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420  
标签:备课资料
《统一与分裂》(四):天命与人事


   

 葛剑雄 

    引言:  从秦始竽开始使用的“传国玺”刻着八个字:“受命于

天,既寿永昌。”  “天命”究竟为何物?真正主宰着天下分合的又

是什么?

    如果我们看看彩色的中国历史地图,在前面历朝历代的总图中所

看到的都是不止一种颜色,要到清朝时,才能找到那一种颜色的秋海

棠叶形状。千百年来,各王朝疆域时有变化,至此中国辽阔的疆域基

本形成了。

    但如果我们联系历史事实来看这套地图的话,那就绝不会只看到

简单的色块和杂乱无章的变化,而是兴旺与衰落的交替,建设与毁灭

的变换,文明与野蛮的较量,梦想与现实的汇合;数千年的干戈与玉

帛,数十对仇敌与兄弟,无数次失败与胜利;多少回扩张和收缩,多

少次联合和决裂;终于铸成了这同一颜色的神圣图形。

    赞扬开疆拓土的圣君贤臣、良将勇士,斥责丧地辱国的昏君奸臣、

懦夫佞人,讴歌统一,颂扬爱国,应该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学习中

国历史的基本态度。但复杂的历史却不仅是好人与坏人、是与非的简

单组合,也不仅仅是“虽然……但是……”的机械模式所能评价。

    人们往往喜欢对历史的进程回过头来作种种假设:要是唐朝的疆

域保持到今天,要是明朝政府没有放弃越南,要是乾隆接受了中亚各

国归入版图的要求,要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没有丧失那么多的领土,……

但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虽然其中不乏偶然的因素,但基本上还是

客观条件的必然结果。

    第一节  受命于“天” 

    今天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已经可以不着陆地飞至地球上任何地方,

万吨巨轮也可以不靠岸地驶向地球上任何一个港口,所以浩瀚无垠的

沙漠、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涛汹涌的河流、不见天日的丛林早已无法

阻止人们的来往了。但是在以往,这些都是先民难以逾越的障碍。

    中国古代的君主都自称他们是“受命于天”,这当然是自欺欺人

的鬼话。但要说早期人类发展的基础以至君王们建国安邦的条件得之

于“天”——地理环境,却不无道理。

    探索中国统一和分裂的基础,尤其是在中国文明的初期,地理条

件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得天独厚竺可桢等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三四千年前中国的

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

    秦汉时期的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一、二摄氏度,所

以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而长江流域还过于湿热,雨水过多,加上地

势低下,茂密的原始植被未曾清除,疾疫流行,所以在《史记。食货

列传》中有“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说法,使中原人望而生畏。这

里的“江南”虽然主要是指今江西、湖南和湖北的江南部分,但认为

长江下游“卑下”、“下湿”的例子同样不少,情况大致相同。西汉

初的贾谊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要到长沙国都临汀(今湖南长沙)上

任,他听说“长沙卑湿”,竟认为自己“寿不得长”了。还有的王侯

宁可拿在今湖南南部的封邑换在河南南阳盆地较小的封邑,以便回到

中原地区去。直到东汉时,分封在今皖南芜湖的侯国还要设法往北方

换。

    黄河中下游是黄土高原冲积平原,结构疏松,在生产工具简单、

铁器还未广泛运用的情况下,易于清除植被和开垦耕种。黄土冲积平

原的肥力虽不如其他冲积平原,但在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还保存较好

的条件下,冲积土中的养分还是比较充分的。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地

区虽然不像南方那样有整片的原始森林,但小片森林还不在少数,基

本由稀树和草原覆盖,水土流失相对说来并不严重。黄河下游平原由

于黄河及其他河流还没有人工堤防的约束,免不了要常常泛滥改道。

当时海河水系还没有形成,华北平原北部的河流都是单独入海的,所

以受到这种泛滥改道影响的地区颇广。近海地带由于水位较高、海水

倒灌和宣泄不畅等原因,土地盐碱化程度比较严重。所以黄河中下游

相交一带便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佳选择。根据考古发掘的结果和

文献记载,夏、商、周的中心地区是今天河南省的中部和北部、山西

省的南部、陕西省的关中盆地、河北省的西南部和山东省的西部,正

是当时自然环境中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考古发掘的进展,

人们对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的说法提出了怀疑。但从地理

环境总体评价的角度,我们可以断言:尽管黄河流域不是中国唯一的

文化摇篮,尽管在其他地区同样存在着历史悠久的发达文明,但总的

说来,黄河流域还是中国最古老、最集中、最发达的文化摇篮。统一

从黄河流域开始并不是偶然的。

    人民之间的接触和了解,部族或国家之间的交往是统一的前提。

因为只有交往和了解才会产生合并(无论是和平的还是暴力的)的愿

望,才能判断实现这种愿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统一往往是在没

有地理障碍,或者在各地理障碍比较容易克服的地理区域中首先实现

的,例如同一块平原,同一片草原,同一个盆地,同一条河谷。随着

生产水平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增加,地理障碍的影



展开全文阅读响逐渐减弱,人们翻越山岭、渡过江河、通过丛林、穿越沙漠的能力

加强了,活动和了解的范围扩大了,随之而来的是扩张的愿望的增强,

统一范围的扩大。

    到了战国时,人们的地理知识已经相当丰富,对中国东部、中部

的大多数地区已经非常熟悉,在这一范围内人们的交往已相当频繁。

这些知识和实际状况为政治家提供了统一的蓝图,《禹贡》中九州的

设想就是其中之一。后人对《禹贡》九州的范围有不尽相同的解释,

同时存在的类似设想也不止《禹贡》一种,但它们所包括的范围大致

都是指阴山山脉以南和辽河中游西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中

国大陆。这一范围基本上就是秦朝和西汉前期的疆域。在这以后,尽

管局部有所扩展,如汉武帝开拓了河西走廊,隋朝在新疆东部设置了

郡县,但中原王朝的基本疆域,即设置郡县或府州县等正式行政区域

进行直接统治的地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元朝曾改变过这种格局,但

明朝又退回到原来的范围之内,直到清朝才最终突破这一界限。

    这并不是说,这一范围周围的地理障碍是不可逾越的。事实上, 

汉朝的军队  曾多次北进至今阿尔泰山脉和杭爱山脉,唐朝的军队曾

翻越葱岭,郑和的船队曾进入印度洋,但军事远征和抢险是一回事,

建立政权实行稳定的统治又是一回事。前者可以不惜人力物力的代价

做短期或一次性的拚搏,后者却必须有维持长期存在的军事实力和物

质条件,还必须使中原统治者感到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前者可以花

较长的时间加以积累,后者则必须考虑有经常性的稳定来源。

    以农立国一定的生产方式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农业在中国的发

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原地区很早就成了几乎是唯一的、排他性的

产业。春秋战国时黄河流域有不少残余的牧业民族或半农半牧的民族,

但到秦汉以后,除了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或战争动乱时期以外,牧业

在中原王朝的经济中已经毫无地位。农业是中原王朝赖以生存的基础,

以农立国是王朝的基本国策,由此产生的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手工

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政策更使大多数人民成为土地的依赖者和

农业的崇拜者。

    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强调自给自足,家庭、

宗族、每个基本政区以至整个国家无不如此。因此中原王朝对自己疆

域的要求基本上是以是否适宜农耕,是否能养活当地的居民为标准的。

符合这一条件的地区可以理直气壮地占领,而对不符合这一条件的地

区,可以称之为夷狄蛮荒之地,非华夏声教所及,本不在九州范围之

内。如果硬要去占领,必然会被正统的政治家和学者指斥为穷兵黩武。

    除去儒家理论的仁义和夷夏之辨的外衣,实质问题还是对农业的

依赖。

    在以往的物质条件下,前面曾经提及的那个范围无疑是适宜的基

本地区,在此范围之外虽然并非都是不毛之地,但或者面积太小,不

能养活大量人口,或者条件太差,生产的成本太高,或者在当时条件

下还没有开垦的能力。例如在西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地理障碍,但寒

冷和干旱的气候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所以即使在北方游牧民族退却的

时候,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区一般也不会超过这一界限。又如在西南地

区,早在秦朝就已经设置了郡县,但当地的训族政权与王朝的政区长

期并存,土司州县一直维持到清朝,除了民族因素之外,山区不适宜

农业生产是统治者不急于将这些地区归入正式版图的重要原因。

    正因如此,中原王朝在此范围以外的开拓往往是军事性质的,是

在对游牧民族反击胜利后的延续行动,是一种以攻为守的策略。如汉

武帝击败匈奴后汉朝的西域的经营,唐朝打退突厥的进犯后设置的几

个都护府,都是这一类型。在这些地区,中原王朝一般不设置正式政

区,而是建立军政合一的监护性质的机构,其主要使命是保证当地原

有的部族或政权对中央王朝的忠诚,而不干预它们的内部事务。这并

非出于中央统治者的仁慈和明智,而是别无选择。因为当地缺乏在规

模开垦的基本条件,不可能就地解决粮食供应,而如果取之于内地,

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决不可能长期维持,所以只能派驻少量的军队,集

中在有限的据点中。

    运粮之难生活在现代交通运输条件下的人们也许无法理解远距离

粮食运输的困难,北宋科学家沈括的计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在《梦

溪笔谈》卷十一中有如下的设计(今译):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

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  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

