人才”;美国更在1983年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989年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两份报告中,警示国人,推行创新教育。这同样也警示了我们,发达国家在争夺人才、追求创造的道路上已经先行一步,我们当奋起直追。

20世纪,对于人类来说可谓苦难多多、问题多多。21世纪,又可谓希望多多、竞争多多。陶行知说:“仿我者死,创我者生。”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要有一批“有胆识创造的人”、“有胆量开辟的人”。创新始于创造,有了创造,就有了新生的活力;创新也应高于创造,才能与时俱进。惟其高于创造,才能使创新教育从注重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向注重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转变;惟其高于创造,才能使创新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创造意识、创造技能和创造机理的探究、训练的低级层面上,而向更高的有助于生命的舒展、生命的律动的教育情境的创设乃至整个社会崇尚开放与多元文化形态的创生方面发展。也惟其如此,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才能在新的时代获得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力,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各民族的竞争中引领潮流、开拓前进,才能真正赢得“中国世纪”的美誉。行知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也要有这份勇气和信心,为这百年的梦想而加倍努力。


展开余文
农村初中“人文教育流失”现象及其本质思考

【内容提要】

农村初中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飞速发展,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上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当我们面对新世纪的曙光,展望二十一世纪农村教育发展前景时,却发现它已经走进了“人文精神流失”的误区。其范围之大、影响之广、危害之深,是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人所不愿看到的。同时,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是不能回避的。本文试图从农村初中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流失的诸方面----人格教育的湮没、创新精神的陨失、兴趣教育的流放、劳动教育的泛化、集体精神的淡化----等几个角度作一点肤浅的思考与探讨,就教于方家。

人文,《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文化”则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科学、道德、教育等。它是人类漫长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瑰宝,理应发扬光大,让后人继承。作为传承文化、拓展生命、张扬人生意义的当代教育,无疑肩负着这一使命。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大力弘扬素质教育与创新精神的今天,尤其在农村初中的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流失已经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唱着“素教”的歌,走着“应试”的路。只要完成统招数,管它错不错。”这似乎已经成为许多农村中学教师乃至校长们的“新教育观”。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曾大声疾呼:“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同志们务必把马勒住,另找生路!”今天,回头再看:路,我们并没有选错,但这条艰难而坎坷的路却很少有人愿走。为其难矣!农村初中教育现状堪忧。这中间,愚以为“人文精神”的流失尤其令人关注和深思。本文试图从人格教育的湮没、创新精神的陨失、兴趣教育的流放、劳动教育的泛化、集体精神的淡化等几个角度作一点肤浅的探讨,就教于方家。不妥与失察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人格精神”教育的湮没。

人格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21世纪中国的教育,应当培养出的是具有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的人才。而现在,许多农村初中的教师,乃至校长,已经在为完成上级领导分配的、社会压力要求达到的(重点高中)统招数的利益驱动下,将活生生的学生当作无个性、读死书的机器来使用。在他们眼中,学生只是自己教学中为达到目的而预设的一枚枚棋子,内容是相同的,作用是相似的。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在农村初中的教育教学中便出现了种种违背国家教育政策、逆“素质教育”潮流而动、严重丧失人文精神的行为,具体表现有二:

1.教学工作严重缺乏“民主精神”,教育者毫无“教育机会均等”的时代观念。初一学生进校以后,实际上就已经被教师们按入学成绩划分为三六九等。前十名是重点保护的对象,稍后的二十名是替补选手,其余则是自生自灭的“品种”。前30名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刻苦学习。三十名后的学生只要不对班级纪律(尤其是课堂纪律)构成影响,可以来去自由,可以不做作业,可以上课睡觉,可以做自己想做又不直接影响他人的任何事……自由乎?荒唐乎?常常是下午第一节课,班上坐着30人(在上课),门外或座位上、教室后站着20人(在接受不听话的惩罚),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小菜”。同时,由于老师的关照,前三十名学生,几乎不存在流生现象(这也许是这种教育方式对时代的最大贡献吧)。三十名以后的学生少有人去关心。在种种歧视、忍耐乃至羞辱下,他们只有苦熬三年,等待毕业。由于长时间的学业荒芜,毕业以后,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其文化水平恐怕连初一学生也不如了,其道德品质在少数教师的“打造”下已变得极端自私、偏执、反社会。他们一走上社会,就意味着走近了危险,接近了误区。这种现象在现在的农村中学已经不是少数现象了。陶行知先生说:“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成员,做国家的够格公民。”国家教委(现教育部)也在《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使中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审美。”其中“学会做人”被列在首位。由此可见,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未来社会要求人们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渊博的学识,更应具有健康人格,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人格是学生面向未来、走向社会必需的一种素质,健康人格的塑造应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中,这种“人格的教育”却差强人意。这些学生,一走上社会就面对着无奈与自卑。一朝失足,谁之过?很难评说。我们教师难道不应该深思吗?难道不感到有一点问心有愧吗?

2.教学“有类无别”,根本无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教学中,千篇一律已经是常事,千人一面更不稀奇。但更可怕、更要命的是:在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方法的简单粗暴、野蛮无理已经愈演愈烈,而且其隐蔽性、危害性有增无减。在某些中等水平的学校,教师为了赶超先进学校,在自己的“任”内放一次“卫星”,造一次“辉煌”,种种无法理解的现象便接二连三的上演了:语文教师勒令全班学生在一周内背会全册30篇课文后所有习题、基础训练中“基本课文”的全部习题,每天放晚学后背诵,先背完先回家,背不了别回家。可怜那些“后进生”便常常在天黑以后(有时是19:30以后)边哭边跑回家,其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数理化教师在同一天发下几十张讲义的“新闻”已不再新鲜,做不完、做不了,不挨打受骂那才是新鲜事。政史开卷考试以后,教师确实减负了,学生的早读也减负了不少,但两天内发下三四十张已印好答案的讲义并要求整理编号的任务却让学生苦不堪言、无所适从。教育的简单化、粗暴化、野蛮性已经完全扼杀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构成了无穷的戕害;在农村中学的部分地区甚至已经严重危害到“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在他们那里,严格的说,只有教学工作,根本谈不上有教育工作。许多地区的骨干教师评选初评、职称评定初审,许多学校便完全依据近几年该课任教师的历次考试均分排名,一竿子清。其他均不在考虑之列。其评价心理、价值取向已一目了然。如果我们不真正面对现实,不认真反思根源,不给这些教育者管理者、一线教育工作者“洗脑”,不整顿这些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教育实难推行。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痛苦的现实。

二、创新精神的陨失。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这句话早已“师”喻“生”晓了。由于素教的进一步推行,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人们批评,作为反面材料,被我们的教师反反复复的在会议上、论文上引用、批驳,似乎已到了快绝种的地步;但正如钱色交易在阳光下被批判得体无完肤,而角落里,批驳者却正对着娼妓发出玩世不恭的淫笑。这里,将我们的一些教师与娼妓比较,似乎过于刻薄。但它的危害却不仅仅是社会的阴暗与腐浊,而是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与接班,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其实,我们的教师自己也知道呆板的教育、毫无创新的教学的严重危害,但自身能力的制约、责任心的懈怠,使其“空有报国志,难举手中戟”。农村初中教师普遍的“创新精神的陨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不下大力气去革新,农村初中的素教改革,将葬送在一班碌碌无为者的手中。具体说来,农村初中教师创新精神的普遍陨失具体表现及根源如下:

