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296
标签:
教学论文
以读带讲(代)导学达标——抒情散文目标教学达标规程初探(网友来稿)
广州市市政建设学校 基础部 颜志敏
上海教育学院冯起德教授说得好:“要搞目标教学,不研究目标教育模式,就好比要过河没有桥梁和渡船一样,难以到达理想的彼岸。教学需要模式,早已获得共识。而各学科在运用统一模式时,则应该体现各学科的不同特点。就语文学科来讲,还应考虑体裁的特点,做到模式的共性与学科个性及至体裁个性的统一。学科或体裁个性,具体表现在达标教学的规律和程度上。也就是说,不同学科,不同体裁,应有各不相同的达标规程。根据教学理论和散文文体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摸索实验,我总结出散文的达标规程是:以读带讲导学达标。即:“一听”“四读”。
一听:听录音朗读(或老师范读)体会情境。
四读:①初读-理清思路,②再读-体会感情,
③熟读-找出特点,④精读-练习背诵,
为什么要以读带讲呢?因为抒情散文这种文体是通过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尤其是景物的描写,作者加以想象与联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和作者情感的再现。只有反复朗读才能体会作品的情境。因此,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导学达标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进行以读带讲来导学达标?下面就以朱自清《绿》的导学达标的具体做法来进行阐述。
首先,根据课文准确设制教学目标。
【理解】:朗读体会意境,领会特点。
【测达】:背诵段落或全文及仿写
达标规程:一听、二读、三背诵、四、仿写
一听:听录音朗读,【目标】:体会意境、情景。
【方法】:听时闭上眼睛感受情境。
二读:朗读是教学中的重点。散文不象其它作品,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感情朗读,读多了,读熟了,读识了,文中的情境就跃然纸上。但是,在短短的四十几分钟上,如果让学生机械重复地朗读,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激发不出学生的激情和求知欲。所以必须在朗读方法上下功夫。朗读方法初步可归纳为:领读法,对比朗读法,齐读法,生读师评法,竞赛朗读法,师生共读法,自由朗读法,提问朗读法,个别朗读法。
一、初读:【目标】:理清思路。
【方法】:生读师评法。
【读前交待】:你(学生)读,我(师)评。我评你停,我停你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具体做法】:学生每读一个段落或章节我(师)评一句,评语简洁明嘹。如: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评:全文线索,点题)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评:先写梅雨瀑)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瀑布白而发亮,“山边”观察点)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由山边到亭边,由瀑写到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的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亭像翼翅,人如井底)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紧扣“绿”字)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瀑布飞花碎玉,点名的梅雨潭来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写梅雨瀑,梅雨亭为下文作铺垫)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转入重点,描写梅雨潭的绿)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直接抒情展开联想)——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运用博喻,通感来表达对绿的迷恋之情)我曾见过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太浓,太淡,太明,太暗对比映衬),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是便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进而展开了奇异的联想,感情柔美,充满生趣)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首尾照应, “不禁” “惊诧”传神之笔)
一篇课文一读一评,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组织了课堂教学又通过简评和板书, 学生很快地理清了作者思路 —— 瀑(山边) —— 亭(亭边) —— 潭(水边)
二. 再读:体会感情
读法:(齐读、省略对比读、提问读等)第一段采用齐读的方法.。第二段用提问朗读和师生共读法。
【读前交待】:我提问,你按课文原句读(回答)。
师问:梅雨潭是个怎样的潭?生按原文读: “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师问: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怎样? 生按原文读: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师问: 走到哪里, 便能听见瀑布的声音? 生按原文读: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 师问: 抬起头,眼前出现了什么? 生按原文读: “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师问: 梅雨亭正对着的是什么? 生读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师问: 坐在哪里,便可见它了? 生读: “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师问: 亭下又有什么?生读: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样一问一读,让学生思想高度集中,又在提问中突出了观察点的变化。
展开全文阅读
(师生共读 — 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 【读前交待】:读我读前半句,你读后半句。我(师)在朗读快要停止的地方故意加强语调提醒大家(学生)注意。师读: “这个亭踞在” 生接着读 “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 师读: “ 仿佛一只苍鹰” 生接着读: “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师读: “三面都是山,像” 生读 “半的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师读: 这是一个 生读: 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师读: 微微的云 生读: 在我们顶上流着;师读: 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 生读: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师读: 而瀑布也似乎 生读: 分外的响了。师读: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 生读: 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师读: 岩上有许多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 生读: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师读: 那溅着的水花,生读: 晶莹而多芒;师读: 远望去,生读: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师在要停读的地方故意或疑或抑或扬提醒学生接着读,这样师生配合默契地朗读,增加了朗读情调,又突出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齐读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第三段(用对比朗读法和提问朗读法。