持十八天。(六斗米,每人每天吃二升,二人吃十八天。)如果要计

回程的话,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的话,一次

可以维持十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个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后,

其中一个民夫背的米已经吃光,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以后的

十八天,二人第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十三天

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后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三个

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

前六天半有四个人,每天吃八升米。减去一个民夫,给他四天口粮。

以后的十七天三个人,每天吃六升。再减去一个民夫,给他九天口粮。

最后的十八天两个人吃,每天四升。)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可以前

进十六天的路程。(开始六天半每天吃八升,蹭中间七天每天吃六升,

最后十一天及回程每天吃八升,中间七天每天吃六升,最后十一天及

回程每天吃四升。)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

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七万

人,就要用三十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遣送运粮

民夫返回要派士兵护送,因为运输途中还会有死亡及患病的,而且要

利用这些减员的粮食供应护送士兵。)

    每人背六斗米的数量也是根据民夫的总数推算出来  的,因为其

中的队长自己不能背,负责打水、砍柴的人只能背一半,他们所减少

的要摊在众人头上。另外还会有死亡和患病的人,他们所背的也要由

众人分担,实际上每人背的还不止六斗。

    所以军队不容许有吃闲饭的,一个吃闲饭的人二三个人供应他还

不够。

    如果用牲畜运,骆驼可以三石,马或骡可以驮一石五斗,驴子可

以驮一石。与人工相比,虽然能驮得多,花费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时

放牧或喂食,牲口就会瘦弱而死。一头牲口死了,只能连它驮的粮食

也一同抛弃。所以与人工相比,各有得失。

    应该承认,沈括的设计是以周密的安排、合理的调度而且不发生

意外为条件的,在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假定一支军队

能以平均每天4 0公里的速度进退,在3 0万民夫的供应下,7 万作

战士兵(另三万负责辎重)的活动半径只有640公里。汉、唐的军队

以长安为起点,还到不了今天的兰州(公路距西安712 公里);如果


展开余文
要到达今乌鲁木齐,至少要67天半的时间(2699公里)。

    即使不考虑粮食的产地,而以汉唐的玉门关或阳关(今甘肃敦煌

市西)为起点的话,往返于今新疆西部或北部的行程也不止16天;要

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的行程就更难想像了。

    盐铁会议上的难题汉唐极盛时的势力都远达中亚,但持续的时间

都不长,有时只短短的几年,粮食供应的困难限制了派遣军队的数量

和次数是一项重要原因。这一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被后人大

加赞扬的开疆拓土的壮举,在当时却往往遭到激烈的反对。

    翻开一本《盐铁论》,当时的“文学”、“贤良”(各地推荐到

朝廷的有学问、品行高尚的人)对汉武帝用兵匈奴和西域、在边疆设

置新的郡县等政策的猛烈攻击比比皆是(今译):边疆的郡不是设在

山上,就是处于谷中,气候不正常,天冷行土地都会冻裂,大风吹得

飞沙走石,这样的地势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现在离开中原去

开拓边疆,扩大的都是寒冷的不毛之地,这等于是放着江河边上的好

田不耕,却跑到山上或沼泽地去开垦。用粮仓中的储备和国库中的钱

财供应边民,中原人加重了劳役。边了苦于守卫。辛勤耕种却收不到

什么粮食,又不能种桑麻,连穿衣都得靠内地的丝和絮棉。

    秦朝用兵够多了,蒙恬扩大领土够远了,而现在已经超过了蒙恬

的边塞,把郡县建到了异族那时去了。路途越来越远,百姓越来越辛

苦。在朔方以西、长安以北设置新郡和修筑长城的耗费已经不计其数;

但不远远不止这些:司马相如和唐蒙开通向西南的道路,巴、蜀的百

姓不胜重负。横海将军征伐南越,楼船将军出兵东越,荆楚一带为征

服瓯、骆而被于奔命。左将进攻朝鲜、设临屯郡,燕、齐带都要承担

对秽、貉战争的沉重负担。张骞开通了遥远的地方,带回来的都是没

有什么用的东西,倒把国库里的钱都流到外国去了。

    现在关东服役的士兵要驻守在遥远的边郡,人在匈奴、越人的地

方,心里想着家乡的老母。老母和妻子也在家乡想念他们,想到他们

挨饿受冻。

    张骞说大宛有汗血天马,安息有真玉的大鸟,皇帝听了他的话就

出动大军攻伐大宛,经过很多年才打下来。行程万里去攻人家的国家,

还没有打仗人就死了一半,虽然征服大宛得到了宝马,也不是什么好

办法。

    这些言论自然也不无夸大,但基本还是事实。矛盾最尖锐地集中

在这些军事行动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新增加的领土根本不

能进行农业生产,是朝廷和内地百姓的沉重负担。所以我们也不难理

解,为什么花费很大代价才获得的疆土,统治者有时不得不主动撤退;

为什么直到19世纪后期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后,还会有人反对建省而

主张放弃。

    胡骑南下中国历史上农业民族的政权,其稳定的疆域一般不超过

当时的农牧业分界线。

    它们占领过牧业区,但大多不能巩固;它们也接纳过游牧民族,

但最后将它们改造成了农业民族。从这点上说,农业民族不具有统一

中国的条件;相反,牧业民族却能做到这一点。

    牧业民族的生存条件比农业民族低,因而农业民族无法适应牧区

的生活,牧业民族却完全可以生活在农区,尤其是黄河流域的农区。

牧区大多无法辟为农区,而农区却一般都能变为牧区。所以农牧界线

往往随着游牧民族的南迁而南移,却不能随着农业民族  的北上而向

北推进。从东汉后期直到唐朝初年,黄河中游黄土高  原不少地区都

由内迁的游牧民族居住着,这些地区大多变为牧地或半农半牧区,而

除了辽、金等北方政权时期外,农业区的北界一般都没有越过阴山。

    牧业民族对农业民族有一定的依赖性,而农业民族对牧业民族却

很少或没有依赖性,所以牧业民族对农业民族大多采取攻势,而农业

民族一般采取筑长城、闭关、断互市  、禁出入这样的守势。随着生

产的民展和物质生活水准的提高,绝对的牧  业民族几乎已不再存在

了。如西汉时的匈奴已有了一定规模的农业,对农产品、纺织品和手

工业品也有了一定的需求。唐以后的牧业民族对茶叶、纺织品、铁器

的需要量很大。中原王朝往往以禁止这些物品的输出作为向牧业民族

施加压力的手段,却不考虑由此引起的严重后果。获得这些必需品又

成为牧业民族武力掠夺或入侵的出发点。

    农业民族的文化程度一般比牧业民族高,农业区的生活水平一般

比牧业区高。

    牧业民族在占据农业区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农业民族的文

化,逐渐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惯和政治制度。如拓跋鲜卑在建立北魏政

权并进入黄河流域以后,已经在多方面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到孝文

帝在位期间(471 -499 年)更采取了一系列非常彻底的“汉化”措

施,他不顾群臣的反对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规定南迁

的鲜卑人不许返回平城,一律在洛阳入籍,死了也必须葬在洛阳,甚

至将皇族的姓拓跋也改为元。除非受到致命的打击或强大的军事压力,

这些政权的统治中心总是要逐渐南移,越来越深入农业区,而不会留

在牧区,更不会向北迁移。如拓跋鲜卑开始建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

格尔北),以后迁至平城,最后迁到洛阳。又如辽朝(契丹)起初建

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期迁至中京大定府(今

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金朝开始的都城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

阿城县南白城),以后迁都燕洋(今北京市)。蒙古在窝阔台汗时建

都和林(喀拉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忽必烈时建上都,在今内蒙

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以后建都大都,在今北京市。

    中国农业区的统一是由汉族完成的,但中国历史上农业区和牧业

区的统一都是由牧业民族完成的,牧业民族的三次南下为中国的统一

作出了更大的贡献。第一次南下可以追溯到东汉后期,魏、晋时都未

停止,以拓跋鲜卑的南下建立北魏为高潮,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上隋

朝完成了消灭南朝的使命。唐的统一实际上也是以此为基础的。第二

次南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唐朝后期的一些藩镇就是南下的少数民族

的首领,五代中的三代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以后从契丹(辽)、女

真(金)一直到蒙古(元)灭南宋,建立元帝国。第三次则是满族南

下建立清朝,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

    农区的盈缩当然,适宜农业的区域和农牧业界线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种变化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理环

