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046  
标签:教学论文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中心稿)


      稷峰一中   

      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网络教学的普及,是21世纪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旧有的不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手段正逐步被信息化、网络化所取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2003年,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实现了“班班通”,使学校的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首先,网络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网络包括了各种地域的文化,海量的资源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大量的课件、论文、教案让我们的备课更加得心应手,上课自然也就游刃有余。同时,网络还能给我们节省许多时间,它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去了解最新的信息,通过百度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还能和同行、专家联络,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多媒体为教学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多媒体为教学创建了一个新的言语环境,创造了一种新的倾听和言说的方式。比如作文修改,如何才能将一个学生的作文传给所有学生,而且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它进行修改呢?用投影将该学生的作文展示在大屏幕上,这样就可以集体进行修改了。再说语文教学生活化,那就要沟通课内外,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种沟通是间接的,困难的。现在,有了网络就容易多了:我们可以联接网上的名师,调用资源。

      第三,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语文是人文范畴中的一门学科,教材中有情节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那朦胧幽静的月下荷塘,高大巍峨的雨中泰山,都令人无限神往。但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受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常常是表层化、抽象化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图像,创设出最佳的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从而达到对作品深层的理解与感悟。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我先以一组秋天的图片导入,再配上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把学生充分带入诗歌的氛围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兴趣,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传统教学中,知识传输方法比较单一,“讲、评、练”的教法,不能使学生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极易抑制学生思维,降低学习效率。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把图像、文字、音乐、朗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大脑皮层交替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学生注意力集中了,兴趣浓厚了,思维活跃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如:传统的作者简介往往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介绍作家莫泊桑时首先出现莫泊桑的头像,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再把作者简介编成字幕分页展示并配以朗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接下来的测试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所有问题,这一事实足以证明,这种声像结合的教学手段确有成效。

      第五,运用多媒体可以设计教学环节,多角度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人的各项素质的核心。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能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将来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一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将天上明星和地上街灯交相辉映,牛郎织女天街闲游等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配上背景音乐,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感悟,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第六,思考与建议。

      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在于其创造的视觉新感受和快速、大量的提供信息表现出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就可以代替一切教学手段,教师如何高度的把握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内容,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级性,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都不是单靠多媒体能够完成的。纵观我校目前多媒体使用现状还存在以下问题:1、多数老师们片面的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上课就行,而忽略了如何适时、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有机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2、参与教学课件制作和应用的面不广,虽然多媒体教学表面上看是热热闹闹,又是公开课,又是课件比赛,但课件制作很大程度是出于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和个人兴趣,主要集中在少数教师身上,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不感兴趣,积极性并不高,用的不多,更别说亲自制作课件了。3、上级和学校能提供的资源有限,各学科可利用课件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手中缺乏可以参考和利用的素材。为此我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料中心,该中心要从各种途径搜集各学科的课件及各种素材;第二,制作专题网站,运用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自由选择下载需要的教学资料和课件,也将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到资料中心。第三,为了平衡教师素质的差异,可以建立视频直播和点播平台,将全县优秀教师的课录成视频或收集名师的课堂实录。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只有将它与传统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有机结合,逐步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巧妙的使用这一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功用。

      
标签:教学论文 利用信息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2005年高考作文题目(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