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073  
标签:备课资料
浅谈《静女》的形象美(网友来稿)
长沙市雅礼中 学徐昌才

      《静女》描写远古时代少年男女的恋爱生活,通过三个场面的刻绘,塑造了两个性情各异、神态逼真的男、女主人公形象。

      首先应该提及的是女主人公。她活泼开朗,纯朴热情,对爱情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甚至是大胆热烈,对生活寄予了强烈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诗歌第一章写少男少女的约会。时间大约是黄昏时候,地点选在行人少到的僻静墙角,女子先到,等待男子。看看少年还未到来,姑娘有意躲藏起来,她是羞涩腼腆呢,还是好奇逗乐?她是想考验、试探意中人呢,还是想给他一个出奇不意的惊喜?……“爱而不见”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悬想,但正是这种别具心意的躲藏,表现出姑娘机智风趣、活泼顽皮的一面。从后面一句“搔首踟蹰”,我们可以体会得到,男子的翘首四顾、神情茫然,男子的来回走动、焦急窘迫,男子的搔首抓耳、一筹莫展,无疑给躲在暗处的女子看得清清楚楚,她暗自高兴。我们读到这儿,又何尝不为女子的机灵调皮而会心一笑呢?约会像捉迷藏一样扑朔迷离,约会像恶作剧一样乐趣横生;试想,一边在暗处静观默察、喜形于色,一边在明处四下张望、心神不宁,你说好笑不好笑?

      诗歌第二章写少女赠送信物给少年。“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信物很简单,但情深义重,颇能昭示人物心灵。男女相爱,情系“彤管”,不见金银珠宝,不问出身门第,不要父母媒说,不讲繁文缛节,足见他们私定终身,真心相爱。这种爱源于世俗而又超越世俗语,纯洁美好,自由珍贵。我惊讶,远古时代的郊外旷野竟有如此清新纯朴、芳香迷人的爱情;我叹服,美貌如花,娴静似水的女子竟有如此简单而真诚、随意而自由的胸怀。一根红白柔嫩的茅草,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礼物,却见证了一对少男少女的忠贞爱情,更彰显出姑娘纯洁无瑕而又大胆热烈的爱心,难怪男主人公要说“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读到这儿,我们又何尝不为女主人公的真诚、纯洁所打动呢?

      诗歌第三章侧重写男子接受信物之后的心理感受。有一个细节不能忽视,“自牧归荑”,字面意思说这个姑娘从郊外带给我一根茅荑。为什么是“从郊外”来呢?这实际上是暗示了时间在黄昏以后,告诉我们,姑娘刚刚结束一天的劳动,就急急忙忙赶来约会,兴冲冲地把采摘的茅草赠送给少年,也许一天的劳动是紧张辛苦的,也许姑娘还不及回家修饰打扮,也许姑娘还没有调整休息一下,但是,她来了,而且提早到达,目的只有一个,早一点见到她的心上人,由此我们又不难了解到姑娘勤劳质朴、坚强能干的劳动本色。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她们的爱总是和艰辛苦累的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爱的生活是浪漫的,有爱的劳动肯定也是快乐的。

      《静女》三章不管是写男女约会,还是赠送信物,还是男子的心理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姑娘处处主动,男子相对保守。写约会是姑娘先到,等待男子,后来又躲藏起来,逗引男子;写赠送信物是女子送给男子,男子随声夸赞;写心理感受,是女子劳动归来,迫不及待地赠送信物,男子心花怒放,吐露真情。由此可见,姑娘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胆泼辣、热烈火爆的性情,也可看出那个时代宽松自由,缺少束缚的社会风气。要知道,中国社会的传统向来是男尊女卑,男主女次,男主动,女被动,而且附加在女性身上的清规戒律多如牛毛,这极大地限制了女性的活动空间和身心自由。结合这个社会背景来看《静女》就更显得姑娘自由大胆、积极主动的品性的可贵了,也更可看出她对生活,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坚强信心。

      与姑娘的大胆主动、积极热情的性格相比,少年就显得要被动、保守一些。他赶到城隅时,看不见姑娘的身影,我们却看见了他的窘迫难堪,一筹莫展;姑娘赠送信物时,他有说不出的激动和高兴,却不敢直接道谢,表白爱心,却转弯抹角的夸赞信物的闪光美好;姑娘劳动归来赶赴约会,他拿到信物后,还是先恭维礼物“洵美且异”,最后才情不自禁地倒出真情:“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少年的情感发展有一个由焦急到激动再到高兴的过程,这种变化全是由姑娘的行为所引发的,当然,我们没有理由挑剔他对姑娘的爱,他应该是一个纯朴实在,重情重义的好小伙,他的焦急忧虑,他的兴奋激动,他的喜不自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一种爱的曲折表达,情趣表达。正是他的朴实本分,真诚愚拙,加上姑娘的坦率热情、大胆主动,才构成了《静女》咏赞的那个令人怦然心动的经典场面。《静女》的歌唱,让我们明白:有一种爱如郊野清风习习拂面,沁人心脾;有一种爱,如黎明朝阳冉冉升起,光芒四射!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967@yahoo.com.cn)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标签:备课资料 浅谈《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引号与点号连用时的位置之简易判定方法(网友来稿)
下一篇:话题作文思维训练片段系列(三十二——三十四)(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