1.许多教师普遍对“创新”持有不正确的成见,把它看作一种时尚或者是“旁门左道”,如同许多普通群众看待“三个代表”一样,有一种“言向往之、身远离之”的隔膜,认为那是大干部们的事情。因而,农村中学教师因此认定,创新永远只能在大城市、“重点学校”进行,对待创新往往是应付应付,“挂在嘴上、丢在脑后”,创新便永远成了学校领导发言的材料、教师装点自己的招牌。对创新教育态度的极不端正、极不严肃使得创新教育从一开始就处在极其尴尬的地位,举步维艰。

2.同时,在许多农村中学教师嘴里,我们常会听到他们说:我们也想创新,但环境太平凡了,学生素质太低了,教学条件太差了,根本无法创新。言之凿凿,似乎成理。但正如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用八大山人、米开朗基罗的创造来批判某些人说的“环境太平凡了,(我)不能创造”的论调;用玄奘取经、哥伦布探险来批判那些“陷入绝境、等死而已、(我)不能创造”的论调;用《易经》、《正气歌》的产生来批判那些“生活太单调了,(我)不能创造”的论调;用鲁钝的曾参传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黄梅教义来批判“我太无能了,不能创造”的论调那样,我们的许多教师不也在或多或少的找寻着借口,指责家长、社会、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甚至孩子本身,推脱着自己教育无能、创造乏术的职责吗? 创新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固然需要一定的条件,但“唯条件论”是绝对的荒谬,也是讲不通的。

3.学校内部的权威式管理、强大的“求同思维”定式也使得创新教育从实施的第一步便已胎死腹中。教师要创新,要看校长脸色;学生要“求异”,稍有差错,会立马遭到老师和班主任的双重夹击。而创新则往往意味着冒险、意味着更多的失败,而失败又意味着在同类学校、平行班级的竞争中暂时滞后了。要“考绩”的校领导、要“均分”的班主任此时更希望你“悠着点”,不求有功,必须无过。于是,“稳定压倒一切”:“小※,别费劲了,还是按老办法走好”就成了领导、教师、班主任们最稳妥的选择。前车之鉴,又有那位仁兄、那位师弟会不借鉴呢?长此以往,“创新”便永远安息了!

4.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创新精神的要求与操作之间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一方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必须要大力推行教育的创新;同时,如前文所述,创新意味着更多的冒险和挫折,按部就班则意味着稳定与成绩,眼前的现实利益从另一方面又驱使绝大多数的教育主管部门各级领导在追求教育创新的流程操作上与要求分道扬镳了。于是,政策的导向与要求,引导、迫使教育向创新看齐、迈进,而现实的需求、利益又使得他们不得不集体向后转。这是新时期的另一种“邯郸学步”,教师丢掉了自己合理的、尚有用的理念,却又未学到“时髦”的、一心向往的东西,于是只能在教学中只能“爬行”了。

5.如此说来,农村中学创新教育的开展是不可能的了?非也。创新教育在农村中学的受制约,固然有人的因素,但凡事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方面,农村中学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办学条件差是根本原因。更重要的是“山高皇帝远”,创新教育的好模式、好做法无法传播到这些地方。信息的闭塞、观念的陈旧,使教师无法感受到阳光、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一句话,不真正革新观念,不真抓实干,不真正鼓励、鞭策那些有志于创新教育的青年教师,创新教育在农村中学将永远被发配在“冷宫”。如果这真的成为事实,那将是我们民族教育的悲哀。


展开余文
三、兴趣教育的流放

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教学中的“兴趣”看得很重。他说:“兴趣能减少疲劳,增加努力,于工作至有影响。人于不合性格之事,不但不愿有以改良之,且每因循敷衍,不利于己,有损于事。”又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对兴趣教育,陶行知先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兴趣”。

不幸的是,在现在的农村中学,广大教师或迫于升学的压力,或迫于对兴趣教育的偏见、误解,或迫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已经将“兴趣教育”逐步流放。现在的初中学生,在初一是死读书,到初二仍是读死书,到了初三,为了教学环境的稳定,也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学校大多会分出快慢班,名曰“分流教学”。快班学生仍是拼命读书,而慢班学生“因祸得福”,可以打球、可以游戏、可以上课下棋、听“随身听”、甚至可以谈谈恋爱……一切在初一、二年级被压抑的欲望在毕业之际得到了彻底的发泄。而教师呢,如前文所说,因为这些“棋子”已经毫无用处,则毫无愧色,甚至兴高采烈、振振有辞。如此教学,应该休矣!祸国殃民哪!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承认欲望的价值,我们不应放纵他们,也不应闭塞他们;我们不应让他们陷溺,也不应让他们枯槁。欲望有遂达的必要,也有整理的必要。如何使学生的欲望在群己相益的途径上行走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趣乐避苦,这是骗哄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说得何其深刻。先生仿佛思接千载、雄视千里,早已洞察了现在的一切。他的一句“欲望有遂达的必要,也有整理的必要。”留给我们太多的启示:让学生的欲望渐渐枯槁本已是错,再让其欲望陷溺,则是放纵,是错上加错。一句“若一任学生趣乐避苦,这是骗哄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又该让许多教师在老先生面前汗颜了:你的教育只是一块价值分文的糖果子,你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便也成了街头的小贩。如同陶先生所说的,你这个“刻印板的传统先生”还是“活埋爱迪生的凶手”。兴趣教育的被“流放”,其危害深矣。

四、集体精神教育的淡化

应试教育的一大副产品,就是造就了许多个人成功的范例。于是,成功范例的导向作用,又引导一批又一批学生去践行、去个人奋斗。但正如陶先生说的:“在学校中不能共同做事,一到社会也是不能的。所以要国民有共和的精神,先要学生有共和的精神,先要使他有共同的生活,有互助的力量”。但在我们的教学中,集体精神只被简单的理解成参加一些简单的、流于形式的社会活动。集体精神中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健康生活的内涵则完全消失了。许多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为因素的作用,学生在初中三年,未做过一次课间操、未参加过一次公益活动、未组织过一次团队班级的活动。枯躁的三年,枯躁的人生,培养出来的只是一批读书考试的机器。其实,集体生活乃是全盘教育的基础。先生在《育才学校纲要草案》中论述道:“第一,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正常发展所必要……第二,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这是克服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及悲观懦性思想的有效药剂……第三,“集体生活是用众人的力量集体化创造合理的生活、进步的生活和丰富的生活。”很明显,没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根基,再华丽的教育也只是沙上建塔,终会崩塌。

当前,农村中学里为数不少的学生对任何集体的事情都不感兴趣,干事缺乏耐心和毅力,有了一点点困难挫折就止步不前。同学、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教师、学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是女生的感情异常脆弱,自卑感强。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我们的教师忽视集体精神的教育不无关系。我们教师羞于谈论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使命感以及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大多认为这是家长与社会的事情。对于孩子之间正常的交往,唯恐影响到学习,而采用打压政策,结果扼杀了学生仅存的一点点合作的苗头。今天,当我们着眼于培养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充分重视集体的教育功能,因为未来社会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

