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981
标签:
教学论文
例说文言兼词焉(网友来稿)
杨连生
“焉”作兼词“于之(此)”讲,有两种情形:或者用在不及物动词后,或者用在动宾短语后,充当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何识别?能够用“于之(此)”替代“焉”,翻译为“在那里”或“在这里”句意才完整,并且在句子的前面有表示处所的短语,即有“之(此)”所指代的内容。如用在不及物动词后: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兴焉”就是“兴于此”,“此”指代积土所成的“山”,翻译为“风雨在这里兴起”;“生焉”即“生于此”,“此”指代积水所成的“渊”,翻译为“蛟龙在这里生长”)
⑵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有青麻头伏焉
(“伏焉”就是“伏于此”,“此”指代“针针丛棘”,翻译为“藏在这里”)
⑶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优绝者家焉
(“家焉”即“家于此”,“此”指代“优绝者”,译为“在这里安家”)
⑷五人者,盖当蓼洲之周公之被逮,急于义而死焉者也
(“死焉”即“死于之”,“之”指代“周公被逮”一事,译为“死在这件事上”)
⑸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墓而葬焉”即“墓而葬于此”,“此”即指前文“魏阉废祠”,译为“修墓并安葬在这里”)
又如用在及物动词后:
⑹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得泉焉”就是“得泉于此”,“此”指代“东北行六十步”所到之处,译为“在这里得到一处泉水”)
⑺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介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置杯焉”即“置杯于此”,“此”指覆于坳堂之上得杯水,译为“在那上面放置一个杯子”)
⑻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有鱼焉”即“有鱼于此”,“此”指“天池”,译作“在这里有一种鱼”)
“焉”与表他称代词的区别
“焉”作他称代词,其特征是用在及物动词的后面作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回答“谁”或“什么”,因而非翻译出来,句意表达不能完整。如:
⑼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⑽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⑾吴之民方痛心焉
作者邮箱: yangliansheng6601@163.com
标签:
教学论文
例说文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文言虚词“而”“以”例说(网友来稿)
下一篇:
巧借教材,规范议论文体(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