要求师读一句,从中省去关键的词,生按原文读,师省去的地方生加重读。) 【读前交待】:我读一句(省去关键词语),你读一句(按原文读),我省去的地方你们加重语气读。如: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师删读成 “梅雨潭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的神光了。生按原文读: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又如“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师删读成 “ 揪着草,攀着乱石,又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潭边了” 生按原文读: “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又如“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师删读成 “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摇荡。”生按原文读: “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接着师删读 “那绿呀!仿佛一张荷叶铺着,满是绿呀。我想抱住她;但这是妄想” 生读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接着师删读"站在水边,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绿,着实可爱。"生读"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接着师删读"她像裙幅;"生读"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师删读 "她摆弄着,像处女的心;生读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师删读 "她像涂了“明油”一般,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生读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师删读 "她又宛然一块碧玉,但你却看不透她! 生读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样对比朗读生就从“闪闪的绿色”“汪汪一碧”、“醉人的绿”“ 极大极大”等这些关键的词品味出梅雨潭奇异的绿色和作者喜爱情感来。接着分男女生竞赛读。【读前交待】:男生读“我曾见过――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女生读“可爱的,我将――叫你‘女儿绿’,好么?”照上面的方法朗读,看谁读得好。 通过竞赛朗读,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一句齐读。
三、熟读:【目标】:体会写作特点。
(第二课时)【方法】:集体朗读法(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前交待】: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有什么艺术特点?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具体做法】:读后(见板书)讨论上述问题。
四、精读:【目标】:练习背诵 仿写你最喜欢的一段。
【方法】:自由朗读
【读前交待】: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读你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章节,在书上划出三个比喻句和三个拟人句(排比句亦可),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背出来,最后看谁能背出全文(分层达标)。或仿写一段。
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散文教学中,它的作用不单在熟悉课文,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可以使学生咀嚼、回味课文深层内涵,通过各具特色的朗读,通过抑扬顿挫、清浊徐疾的语气、语调变化,学生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展开联想,创造形象思维,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以为朗读是抒情散文导学达标中最关键、最重要、最合适、最容易操作的一种良好的达标方法。“引读法”是散文目标教学导学达标活动的中介、桥梁。使教和学双方步调一致,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教师变主讲为主导,加速达成目标。
二00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板书设计:
绿
(散文) 朱自清
思路:(全文线索)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景物.观察线索)
瀑 (山边) : 白而发亮 飞流直下 飞花碎玉
亭 (亭边) : 像翼翅浮在天宇
闪闪的绿色 联想 仿佛 荷叶
汪汪一碧 比喻 像 裙幅 拂地 太淡
潭 (水边): 醉人的绿 拟人 像 明油 对比 虎跑寺 太浓
奇异的绿 宛然 碧玉 西湖 太明
厚积着的绿 若能 裁 秦淮河 太暗
清清一色 若能 挹
【参考文献】
名称:《目标教学新探》 作者:武镇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绿》教学设计
广州市市政建设学校基础部 颜志敏
[设计意图]
根据抒情散文的特点,以读带讲,以读导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来达到理解课文。寓教于读,寓学于读。
[设计提要]
一听:听录音朗读(或范读),体会情境。
四读:1.初读——理清思路。2.再读——体会感情。
3.熟读——找出特点。4.精读——练习朗读。
[设计实施]
一.听录音朗读。
要求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眼前会出现一幅幅什么样画面。
二.初读:理清思路。
读法:(生读师作简评,其他同学注意教师的点评来理思路。)
【读前交待】:你(学生)读,我(师)评。我评你停,我停你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评:全文线索,点题)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评:先写梅雨瀑)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瀑布白而发亮,“山边”观察点)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由山边到亭边,由瀑写到亭)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的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亭像翼翅,人如井底)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紧扣“绿”字) 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瀑布飞花碎玉,点名的梅雨潭来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写梅雨瀑,梅雨亭为下文作铺垫)
展开余文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转入重点,描写梅雨潭的绿)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直接抒情展开联想)——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运用博喻,通感来表达对绿的迷恋之情)我曾见过北京十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太浓,太淡,太明,太暗对比映衬),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是便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进而展开了奇异的联想,感情柔美,充满生趣)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首尾照应, “不禁” “惊诧”传神之笔)