境的变化,如气候,水文、地貌等条件以及水土流失、河流改道等变

化。这些变化总的说来是缓慢的,变动的幅度也不大。但在某些具体

时期或局部地区,变化的幅度较大,甚至相当剧烈,这就给农业区的

布局带来很大影响。第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例如改革农作制度,

改良家具,兴修水利,引进新品种,采用良种等。其中引进新的作物

品种对扩大农业萄的作用尤其明显,如明清时引进了甘薯、玉米、花

生、马铃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使原来不能种植稻麦的干旱地、坡地、

山地都能得到利用,引起汉族农民大批涌向长江中游和南方的山区。

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缩小、改土归流的实行和王朝正式政区的扩大

显然也是有这方面原因的。第三,人口增长的需要。人类在有可能的

情况下,总是要选择最理想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的,所以优先得到开发

和利用的总是条件最理想的土地。而当这些土地已经不足以养活现有

人口时,只能相应降低条件,以便开垦更多的土地。反之,在人过少

的情况下,即使其他条件都已具备,农业区也不可能扩大。至于人口

与统一的直接关系,这将在以后专门讨论。

    还必须指出,在中国这片基本农业区内也存在着一些相当大的地

理障碍,将全区分割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区域,如秦岭、南岭、太行山、

黄河、长江、淮河等,这些也为农业区内的分裂和分治提供了地理方

面的条件。

    周边与中原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除了以中国东部大陆为主的

主要农业区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几个地区,它们与农业区的关系因生

产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青藏高原  这一世界屋脊雄踞在中国的西部,不仅海拔高、地形

复杂,气候恶  劣,而且与其他地区的交流非常困难,很容易造成与

外界隔绝的状态。尽管环境如此艰险,吐蕃及其先民还是以惊人的毅

力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史籍记载和至今还存在的大量遗物和实

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近年来在阿里地区的考古,发现了强大的古格

五国的遗迹。当然,在与外界的交往和对外扩张方面,吐蕃的选择余

地就比较小了。

    青藏高原与外界最短的交通线无疑是在南方,只要翻越喜马拉雅

山口,很快就可以到达平原地区,进入恒河流域。但这些山口一般都

在六千米上下,喜马拉雅山的南坡远比北坡高峻,高差很大,从高寒

的高原至湿热的河谷和平原地带缺少过渡地区。这样急剧的变化,多

数人在生理上不易适应,生产方式更难作如此重大的调整。另外,在

南方的印度半岛上,一直没有出现强大的统一国家,缺乏政治吸引力。

因此,虽然向南的交通线提供了文化、经济交流的捷径,南方却不是

吐蕃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吐蕃的极盛时期的疆域也只是今尼泊尔和

不丹的喜马拉雅山区为止。


展开余文
    吐蕃向东进入四川盆地的道路也非常艰巨,但是从高原至平原的

过渡地带相当广阔,中间还有很多地理条件相似的地区,而且总的说

来地势有利于吐蕃的东下,而不利于中原的西上。所以吐蕃极盛时的

疆域可能达到四川盆地的西缘,而对成都平原的入侵仅限于短暂的掳

掠。反之,中原政权即使在全盛时期,其正式行政区也只能到达川西

高原的东部,直到清朝才有所改变。在四川盆地人口压力增大或发生

动乱时,移民也没有西迁的迹象。这与其说是吐蕃或藏族的强大,还

不如说是地理条件的限制。

    对比之下,向北、向西是吐蕃最合理的扩张方向。青藏高原的北

部比较平缓,高度、坡度的变化不大,存在着一个广阔的过渡地带,

自然条件差异不大。在吐蕃与唐朝的较量中,吐蕃凭借着有利的地形

地势条件,很容易占据河西走廊,切断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占领陇东

高原后就可以直接威胁唐朝的政治中心。这些条件,再加上中原王朝

的经济、文化对它的吸引力,吐蕃以北方为主要目标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这一扩张还是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尽管吐蕃占有居高临下

的优势,很容易进入关中平原,但基本是以陇山为界的,并没有在平

原久呆。除了军事、政治方面的原因外,吐蕃人不习惯于低海拔地区

生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从阿里高原循印度河谷进入喀会米尔以及穿越昆仑山口进入今天

的新疆西部,也没有什么大的障碍,只要不遇到敌对势力。吐蕃很容

易扩展到天山南北。

    作为一个高原民族,吐蕃是以青藏高原及其周围的过渡韧带为活

动范围的。8 世纪后期至9 世纪初,由于唐朝的衰落,哇蕃取得了它

的最大疆域,即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北至天山山脉,西至帕米尔高

原,东至陇山和四川盆地的西缘。但这也是吐蕃势力的极限了。在当

时条件下,要维持从逻些城(今拉萨市)到各地的交通并非易事,部

队的调动更加困难。吐蕃的资源有限,在边缘地区如今新疆、河西走

廊、陇东、川西、主要靠当地被统治的人民的供养,一旦受到当地人

民的反抗就难于维持。当唐朝联合回鹘、南诏打击吐蕃时,吐蕃就疲

于奔命,穷于应付,鞭长莫及的弱点暴露无遗。随着吐蕃的衰落和内

部的分裂,它失去了这些过渡地带,但青藏高原特殊的封闭性地形,

使它保持着这一基础。

    由于北方和中原对青藏高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所以到13世纪时

终于成了元朝总制院(后改宣政院)的辖境。当然宗教因素起了很大

作用。但是交通的困难一直是中央政府对西藏施行主权的严重障碍,

也大大影响了内地与西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河西走廊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走廊,在联系新疆和内地方面起

