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963  
标签:教学论文
从众心理教学法一得


      李明友 刘文清

      “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之一,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有尽可能与多数成员在语言、行为、态度等方面保持一致的心理过程。

      其表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某些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这种心理现象在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体育教学中,很好运用学生这一心理规律,对增强学生体质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有些动作教学中,常因学生身体素质差或不愿做动作而影响课的进程。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从众心理”特点,灵活运用教法和手段,消除他们紧张、惧怕的心理矛盾,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进行俯卧撑或蹲跳等练习时,教师讲清动作要领和要求后,可全班学生同时做;在做跨步跳、后蹬跑和高抬腿跑等练习时,可使全班学生成一路纵队,在行进间通过指定的距离,这样,学生几乎同时练习,只注意自身动作质量,而无暇观看别人,动作差的学生也不会因自己做得不好而害羞,用团体的行动激发和诱导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这对提高学生体能和达到预定的运动负荷效果很好。

      在进行跳远和跨栏项目教学时,可将素质差的学生均匀地分在各组,使他们在心理感觉上是不比别人差的,每组在练习时,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让这些“差生”在同组学生的影响下,努力完成所学动作,这样,能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兴趣得到培养,意志得到磨炼,为上好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条件。教学中还要利用集体竞赛项目,鼓励“差生”积极完成动作,以此培养他们正确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比赛风气。如通过球类比赛和接力比赛等,让他们在比赛中充分展示个人的能力和特长,从而使自身的参与价值的团体中得以实现,当他们看到同队队员在比赛中你争我抢、十分投入时,自己也只好全力以赴,用群体的力量感召他们上好体育课,使他们在活动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既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又增加了体育课的凝聚力,也达到了课堂教学的预期目的。

      利用“从众心理”教学法,一定要注意课的内容、时间分配和组织教法,在运用的时机上更要恰到好处,既要及时、准确地纠正错误动作,又要防止“滥竽充数”,使他们在宽松平和的教学环境中,轻松愉快地按教师的意图和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锻炼,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标签:教学论文 从众心理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挑战课堂教学 王蒙刘心武主编《课外语文》
下一篇:严师”未必能出“高徒”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