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4460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学案《忆读书》(网友来稿)
张村田
第1课 忆读书
冰 心
导学平台
[课标要求]
1、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
1、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学会读书时分层次筛选有效信息。
2、逐渐学会平时在读书中多思考,善体会。
4、在老师的指导下,拟订自己的读书计划。
5、将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体会与同学交流。
[学法点悟]
1、不必为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着重从内容上把握。
2、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含义。
3、不必深究文中提到的名著的情节,注意体会作者读书的乐趣和心得。
4、有必要增加一些文学常识的积累。
[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围绕自己一生的读书经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读书经历,向青少年朋友谈了自己读书的体会。结尾用一句话概括了中心,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文章语言平易,亲切随和。全文洋溢着作者压抑不住的情感和对读书的浓厚兴趣,还表达了愿终身以书为伴的志趣,我们应当用心感悟。同学们应当怎样对待书呢?
[疑难解析]
质疑:本文似乎没有明显的层次感,文章的内容重点是什么?如何把握?
解惑:解决这个问题应当首先从文末的主旨句入手,“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中,三个短语,从内容上看是由主到次,从含义上看是逐层深入,“读书好”是全文内容的重点。
还要从作者的叙事中分析,全文重点叙述了自己童年时的读书经历,细细品读,可从四个方面总结读书的好处:
一、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如文中作者写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等书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二、读书能扩大人的知识面。如:读中国古典小说,让作者了解到三国时代的“天下大势”,了解到“官逼民反”的历史状况,了解到民族英雄怎样抗击外来侵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怎样从兴盛而转为衰亡。读外国小说,则让作者“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三、读书对写作有很大帮助。如:读文言的《聊斋志异》,对作者用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以致老师在她的作文本上批下了“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给予她很高的评价。
四、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质疑:综观全文,“多读书”是如何体现的?
解惑: 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而且所读的书是古今中外俱全。
质疑:作者怎样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如何读好书的?
解惑: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她爱看“精彩的《西游记》”,而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爱看“人物如生的《水浒传》”,不爱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那种“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她“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而对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文章”,她读起来就“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语言揣摩]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这是作者开篇的第一句话,用“一… …就… …”的句式,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看出作者对读书有着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它紧紧的抓住了我们,激起了我们往下阅读的兴趣。
2、“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 ”
世间万物,同类之间都有高下优劣之分,包括物、人,当然书也不例外。这里作者是想告诉青少年朋友,读书要有选择。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作出较为恰当的选择。
[研究课题]
《忆读书》中提到了几部古典作品,且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和品评,如:作者对《水浒传》,她写到“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 … 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的写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还把《西游记》和《封神榜》作了比较。你读过这几部书吗?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你读过的其它同类题材的书或文章,你能试着加以品评吗?
自 主 探 究
[探究前期导引]
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和短语,了解作者的读书体会,积累一些古典文学常识,在此基础上,拟订自己近期和远期的读书计划,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与同学交流读书体会,学习选择性阅读、比较阅读。
展开全文阅读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笸箩( ) 天罡( ) 林纾( )
堆砌( ) 勉强( )
2、掌握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斩首 催促 凯旋
崭新 摧毁 岂有此理
聊斋 日寇 遗留
爱卿 夺冠 派遣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悬念:
遗事:
人情世故:
消遣:
索然无味:
无病呻吟:
风花雪月:
自已:
二、选词造句(任选三个词造句)
津津有味 分久必合 官逼民反 怒发冲冠 若有所失 人情世故 兴亡盛衰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三、课外阅读建议
现代社会,能否有效的获取信息,往往关系到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中学时代练就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需要,而且可以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加大课外阅读量。进行课外阅读,首选中外名著,因为它们都是经过时间和无数读者检验的。其次,优秀的时文也要予以关注,时代在发展,我们应与时俱进。阅读时,最好作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可以写感想,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也知道“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时,善于汲取,敢于质疑,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作者说“从读书中我还读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提示:由作者的叙述中,我们可知她所读的书,多是文学类书籍,“文学即人学”,这类书中,往往渗透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文学作品常借助对社会现象的再现,生动深刻的揭示人性或社会发展的规律,给人以启迪。而旧时的品德教育课程,只是将传统的道德观,用概括的语言笼统的表达出来。不但不易为儿童理解和接受,而且有很大的局限性。]
答:
2、怎样理解作者十二三岁时与中年以后对《红楼梦》不同的阅读体验?
[提示: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是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同,对生活的理解有差异。同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变化着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由童年时只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到中年后对社会有了自己的认识。所以,十二三岁时看《红楼梦》,“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中年以后再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答:
3、如何理解“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提示:从上文看,《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真是好听极了”,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的打动了“我”,对故事中的悬念,“我”急于了解,课文注释中对“悬念”的解释,表明了“我”临睡时的心情——惦记着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发展。“含泪”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感动得流泪,一是想听故事而愿望得不到满足,因极度的渴望得不到满足而流泪。]
答:
4、为什么“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提示:从当时作文的文体和长期阅读的益处谈,可加入自己的体会。]
答:
五、欣赏评价
1、你读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吗?哪一句让你最感动?为什么?(换一首古典诗词谈也可以)附【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答:
2、你从几岁开始读书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其中的具体情节,你还能讲一些出来吗?现在看来,你当时为什么会喜欢它。
答:
六、扩展阅读
书
刘湛秋
书是我的一只美丽的小船。
在人生的海洋里,它载着我,驶向许多奇妙的港口、岛屿,甚至是险峻的礁岩。
无论在丽日还是有风的天气里,我和它一起,在碧波或恶浪中行进。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指点着那些像海市蜃楼一样的风光和人物,仿佛有个神奇的嘴,发出船底和波浪日夜荡出的水声,不停的给你讲生活中的哲理,幻想各种各样的现实。
这是一只不会沉的船,风浪不会把它吞没,大火也不能把它烧光,这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船,它一直航行下去,不寻求任何栖息的港湾。
在这只船上,我变得越来越清醒,我也变得越来越充实,而且和它一样,祈求更远更险的航行。
(节选自《儿童文学》2002年第一期)
[探究建议]
1、这篇短文通篇使用比喻的手法,且以“船”的形象进行一系列的比喻,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画面。传达了作者的读书感悟。能否这样理解: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书中的人生哲理指导我,文学世界丰富了我的生活和思想。我将终生以书为伴。
2、最后一段,作者直接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点明主旨:读书使我认识人生的意义,创造美好的生活。促使我追求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爱书吧,它将引领你创造绚丽的人生。
作者邮箱: zhct19480202@yahoo.com.cn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语文版七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我对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另类思考(网友来稿)
下一篇: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