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544  
标签:教学论文
构建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中心稿)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去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无所顾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                                       

关键词:课堂教学   构建    和谐     发展    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表现为: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理性霸权横行,学生成了老师的附庸。教学活动变成是一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和“训养式”的活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与创造性呈正相关联系。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是神圣的,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正是由于壶水烧沸冲得壶盖跳动引发了瓦特的好奇心,终于发明了蒸汽机而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试想:如果没有人对鸟的飞翔产生好奇,哪会有今天的飞机?所以,居里夫人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但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造成学生唯书、唯师,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上墨守成规、循规蹈矩,人格上顺从听话,唯唯诺诺呢?问题出在我们的教育倾向于教导学生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学生从小就不敢在一个正确答案之外去尝试,以致出现:语文课上问“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时,标准答案只能是“水”,如果回答“变成了春天”或其它答案,后果便可想而知了。于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稀奇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将学生的奇想视为“天真幼稚”,对有不同见解的学生视为“不听话”而加以训责批评。学生原本是想从教师那里获得问题的答案,但却遭到教师的批评,如此便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以后可能都不敢再提出问题了。

要想唤醒与弘扬创新精神,生成与确立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格,培养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敢于怀疑、富于想象、勇于挑战和执着追求的优良的创造性,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去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无所顾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                                                                                                                      

一、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和谐的教学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这一点对于非知识性地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是至关重要,那种粗放地、机械的、硬邦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是无法让学生实现体验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目标的。我认为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中,和谐是最基本的准则,它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教学情境的创设三方面。

1.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将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朋友。"温和、微笑、宽容、认同",是我们实现和谐课堂的八字法宝。师生合作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的情感,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进入课堂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同时,由于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成是一种奖赏,一种鼓舞,产生一种被爱、被承认的心理满足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爱与赞美之词。教师要改变在课堂上的角色,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视为发展的对象,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伴,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

苏联教育家早就说过这样的话: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我们交换后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那么,我们交换后,就各自有两个思想”,所以要勇于向我们的学生学习,你把任务交给学生,学生绝对会给你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更多更好的“答案”。学生值得每一个老师学习,向学生学习,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走近学生,发动学生,促进并完善学生的最简单不过的办法,何乐而不为?


展开全文阅读
师生关系要和谐还要在课堂上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的作者这样写道: 

“这样的倾听就是真正的倾听,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着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举例来说,在语文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通过倾听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作品的补充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而这些都与所谓“课堂效率”息息相关。

专家对我们的提示是:不要凌驾于学生,也不要在学生不需要时出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个体,那种“家长制”、“一言堂”,早就该成为过去时,被扔到学科教育教学历史的垃圾桶里。事实上“凌驾”与“高压”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获得“口服心不服”,或者“当面的顶撞”。简单说,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诤友。这样便于交流,亲近而没有负担与危险;而且对学生而言,找到一个可以帮助他走“大道”,并且及时得到“犯错误”提示的人。使学生能够正确无误的在学科学习领域走路,也相对提高了学习课堂效率。

师生关系“好”,关系融洽,课堂气氛也就非常平和、顺谐;学生 “有感觉”的“活动”在学科教学的主题中。对于学科中出现问题,能够集中精力,而且包含“激情”的主动“旋转”探索的头脑,让问题有目的的解决,这时的课堂基本上不会发生什么学习与探讨以外的“意外”,如果有,也可以被集体的集中精力参与解决决问题行为冲淡,被良性的解决。

师生关系出现不和谐音符。课堂会是怎样的呢?我想,只有两种表现方式。要么,课堂上死气沉沉,大家伏身于案,“漠”不做声(不仅“默”不做声),任你教师“张牙舞爪”的表演,任你“天花乱坠”的号召,有时说的太激动了学生会抬起眼皮,无奈的瞅瞅,那眼神告诉你,至于这么夸张吗,不至于吧,或者打心眼里就想——没病吗,你。搞什么呀,不就一堂破课吗!还有就是,课堂上乱作一团,远超自由市场,毫无市场规律可讲。任你大呼小叫,黑脸白脸,你也是——枉宁眉,教师实在是受不了了,以超过正常声音几十倍的气势,生气起来,学生马上转入第一种状态,留下你一个,唱《登幽州台歌》,学科任务能完成吗?——形式上可能会完成。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以语文为例,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如我在教学《送牛奶的好爷爷》“狂风大作,似狮吼,像呼啸,似哀歌,如悲悼。暴风雪夺取了人们敬爱的爷爷的生命,却刮不掉埋不了人们对他深深地怀念和由衷的敬意。”我用庄重、严肃的感情,配以面部表情,把对这位老人的崇敬之情充分的读出来。学生听了老师的朗读后,身受感动,有的同学眼眶湿润了。所以,学生在读的时候,语气、语调、表情等方面都模仿到家了,这就体现了师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

