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633  
标签:教学论文
我对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另类思考(网友来稿)
侯法琴 刘国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思想文化的植入已成为汹涌而至的潮流。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以及新课标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作出怎样的回应,应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面对“以人为本”的流行时尚,教育工作者如何理解、如何定位,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现在有些人患上了“嗜新症”“崇洋病”,不断地追求新奇,不断地标新立异,一味地追求西方的东西,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思想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特殊性的,未必就一定有普遍性。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也有其极大的偶然性,未必就是思想文化的结果。由于它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思想文化在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证明。也就是说,对自由、民主、平等的人本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美国社会自身并不能说明什么。

      今天社会道德的整体滑坡,从本质上讲,不是学校教育问题,而是价值观念问题,是社会失衡问题,是个人私欲极度膨胀的结果。人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只问目的,不择手段,欲望失去了理智的控制,才导致腐败、污染、造假、赌毒等社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谋求人与人、阶层与阶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发展,强调发展的统一性、整体性、协调性,本质上就是“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对“人本”思想的一种制衡、引导与提升。

      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思想,不是一种教育思想。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关注人、发展人”,一是尊重人的需求,而是尊重人的差异,三是尊重人的情感。在教育中就是不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有感情、有差异、有发展潜能的人。“关注人”,就是关注师生的价值取向,关注师生的现实发展,关注师生的社会地位,关注人的潜能和特质的开发和释放。“发展人”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师生的整体发展和生理、心理、文化、道德等素质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只是教育的手段,是以民族本位为前提的。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管理层的东西,不是教育的目标,不能与西方的“人本思想”混为一谈。盲目倡导自由性,鼓励个体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最终导致社会的无序、道德的滑坡,甚至是动乱、战争。

      一些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倡导自由,提出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便插话,可以下桌,可以喝水等等。在现行集体课堂授课的形式下,这样的教育行为不仅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是对其他多数学生的极不尊重。

      “以人为本”不只是关注人今天的发展,而是要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就学生个体而言,学习和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发展问题,而是人生和谐、终生幸福问题。有个好成绩可以上所好大学,有个好学历可以找份好工作,有份好职业可以拥有地位和金钱,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快乐、幸福。有钱的人不一定快乐,做官的不一定幸福。学校教育要不断提升学生的人生追求,努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不断涵养学生的道德操守,使他们享受生活的快乐,品尝人生的幸福。

      面对国际环境和历史传统,我们应正确对待继承和吸纳这一课题:学习拿来是一国家昌盛、民族发展为宗旨,离开这一宗旨,对中华民族来讲,任何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朐县蒋峪初中 邮编 262613
标签:教学论文 我对新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必修一第一单元结束课第四课时:《评价自我》(网友来稿)
下一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学案《忆读书》(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