着特殊的作用  。如果不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和内地的联系就只能穿

越青藏高原、戈壁沙漠或高原,不仅路程增加,而且条件艰难,危险

很大。河西走廊祁连山冰雪的补充,有一定的水量可供生活和生产之

用,既能发展农业,又可经营牧业,因而既能成为农业区的延伸,又

可作为游牧民族挺进的前沿。但河西走廊东西长达一千公里,实际上

又可分为若干不相连属的绿洲,所以极易被拦腰切断。尤其是在受到

来自北方沙漠的军事威胁,中原王朝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就很

难维持走廊的畅通。

    西汉以前,月氏(支)、乌孙、匈奴曾先后是河西走廊的主人。

汉武帝击败匈奴以后,夺取了河西走廊,设置了四个郡,其居民几乎

全部是中原移民,使这一带成为粮食自给的农业区,为汉朝抗击匈奴

和开拓西域提供了一条真正的走廊。以后随着四面几个政权势力的消

长,河西走廊或属于中原王朝,或属于地方割据政权,或属于吐蕃、

西夏。明朝由于国力有限,中期后仅占有大半条走廊,以嘉峪关(今

甘肃嘉峪关市)为终点,凭借长城,屯兵据守。至清朝统一漠北,平

定了天山南北路,走廊最终成为一条国内的交通要道。

    归属的多次变化,正显示了河西走廊作为过渡地带的特点。但由

于该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又以关东移民为基本居民,因此

尽管多次为游牧民族所有,但还保持了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在黄河

方兴未艾及关中平原遭受战乱时,河西走廊成为流民的避难所,往往

建成游离于对抗双方之外的独立政权,如东汉初窦融据有河西,西晋

末张轨以地方官建前凉政权,十六国中的后凉、南凉、西凉也都是如

此。一旦对抗结束,大多重新归入中原政权。走廊的主要依托还是在

东方。

    西域  读过《汉书。西域传》的人对2 000年前的西域(《西

域传》所指的  范围约相当于今我国新疆以及巴尔喀湖、帕米尔高原

以东地。广义的西域范围更大)的国家之多,无不有深刻的印象。西

域号称36国,实际超过5 0。除了西部的乌孙、大宛等国面积较大、

人口较多以外,其余各国大多只有数千人或几百人。

    如果你有机会在新疆旅行,或许就能找到答案。当飞机飞越新疆

上空时,俯视大地,就像是一只硕大无朋的沙盘,在一道道赭红色的

山岭之间是土黄色的荒漠,中间地规则地镶嵌着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绿

色。当汽车在近乎直线的公路上驰骋时,一望无际的戈壁可以持续几

个小时,蓦然,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绿色,于是迎来了清泉、树木、

田园和村庄;离开了最后一排树木,就又是黄色的戈壁,连一点过渡

的中间色彩也没有。这片片绿色就是绿洲——当年西域大多数国家赖

以生存的基础。

    主宰这些国家的与其说是它们的国王,不如说是自然界的另一位

国王——水。

    水流到什么地方,能够养活多少人,这个国家就能有多大疆土,

有多少臣民。各国的范围一般不大,界线又很明确,便于筑起土在加

以防卫,这就形成了一个个城郭国家。一座城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国

家也只有一座城。另一些国家缺乏稳定的水源,就处于更加被动的局

面,只能随水源的变化作季节性的或不规则的迁移,成为所谓的“行

国”(没有固定领土的国家)。一条河流的改道,一处泉源的枯竭,

完全可能使一个繁华的王国顿时毁灭。同样,一个新水源的发现也会

给濒于绝境的人们带来勃勃生机,国家会因之而复兴。

    在只有人力、畜力作为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对这些国家来说,除

非受到外敌入侵要寻求保护以外,结合成更大的政治实体或统一地某

一国家都缺乏实际意义,基本是有害无利的。因为要实施有效的统治

就得派遣人员,传递消息,征收赋税,交流物资,而这些都是难以办

到的,或者耗费巨大。相互隔绝的环境使小国无法寻求大国的庇护,

同时也限制了外部势力的入侵。

    正因为如此,中原王朝对这一地区的管辖一般都是采取以军事控

制加以监护的形式。这些机构,如汉朝的西域都护府、魏晋的西域长

史府、唐朝的安西都护府等,基本上都是军事性质的。中原王朝的军

队和屯垦人员一般都集中在若干据点,以便将有限的兵力集中起来使

用。它们对所辖的各国、各部族或各都督府的基本要求,只是对中央

政府的忠诚,保持交通线的畅通和军事上服从征调,而它们的内部事

务一般不会受到干预。前面已经提到过中原王朝在维持漫长的交通线

方面所遇到的巨大困难,加上西域地区特殊地理条件的限制,这种统

治方法是唯一切实可行的。

    所以直到清朝末年在新疆建省之前,仅隋、唐在今新疆东部设置

过正式行政区域,十六国中的几个割据政权设置过若干郡县。

    从更大的范围来看,西域(新疆)也是一个过渡地带,既是中国

通向西方的必经之路,也是西方进入中国的起点。这里成为东亚、西

亚、南亚以及欧洲多种文化的交汇点,也是民族迁移的中间站。今天

的维吾尔人就是公元9 世纪由蒙古高原西迁的回鹘人留居后产生的。

该地区的文化是多元的,至今还可以找到各种未经斧凿的原始印记,

只强调某一种文化的影响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语言文字是多样的,

仅已经发现或出土的,就有汉文、回鹘文、和阗文、吐蕃(藏)文、

粟特文、吐货罗文、波斯文、阿拉伯文等等。民族万分同样复杂,古

西域人、匈奴、月氏(支),乌孙、大夏、波斯、汉、大食、吐蕃、

契丹、蒙古、回鹘、粟特、突厥、维吾尔、回、女真、党项、满、哈

萨克、锡伯、塔吉克、吉尔吉斯、俄罗斯等各民族都曾在这里定居或

居留过。

    中原同新疆地区的联系在西汉正式经营西域之前已经开始了。西

汉以后,通过军事征服、军队的屯居、内地移民的定居、商品的输入、

打进等技术的传播、手工业匠人和艺人的交往,新疆与内地的联系已

经大大加强,东部地区互相融合的程度更高。但是新疆与中原的交通

线毕竟太长,河西走廊易被切断,当中原政权势力衰退或陷于内乱时

就无暇旁顾。相反,从青藏高原或中亚进入新疆,路程短,险阻少,

比起中原来要容易得多。但由于西方、南方还不存在十分强大的政权,

西方军事征伐一般没有越过葱岭,所以除了一度成为吐蕃的属地之外,

大多数时间还是由当地或外来民族建立独立政权,存在于东西政权之

间。总的来说,新疆地区尽管较多也较易受到中西亚和南亚的文化影

响,但自西汉以后,政治上主要是归属于中原政权或保持独立的,因

而在18世纪最终成为清朝的一部分。

    海岛  中国古代有比较发达的航海技术,春秋时已有了近海船队

的记载,早就  具备了航行于大陆与近海岛屿间的能力。但历代中原

王朝致力于以农立国,对海上贸易始终缺乏热情。即使是在唐这样中

国外贸史上的黄金时代,统治者也只是将外贸作为一项税源和获得奢

侈品的来源。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天然良港,完全可以满足

当时的需要。明朝以前,中国极少受到来自海上的军事威胁,不必考

虑海上战,也不存在人口压力;所以历来的统治者都不重视沿海岛屿

的开发和利用,更不重视海岛上政区的设置。相反,为防止人民利用

海岛进行反抗、罪犯利用海岛隐藏作案,统治者常常采取封锁海路的

办法。

    根据距离大陆的远近和航海条件的难易,海岛大致可以分国三类:

第一类是距离大陆较近,不存在技术障碍的,如海南岛、舟山群岛等。

这类岛屿是否设置政区、或何时设置政区,主要取决于经济、政治因

素。如海南岛,早在公元前2 世纪就已经是南越政权的属地,西汉元

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汉朝正式在岛上设置了珠崖、儋耳二郡和

至少十几个县。但西汉的统治仅仅维持了六十四年,就因岛上土著民

族的激烈反抗而被迫放弃。以后大陆和海南岛的联系虽然没有间断,

但直到599 年隋朝灭陈以后,才重新在岛上设置珠崖、临振和儋耳三

郡。又如舟山群岛,在唐朝开元年间(713 -741 年)就置了翁山县,

至大历年间(766 -778 年)被海寇占据而废。宋初辟为盐场,熙宁

中(1 068-1 077年)置昌国县。但明初为了防止被倭寇利用,又

废县,居民全部迁回大陆,到嘉靖(1522-1566年)后才重新有百姓

上岛居住。清初再次徙民大陆,直到康熙(1662-1721年)中期开放

海禁后才重新置定海县。

    第二类是距离较远,航行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的,如台湾岛。在

早期的航海条件下,穿越台湾海峡风险很大。据西方国家的记录,到

16、17世纪时,西方航海家还视穿越台湾海峡为畏途,船舶失事的比

例很高。孙权与隋炀帝两次不成功的征伐,以及此后的长期隔绝,同

航海的困难不无关系。当然,到元明以后,其他因素对大陆与台湾的

隔绝起了更大的作用。

    第三类是距离过远,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设置常设机构或行政区,

如南海诸岛、钓鱼岛为例,明代陈侃所著的《使琉球录》上明确记载

着:“十日,……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

接。……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说明当时的官方使

者已经非常清楚,钓鱼屿(岛)是属于明朝的,到古米山后才属于琉

球。但在明朝的条件下,显然是不可能去经营这些远离大陆的荒岛。

    在结束对地理环境的讨论之前,重申以下两点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因生产力而异,对统一国家的

形成同样如此。早期的统一往往是从一个个很小的基本地理单位开始

的,随着人们生产能力的提高,克服地理障碍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对

地理环境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因而有可能扩大到更

大的范围。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

地理环境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第二,影响统一和分治、分裂的因素很多,地理环境不是唯一的、

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尽管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它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有些疆域的分合就无法用地理条件来加以解释。例如朝鲜

半岛北部与中国东北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地理差异,鸭绿江早已不足

以阻止两岸来往的障碍,而且山东半岛到朝鲜半岛的航行在秦汉时就

已非常普遍。从汉武帝设置郡县到西晋末年这四百多年间,朝鲜半岛

北部始终有大部分或一部分是中原王朝的正式行政区域,但在高句丽

兴起后就不再存在了。以后唐朝虽然曾短期征服过高丽,但对朝鲜半

岛的统治只维持了几年时间。应该承认,在这段时间里朝鲜半岛及其

周围的地理条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前期能成为中国正式的郡

县,后期却连都护府都设不了几年,这显然是无法用地理因素来解释

的。同样,越南北方在作为中国的正式政区一千一百年以后成为独立

国家,也只能在地理因素之外寻找原因。

    第二节  有民斯有土 

    引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 年),

全国1 03 个郡、国(郡级政区)的登记人口是59594978人。这是史

学家一致认为可以接受的比较准确的数据,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个

中原王朝全国性人口统计数。在这以前,虽然没有留下确切的人口数

据,但据估计,在战国中叶已有二三千万人口。

    从史料中大量大规模战的记录来看,这一估计大概不会离事实太

远。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前夕,清朝的登记人口已达到四亿三千万。

    当然,人口数量与一个国家的疆域大小并不存在直接的比例关系,

人口的多少同一个政权的扩张愿望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统一和分

治、分裂的过程中,人口并不是一个无关的因素,却是毫无疑问的。

    亿兆斯民秦朝以前各国的疆域扩张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武

力夺取别国的领土,一是开发无人区。从西周时数以千百计的诸侯合

并为战国七雄就是这样进行的,而其中战争是主要手段。

    人力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战争的胜利又会带来

俘虏、土地、人民,直接增加人口,或者为增加人口准备了条件。即

使是付出极大人力牺牲的战争,只要获胜,对方的人口必定会减少更

多,相对的人力优势还是存在的。当时尽管已经出现了数以十万计的

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但总的说来还是地广人稀。所以,不仅中原周

边的诸侯国有很大的扩张余地,就是在黄河中下游这样的中心地区,

国与国之间也还有不少无人居住的空地,有时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行程

千里却会无人知晓。各国周围未加开垦的“草莱”就更多了。以开垦

方式扩展国土同样需要人力,因而各国的君主,如孟子所见的梁惠王,

无不关心“寡人之民”与“邻国之民”

    的消长。应运而生的上计制度就是要求县一级的地方官每年向国

君汇报全心全意辖地内人口的增减,到战国时期各国已普遍实行这项

制度。

    秦国在商鞅变法时,就采取了招徕邻国人民及增殖人口这两方面

的措施。招徕人口只是引诱邻国人民逃亡或强制迁移被占领地区的人

口,对总人口的增加并无影响。增殖人口的措施却产生了颇大的作用,

并且对汉代人口的增加也有积极意义。

    具体的办法是:“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即用加倍

征收赋税的办法迫使已有成年儿子的家庭分居,以便让青年及早负起

家庭的担子,及时组织新的家庭,生儿育女。因家庭贫穷,无力让儿

子分家结婚的,就只能让儿子给人家当赘婿。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用强制的和习惯的压力使男女青年早婚早育,