五、劳动教育的完结

本来,农村中学的劳动教育,其条件是得天独厚的。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由于家长老师的误解,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学反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其一,长期的等级观念,使得农村孩子的家长对劳动充满了忌讳,认为那是孩子没出息的表现,反对教师进行任何形式的劳动教育;其二,少数班主任的误导也“功不可没”,学生违纪、成绩下降、表现不好,惩罚的方式只有一个:“扫地”,而“扫地”在学生眼中就等于劳动,负面的“教育”作用,使得学生对不参加“劳动”充满了自豪,参加了所谓的“劳动”,则深感羞辱。劳动观念的变异,对学生心灵的危害已根深蒂固,很难消除了。

陶先生说:“做一个现代人,就要过现代生活,参加现代的生产,学习现代的知识,感觉现代的问题。”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连起码的劳动观都没有,走上社会,只能成为社会的寄生虫、蛀虫,贻害社会。我们不是常常看到学生在写给同学的毕业留言上写道:“爱好:有人给我扫地、铺床叠被。”看了好玩,想来可怕。小小年级,已经如此厌倦劳动,贪图享乐。“因循之害,既足以自误,复足以误人,更足以误国……社会因循而民气不张,政府因循而国魂不振。”今日的贪污腐败成风,固然有市场经济、金钱至上的冲击,劳动教育的逐步完结、劳动观念的日渐淡漠也是重要的原因。先生的话言犹在耳,我们该好好吸取这失败的教训。

从人格教育的湮没、创新精神的陨失、兴趣教育的流放到劳动教育的完结和集体精神的淡化,整个过程不是某一天突然发生、发展并达到严重的程度的。农村中学“人文教育流失”的教训发人深省。教师、家长、社会都有责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难道就不用检讨一下自己的工作吗?如何给“薄弱学校”多一点温暖,引导“弱势学校”走出信心缺乏、资源匮乏、人文丧失的泥沼?如何让大家都能“与时俱进”,已经该下真功夫了!

二○○三年六月于芜湖玄赏斋

关于中学语文新教材的几点再思考

芜湖县埭南中学      闻道春

2001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是近几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扛鼎之作,其指导思想之正确、联系生活之紧密、编写体系之清晰无庸置疑。每每翻开这六本新教材,一股清新之气便扑面而来;翻看一篇篇时代美文、哲理佳作,时时能体会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时代理念。对此,从大学教授到中学教员是有口皆碑的。笔者不揣冒昧,曾于去年5月写了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新教材的几点思考》的论文,参加安徽省2002年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比,参与了这场讨论,并有幸获奖。在那篇稚嫩的文章中,我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对新教材的喜爱恰如当年初见现在的爱人一般:“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只有馨香,“她”眼眸中流溢的只有温情;“她”的颦笑投足之间飘洒的只有“吸引”。一切的一切,只能化为溢美的言辞。那种心情,是激情的青年终于邂逅了意中的女郎……现在,时间已过去将近一年,一年来,我仍在中学一线教学,仍在时时处处与这“女郎”亲密接触、交流乃至耳鬓厮磨,仍在思考并品味中学语文新教材的“色、香、味”。渐渐的,对于中学语文新教材这道美味大餐,我品出了一些杂味,我常常觉得它色尽而味不足,味至而香不够。甚至有的时候,我无法忍受“她”的思维、“她”的脾气、“她”的貌合神离。一句话,随着“交往”的加深、了解的深入,外表的美再也掩盖不住她内在的巨大缺陷。在我心中,虽然我仍喜爱着“她”,但“她”已不再是光环之中的女神,而是活生生的“人”,我少了狂热的、无保留的崇拜,多了冷静的、理性的思考。真的,我们必须对她、对这沉甸甸的六本中学语文新教材进行一次再思考了。思考她的“唯美”、掂量她的“霸道”、剖析她的“虚弱”。

一、质疑“三阶段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唯美式”编排方式的科学性、可取性

关于中学语文新教材的编排方式,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在1~6册语文扉页的“说明”中,都不厌其烦的写到:“为了体现多样化并显示阶段性,初中语文阅读教材分为三个阶段,教学重点和编排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阶段(第一、二学期)……第二阶段(第三、四、五学期)……第三阶段(第六学期)”“三个阶段体现着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学习程序。第一阶段,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提高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式,使学习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阶段,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这样,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很明显,编者对自己设定的编排方式是相当欣赏且自信的。一句“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道出了编者的心声。敢于自诩“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多少有一些“大言不惭”。事实上,一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孜孜不倦的探索语文教学、教改的必由之路,谁人敢言自己已经“执”了语文教学的“牛耳”,惟人教出版社中学语文室敢当此“荣”也。在这里,我们对中学语文室所设定的三阶段“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的论断,不免有如下几点疑问:

其一、“三阶段”理论认为“体现了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学习程序”,“互相衔接”不假,但“逐步递进”实在难圆其说。在“说明”之“二”中,有这样的阐述:“第一阶段,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提高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第二阶段,进而分解为三种表达方式,使学习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第三阶段,从文章的学习过渡到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很明显,编者认为:“从整体上提高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是“温饱”阶段,“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是“小康”水平,而具备“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则是最终实现了“现代化”。可是,我们实在看不出这三阶段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更无法理解“从整体上提高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语文能力得到提高和逐步加深” —→ “具备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公式中所存在的递进逻辑关系。难道“从整体上提高”了的“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不就是“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吗?二者的本质区别何在呢?!如此给初中语文教学划定三阶段,未免牵强附会、未免“唯美”“唯心”、未免难以服人。其编排体系的科学性、实践操作的可取性都将大打折扣,据此安排教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不但不会提高了,反而只能降低。分析其原因,只有一个:为其“不可取”,吾搏亦枉然。近几年,安徽省中学生作文竞赛,许多地区尤其是农村中学居多的地区,初一、二学生获奖的人数比例大大高于初三学生的比例;初一、二学生获一、二等奖的比例远远高于初三学生的比例,这种奇怪现象早已说明了一切,早已向我们的教师、我们教材的编写者敲响了警钟:经过三年、三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整体能力似乎是上升了,但“升”的是“分”(答题的能力与技巧),“降”的是“能”(实实在在的语文运用之能)。细细想来,可悲可叹啊!

