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93  
标签:教学论文
一字究竟该注什么音?


         

      孟老师:

          在今年9月份发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实验课本第一册”

      中,第58页“一”的生字表注音为阴平,可在其他地方均发不同声

      调,有时注阳平,有时注去声,比如在116页课文中,就多次变声

      调。再如104页上的“一(yì天晚上”,我以为应该“一(yī)天

      晚上”。

          如果随便变调,让小学生怎样去掌握呢?

          我翻阅了1983年的《现代汉语小词典》及1990年的《新华字

      典》,“一”的读音、声调只有一种,特别在成语中,是不变调的。

      而在本书中,难道是根据语气的不同而可以随便变调吗?

          为此我颇不理解,恳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指教,好让我面对细心

      观察的小学生。

                           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   郑杜鹏

                                                              

      郑杜鹏同志:

          您提出的问题很好,说明您备课很认真,对一些问题作了较深入

      的思考。

          不错,“一”字的声调是阴平,正如您所说,各种工具书上只有

      这一种注音。那么,课本中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注音呢?这里涉

      及到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人们在朗读和说话的时候,一串音节连续发

      出,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互相影响,声音发生变

      化,这种语音变化的现象,称为音变。“一”字的变调,就是音变现

      象的一种。

          “一”在单念(一串数字中的“一”,看作是单说的一个数)、

      词句末尾、第一的简语表序数时都念原调(阴平)。如:一、二、

      三  一一过问  一一得一  一无所知  一九一八  第一  十一  长

      短不一  以防万一  一楼(第一层楼)  一小(第一小学)  一师

      (第一师范)  一月一日  一清二楚  一不怕苦  一穷二白

          另有三种变调情况:⒈“一”在去声前变读为阳平。如:一

      样  一致  一贯  一件  一下  ⒉“一”在阴、阳、上声前,变读

      为去声。如:一家  一天  一年  一毫  一笔  一点  ⒊夹在单音

      重叠动词中间读轻声。如:想一想  说一说  听一听  试一试

          我们知道,汉语拼音的功能有多种,它不仅能帮助小学生识字,

      还能帮助小学生学习普通话。为了照顾到这两方面,“一”在第一次

      出现的课文后面和本册生字表里,均注它的原调(阴平),主要侧重

      于识字;在课文中出现时,则根据它的语境,或注原调,或注变调,

      这样侧重于学说普通话。试想,小学生连普通话里最基本的音变都不

      能掌握,能说学会了普通话吗?您可能也注意到了,“不”字的注音

      也有类似现象。它的道理也和“一”的注音一样,我这里就不重复

      了。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帮助小学生学习普通话,可以说,

      这也是我们省编教材的一个主要特色。

                                              孟小军

       

                          (载《实验研究》1997年第2期)

      
标签:教学论文 一字究竟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自作自受”的“作”究竟该读什么音?
下一篇: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两个问题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