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991  
标签: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初中七册下《石榴》(网友来稿)
张村田

      语文版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

      单元学前导引

      郭沫若

      导学平台

      课标要求

      1. 熟读课文,欣赏作者描写石榴各部分的语句。

      2. 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 理解比较映衬的作用。

      4.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

      5.练习用拟人或比喻的方法描写一种事物。

      学法点悟

      1.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感悟。

      2. 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作者笔下石榴的形象。

      3. 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达对石榴的喜爱吗?

      整体感知

      文章围绕石榴的“最可爱”,从形态、颜色、质感等方面,依次描写了它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子粒,抓住外部特征突出其内在神韵。通过与其他树木的比较,突出了石榴树可贵的品格:不惧怕巨大的威力,奇崛而清新,美丽又热情。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的热切向往和执着的追求。在作者的眼里,夏天是个怎样的季节?作者为什么说石榴是“夏季的心脏”?

      疑难解析

      质疑:第一段,作者写石榴花开的时间及环境,对表现石榴的品格起到什么作用?

      解惑:“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盛夏季节,酷暑难耐,树木们似乎顶不住太阳的威力,纷纷撑起了伞,遮挡强烈的阳光。大部分花草也疲劳、厌倦了。而石榴花正是在这时开花,相比之下,它更坚强、执着,更热情、独特。作者仅仅在点明时间时,在中心语“时侯”之前加了些定语,却起到了比较映衬的作用,突出了石榴难能可贵的品格。这样开头,由面及点,引出描写对象,非常自然。

      质疑: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表现石榴的可爱的?

      解惑:作者分别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子粒,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石榴的形态、颜色、质感,突出了它的可爱。首先,作者通过与梅柳的比较,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表现其奇崛、清新的风度。接着,写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表现其热烈、美丽、向上。又用新奇的比喻写了其骨朵和果实的形状,表现它的精巧和美妙。最后用拟人的手法,写它子粒的透明、光嫩,及带给人们的愉快感受。

      质疑:作者为什么说“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解惑:作者因石榴花鲜红的颜色和它对炎阳的毫不辟易,把它比作“夏天的心脏”,又因为自己追求自由、热情奔放、乐观向上的性格而特别喜欢夏天,对石榴花的赞美和喜爱,实际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怀。

      语言揣摩

      1.“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梅树和杨柳是长期以来人们都喜爱的形象,然而在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下,它们都不如石榴,石榴取了梅柳之长——梅的枝干奇崛,柳的叶片清新;舍去了梅柳之短——梅的枝干枯瘠,柳的叶片柔媚。这样写,通过比较突出了石榴独特的美感,“风度”一词赋予它人的气质,仿佛一位俊朗洒脱、清逸脱俗的男子。此句整齐、精练,生动、传神。

      2.“……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由上文可知,“红玛瑙的花瓶儿”在这里借代花骨朵,这一段话写出了石榴果实变化的过程,“希腊式的安普剌”借喻果实最初的形状——像尖底的胆瓶,“中国式的金罍”借喻果实即将成熟的形状——像壶,非常形象。“各种锈彩”用来比喻石榴皮上的班驳的纹理,既新奇又恰当,还与上句“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相呼应,很有雅趣,大概也只有像郭沫若这样的研究古文化的学者才能妙手偶得之吧。

      3.“这可是夏季的心脏吗?”“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季的心脏。”

      前一句用问句,语气温婉,从形态的相似和不避炎阳的直射设喻,突出其热烈;后一句,“因而”紧承上句对夏天“向上”的称颂,突出其蓬勃向上、充满活力,且以“更”字加强语气,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含蓄地寄托了作者的人生志趣。

      研究课题

      1.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相关链接: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小学和中学时代,通读《庄子》《楚辞》《史记》等书,并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林纾的翻译小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土德》等。


展开全文阅读
      (摘选自《中国小百科全书•文学与艺术》,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2.选读郭沫若早期诗作或话剧《屈原》节选《雷电颂》,体会作者作品中澎湃的激情。

      自主探究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奇崛( ) 枯瘠( ) 辟( )易 犀( )利 丰腴( )

      2.区别下列形近字的字形

      玛瑙 安普剌 博古家 唾津 锈彩

      烦恼 刺刀 束缚 法律 绣花

      3.理解下列词语(解释并造句)

      奇崛: 枯瘠:

      辟易: 陆离:

      妙幻: 忍俊不禁:

      丰腴:

      二、按原文填空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 ,逐渐从顶端整

      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 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

      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 上了花?