这些年,我一直和同事讨论一个话题,一个关于魏书生老师的话题。魏书生老先生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成就家喻户晓,其教学效率之高亦是我辈望尘莫及的。正因为吾辈难以望其项背,于是就有了怀疑、有了否定、有了以讹传讹。每每谈起魏老师身兼校长、毕业班班主任、毕业班语文教师(两个班)重任以及诸多社会兼职,每学期仅有30~50课时的空闲时间给自己学生上课,却仍能使两个毕业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名列本市乃至本省前几名的时候,同事所多的是怀疑、冷淡以至不屑一顾,那眼神、那口气分明在嘲笑我痴人说梦。说得多了,也有了回应,但所多的还是怀疑、否定;或曰:那是盘锦、那是东北、那是典型、那是“做秀”。唉!其中感慨,又怎一个“叹”字了得。

于是,我常常想,魏老师如何能有如此高的教学效率呢?莫非天助?莫非神人?及至看了他的《自强 育人 教书》一文,我终于有了一些答案。魏老师在“探索语文教学管理科学之路”章节中提到自己和学生探讨语文教学的科学之路时,这样总结:“我和学生讨论怎样搞好语文教学,有的学生说语文课有的像“豆腐”,水分很大,晾干了真东西不多;有的说语文课像弹簧,能伸能缩,一篇课文讲一节也行,两节也可,三节四节还有话说,语文课确有这样的特点。”“另一方面,语文又有这样的特点,人们可以任意删掉现行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学生的语文能力照样可以提高,知识链条也不会中断。”很明显,从这两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魏老师的教学、教改探索根本不存在什么“三阶段”,甚至是和“三阶段”背道而驰的。他认为“人们可以任意删掉现行语文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学生的语文能力照样可以提高”,这句话是对人教社中语室所谓的阶段学说坚决的否定、辛辣的讽刺。事实上,语文教学本身就不是什么“脱贫致富”,何来“阶段”之说。反过来再看魏老师的教学、教改工作,则是踏踏实实抓实事,兢兢业业奠基础,毫无“做秀”之嫌,惟有“典型”之实。如果我们新教材的编者也能放下架子,走入教学实际、走近教师、面对学生、面向全体,不求全求大求完美,也许初中语文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方式该有全新的面貌了。

其二、“说明”之“二”中说:“初中语文阅读教材分为三个阶段,教学重点和编排方式各不相同。”果真如此。非也!下面是一份“初中语文1~6册各单元学习重点安排表”。细细的研读,其中的许多信息很值得我们思考。

初中语文1~6册各单元学习重点安排表

单元

册数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

单元 第六

单元  备注

第一册 字斟句酌

细心研读 整体领悟

深入局部 揣摩语言

仔细探究 发挥想象

潜心感悟











































第二册 感知全文

提炼主旨 理清思路

把握文章 理解内容

概括要点 整体感悟

发表见解

第三册 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记叙文(一)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记叙文(二)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记叙文(三)诵读背诵

欣赏诗歌









第四册 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说明文(一)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说明文(二)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说明文(三)名人画廊

潜心学习

第五册 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议论文(一)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议论文(二)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议论文(三)学习

欣赏

小说

第六册 结合体裁特点,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第三

阶段

(注:各学习重点的根据来源于人教版新教材1~6册扉页“说明”之“四”)

(1)从表中不难看出,各单元学习重点前后重复,人为定性,且互相交叉,许多学习重点的设计难以自圆其说。

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六册语文教材共计36个单元,36个学习重点的设计思路较为混乱,对教学的指导性不强。尤其是第三、四、五册教材第四单元教学重点的设计,很明显是一种技术上的拼凑。同时,各阶段各册许多单元的选文不能胜任本单元学习重点的要求,甚至有些选文的特点与本单元学习重点的要求背道而驰。如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揣摩语言,仔细探究”,显然,品味文章“语言的精炼”是教学重点,但该单元的《海滨仲夏夜》一文实在难以胜任这一“任务”。且不说《海滨仲夏夜》一文“唯美”的面孔、莫名其妙的兴奋与激动,单从篇章语段上来推敲,它也很难胜任“语言精炼”这一殊荣的。课文P83有这样一段话:“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句中两个“沙滩上”既不是反复,也不是强调。仔细分析,就是一个语意重复、罗嗦饶舌的病句。另外,文中诸如“尽情的谈笑”、“尽情的休憩”、“酣畅的休憩”一类的词语同时、反复的出现也给学生阅读带来了很多障碍。用这样的文章来研读、探究“语言的精炼”实在是自讨没趣。

再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13课《斑羚飞渡》更是一篇“刽子手”赞美“窦娥”的拙劣之作。笼罩在虚假的“同情”、做作的“目瞪口呆”光环之下的是面对弱者濒临死亡的冷漠。记得我在兄弟学校上完这一节公开课后,有一个小姑娘问我:“老师,你说要同情这些勇敢的斑羚,为什么狩猎队的人不早一点撤退呢?也许那样老斑羚就不会跳山崖摔死了。”(在我自己的学校,是不会有学生问这个问题的,因为他们绝对相信我,也绝对相信编者是不会愚弄他们的)面对这一问,我无言以对。是啊,或许那样做老斑羚不会死去。但我明白那是不可能: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善家”、一个标榜自己能从“人道”超越“兽道”的谎言家怎能设计这一情节。因为他明白越是弥天大谎越是有人相信、甚至五体投地。我知道这节课,我已经让许多善良的童心死去了,他们终于明白原来世间居然还有如此见死不救、事后却又慷慨成文赞美死亡的老先生。这一节课,我的本意是引导学生去赞美头羊自我牺牲精神的伟大,但“创新”的学生哪,你却偏向“死角”寻!你何必多事去考虑“如此铁石心肠的凶手怎么会赞美无辜受害的斑羚”这样复杂而又让人难堪的问题,你只要记住编者试图告诉你的、教者反复叮嘱你的那几点“精神”、那几处“含义”不就行了吗?但事后我也常常想:现在农村许多初中孩子放学后就去捉青蛙,第二天清早扛着满蛇皮袋的青蛙去卖,其心态可能也和《斑羚飞渡》的作者沈石溪老先生一样,虐杀是一回事、表态是另一回事。你虐杀了七、八十只斑羚都没人追究(那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啊),我杀它几十只青蛙又有何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确有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到)。如此粗糙、虚假而“唯美”、不负责任的选文,充其量只是鳄鱼的眼泪,其审美、道德价值何在?阅读甚至还要欣赏、揣摩、感悟这样的文章,又怎能教出纯真的少年?对此,我不无忧虑,却又无能为力。难道关于自我牺牲精神、关于合作主题的美文,举国仅有这一篇《斑羚飞渡》了吗?教育可是百年树人的大事啊!来不得“求奇求怪”、来不得“哄动效应”,更来不得矫情伪善。编者三思!

(2)1~6册每册六单元的学习重点设计,前四后二,轻重失当。

1~6册语文新教材的5、6单元(共计12单元),学习重点一律设计为“读读背背,了解大意”,本无可厚非,但编者只考虑整册教材的整体美,将每册两个单元的古文全放在教材的最后,大量的读背任务集中解决,这无疑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它不符合“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教学规律,也不符合“分化理解、逐步接受、巩固记忆”的教学实践。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是按照1---2---5---3---4---6单元的顺序进行教学的。由此不难看出编者在教学重点设计上的随意性,难易安排明显失当。前四单元,编者设计了种种的重点、难点、疑点,试图从方方面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教育、培养。而到了第五、六单元,一切的任务只简化为“读”、“背”二字。实际上,古诗文不仅具有语言和结构上的形式美,而且是滋养初中生语言思维发展的灵性之“气”、文思之“根”。它具有永恒的“以人为本”的人文性,追求创造美的“审美性”,难易适中、文质俱佳的可读性,典型独特、常见常新的创造性。不是一句“读读背背,了解大意”就可以敷衍、可以解决得了的。现在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灵性凋敝、底气不足、文才黯淡,这和教材的编者表面上重视古文(数量的激增),暗地里“虐待”古文(要求的降格)不无关系。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精华,只用一个“读读背背,了解大意”就轻描淡写的“继承”了,这是何等的轻视啊!