从西汉沿用这一传统来看,它对人口增殖显然是起了不小的作用。

    秦朝以后,人口数量对中原王朝的疆域扩张也具有重大作用。因

为除了少数军事据点可以不考虑人口条件外(但长期的军事据点也必

须考虑粮食和物资的补给),其他作为版图之内的地区都必须有人居

住,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设立政区。而新开拓的

地区的人口来源无非是两个方面:本地尚在的原有人口和外来移民。

    中原王朝的人口的绝对数字,在当时都是世界冠军,公元初的西

汉末有六千万,2 世纪中叶的东汉不少于此数,8 世纪中期的盛唐估

计有八千万以上,12世纪初的北宋已经超过一亿,17世纪初的明朝接

近二亿,19世纪5 0年代的清朝达到了四亿三千万的高峰,绝对数量

都非常大。但由于幅员辽阔,人口密度还不大,所以在明末以前,除

个别地区外还没有形成相对饱和,一般不会产生寻求疆域扩张的人口

压力。

    移民实边从秦朝开始,在其疆域内已经有了一部分非华夏(汉)

族的聚居区,如今浙江南部和福建是东越、章法虎人的聚居区,岭南

今广东、广西是南越人的集中地,今四川西部和南部、贵州、云南是

“西南夷”的基地,其他民族聚居地区还不少。这些非汉族聚区虽然

已经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但与汉族聚居区有很大的区别。有的还是

以渔猎为主,有的虽从事农业,但耕种相当原始落后。这些地区大多

未充分开发,地形崎岖,环境闭塞,交通困难,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部落或部落残余依然存在,人口密度很低。

    对这些地区,统治者一般采取两种治理方法:一是基本维持原状,

委任原来的部族首领为地方长官,或者完全承认原来部族首领的权力,

只派遣监护或督察的官员而不派遣行政官员,不征收赋税或仅征收象

征性的贡品。一是设置郡县,划为正式行政区域,与其他行政区实行

基本相同的政策。采取前一种方式比较容易为当地民族的接受,一般

只须派遣少数军队或人员,甚至不必保留常驻人员。但王朝的统治只 

是象征性的,经济上无利可图,反而会增加财政支出,因此只是在力

不从心  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采取后一种方法容易招致当地民

族的反抗,但对王朝的经济有实际作用,所以只要有可能就会乐意采

用。这就需要派驻一定数量的军队,更重要必须有足够的移民。因为

军队  不可能久驻、多驻,否则会增加供应的困难。

    武力也不宜滥用,如果将当地人斩尽杀绝,或者全部赶走,得到

的只是一块空地。

    除非在人口压力很大时才会有这种需要。移民则既可以进行开垦,

就地繁殖,增加中原王朝的统治基础,确保粮食供应,也可以同化当

地民族,达到“变夷为夏”的目的。

    但是组织移民并不容易,一般地区的人口并未相对饱和,不存在

剩余人口。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造成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

加上宗族观念、乡土观念的影响,安土重迁早已成为传统。所以占人

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的,即使在天灾人祸严重时被迫

流亡,大多数人还是要千方百计返回故乡。人们对中原以外的地区往

往存在恐惧感和鄙视感,所以对新开辟的异族地区几乎不会有自发自

愿的移民,而只能用强制手段迁入罪犯或身分低下的民众,或者利用

天灾的机会遣送流民。

    “迁虏”与“谪戌”

    从秦始皇开始,统治者就不断采取这一政策。秦时曾经将大批

“山东迁虏”即六国的俘虏迁往蜀地,从云构出土的秦简看,蜀地的

边县还是遣送安置罪犯的地方。这些来自中原的人口,对于同化土著

居民自起了很大的作用。正是这种长期迁移,使蜀地的汉人以及受汉

人同化的人口占了压倒的优势,成为西汉时对“西南夷”

    地区(今四川西南、云南、贵州)开拓的基础。秦始皇又曾将有

罪吏民迁至今浙江绍兴一带原来由越人聚居的地区,而对五岭以南新

占领的越人地区,也迁入了数十万曾经逃亡过的贫民、罪犯、赘婿和

商人。

    这类迁移是强制进行的,但由于迁入地区一般都适宜农耕,地广

人稀,开发程度较低,移民容易获得土地,维持生计。有的地方还有

其他有利条件,如四川有铁矿,移民因此而得以致富。这些地区移民

的定居比例很高,回流较少。加上移民中来自中原发达地区,生产技

能、经营能力和文化水平一般高于当地人民,集中迁移又使他们能够

形成数量上的优势,很自然地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集团。原来的居民

在这一数量、质量上都占优势的外来的面前,反而降到次要地位。有

时移民数量虽不如土著,但由于他们集中在当地政治、经济中心如郡

治、县治、关津,地位举足轻重,而土著则散布四周,相当分散,显

得微不足道。

    自发移民与战乱移民强制性的迁移以外,还存在着不断的自发性

迁移。这类迁移往往不见于史书记载,找不到直接的文献依据。这是

因为官方对这类迁移大多是禁止的,有时无法控制也只是默许而已。

只有在少数特殊情况下,如天灾严重无力赈  济时,才会给予  鼓励

资助。

    迁移的对象基本都是无地贫民、抵刑  期或逃亡的罪犯、逃荒的

灾民,全心全  意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和其他要求,所以尽管绝对数量

并不少,却相当分散,对迁入地的影响不大,留下的记载相当少,从

而给后人造成不存在这些迁移的错觉。这类迁移一般都是由人口稠密

区流向稀疏区,由经济发达区流向落后区,由中原流向周边地区,由

汉族区流向非汉族区。移民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生计,只要有地可种

就会留下定居。新开发区或边远地区地方官的治理,一般不如中心区

严格,也乐于招徕民户增加垦地以显示自己的政绩。地方豪强、世族

大家不多,所以移民境遇有所改善,少数人还可能上升为地方的中上

层人士,自然会“乐不思蜀”,“且把他乡作故乡”了。一些难以立

身的移民会继续迁移,直至安家,绝少返回原地。

    西汉末年开始,在黄河流域陷于动乱时,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

口南迁,如西汉末、东汉末、西晋末、唐中后期及五代、南宋初。这

类迁移不但人数多,时间集中,而且阶层广——从皇室、贵族、文武

大臣、官吏、学者、商人,到工匠、僧尼、士卒、奴仆、农民——几

乎代表了整个社会。由于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及其附属人口占很大比

例,出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诸方面的考虑,移民的定居地区,

都是原来已经有一定经济基础、统治巩固、汉人占绝对优势的地区,

不会深入边远地区。一旦新一政权中心确立,移民中的上层人士更会

向那里集中。如西汉末年的移民,集中在会稽郡北部(今江苏南部、

浙江北部)和江淮之间,西晋末年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其中

又以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绍兴一带最为集中。

    这些迁移对周边地区和非汉族地区影响,往往只是间接的,即由

于这些上层移民的到来导致土著向更边远的地区迁移,或者由于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与边远地区的距离相对缩短,因而增强了辐射能力,