一篇课文一读一评,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既组织了课堂教学又通过简评和板书, 学生很快地理清了作者思路 —— 瀑(山边) —— 亭(亭边) —— 潭(水边)
板书设计:
绿
(散文) 朱自清
思路:(全文线索)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景物.观察线索)
瀑 (山边) : 白而发亮 飞流直下 飞花碎玉
亭 (亭边) : 像翼翅浮在天宇
闪闪的绿色 联想 仿佛 荷叶
汪汪一碧 比喻 像 裙幅 拂地 太淡
潭 (水边): 醉人的绿 拟人 像 明油 对比 虎跑寺 太浓
奇异的绿 宛然 碧玉 西湖 太明
厚积着的绿 若能 裁 秦淮河 太暗
清清一色 若能 挹
三. 再读:体会感情
读法:(齐读、省略对比读、提问读等)第一段采用齐读的方法.。第二段用提问朗读和师生共读法。
【读前交待】:我提问,你按课文原句读(回答)。
师问:梅雨潭是个怎样的潭?生按原文读: “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师问: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怎样? 生按原文读: “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师问: 走到哪里, 便能听见瀑布的声音? 生按原文读: “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 师问: 抬起头,眼前出现了什么? 生按原文读: “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师问: 梅雨亭正对着的是什么? 生读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师问: 坐在哪里,便可见它了? 生读: “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师问: 亭下又有什么?生读: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样一问一读,让学生思想高度集中,又在提问中突出了观察点的变化。
(师生共读 — 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 【读前交待】:读我读前半句,你读后半句。我(师)在朗读快要停止的地方故意加强语调提醒大家(学生)注意。师读: “这个亭踞在” 生接着读 “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 师读: “ 仿佛一只苍鹰” 生接着读: “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师读: “三面都是山,像” 生读 “半的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师读: 这是一个 生读: 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师读: 微微的云 生读: 在我们顶上流着;师读: 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 生读: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师读: 而瀑布也似乎 生读: 分外的响了。师读: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 生读: 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师读: 岩上有许多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 生读: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师读: 那溅着的水花,生读: 晶莹而多芒;师读: 远望去,生读: 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师在要停读的地方故意或疑或抑或扬提醒学生接着读,这样师生配合默契地朗读,增加了朗读情调,又突出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齐读 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第三段(用对比朗读法和提问朗读法。要求师读一句,从中省去关键的词,生按原文读,师省去的地方生加重读。) 【读前交待】:我读一句(省去关键词语),你读一句(按原文读),我省去的地方你们加重语气读。如: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师删读成 “梅雨潭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的神光了。生按原文读: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又如“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师删读成 “ 揪着草,攀着乱石,又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潭边了” 生按原文读: “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又如“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师删读成 “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摇荡。”生按原文读: “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接着师删读 “那绿呀!仿佛一张荷叶铺着,满是绿呀。我想抱住她;但这是妄想” 生读 "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接着师删读"站在水边,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绿,着实可爱。"生读"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接着师删读"她像裙幅;"生读"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师删读 "她摆弄着,像处女的心;生读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师删读 "她像涂了“明油”一般,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生读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师删读 "她又宛然一块碧玉,但你却看不透她! 生读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样对比朗读生就从“闪闪的绿色”“汪汪一碧”、“醉人的绿”“ 极大极大”等这些关键的词品味出梅雨潭奇异的绿色和作者喜爱情感来。接着分男女生竞赛读。【读前交待】:男生读“我曾见过――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女生读“可爱的,我将――叫你‘女儿绿’,好么?”照上面的方法朗读,看谁读得好。 通过竞赛朗读,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一句齐读。
四.熟读:领会写作特点。(第二课时)
读法:集体朗读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读后自由回答。
五.精读:体会文章最精彩的地方
读法:练习背诵,要求自由朗读,从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或章节,以最快的速度背出来,看谁能背出全文。
全文通过多次不同方法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咀嚼、回味,课文的深层内涵,通过各具特色的朗读,抑扬顿挫,清浊徐疾的语气、语调变化,学生可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展开联想,创造形象思维,与作者产生共鸣。
标签:
教学论文
以读带讲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药》教学札记(网友来稿)
下一篇:
观体育比赛感悟六则(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