(3)各学习重点的设计,重视杂项功能,轻视合作,淡漠自主与平等。

在第一阶段,教材的编者忽视了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这一低标,却盲目的、不顾全体受教育者的实际去追求一种熏陶和感悟的高标要求,这是非常急功近利的行为!确实,我们需要强调学生的人文教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语文知识的奠基工作,尤其在第一阶段。但我们翻开第一、二册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理解性、感悟性的题目比比皆是,而基础知识的训练题目少而又少。编者虽然在教材的后面专门安排了“汉语知识”专栏,但没有设计一道习题,“汉语知识”内容只是摆设,有架空之嫌。同时,有些内容又逆“流”而动,化简为繁,如第一册的“比拟”,将本来清晰的“比喻”、“拟人”合而为一,非要初一学生去区别“喻”、“拟”之别,人为设置障碍,真正难为初一学生了。在新课标中,语文教育的目标已经定性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但如此设定第一阶段各单元学习重点并据此指导教学,是培养不出知“识”分子的,只会培养出“圣化”、“伪化”、口是心非的知“道”分子。这些人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只能眼高手低、只能头头是道、只能急功近利,是要误事误国的。再如第二册第二单元,编者在编排内容上刻意突出“革命生活”,据此对学生进行教育,明显在于强化“传道”,这和前一单元“悠悠思千古、娓娓谈人生”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教学活动设计形成落差,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在第一单元教学中,师生刚刚一起畅谈了“享受生活”、“品味人生”,学生对人生可能稍稍有了一些感悟,有了一些认真的思考,但接着就给强拉进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岁月,小小年纪如此折腾,如何能“理清思路,把握文章”。这种编排方式确实用心良苦,但却是“空中楼阁”,学生勉强学习之后,仍无所适从、仍我行我素,“德”无进展。因为我们亲爱的编者始终摆脱不了“吃饭前先读语录”的窠臼。第二单元的课文确实篇篇是“美味”,《纪念白求恩》集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启发性、典范性于一身;《小橘灯》、《七根火柴》、《勇气》是几篇文质俱佳的文章,将这几篇文章集为一单元,确实再好不过;但编者的思路却是:让你未享受美味,先将这顿饭定性为“忆苦思甜”,想吃饭先落泪,结果一顿好饭就索然无味了。编者自己的解释是:从第一至第六单元,是“按照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由近及远进行编排”的。试问,难道第6课《纪念白求恩》所反映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一定比第1课《热爱生命》中表现的“珍惜生命”的内容来得远吗?第三单元“科学世界”和第四单元“文化生活”谁近谁远?——都无法定论。这些内容,有对空间而言,有对时间而言,有抽象的,有具体的,非要将两种无法统一的“远近”生拉硬拽在一起,结果必然造成逻辑上的混乱,这样编排单元,未免牵强附会、弄巧成拙;如此拙劣的编排方式居然仍在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自身教育理念进行深层的思考:新世纪的德育工作该如何“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了,老一套“强媒硬保”、嫁接感化的做法已经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了。事实上,德育的核心在孩童时代只有几个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们的编者为何要强求我们的每个学生时时处处都当好汉、都为英雄、都是精忠报国之人呢?!这种“精英教育”的阴魂时时处处在操纵着我们。须知我们要培养只是合格的、遵纪守法的建设者,为何要让每个人都成为“无名战士”、成为陈毅元帅呢?一节语文课,未曾开口,先“祭”德育之剑,先闯思想之门,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带来抵触。其实,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人,他在幼儿园时期老师的要求就足以让他一生受用无穷了。我们的编者却过分的好为人师,在教材的编排上缺乏起码的对受阅者的尊重和考量,毫无平等之意。有的只是颐指气使、有的只是“指腹为媒”、有的只是包办替代。如此脱离学生心理实际、盲目虚高而“伪善”“伪崇高”的目标根本培养不出合格、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二、质疑“一成”永“不变”的霸气与书僚作风

毫无疑问,一套语文新教材也是一份精神产品,它也需要“售后”的信息反馈、也需要对“产品”进行不间断的“质量”更新。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2001版中学语文新教材至今已足三载,其诸多谬误、疏漏之处仍“固守”其“谬”,毫无“引退”之意。而我们的编者似乎已大功告成,功德圆满了。殊不知,种种谬误、处处疏漏却始终在困扰着教者、误导着“学者”。仅以语文第一册为例,诸多内容、文法的错误比比皆是。略举二例:①第5课《羚羊木雕》的“自读提示”中说:“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间的思想矛盾,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感情?”在这句中,“…既……又…”是一个并列复句,两个分句应该共用一个主语,在这里无论是用“我”还是用文中的“父母”来做主语,都不符合文意。因为《羚羊木雕》讲的是两代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事。所以,只有将上句改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子女应当如何敬重父母,父母应该如何尊重孩子的感情?”才合乎这篇课文的主题,才不误导学生自读课文。否则,这几句“自读提示”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②课本P248应用文写作“通知”中有这样一处语病:“我厂游泳池的准备工作现已就绪,6月1日正式开放。”很明显,“我厂游泳池的准备工作……”有歧义,游泳池不可能是“准备工作”的发出者,应改为“我厂游泳池开放前的准备工作现已就绪……”。用这样的“示例”来教学生,只会使学生也养成用词不当、造句不严谨的坏习惯,培养不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仅此二例,已可看出新教材在编写上的疏漏与草率。从另一方面说,金无足赤,任何事物只要能不断改进、不断改正缺点错误就是完美的、受人欢迎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以上种种错误在2001版教材上三载未见一丝修改。信息时代,教材的勘误如此之慢,实在让人感到悲哀。这种“一成”永“不变”的霸气反映了新教材的编写者很少能听进逆耳忠言,这种高高在上的书僚作风也很难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而很快的对新教材进行深入的改进,以使之常教常新。也许,只有竞争才会产生压力与动力,惟我独尊的“中语室”该洗洗脑了,否则即使是“不愁嫁的皇帝的女儿”早晚也会受到历史与世人的唾弃、羞辱的。

三、质疑“貌合神离”的革新、“千校一统”的“独孤求败”

