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品赏析
阅读:3556
标签:
作品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教师中心稿)
《烛之武退秦师》艺术感染力赏析
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记前嫌。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秦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首先,文章虽然短小,但有头有尾,前后照应,结构严密。开头两句“以其无礼于秦,且贰于楚也。”暗示了事件的背景,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围攻郑国的秦、晋两个大国,表面上是联合行动,但他们各有所图,都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所以,实际上并不是无隙可乘。况且,从当时的情况看,秦、郑两国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这样,读者就不难想象,烛之武说服秦伯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并不是把无的说成有,把黑的说成白。
其次,本文作为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故事简单,但波澜起伏,毫不呆板。紧急关头,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服秦伯,没想到,烛之武竟然满腹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烛之武牢骚归牢骚,但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文公一不勃然大怒,二不一味地做思想工作,而是先动之以情,引咎自责,接着,晓之以以理,他让烛之武明确,假设国家灭亡的话,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这也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
烛之武在游说秦伯的时候,一来就说,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围攻,死定了。这种口气,就象郑国将要灭亡与他没有什么相干似的。郑国灭亡与他烛之武不相干,但与秦国则有利害关系,他明确指出,如果郑国灭亡,对秦无益。反之,如果放弃攻打郑国,对秦国则是有利无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着,进一步说明,郑国灭亡,不仅对秦无益,而且有害。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秦伯不得不相信这样一个事实。
秦国单方面退兵了,子犯勃然大怒,要攻打秦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马上紧张起来,让人以为,一场大战已经在所难免。可是,晋文公的一番道理,又一场风波平息。
总之,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进,不仅晓之以理,同时也动之以情,真可谓是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标签:
作品赏析
烛之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作文实用技法系列讲座(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名篇微瑕不容错过(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