带动了边区的开发。但由于统一的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都在黄河流域

或更北,所以一旦黄河流域重新获得安定,相当一部分官僚地主、文

人学士还会流向中原。西汉末、东汉至三国的动乱和分裂时间虽长,

但隋唐的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也吸引了不少移民北归。五代以后,

南方的经济、文化实力已经超过北方,加上唐中后期至五代、南宋的

时间较长,回归的吸引力便基本消失了。

    对每一次南迁浪潮的大量平民来说,他们虽然不能完全摆脱对故

土的眷恋和宗族观念(在举族迁移或故乡的宗族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

这恰恰成了移民定居的积极因素),但一旦他们享受到了南方优越的

自然条件和相对宽大的治理的恩惠之后,北方故乡就不再具有什么吸

引力了。这些移民往往会真正深入边区,对经济开发、中原王朝政区

的扩大和稳定起着积极作用。

    内聚移民在中原王朝向周边扩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逆向的

强制迁移,或者称为内聚型的迁移;即被占领地区的非汉族人口全部

或部分迁往中原或其他便于控制的地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大致是

因为:当地的民族反抗激烈或难以治理,少量驻军不足以镇夺,增加

驻军又遇到交通与供应上的困难;当时没有适当的移民来源,或者缺

乏组织移民的权威和财力;或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同时并存,统治者

准备放弃已获得的地区。

    这类移民由于被置于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汉人包围之中,加上统治

者严密控制,最终会被汉人彻底同化。如汉武帝曾将今浙江南部和福

建的越人全部迁到江淮之间,而不是安置在与这毗邻的会稽等郡,就

是出于加强控制的目的。这十余万越人中,有的曾被转迁到今山西的

西南部,但以后再也不见这批越人的记载了,显然他们已完全融入汉

族。唐朝前期也曾将数十万高丽人迁至内地,以后的史籍中再也没有

提到这批高丽人,结果应该与越人一样。

    这种逆向迁移往往导致弃地,如汉武帝将越人迁出后,“其地遂

虚”。在今天浙江南部到福建这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不设任何

行政区,仅留下少数逃脱了迁移的越人。直到西汉后期,才在今天的

福州恢复了一个治县,东汉中期又在今温州设了永宁县。但直到东汉

末年,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的这一地区还不是“汉地”。

    这种措施对当地原有民族是一致命打击,如东越、闽越、东瓯作

为一民族就此被消灭了。对当地的开发也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至少

大大推迟了文明的进程。但是比之于那种反复用兵,大规模镇压,以

至从肉体上将土著民族消灭,这还不失为一种现实的办法。

    移民和民族融合中原政权、汉族政权对周边地区的扩展的成功与

否,或速度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实施移民,以及最终

能使多少移民稳定地居留。因为军事征服自不用说,聚合是开发性的

占据也必然会引起当地民族的不满,没有相当数量的汉族移民的支撑,

新的地方行政机构就必然无法存在。更主要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移

民能够交纳赋税,维持地方官府和驻军的需要,而不必由内地调拨粮

食等物资,不至于成为朝廷的负担。如果条件适当,移民达到一定的

数量,粮食还可能有一定的剩余,为向更远地区的开发提供物质支援。

    从战国末年到西汉,尽管中原王朝向南方的扩张已经远达今越南

中部,但在长江流域以南往往只占领了点和线,即一些郡、县治所四

周及交通线,而对其他地区实际上还是无法行使管辖权的。有的地方

是郡县与当地部族的王侯君长并存,郡县只能治理汉民,管不了部族

居民。

    由于南方适宜农业开发,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汉族移民。移民

人口的增加必然使开垦区不断扩大,由县城向四周扩展,由平原扩展

到河谷、丘陵,当地民族的生存范围日益缩小,必然进行抵制或反抗。

东汉以前对南方“蛮”人的记载很少,东汉开始却出现了各种蛮族的

名称和一次又一次的“蛮乱”。这类冲突和战争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

在人数越来越占优势、经济文化又相对先进的汉人的压力和影响下,

在官府的军事征剿与绥抚的交替作用下,当地民族一部分迁往更加僻

远的地区或地形更加险恶的山区,一部分与汉人杂居并逐渐与之融合。

    这种融合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对当地少数民族来说,始终是处于

不平等的地位上被迫接受的。但另一方面,汉族先进的文化又有相当

大的吸引力,对少数民族中的上层人物尤其如此,从而产生了一种奇

特的历史现象。南方的少数民族家族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政治地位

以后,无不为自己的祖先编造出一段出身汉族的历史,用以证明自己

的汉族身分,以便取得与汉人家族平起平坐的地位。编造的方法一般

是请文人、甚至第一流的名人修族谱或家传,将第一代祖先附会为谪

居的官员、流寓的文人或征蛮的将士,以此为媒介进一步与中原的望

族挂起钩来。尽管这种杜撰的家史漏洞百出,但在民族歧视的影响下,

人们却深信不疑,完全能起到自欺欺人的作用。因为在当时人的心目

中,似乎只有出自名门望族的汉人,才能取得宣赫的地位,才能繁衍

出兴旺发达的家族,才能培育出一流人才。而这些并非汉人的“汉”,

也同真正的汉人一样歧视自己的同胞,使他们也只能步自己的后尘。

    只有透过这一层历史的迷雾,才能看清中原王朝的实际疆域随着

移民的增加而扩展巩固的事实,才能看清少数民族不断融合进汉族的

事实,才能充分认识各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作出的共同贡献。

    但是如果汉族移民太少,过于分散,也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如战

国后期楚国将领庄骄率领一支军队进入滇人(今云南滇池一带)地区,

因归路被秦军断绝,庄骄就留下当了滇王,部众成了移民。但由于与

土著民族相比处于少数,这些人最终融入了当地民族。又如东汉末年

在江南分布颇广的山越,其中相当一部分实际上并非越族,而是进入

载族聚居区的汉人。这些汉人都是为官府或生计所迫,在汉族地区无

法  立足的贫民,进入山林中的越人区后就接受了越人的生活方式,

成为“山越  ”的一员。与前者相比,这些当然是不多见的例外了。

    还有一些地区由于汉族移民太少或根本没有,中原王朝的地方官

又贪赃枉法,治理无方,激起了当地民族的强烈反抗,行政机构无法

维持,不得不撤退,土地不得不放弃。如海南岛,尽管早在公元前2 

世纪末的西汉就设置了郡县,但并末进行过有组织的移民。而邻近的

大陆本来就地广人稀,加上渡海的困难,自发移民即使有的话也必定

极少。贪婪残暴的地方官甚至要搜括当地的百姓的头发,当然会激起

他们一次次的反抗,迫使汉朝的郡县全部撤离。直到隋朝争取到了黎

族首领冼夫人的忠诚,才将这个黎人聚居的岛屿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

版图,正式设置了行政区域。

    在今天的越南北、中部,尽管中原王朝设置郡县的历史长达千年,

却一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移民。战乱时的难民虽也到过这里,但大多

是临时居留,稍安即返。

    自发的移民一般的流向是自北向南,到唐朝末年开发的南界一般

还只是到达湘江流域,到达岭南的已属少数,所以当地的居民还是以

土著民族为主。尽管他们已经接受以汉族文化,民族意识却依然非常

强烈。在地方官举措失当,民族矛盾激化,中原政权又无暇旁顾的情

况下,终于脱离了中原王朝而独立。

    总之,中原王朝向南方的扩展虽然到西汉初年已经基本定型,但

由点及面的开拓却是随着汉族移民的逐步南迁而进行的。由于多数地

区适宜农耕,移民能很快定居繁衍,行政体系有了比较稳定的基础。

同时南方原有民族大多从事农耕或渔猎,基本定居或仅在较小的范围

内迁徙,没有外来民族的补充,对中原王朝不会构成大的威胁。所以

尽管也曾不断遭到当地民族的反抗,疆域基本是稳固的。在这一过程

中,大量非汉族人口在政治经济压力和文化薰陶的共同作用下,自觉

或不自觉地融合进了汉族,为中国南部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共同做出了

贡献。

    由于这种融合并不是当地民族的自觉行动,因而付出了巨大的代

价,这不仅包括生命财产的惨重损失,更伴随着一些民族文化的消失。

春秋战国时一度主宰今宁(波)绍(兴)平原的越人,到西汉时在当

地已不再作为一个民族而存在,到东汉的袁康作专门记载越人历史的

著作《越绝书》时,对他们的语言已经是一知半解了。当然,在融合

他们的过程中,汉人也吸收了他们文化的精华,如水稻栽培技术最初

是受益于越人的。

    游牧民族的贡献北方的情况与南方有很大差异。

    战国后期,北方的赵、燕二国的北界已经推进到今内蒙古的阴山

山脉和东北的辽河中游。秦朝将其西北界推进到了今宁夏、甘肃的黄

河一线,西汉进而扩展到河西走廊和河、泊地区。直到清朝以前,中

原王朝的正式行政区域除了隋唐一度到过今新疆东部外,大致没有超

出这一界线,即使在实际控制区已经超出这一范围时也是如此。但以

东北或北方为基地的政权如渤海、契丹(辽)、金、蒙古(元)、后

金(清),却可以在蒙古高原至松花江流域设置州县。这一点显然无

法仅仅用地理条件和产业分布来解释,而只能从该政权的统治对象来

寻找原因。

    北方阴山以北至蒙古高原,历来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基地。这些民

族由于基本生计是牧业,只能逐水草而居。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除

了正常的季节性迁移外,还要作更大范围的迁移。由于他们流动性大,

行动迅速,活动范围广,所以对中原王朝构成的威胁最大。游牧民族

在自然灾害和强敌面前都以迁移来对付,因而蒙古高原几度易主,匈

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蒙古先后称雄漠北。一次新的民族迁

移发生后,往往可以使人口发生数万甚至数十万计的变化。正因为如

此,历来的中原王朝的防御重点是北方,能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

都来自北方。

    秦以后的中原王朝都实行郡县(州县)制,即在中央政府之下,

设置二至三级政区。每一政区有固定和管辖范围和相对稳定的人口,

行政长官通过户口登记、征收赋税、征发徭役,为朝廷提供维持其统

治所必须的财力和人力,并负责辖区内的社会治安。各个政区逐级由

于一级政区管辖,直至朝廷。定居人口和稳定的农业,尤其是农业生

产,是这种制度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游牧民族恰恰不具备这两项条件。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原王朝聚合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也不会在