2001版语文新教材高举的是“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旗帜,但从学习重点安排上我们根本看不出这一点。初中三年,学生学了36单元至少180篇文章,毕业考试却只能写出干巴巴的不到800字的文章。初中语文教学“面目可憎”一半来由于此。但与此相对的是,基础再薄弱的学生看了“戏说系列”的电视剧以后,都能头头是道的来上一段,尤其是哪些其中学生自认为精彩的段落,不仅倒背如流,而且书写起来也一字不差,真正能让“老语们”佩服得要死、也气得要死,最终只能感叹自己缺少“导演才能”,吸引不了少男少女们的心。但真正原因何在呢?我曾和几位铁杆“戏说迷”作过畅谈,问及原因,他们说:我们也知道那不是真正的历史,但一看到他们(指剧中的主要人物),就觉得浑身轻松,心灵也得到了满足,内心有了寄托……原因就在这里。是啊,看了电视就模仿是因为其内容切中了孩子的心灵;读了课文从不模仿,则是课文的内容、形式偏离了学生心理的轨道,引不起兴趣,激不起豪情。但我们忍不住又要反思,180多篇课文,应该说大部分都是文质俱佳的美文,其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远远要高于“戏说”之流,为何却让“偏房”赢得了“主子”的“心”呢?一句话,“貌合神离”!180篇美文单独“享用”,篇篇俱佳;堆砌在一起,毫无编排的艺术和技巧,则是垃圾一堆。新教材的编者恰恰犯了这一错误,在教材选文的编排上,只重结果、忙于撮合,却忽视了过程、轻视了引导,消弭了起承转合,最后失去了学生的青睐。“戏说系列”在孩子世界中的成功,对我们编者有着诸多的启示:一篇美文光有内容不行,要想成功必须辅以优美的形式(载体)。一个周星驰,就搞活了“韦小宝”系列。难道我们新教材的编者就不能走出固步自封的“象牙之塔”,真正走进生活,真正走进大众,也来一回“活泼生动”,也来几个“改头换面”,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启年轻的心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如果真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再艰巨的、再有风险的改革也是值得的。

同时,如前所述,2001版中学语文新教材的选文确确实实是贴近了生活,将中学语文的内容拓展到了校园、社会与家庭。这一点值得称赞。但任何一项革新,都应从全体考虑并服务于全体。偌大一个中国,芸芸13亿众生,试想一下,南北风情迥异、东西经济悬殊、城乡天壤之别,却偏要一起去读一本《语文》,未免小家子气,做不得大事,也不可能做好这件“大事”。现在,城乡的第一批孩子共同读着这六册初中《语文》即将毕业,但城乡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恐怕谁也不愿提起。金庸老先生塑造了一个武功盖世、无人能敌的英雄------独孤求败,这位豪杰,由于常胜不败,他已经高处不胜寒,不得不昭示天下英豪,“求”人“败”他一回,让他在有生之年也体会一下落寞的感觉。这听来有些可笑;而这回我们新教材的编者却在真真实实的上演着自编自导的“独孤求败”:自己打败自己。“中语室”应该拥有无人能比的资源优势、卓尔不群的教育理念,完全有能力在数年前就组织全国的精英编写几套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语文新教材。但令人费解的是,在解决东西部经济差别悬殊的难题面前,教育的决策者想到的居然是印刷两种内容相同、纸张质量不同、价格不同的教材以解决贫富悬殊的矛盾、解决贫困地区的困难。彩色铜版的给东部沿海,黑白胶印的给西部内陆。这是另一种因材施教,只不过是因“材料”而施教。这也真正是隔靴搔痒、头痛医脚。不在教材的实用性上下功夫,却在材料的价格上大做文章,其功利心态昭然若揭。如此思维,不“败”才怪!我们刚刚反对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现在又有了“千校一统”。如此下去,初中语文教学“面目可憎”的现状又要维持很长时间了。我们真正要好好反思反思了!

大江歌罢掉头东。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哪怕我们犯再多的错误。如今,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标的出台,各地新教材(实验教材)的编写已潮起云涌,其势不可挡。今天,我们在这里再思考2001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种种不足与纰漏,目的不是吹毛求疵,不是求全责备,而是惩前毖后,治病救“文”。但愿我的一片丹心能滴向杜鹃,化为一声鸟啼,给语文教研的园地带来多一点点的活力与思考。

二○○三年五月二十日于芜湖

面对新课标,农村语文教师你该具备怎样的素养

2001年秋,全国启动了基础课程改革的实验。芜湖市有幸作为38个国家级实验区之一,较早的进入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行列。作为一名芜湖市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既感到光荣,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很明显,基础课程改革首先带来的将是教材的再次更新。作为教师,我们不反对教材的更新,因为这是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教育的进步。但是我们也非常明白:教材的更新不会自然或必然的导致教师的成熟,并进而改变农村教学的面貌。原因很简单:教材的改变或更新是教育管理者观念改变或更新的结果,新教材是新观念的物化形式。但是,固守旧观念的教书匠一拿到新教材就会洗心革面、脱胎换骨、醍醐灌顶吗?就会在一朝一夕之间成为高明的教育艺术家吗?显然是不可能。想凭教材的更新来根本改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可憎的面孔”,显然是缘木求鱼、痴人说梦,是得了思想认识上的幼稚病。同时,我们也不能说新教材与教师素质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联系还是有的,但仅仅指望教材的改革就使教师素质自动提高,确实是幻想。新教材之中确实蕴涵着新的理念,但它也只是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条件、一个平台、一种可能,它决不能取代教师自身的努力。否则再好的教材到了素质不高的教师手里,也如同蹩脚的演讲者硬着头皮朗诵诗歌;反之,即使教材暂时不够理想,高明的教师也能上出精湛的语文课,如同赵丹老师字正腔圆的朗读菜谱也美不胜收。所以,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当前我们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迅速的提高自身的素养,让自己早日成为一名高素质、适应时代发展与要求的语文教师、教育行家。

一、要有来自心灵深处的关爱情怀

我认为这是新时期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素养。随着初中语文课程理念得到更新,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也有了结果: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首要的是“人”,也就是“人”的素养,它包括人性、人道、精神、世俗、幸福、尊重、民主、平等、同情、宽容、欣赏等等。这些情感的综合就是一种为师的关爱情怀。它至少应具有以下三个要义:一是“同情”,一种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而不是对他们的漠视、歧视与遗弃;二是“宽容”,对幼稚的原谅,对过失的包容,对冒犯的宽怀,而不是一味的呵责与惩罚;三是“赞赏”,由衷的赞赏每一个儿童、相信他们终会成才,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以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我认为新形势下,农村中学的为人师者尤其要具有这种来自心灵与灵魂深处的关爱情怀,这是由主客观两方面条件决定的:

1.客观方面:现在农村中学所有在校的学生,已经都是“普九”以后的入学生了。“普九”对农村初中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无庸讳言,由于中国教育基础的总体薄弱、城乡差距的悬殊,“普九”也给农村中学的教学工作带来许多难以估计、难以解决的困难。由于学生都是普升入高一年级的,因而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农村90%以上的家长忙于致富脱贫,对孩子的学习根本不管不问,导致同班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相当悬殊。这给各门课程的教学带来难题,有些课程的教学工作甚至难以为继,教师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发自心灵深处的关爱情怀,没有“同情”、“宽容”、“赞赏”的精神境界,教学工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因为当你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升学考试语文数学两科总分绝大多数低于100分的孩子,来畅谈人生、感悟生活时,你会发现学生和你一样都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无所适从。没有爱心的教师,是不可能胜任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至少不能胜任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从这层意义上说,农村中学的教师首先就应当是一个博爱的人,一个弃绝了功利的人。偏激一点说,一个视教书为金矿的人,在农村将会大失所望。要“淘金”,就到城镇去吧!哪里才有他“关爱”、感兴趣的宝藏。

