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设计
阅读:1592
标签:
教学设计
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我若为王》教学后记(网友来稿)
常州武进湟里高级中学 徐丽利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更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尝试新的教学形式。笔者在教学聂绀弩的杂文《我若为王》时就尝试让学生参与进行教学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开始,我把教学设计为板块式,即导入新课,诵读课文,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结构层次,艺术特色,课后练习等。无疑,这样近乎呆板的模式无法让学生感兴趣。后来,我转念一想,为什么不让学生参与进行教学设计呢?当我提出让学生自行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时,学生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一反平时几乎不读课文为积极阅读文章,思考课后的问题,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探讨,各抒己见,相互评判优劣,最后达成共识,明确了思路:
1、营造情境:闭上眼睛,进行想象你若为王,你将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面对这一切,你将会有怎样的想法?
2、讨论:诵读课文后,比较文中作者的想法与你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这篇文章批判的矛头指向什么?
4、讨论:你认为奴性产生的土壤是什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那些具体表现?
显然,这种教学设计比板块设计更为合理,所设的问题更利于对作者思想的理解和领会,也更能引发人对现实的思考。最令人欣喜的是集思广益的教学设计受到了学生热情的关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也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新问题。对“奴性”的讨论不仅与现实结合的更紧密,甚至还涉及到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使文章的现实批判性得到最大的彰显。
这次教学设计与传统的设计相比,有几个重大的转变:把与文本对话中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把拘泥于文本本身的学习变为积极展开对文本意义的探讨;把教师去塑造学生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塑造,把完成教学任务为归宿变为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平等意识作目标。
总之,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潜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大他们的自主权,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精神,有利于学生观照自身的潜在价值,使个性得以张扬,有利于师生对话共同提高。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中,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常州武进湟里高中 徐丽利
邮编213151 电话13775202743
作者邮箱: xllzhu@163.com
标签:
教学设计
让学生参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用名言洗涤心灵(网友来稿)
下一篇:
语言表达创新题,领新立异二月花(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