      三、阅读指导

      此文是状物类记叙文,这类文章往往是先描摹事物,在写物的文字中蕴涵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或含蓄的点明主旨,或直抒胸臆。写作时,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阅读时,要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既要了解语句的表层含义,也要体悟其深层含义,结合作者的个性和写作背景,理解写作意图。

      培优探究实践

      四、问题探究

      1. 作者为什么喜欢夏天?

      [提示:文中第七段有一句话。]

      答:

      2. 你认为文章第三段和第七段所说的“夏天的心脏”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吗?

      [提示:仔细揣摩词句,设喻的角度有变化吗?]

      答:

      3. 第七段最后一句应该是可以结束全文了,为什么又加上两个自然段?是不是画蛇添足?

      [提示:反复阅读文章后再回答,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答:

      4. 请你谈谈你喜欢的一种植物或动物,你对它有没有与众不同的观察和感受?想一想这跟你的性格有关吗?

      [提示:根据自己的情况,实话实说。]

      答:

      五、欣赏评价

      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的表达效果

      原句: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

      改句:太阳越来越厉害,树冠长得像伞盖一样……

      原句: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象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改句:秋天来了,石榴裂开了,露出像皓齿一样的子实。

      答:

      2.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或一段,请略加赏析。

      答:

      六、拓展阅读

      苦 茶

      张 铃

      苦茶里以苦丁为先,莲心第二,菊花第三,龙井也带苦味,算苦茶之一。

      苦茶是一种乔木,五月开小花,白紫色,其香清苦,结椭圆小果,状如酸枣,成熟后形如白果,无人食,取新叶可以为茶,暖胃利肠。揉而为结,拧而为针或者干而 为片,因此市面上的苦丁茶就这三种形式。乌黑,多皱,相貌奇丑,不似绿茶有众多新鲜面孔以及美丽名字。开水冲后,叶片展开,由黑变绿,水也染绿,丝丝浅绿弥漫,片刻,杯中水如秋日的湖,湖中泊绿叶一枝,素净,简单,祥和中透露着雅致,宁静中盛开着生机。然而因其被蹂躏,多数叶片上可见伤痕,恰似历经沧桑后人面上的皱纹。入口,清苦,清淡澄澈的苦,下咽,甜自舌尖生起,缭绕如烟,仍旧清淡澄澈。再看叶片,伤痕累累,悬浮于绿水中央,简单,雅致,沧桑如昔。

      莲心比苦丁更苦,败毒清热,然而除了苦,并无可回味的甜。而且苦味郁结,常常入口淡如寡水,杯底却苦不堪言,心事重重,狭隘,愁苦,似是刚刚失恋的多情女子,难于坦荡大方。然而因其自莲子中取出,稚嫩,柔软,有“剜心”之痛,又有“低头弄莲子”的羞怯,莲心便格外纯粹而且深情。

      菊花开在玻璃杯中很明媚,看得见秋日的阳光与艳丽的花心,缭燎的清香扑鼻而来,雅致中显格调,繁华中见姿色,然苦味太淡,一饮之后几乎难再遇,且茶馆中习惯加冰糖,苦味常常被冰糖的甜替代,难见本性,又有人加枸杞,虽色泽更加丰润,药用更加明显,但情怀难辨。

      龙井有些苦,然苦中带涩,不似有意味的苦。

      还是苦丁,入口清苦,下咽清甜,虽面目丑陋伤痕无数,品格性情却耐人思寻。

      探究建议

      做下面几题,能否看出读状物类文章的切入点。

      1. 概括文章中几种带苦味的茶的特点

      莲心茶: 菊花茶:

      龙井茶: 苦丁茶:

      2. 本文要表现的是: ,写其他几种茶的作用是:

      3. 文章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4. 划出一个拟人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5. 谈谈文章末段的作用。

      作者邮箱: zhct19480202@yahoo.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初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网友来稿)
下一篇:海燕(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