2.主观方面: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因为只有关爱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学生。身为新时期的教师,是否真正理解学生是个严肃的话题。几年前,《中国青年报》做过一个调查,全国50多所中小学的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70%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是持批评和否定态度的,而认为今天的孩子比过去强的,仅占百分之几。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几年,我想情况不会比以前好,只会更差。因为现在农村教师的抱怨比以前更多了。但这就是多数教师对当今孩子的看法。试想一下:没有认同,哪来理解;没有理解,哪来关爱;没有关爱,哪来培养。与此相对的是,《中国青年报》对社会上四十几位著名学者的调查结果,却令人深思。他们的观点不是批评孩子,更不是否定孩子,而是“要向孩子们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同一个问题,心态不一样,答案竟如此迥异。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二、要有博采而广纳的教学底蕴

(1)博众长,融入实际教学。

   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底蕴,首先要“渊博”。在传统上,我们往往注重一个“渊”字,常常赞赏说某某学问高深,却不齿于某某“什么都知道”。其实,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只有“博”的知识,恐怕只适合当语言学家、文学家,不适宜当教师。语文教师更应强调“博”,在农村尤其如此。农村孩子见识少,阅历浅,对外界广阔的世界知之甚少,没有一个“博学者”引路,恐怕九年书读完了,也走不出家门,只能做新时代的“井底之蛙”。所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做一名“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至少要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尤其要对那些在农村尚未出现或和农村习俗风情相抵触的新生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分析、研究它,推崇、介绍它,使之为我所用,为我的学生所学。

(2)能广纳,增加教学底蕴。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消化吸收,长出自己的人文“血肉”。广纳的目的是“整合”,是要造就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现实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2001版初中语文新教材已将“感悟”“领悟”“体味”等内容安排为学习重点,新课标指导下的实验教材将会对教师的文化底蕴提出更高的挑战。我们要尽早的适应这种变革与挑战,惟有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只有活学活用,方能长出自己的“躯体”。

三、要有敏锐而深邃的时代感悟

  教材更新之快,确实让许多没有思想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教师有些无所适从。以前一本教参可以打遍天下,一堂课的准备无非就是读读教参、抄抄教参。事实上,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匠人之策,即使能行得通,从时代要求、职业道德和规范来看,也是欠妥的,起码是不称职的表现,职业准备欠充分。所以当我们即将面对更新的实验版教材、面对学生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必须尽快成熟起来。教师要主动的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在这里,我认为教师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事情:(1)教师要保持一种“与时俱进”的感悟状态。教师要随时张开双手去拥抱信息时代传递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搏动,每一次心跳。要做时代的“追梦人”,不要固步自封,更不能厚古薄今,整日感受不到时代的阳光与雨露。这样的教师,怎能教出鲜活的儿童?(2)教师对时代的感悟,更应是一种独特的悟性。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学说纷纭;同时也会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教师是“杂食家”,同时也是“美食家”,因为你“食”的目的是为了“哺乳”,要确保“食物”的营养与价值。所以,一名好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时代的呼吸、搏动、心跳中去“悟得”,从万紫千红中“悟出”那独特的“一点红”,从繁花似锦中“悟得”秋果累累。惟其如此,你的教学才有个性的张扬、才有深刻的洞察、才有严峻的反思、才有激情的碰撞、才有美感的熏陶、才有灵性的飞扬,你的教学才能超脱俗务的纠缠、才能信步于时代的广场,飙升飞扬。

四、要有和谐而高雅的审美品味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一位哲人这样说。多好的一句话啊。丰富的情感恰如肥沃的土壤,可以耕耘、可以收获。以前,我每每在报刊上看到又有学生被教师所猥亵甚至强暴,我的心灵就在震颤。那是一群禽兽啊!亵渎了教师的神圣,也亵渎了为师的尊严。这些人,他们的情感世界也许有的只是欲望、只是占有、只是宣泄。当然,这样的衣冠禽兽在教师中只是极少数,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是有着和谐而优雅的审美情感的。我认为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要走在前列。其一、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种知识和情感交织、聚合、升华的过程。教师只有具备了和谐的审美情感,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恬静而陶醉;教师只有具备了优雅的审美情感,才能使学生崇敬而向往。这种审美情感在教学中要自觉的成为一种教学的氛围、一种心灵的磁场、一种灵魂的感召,它可以体现在教师的端庄仪表中,也可蕴涵在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中,还会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手段的采用上。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工作才有“源头活水”,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清如许”。其二、坦率的说,如今农村中学许多教师厌教成风,教师在8小时之外普遍沉迷于酗酒、搓麻、吹牛,审美品味有日益滑坡的危险。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担负着“固守”最后一块“阵地”的使命。试想,假如我们所有的农村教师上课时满脑子(或半脑子)都是酒精、二筒、小姐、搓澡之时,那也将是农村教育死亡之日。这不是危言耸听,夜晚办公室内乌烟瘴气的喧闹会告诉你、课间十分钟传来的“黄段子”会告诉你、中午校园内推杯换盏的喧嚣会告诉你,在今天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固守心灵的一块净土是多么的艰难、又是多么的可贵!我们的嗷嗷待哺的学生需要具有这种和谐、优雅审美情感的教师。能成为这样一名具有和谐优雅审美情感的语文教师是一种荣耀。

五、要有清醒而鲜明的个性魅力

(1)常自省,成就自我风格

一名语文教师要真正走向成熟,就需要经常自我反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讨,要“吾日三省吾身”,将那些实践证明是对的方法和手段保存下来,而将不适应的东西剔除出去,在扬弃中求自身的发展。

(2)成一技,张扬人生个性

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只有在教学中渗透进自己的鲜明个性,你的教学才能真正走向成熟。这种鲜明个性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对教材的独特感悟、对学生反应的独特处置、对教学素材的独特呈现,深刻而隽永。要形成一种自己的风格,它可以是“梁朝伟”式、也可以是“周星驰”式,甚至可以是“F4”式。总之,一定要张扬出自己的人生个性,这样你的教学才会产生无穷的魅力,你也就成就了属于自己的“教学一技”,凭着这一技之功,你在自己所能影响到的范围、层次里就会成为一名有口皆碑的名师。

六、要有积极而进取的生活情趣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生活情趣应该是积极而又多彩的。首先,它应具有一颗不灭的童心,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强烈的好奇;其次,应有乐观开朗的心态,要直面人生的艰难与困惑,要幽默风趣,充满生活的机智;再次,要表现出语文教师特有的精神气质、蓬勃朝气;最重要的一点,必须保持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执着而坚定。这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没有这一点,你可能永远只会沉浸在“命运不公”“珍珠被埋没”“祉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痛苦与消沉之中,谈何教学的生命与勃发?

