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229
标签:
教学论文
千古唐诗乐悠悠(网友来稿)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音乐,作为一门声音的艺术,是最难描摹的,因为在常人看来,它无色无味,无形无态,不热不冷,不咸不淡,是最抽象而又最富于不确定性的一门艺术。然而,在唐代诗人的笔下,音乐却被描绘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给人以如闻其声,如履其境之感。那么,唐代诗人是如何描绘音乐的呢?下面择例类析。
(一)通感写声,比喻传神。唐代诗人往往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音乐悟性,充分调动自己的耳目视听、鼻舌臭味、肌肤冷热和心意联想,综合运用富于声光色态,饱含物情景势的比喻,把抽象复杂的音乐描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最典型的作品要数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有一段诗行这样描写琵琶女演奏琵琶的音响效果:“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列帛。”诗歌用“急雨”喻乐声的急骤粗重,以“私语”喻乐声的急促轻细,用“大珠小珠落玉盘”喻乐声轻重清浊的交替变化;乐声流露出的感情由悲愤而凄婉,而悲愤凄婉倾泻而出,达到演出的第一个高潮。以“莺鸣花底”喻轻快流利,以“泉流冰下”喻悲抑哽塞,以“冰泉冷涩”喻节奏顿挫,乐声由前面的纷繁清脆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以至低到无声;感情也相应地由前面的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转而抒发满怀哀怨,进而凄楚难表,渐趋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以“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两个比喻写乐声突如其来,雄壮激越,以“撕裂绸帛”比喻乐声的猛然煞住,干脆利落,这三个比喻描绘出乐声在上层的低潮中,奇峰突起,又戛然而止的变化过程;感情也由上层的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肆奔腾,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这段文字运用一连串贴切形象的比喻描写琵琶演奏跌宕起伏、声情并茂的特点,也恰切地抒发了主人公大起大落、悲苦交加的情绪变化,堪称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
(二)神话夸张,异想天开。唐代诗人由于生活际遇、艺术修养和个性风格的不同,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也千差万别,在为数不多的描写音乐的高手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晚唐诗鬼李贺,他常常借助一些神奇怪异的传说和大胆夸张的想象来描写音乐,他笔下的音乐形象瑰丽神奇,多姿多彩,具有惊心动魄,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最有名的作品是《李凭箜篌引》,全诗这样描写音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诗歌用湘水女神泪洒斑竹的传说形容音乐的悲伤感人,用神灵昆山美玉破碎比喻音乐的清脆激越,用凤凰鸣叫比喻音乐的宛转高雅,用荷花带露摹写琴声的悲抑,用香兰微笑显示琴声的欢快。如此绘声绘色,描情状态,耳可以闻,目可以睹,心为之动,神为之悦,这种表现手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勾魂摄魄之奇啊。诗歌后半部分描写音响效果,则更是浪漫夸张,异想天开!森森宫门的冷气寒光,全被乐声消融殆尽;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也闻声而目瞪口呆;正在炼石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工作,以致石破天惊,秋雨滂沱;善弹箜篌的女神也迷离恍惚,心动神摇;老病的鱼和瘦弱的蛟龙也伴随着乐曲跳跃起舞;乐声传到月亮,成天砍伐桂树而劳累不堪的吴质竟然也忘了睡觉,倚在桂树上久久回味;甚至连玉兔也入神地蹲在一旁,露水打湿了身毛也全然不知,更不愿离去。这些出其不意,变幻莫测形象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李贺就是这样借助于神话传说把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受表达得离奇生动,悦目赏心。
(三)感同身受,传情言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善于欣赏音乐的人总是能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去补充、完善演奏者所创造的艺术空间,达到主体和客体情感沟通,心灵共鸣。白居易从琵琶女的声情并茂的演奏中,听出了人物坎坷曲折的人生命运和哀愤无告的心灵忧伤,又联想到自己老大江湖,被弃置不用的人生际遇,从而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叹息,并感动得泪湿青衫。韩愈在其描写音乐的名篇《听颖师弹琴》中这样写自己的感受:“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云,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说自己不大懂音乐,但听了颖师的琴音,总觉得心中一会儿冷若冰雪,一会儿又热如炭火,感情上受到强烈的刺激,无法承受,先是起坐不安,然后是泪如雨下,急忙用手制止颖师,不忍再听。很显然,韩愈从自身的体验、感受入手来表现颖师演奏技艺的精湛高超,显得十分亲切、自然。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967@yahoo.com.cn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千古唐诗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无衣》三美(网友来稿)
下一篇:
黄书、毛片与性教育(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