2.和谐的生生关系

我认为,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靠几个好学生的呼应,更不是靠教师在讲台上的精彩表演,而是靠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引路人、点拨者,而真正动脑筋、想办法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成绩好些的同学比较主动积极,成绩稍差的同学时常表现得比较被动。如何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和谐呢?教师应以尊重和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促经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应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因此,语文课堂应介入恰当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先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1、斑羚遇困前后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2作者看到彩虹怎样出现?3彩虹升起后,斑羚群出现了什么变化?教师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时共同解决问题,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在学习中合作与共享,这将使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3.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要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尽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避免原来那种机械灌输和训练的负面影响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不要把经过千年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看,而要引导他制作建筑材料和他共同建筑并教他建筑之术。”因此,教师不应“照本宣科”,而要运用自己的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真正把溶于教材之中的思想因素和智力价值挖掘出来,并适时展示给学生。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揭示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确实掌握本门科目独特的分析、研究和思维方法,掌握本门科目的精神,而不是只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科学结论,而对于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与创造往往忽略、或者根本不谈。这样的课堂才算是和谐的课堂。


展开余文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和谐,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在教学时,我总是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如《大禹治水》是一则民间故事,极易上成简单粗浅、老生常谈的贴标签式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要巧妙地抓关键词语,上下内外勾连,就能启发引导学生不知不觉走进一个感人的潜在道德课堂,将职责和个人利益放到一起,围绕着主题句进行审美体验,文章的主旨便得到凸现,课堂便可弥漫开浓浓的优美的道德情操氛围。在此氛围中,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能被最大限度地激活和提高,思维创造力也能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他们不仅能明了这则民间故事所寄托的人们对于良好忘我品德的认可和要求,还能牵引到其它行业的同等要求,并开始思考自己的做人准则。由此,课堂的显性课程的审美目标便能成功达成,而隐性课程也能同步作用于学生,教书育人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还必须注意学习内容的和谐美。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赋予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丰富性,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这也留给老师许多发展的空间。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如在教《孙膑减灶》一课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说“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战役之一,谁能做个出色的解说家,为其他同学做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个好解说家,必须把课文读熟,读出文中孙膑、庞涓两个不同人物的情感性格。几句话就激活了学生读书的欲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科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时时融合等都有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真的希望,课堂上流淌出融洽和谐的关系,让效率提高,让真情与性灵永存。

二、构建能发展学生潜能的课堂氛围

自主精神是创新的源动力,也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师的自主精神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独到的处理、优秀的教学设计和富有个性与激情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我、不会照搬别人现成的教案、教学方法、课件,我会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需要和认知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确定最贴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课堂的实际进展对既定的思路进行调整。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民主动员号召之下,每一个人之创造力都得到机会出头,而且每一个人的创造力都能充分解放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随时随地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及课时安排等征求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计划,在师生的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的目标要求。因为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在民主、信任、合作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主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首先必须注重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特性、创造性都是建立在独立性的基础上。因此,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凡是学生能够动手操作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凡是学生能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凡是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凡是学生能够归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活动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阅读即学会独立地获取、理解、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即学会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课堂中个性的舒展,生命的涌动与发展。其次,必须培养学生的突破意识与批判精神(怀疑精神)。鼓励学生不笃信书本,不盲从定论,不囿于传统,不墨守陈规。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提出一些老师解答不了的,在教师知识范围以外的问题。敢于冲破惯性思维和心理定势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教师在教学中,则侧重于强调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学会进行“归纳研究”和“演绎研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求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与获得成功的喜悦。当然,成功常常伴随着失败,一个人若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就会低估自己,丧失信心。为此,教师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之成为发展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动手创造、提笔能写作、张嘴能言辞……成为想象丰富、面向未来、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善于调整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的人。   

运用好期望与激励的心理效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现在的中学生基本是开放型的,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乐于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好动、好奇、好参与是他们的特点;渴望认同,渴望受注目、受重视也是他们的共性。但他们身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又都肩负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还面对着升学的巨大压力。而学校教育、教师的工作又应是面对选择的现实,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运用好期望与激励的心理效应是极其重要的。我曾做过这样一次试验。在我所教的两个班中,通常是甲班的平均分比乙班高六分左右。有一次,我给出了一道他们未曾见过的综合题。在甲班我说:“这道题你们做会感到很困难,尽力解吧。”在乙班我说:“这道题有难度,但我相信你们中的大多数能够解出来。”结果,甲班有59%的人解对,乙班有67%的人解对。试验让我体会到“罗森塔尔效应”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树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信念。对于“差生”我总是对他们讲:“我不承认你们是差生,只是学习不得法。例如,解题时再细心一点儿,平时再勤奋一点儿,相信你们有这份灵气和能力。”学期末我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家长通知书上写了一句话,如:“能遇到你这样的学生是我的运气。”“你已经找到了适合于你的学习方法,继续努力你会成功的。”“你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很愿意帮你做点什麽。”把老师对他们的爱与信心送到他们的家中,让每个人以愉快的心情面对今后的学习。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因此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创造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创造性人人皆有,至少创造性潜能人皆有之;创造性没有等级,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都是创造性活动;任何创造性产品的结构必须是新颖而又独特的。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造潜能,但都被隐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如果没有适当的条件,没有激发它产生的催化剂,它就不可能释放和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创造的时空,使求知的过程成为不断改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认识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使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学会创造知识,学会生产知识,丰富情感世界,服务于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李孜  龙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

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肖川:《论创新教育》

余文森:《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

标签:教学论文 构建和谐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以情激趣,以点带面(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我们的“懒”老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