“与时俱进”不是口号,一名好教师就应该敢于、并且善于“与时俱进”,就应当积极主动的适应形势的要求,促进自身持续不断的发展,并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自我超越。今天,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而且要认真的问自己、问同仁一句:“面对新课标,农村中学的语文同行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三年五月二十日于芜湖

21世纪,我们该怎样考试

                   ----兼论行知“考试观”对中学语文考试改革的指导意义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人们有许多错误的认识:①行知先生是反对考试的;②考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素质教育应该对考试说“不”;③考试改革是势在必行,应该推倒重来。今天,当素质教育改革全面、大力推行之时,我们这些农村的中学领导和教师有必要借鉴陶行知先生的“考试观”,以史为鉴,又要克服“矫枉过正”、流于形式的弊病,来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考核考察制度和办法,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杀人的会考”。因为他将“会考”与可怕的“杀人”联系在一起,便让许多人对行知先生的考试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产生了不少的误解,许多人认为陶行知先生是坚决反对一切考试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还有一些人,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反对、制止“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泛滥、异化,就盲目的将陶行知先生的“考试观”断章取义、甚至矫枉过正,说:素质教育就是要反对考试,陶先生早就这么说过了。并且号召广大教师对一切考试说“不”。这两种观点都是对陶行知先生的“考试观”的误解和扭曲,应当加以纠正。几天前,为了复习迎考,我们片的几位校长从市荟萃中学、萃文中学要了两套模拟试卷;考完以后,教师有了感慨。其一,因为没有答案,许多主观题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其二,我们的考试次数并不比他们少,但成绩却相去甚远。考试的成绩和荟萃、萃文一比较,相差60%还多。原因何在?固然有教师素质、学生基础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荟萃、萃文在规范办学、规范考试上远远超出了农村所有的中学。今天,当教育改革全面、大力的进行之时,我们这些农村的中学领导和教师更有必要借鉴陶行知先生的“考试观”,来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效果的考核考察制度和办法,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一、借鉴行知教育思想,反对“杀人”的会考,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活”考。

陶行知先生主张要用生活来教育,以生活决定教育。他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便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先生是先死,学生是学死!…所造成的世界是死世界。”因此,他主张活的教育,先要用活生生的内容来教育学生。今天,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先生有知,应感到欣慰。

对于活的教育,陶先生是主张对“活的教育”的内容和效果进行考试和评价的。他说:“我们受人民的托付,办理地方的教育,费了这多钱,用了这多人,开了这多学校,教了这多学生,究竟结果如何,应否平心问一问?怎样问法,怎样度量各种教育的历程、结果,和度量之后怎样据以切实改进,都是要从专门研究中产出来的。”很显然,陶先生是主张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效果进行考试和评价的。考、评之后更要加以“切实改进”。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先生不仅不反对考试,还主张积极的、活的考试、不断改进的考试。这是相当有远见的认识,对于今天的考试改革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我们今天该考些什么?

陶先生在《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中说:要考“生活的实质,不是纸上的空谈”。他说,考试的内容应包括:校园师生和周围人民的身体强健了多少?对于手脑并用,已经达到什么程度?对于改造社会及物质环境,已经达到什么程度?等等。他的考试内容与形式是十分灵活和实在的。今天,当21世纪来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考试制度和办法时,我们幸运的看到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走在历史的前面,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以近几年中考语文考试改革为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考语文考试改革的思路已十分明确:指导中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初中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形成基本的读写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而且要陶冶情操,感受世界,逐步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相应的,与80年不同,中考语文在阅读材料的分值和内容上,也有了“质”的变化:阅读材料的选择突出了思想文化的价值,十分注意与学生认识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内容上,关注亲情、人生、社会、集体、国家、未来、环境乃至信心和勇气。在体裁上,也更为开放。甚至出现了胡适的文章,显示了一个大国开放的胸襟和追求多元文化形态的趋势。以200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为例,佳文、妙文层出不穷:《老师的忏悔》、《礼物》、《关注父母》、《藏羚羊跪拜》、《黄土高原曾是秀美山川》、《高贵的施舍》、《假币》等都给考生和老师上了内容各异、意义相近的人生教育课。一句话,中考语文的改革,因为贴近了生活,产生了活力,真正考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学识水平。

2.我们还应如何考?

陶先生还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甚至他还主张在“做”上考。他在《县长的资格》中说:“会做文章会讲话的人,不一定会做好县长……口试也同笔试一样靠不住,分数不一定代表一个人的真本领。”他主张县长要在任上考。同样,今天,我们也要在“任”上考学生。所谓学生的“任”上,就是教学的全过程。从进入初中学校大门,到走出毕业升学考场的大门,我们都要时时考学生,考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现在,许多学校在入学考试中增加了体育加试和理化实验课的考试,便是前瞻之举。因为一个只有书本知识,毫无动手能力、毫无身体素质与拼搏精神的学生,又有多少发展潜力,又有多少创新能力呢!

二、借鉴行知先生“考试观”,考出素质教育的公正、科学。

如前文所说,陶行知先生并不反对考试,他反对的是“死”的考试,反对将活生生的知识、丰富的内涵简单、粗暴的肢解为空洞的知识点与说教,反对将学生变成“两脚书柜”,更反对弄虚作假、舞弊成风。今天,当我们对教师的学识水平、学历层次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再读先生的话语,确实有振聋发聩的感觉,他的论述多么有预见性,又多么精辟,他说:舞弊行为“一、欺亲师:欺师不敬,欺亲不孝,是为败德;二、自欺:将以欺人,实以欺己,其愚亦甚;三、违校章:以尊荣之学生,而行同偷窃,太自轻其身份;四、辱国体:使外人谩谓吾‘中华之大病在不诚’,有辱国体和国民精神;五、害子孙:父母惯于行欺,其恶根性之于子女,与生俱传。”在这里,先生将考试的公正与道德、做人、爱校、爱国联系在一起,并告诉我们,考试的公正、科学是考试的第一要著。这几年,全国有许多教师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无监考考场、和作弊告别仪式等,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最根本的是要树立学生良好的价值观、考试观。惟有学生人人自尊、人人自律,我们的考场才能真正安宁,才能考出真水平,素质教育才能真正着眼于社会的发展需求。我们教师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也要修炼自身的“考品”。惟有正己,方能正人。教育也才能面向全体,素质教育才能和生活教育真正沟通、融合,并产下健康的婴孩。

三、借鉴先生正确的“考试观”,改革现行考试制度、模式、方法。

现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在考试上又陷入了另一种误区:取消了大量的、重复的、繁琐的单元测试,改为定期的月考、段考、联考。对此,许多人拍手欢迎。其实,这种考试形式仍有很大的片面性、偶然性、模糊性和不精确性;再加上阅卷时教师随考试的目的性不同而使尺度或松或紧,检测效果难免发生很大偏差。再者,月考、段考的安排形式同样僵化、功能仍然异化,为考而考的弊病日益暴露。尤其是月考,每三周的学习便遭遇一次检测,其频率、其效果无异于单元测试,何新之有?从大的趋势看,这几种考试模式最终也会寿终正寝的,难逃历史的选择与淘汰。

另一方面,在考试试卷样式、结构上的革新,这几年中学语文学科考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以浙江温州2001年中考语文试卷为例,第一次出现了让学生自己编撰阅读试题的新题型。许多省市语文试卷有了真正的“听力测试”,从而使“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第一次实现了“全家福”。这既是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也是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

考试,本来只是教育过程中服务于教学的一个手段。但可笑的是,几十年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作祟,考试“篡夺”了教学应有的地位,并长期危害教学。今天,到了该给“教学”扶正、给“考试”去势的时候了。素质教育不排斥考试,更不能也不会废除考试,但滥化的、僵化的、异化的考试,不可能引领中华民族的接班人走出历史的重轭;只有不断优化学科考试制度、方法,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造就出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社会主义新人。

            

                       

标签:教学论文 创新源于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人教版初中语文哲理诗简析集锦(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长篇小说〈抉择〉主人公李高成人物形象分析》(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