蒙古高原上建立郡县制政区,而只是设置都护府这类军事性的监护机

构。因为中原王朝所占领的或者只是人畜走尽的无人区,设置郡县将

会没有治理对象;或者留下了一些桀赘不驯、迁徙无常的部族,非郡

县所能约束管理。

    唯一能够在北方推进郡县制、设置正式行政区域的途径是移民。

事实上,为了巩固边防、保障政治中心的安全,历来的中原王朝几乎

没有不向西北和北方进行大规模的、强制性的移民的。尽管统治者三

令五申,不惜耗费大量物力,但这些移民大多并不成功。究其原因,

无非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移民征集不易。前面已经提到过,明清

以前一般还不存在人口相对饱和或过剩的情况,只有在一些人口稠密

的地区才会有合适的迁移对象。但这些地区又是经济发达、自然条件

较好的地方,而迁移的目的地北方或西北却是人们视为苦寒、荒凉、

危险的戎狄之地。因此,除非发生灾害,再采取募集和强制手段,才

能征集到一定数量的移民。但无论如何劝募或是强制,都需要大量人

力、物力和强有力的控制,任何一个王朝要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时候

实在并不多。汉武帝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拥有几代积聚起来的

巨额财富和战胜过匈奴的庞大军队,但为了向西北移民七十二万而耗

资亿计,弄得国库空虚,天下骚动。

    第二,移民的安置地区有限。移民来自农业区,绝大多数是农民,

到目的地后自然还是从事农业。北方和西北虽然地域辽阔,但要寻找

既少军事威胁又便于控制,也容易开垦的地方却并不容易。这些地区

既不能离开军事据点和交通线太远以免失去依靠,也要有较好的土壤、

气候和灌溉条件,所以一般都在河西走廊、河套地区,不可能太多太

远。

    第三,移民的定居更难。移民到达后必须获得起码的生活和生产

条件,如住房、种子、农具等,才能自立。但开垦处女地不可能一帆

风顺,一旦规划不善或遭受自然灾害、敌方掳掠,就得依赖官方的维

持,否则移民必然会逃亡或回归,移民中的大部分本来就不是出于自

愿,在无法安居乐业的情况下,只要政治压力消失,就会返回原地。

如果失去军事庇护,移民又成为游牧民族的掳掠对象,如匈奴中的汉

人大多是秦和汉初时迁往北方的移民及其后裔。

    比较而言,对河西走廊的移民是最成功的例子。这首先是因为走

廊有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今天的河西走廊还可以生产供养

四五百万人的粮食,在原始植被未受到破坏的古代,对数十万移民来

说,可垦土地和用水量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只要开发成功,就会使移

民们获得较好的生活条件,设置郡县就有了稳定的基础。西汉末、东

汉末、西晋末和十六国时期,那里一次次成为关中和中原人民的避难

场所,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其成分也已经包括官员、学者、艺人等 

等,素质大  为提高。加上移民一直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河西走廊

与中原王朝的联系一直比较巩固,即使在同中原隔断的情况下,还会保

持对中原的向心力。唐朝中期后,河西被吐蕃占据,但居民的万分没

有发生大的改变。到大中五年(851 年),张议潮就率领瓜、沙等十

一州归唐。以后瓜、沙二州孤悬于中原之外,独立存在了二百年,到

1050年才灭于西夏,其基础就是来自中原的汉族移民后裔。

    东北地区的民族虽有不少也是游牧性质,但也有一部分是以渔猎

为主的,有的还兼农耕。这些民族迁移较少,对中原政权较少威胁。

东北平原和东蒙草原虽然气候寒冷,但土壤肥沃,便于开垦,还是有

发展农业的条件的。勃兴于东北的民族大多拥有一些从事渔猎、农耕

的部族,因而容易接受农业生产的方式,并进而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

要性。当这些民族政权有了一定的军事力量和疆域后,就会采用招诱

和掳掠的办法吸引外来人口、特别是中原的汉族农民,使他们开垦荒

地,从事农耕。以这些定居人口为基础,建城邑,置州县,实行与中

原王朝相似的行政制度。

    久而久之,不仅建成了大片农业区,而且本民族也发生了变化。

    如契丹曾是游牧民族,但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开始,就将俘获和

投降的汉族及其他部族的人口迁至国内建城安置,从事农耕。有农耕

区内不仅保持中原制度,有的连州县名称都仍用原地的。这些人口主

要来自唐朝和五代的幽、蓟、镇、定、妫等州(约相当今河北北部、

山西北部和北京市),也包括渤海、党项、吐浑、女真、奚、乌古、

高丽等。到辽后期,全国人口中汉人已占首位,其次才是契丹人、渤

海人,所以金灭辽以后将契丹人也称为汉人。而在元统一后,在北方

的汉人、契丹人、奚人、女真人已经被视为一体,统统被划为“汉人”

了。金和后金(清初期)

    政权也都采取过类似措施,如清朝在入关时就已经有了一大片农

业区和上百万汉人了。这一措施对契丹人、女真人和满人政权来说,

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步骤,因为这不仅使它们有了一个稳定的后

方基地,而且取得了统治农业民族的经验,为它们的扩张和入主中原

以至统一中国准备了条件。

    但如果站在当时的中原王朝的立场上,要将这样一大批移民安置

到东北平原和东蒙草原上去,就既无必要也没有可能。

    人口压力与边疆开垦到了明朝后期和清朝,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

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尽管明朝的官方户口数始终在五六千万间徘徊,并且略有下降的

趋势,但实际情况是,明中期的人口已经突破一亿,到17世纪初已经

接近或超过二亿了。在江南和一些地少人多地区,人口压力已经相当

大,大批无地贫民涌向山区开垦。但由于北方面临强敌,无法出境开

拓,所以除了在辽东的少数人为后金(清)所吸引外,其他人口无法

越出长城。

    明末清初的战乱使人口大减,客观上减少了人口的压力。但这仅

仅是推迟了、却不能阻止人口高峰的形成。事实上,到17世纪末人口

就恢复了明朝的最高水平,18世纪已经突破三亿,19世纪中期达到了

四亿三千万的高峰。在南方,与邻国的疆界已经固定。而在中国版图

内的开垦已深入山区,开垦率已近极限,有的地区已经开垦过度  ,

大量剩余人口不得不流向两块最大的处女地——东北和台湾。  经过

初期的禁止后,清政府鉴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巩固边疆的需要,终于

变默许为开放和鼓励。数以百万计和移民使东北和台湾在短期内完成

了初步开垦和设置行政机构的过程,在清末先后建立了台湾省,黑龙

江、吉林和奉天三省。与此同时,大批移民从内地进入河套、河西走

廊、新疆和内蒙古,这些都加快了边远地区的开发和政区的设置,增

强了边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尽管由于列强的侵略和掠夺,这一过程没有来得及全部完成,但

清朝的移民和开垦最终确立了中国的版图,为统一的中国提供了人力、

物力基础,一定程度上阻遏了列强对中国边疆瓜分。如台湾省虽一度

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数百万大陆移民奠定的基础和与祖国大陆的血

肉关系是任何外力所不能破坏的,这是台湾从日本奴役下回归祖国的

内因。

    第三节  民以食为天 

    引言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长期存在下去的话,必须养活它的全部

人口,必须得到为保持国家机器的运转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资,如各

级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粮食和武器等,无论它采取什么手段来获得这

两个条件。

    一个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业国家,是以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国家通过征集劳役赋税的方式来维持它的君主、

官吏、军队及其他附庸人员,保持一定的储备以应付自然灾害。有时

还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交换必需的物资,但由于这种自给自足的国家对

外界的需求少到几乎没有,所以必然成为封闭社会。同样,由于这样

的国家能够离开外界而独立存在,所以缺乏向外扩张的动力。

    就整体而言,中国的农业区即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对外界的需求

很少,在人口没有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只要游牧民族不侵

略骚扰,就不会主动打破这一平衡势态满足于封闭圈之中。但在农业

区内部,又因为经济发展水准的差异、互相制约和依赖程度的不同,

因而对内部的统一有不同的要求。

    交通运输在不具备交通运输条件时,即使有多余的粮食和物资,

也只能就地消费或废弃。在运输能力很差,或运输成本很高时,粮食

和物资的运输量也不会很大。由于运输的不便和费用颇大,流通的物

资主要是质轻、量小、价昂的商品,如丝绸、工艺品、珠宝、药材、

土产等,以及不得不输送的粮食、食盐、日用器皿、布匹和铁器工具

等。而后者中有的是行政命令的调拨,所以不能计较经济效益。只有

在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廉的情况下,大宗物资、日常生活用品的交

流才有可能。

    在机动车辆问世以前,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但人力和畜力

直接负担量有限,而且在运输过程中本身要消耗掉粮食或饲料。车辆

的发明大大增加了运输量,但对道路牢度、宽度、坡度和平整度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障碍往往更难以克服。水运的开发提供了大量

廉价的运力,事实在铁路、公路出现之前,  是中国  负载最大的运

输手段,尤其是在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其他地

区大多数落差不大的水道上。

    中国大部分是山区、高原、沙漠,没有河流,或者虽有河流而不

适宜通航。可以通航的天然水道大多是东西向的;南北向的和流域之

间的沟通只能先辈人工开掘的运河来实现。这一特点产生了两个突出

的难题:一是比较富庶的、有一定余粮的地区大多在东部,在下游;

而需求区却在中西部,在上游;逆流运输反而成了基本的要求。如当

首都设在长安时,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必须由黄河逆流而上,入渭河后

不是逆流而上,而顺流而下的回程却大多无货可载。二是由于南北的

地势差异和水量分布不均,即使有了沟通南北的人工河道,正常的通

航也不容易保证。如京杭大运河由长江流域进入黄河流域时,由于地

势升高,水位必须抬高四十米;地势最高的山东段水源又最不足,正

常年份也必须靠山泉补充,一遇干旱就连基本的水量都难保证。而且

几大水系的串联也会引起水灾的蔓延,原有水道宣泄不畅以至完全堵

塞,几条原来分流入海的水道变为合流水系,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和土

地的盐碱化,使生态环境恶化。古代的地区开发往往是东西向的,一

般先在同一流域中进行,在积聚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后,再越过分水

岭或凿运河进入另一个水系。由北向南的开拓总的说来不如东西向的

便利,交通运输是一个重要因素。

    经济上的互相制约和依赖,必然产生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但这种

需求之能否满足就取决于运输的能力。交通越发达,运输越便利就越

容易建立起稳定的地区间贸易和交流关系,这种关系又成为地区间联

合或统一的经济基础。例如,在秦朝进兵岭南和以后中原对岭南的开

发过程中,沟通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灵渠发挥了重大作用。东汉时

筑成的翻越南岭的山道也使岭南和中原的主要的运输手段不再依靠海

道,从而促进了岭南岭北的统一。

    手工业和商业单纯的小农经济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较大规模的交

流,因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都自给自足,对外界的需求很少,能

够提供交换的物品也相当有限。手工业的发展却离不开流通和交换,

因为手工业产品并非都为工人自己所用,也不一定在产地使用。而且,

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和工具并非都能由本地提供,手工业工人的食粮

和生活必需品也不一定都能靠本地满足。因此越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

就越需要加强交流,越需要商业的介入。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大致有三类:一是家庭手工业。这是小农经济

的附庸,以一家一户为单位,产量很小且不稳定,产品大多就地出卖,

仅少数由商人收购销往外地。二是官营手工业。它们往往在一地集中

大量劳动力,对原料和粮食的需要量很大。它们的一部分产品主要供

皇家或官府使用,规格特殊,要求  高,往往要  作长距离的运输;

一部分产品如盐、铁、铜等也供应民众,但因官经营,规模较大,所

以产品的覆盖面较广,也可能有较大距离的输送。三是私营手工业。

这类作坊大小不一,便产品专门,产量较稳定,因原料供应和工艺的

传授等关系,行业比较集中。为获取大利益,这类作坊一般都设在靠

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的城市或集镇。它们的产品除供应本地外,大

量行销各地,有的几乎遍及全国,因此它们与商业有密切的关系。手

工业的中心一般也是商业中心。

    在这三类手工业中以第三类对国计民生影响最大,也最需要地区

性以及全国性的交流。因为家庭手工业对本地区以外的经济生活的影

响毕竟有限,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特

殊产品的产销并不反映经济规律。食盐一类生活必需品虽受到官方控

制,但产区、菹区和菹量都比较稳定,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和发展。私

营手工业的产品占了流通货物的大部分,供求双方都不可或缺。在手

工业发达以后更是如此。

    在西汉时,齐地(今山东半岛的大部分)的织造业已非常发达,

“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但其中相当一部分

是官营的三个“服官”的产品。丝织品在当时还是奢侈品,“冰纨绮

绣纯丽之物”更不是一般民众所必需,以此制成的冠带衣履只能供上

层人物和富人使用,所以实际的输送量并不大。断绝了这一来源,对

全国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到了明朝后期,棉布已经成为普通百

姓的必需品,产地集中的松江府(今上海市大部)号称“衣被天下”。

由于专业生产的棉布质优价廉,一些原来依靠家庭纺织的农户也开始

购买这类商品,或者部分投入这些专门手工业之中,如出卖家庭纺纱、

胚布等。松江棉布与当年齐地的“冰纨绮绣”所起的作用,已不可同

日而语了。

    宋代以后,随着市镇的兴起,手工业日益发达,商品经济越来越

活跃,纺织、造纸、印刷、酿造、陶瓷、冶炼等行业的产品越来越多

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生产这类商品的手工业越发达,社会的经济联

系越紧密,地区间的相互依赖越大。

    在手工业生产规模很小时,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原料,但剩余农

产品并不多,原料的需求也很有限,所以尽管商业在中国已经有了相

当长的历史,春秋战国时的商人已很活跃,但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是

很低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商品并不是必需品,没有商人照样可以

生活。当手工业产品在为普及,人们对它们的依赖性增强时,商业就

成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手工业工人与农民不同,他们一

方面提供商品,另一方面又是商品的消费者。手工业工人越多,消费

的商品越多,就会促进城镇的扩大,又为商业提供了新的基础。商业

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地区间的联系,进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商业网络。

这种联系和网络只有在统一政权的范围内才有可能建成,所以商业越

发达,对政治统一的要求也越迫切。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和对某些必需品的需求,有时分裂政权之间

也会形成特殊的商业网络,例如五代时一些政权间互相开放贸易,宋

辽之间除了官方的货物交易外还有活跃的走私贸易。但这种商业联系

无论在数量、品种,还是在辐射面、稳定性方面与全国性的网络都是

无法相比的。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开发过程的先后,在主

要农业区内部的各个地区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当黄河流

域已经进入比较发达的农业社会,足以供养几千万人口时,长江以南

的大多数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状态。同样在黄河流域,关东(约指

今太行山以东、河南大部及其以东地区)和关中(今陕西差距平原)

的经济实力也很不一样。在西汉末年,前者除了供养四千万人口外,

还要输出数百万石粮食,后者由于耕地有限只能养活二百余万人口。

即使在关东,豫东、鲁西平原和渤海西岸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别,前者

是真正的粮仓,后者受不利自然条件影响,土地并没有充分利用。

    就全国范围而言,黄河流域曾经长期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是经济重心所在。但到唐末五代以后,南方的经济实力大大超过了北

方,以后南北的差距越来越大,南方的粮食和手工业品成了北方的必

需品。明清时,由南方向北京运送粮食成了大运河的主要任务。到了

近代,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内地相形见绌。鸦片战争以后,沿

海城市逐渐成为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经济中心,东西的差距也越来越明

显了。

    假定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干预,在这样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商品经济微不足道的国家里,人口分布是应该与粮食产量和经济发展

水平完全一致的,因为在一个范围明确的地区中,根据它提供的粮食

所能养活的人口和手工业、商业所能消化的人口而配置的数量,是最

合理的选择。但实际上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这是因为:第一,一个政权的军事行动和兵力部署不可能与农业

和经济的发展及分布同步或重合。出于防御外敌的需要,有时必须在

不毛之地部署重兵,军事行动频繁的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发生大

天灾的时候正在进行大战,这是经常会出现的事情。第二,政治中心,

尤其是全国性政治中心的选择不可能仅仅考虑经济因素。王朝建都一

般首先考虑御外和制内这两大因素,还要考虑现存条件的利用,所以

多数情况下反而设在地区性的经济中心,而不是全国性的经济中心。

第三,人口的移动一般落后于经济的变动,文化中心的转移也慢于政

治中心的转移,在安土重迁观念深入人心的社会中更是如此。例如当

南方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北方时,北方的居民的地区优越感并没有消失,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北方对人口的吸引力还是比南方大。五代时首都

早已迁到开封,但唐朝的故都洛阳到北宋时还是一个文化中心,自然

还会吸引大批文人。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政治、军事与经济布局的不一致,使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矛盾大大加剧了,其中政治中心对经济中心的依赖作用尤

其明显。

    秦、西汉的政治中心在关中的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或长安

(今西安市西北),但经济中心和人口的重心在关东。出于巩固统治

的需要,都还先后将数十万人从关东迁往关中,这就更加剧了粮食供

应的不平衡,所以在秦朝时西北用的粮食,有的要从今山东的龙口市、

烟台市一带调运,西汉中期以后每年都要从关东输入关中数百万石粮

食。加上关东的人口和财力占全国的大部分,负担了主要的赋税徭役,

关中对关东的依赖非常严重,统治者绝不允许关东与之分裂。秦末的

起义在关东爆发  ,不久便推翻了秦朝。刘邦与项羽刚达成以鸿沟为

界的和议,就迫不及待  地毁约进兵,就是因为项羽据鸿沟以东足以

自立,刘邦却难以靠鸿沟以西的地盘维持下去。西汉初的吴楚七国之

乱一起,就出现“天下胜败未可知”的局面,直到汉武帝采取了一系

列削弱关东诸侯的措施之后,汉朝就不那么重视了,岭南的南越政权

可以让它存在近百年;东瓯、闽越、东越既能容许它们存在,也可以

移民弃地;海南岛设置郡县数十年后也可以完全放弃;对比之下就很

能说明问题。

    东汉迁都洛阳,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关中的残破和少数民族的压力,

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就近控制关东。东汉初期和中期曾经先后多次从西

北缘边郡县撤退,实际上放弃过北方和西北大片领土,但因始终掌握

着关东,国势并未动摇。而一旦关东变起,中央政权就再也支撑不住

了。

    东汉末名义上的首都在许(今河南许昌市东),实际上的政治中

心却在曹操的基础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与经济中心已基本保持

一致。这一格局固然有利于中心区的稳定,但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却明

显地放松了,所以无法对付蜀、吴的独立。曹操先后讨平了中原地区

的割据势力,对蜀、吴却不得不采取相对容忍的态度,曹丕不等平定

蜀、吴就迫不及待地代汉称帝,着眼点就是这一主要经济区的统一和

稳定,自以为胜券在握了。反之,蜀国的诸葛亮一次次北伐,其实不

过是以攻为守,他有几次进军都因粮食不足而中止,反映了蜀国在经

济实力有限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时捉襟见肘的窘境。吴国对曹

魏则未有进攻性的大动作,末主孙皓“青盖入洛”(天子的车用青盖,

洛即洛阳)的梦呓只留下了千古笑柄。蜀、吴始终无法染指经济发达

区(尽管曾一度衰败不堪),它们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西晋末至隋统一前这数百年间,尽管黄河流域战乱不已,受到空

前浩劫,但一旦恢复和平和正常生产,仍能显示出压倒南方的经济优

势,所以无论那一个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无不以统一关东为基础,

而对南方政权的存在并不过于重视。以消灭南
标签:备课资料 统一与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一与分裂》(二):分与合
下一篇:肚脐眼文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