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908
标签:
备课资料
王大绩《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知识因素与能力因素》讲座精神传达报告(网友来稿)
李敬慧
王大绩,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教育学会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学院特聘顾问,中国科协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高三教学、教研工作,10多年来一直参加北京市高考阅卷,并在阅卷领导小组负责《阅卷纵横》的编纂,致力于通过全面贯彻语文备考效率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课题研究。在作文创造性思维的考试规律方面多有建树
他总体的主张便是把语文从繁琐、被动的备考思路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地认清语文高考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的实质,作为母语,高考语文考查的无非是——一枝一叶一盆土,一词一句一份题。
高考语文试题是以能力立意的试题。试题包含着一定的知识因素:有些题目知识因素重些、直接外显些;有些题目知识因素轻些、间接内敛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高考语文试题改革,脱离课本,课堂所学不再以纯知识的形态见于试题,试题转化为以能力立意。2006年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应该继续这一总体方向。在某种认识中,“知识”和“能力”被人为地对立起来,似乎有了知识要求,就是死记硬背,就会限制发散思维,就会桎梏能力成长。其实,知识与能力是不能割裂的。
作为母语,语文有它的特殊性。语文知识有两个范畴:一是语言积淀,例如识记若干汉字,背诵一首古诗;二是专业知识,例如明了这个汉字的结构,这首古诗的作者和风格。前者不具备严密的体系,却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后者有较严密的体系,基本属于对语言或文学现象的梳理和解释,在大学专业学习中不可或缺。因为中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所依托的知识积淀,不具备循序渐进的体系,所以在现行的教育机制和求学心态的氛围里,语文学科沦落为弱势科目。
《考试大纲》罗列的各项内容,实质上只是能力考查的切入点、依托和表现形式。但是,正因为现行“大纲”开列的考试内容,是在能力外衣包裹下的知识体系,内核依然是枝叶婆娑的“知识树”,所以,在多数课堂上和复习资料里,语文的备考复习,仍然陷于知识点的逐一落实,仍然不能致力于语文素质的根本提升。探寻信息,猜测试题仍然牵动着备考复习的神经。把鲜活的语文能力,僵化为一个个知识点、一条条知识线,一张张知识网络,是一种思维的懒惰。恰好适应应试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期待,因此具有相当危害。有必要清晰地划分高考语文科涉及的知识因素与能力因素,进而明确评价、鉴赏、审美、价值观形成和表现的基础。才能在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轨道上推进语文备考复习,建立备考实效,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使高考语文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动力;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考中的“自觉意识”。当然,在中学语文学科里,知识和能力又不能截然分开。知识不是僵死的,仍以应用的形式体现,能力也不能没有知识的依托。这里是以其侧重面做的模糊划分。
一、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知识因素:1、字音2、字形3、近义词4、成语熟语
5、文言实词6、文言虚词7、名句名篇8、其它知识
1、汉字字音
①考查重点为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及其他习惯性误读字;
②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形成普通话读音的扎实知识积累;
③平时教学中要注意习惯性和方言性的误读字,有针对性地查补漏洞;
④备考复习中进一步检查积累,圈定重点范围,解决个性化误读问题。
2、汉字字形
①考查重点为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及其他习惯性别字;
②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形成扎实的知识积累;
③平时教学中要注意习惯性错别字,有针对性地查补漏洞;
④备考复习中进一步检查积累,圈定重点范围,快速判断。
3、近义词语
① 考查重点为近义实词,大多是在相异语素上体现词义的差异;
②也考查某些近义副词(相异语素)、关联词语(逻辑关系);
③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体会,形成扎实的知识积累;
④备考复习中进一步检查积累,瞄准相异语素,进行归类总结。
近义词语•相异语素
⑴侧重有所差异 [例]简洁/简捷 ⑵针对不同对象 [例]篡改/窜改
⑶词义有轻有重 [例]宽待/宽贷⑷范围有大有小 [例]战争/战事/战役/战斗
⑸感情色彩不同 [例]牟取/谋取⑹文体色彩不同 [例]休息/歇息
⑺词性用法不同 [例]必需/必须 ⑻领会修辞效果 [例]窗口/窗户
4、成语熟语
① 考查重点为成语,多是较常用的成语,少有过于浅白或艰偏的;
②也考查某些常用熟语,包括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等;
③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积累,建立起丰富的知识积累;
展开全文阅读
④备考复习中进一步检查积累,纠正望文生义、偏解语素等毛病。
成语积累注意
⑴不要望文生义 [例]穷家富路/致富之路
⑵不要偏解语素 [例]贻笑大方/遗笑于人
⑶不要错解语素 [例]不刊之文/滥调文章
⑷注意感情色彩 [例]刮目相看/另眼相看
⑸注意适用对象 [例]灯红酒绿/张灯结彩
⑹注意适用范围 [例]心有余悸/心有所惧
⑺把握词义演变 [例]空穴来风 七月流火
⑻注意使用习惯 [例]望其项背(用否定式)
5、文言实词
①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实词,即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或其他名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实词;②考查重点为古今词义有差异又有关联的部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③既考查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又考查结合文意理解的能力。知识积累与能力提高并重。
6、文言虚词
①考查范围为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虚词;
②考查重点是十八个文言虚词中一般用法中比较特殊的那些用法;
③学习和复习的重点不是罗列虚词知识,而是结合理解相关文意。
《考试大纲》圈定的十八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7、名句名篇
①考查范围为教材要求背诵默写的内容;②考查重点是古代诗文中的第一流名句;
③学习和复习中注意背默与熟读相结合;④默写时注意校正容易写错的关键性字;
⑤背诵默写要自觉地与写作表达相结合。
8、其他知识
①考查的重点为词语的积累和文学常识;②平时课内、课外语文学习中注意积累;
③备考复习和考场上中要注意题目要求。二、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能力因素
谈到语文高考所需要的能力,必须认识到它只是多维度的语文能力中的一个方面。是一种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积淀基础之上的基础性能力。这一母语掌握的基础性能力又是进行语文评价、鉴赏、审美活动以及价值观判断或展示的基础。
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与自觉意识紧密相关的。我们对语文备考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知识构建阶段、信息关注阶段、方法探求阶段、能力训练阶段和意识培养阶段。我们强调备考中的自觉意识,要用自觉意识取代种种自发、随意、盲目、散漫、教条等非自觉状况。备考中的自觉意识是一种“专业”意识,建立在对高考、试题和对考生认知实际切实把握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彻底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备考中的自觉意识需要一种意识,一种眼光和能力,尤其需要一种思想的勇气;这样才能把关注点始终放在发现印证规律、强化对规律的把握上。如果我们具备了这种意识和专注,我们就有可能致力于同学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提升,用“确认、整合、发散”(确认:对一词一句的确切认知,整合:对词句关系的准确把握,发散:由认知语言向知能积累扩展)的能力线,贯穿《考试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从而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因为,这种指导思想下的备考,已经与同学语文素质——包括思维素质和语言素质——的提升融为一体。 能力因素包括:㈠语句、语段 ㈡文言文阅读 ㈢古诗歌鉴赏 ㈣语言表达 ㈤现代文阅读 ㈥作文
㈠语句、语段⑴正确使用词语的自觉意识 确认:近义词的相异语素
整合:句内词语搭配关系
⑵辨析病句的自觉意识 确认:语句中包含的每一词语
整合:词语、语句的组合关系
⑶语句连贯的自觉意识 确认:语段和选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
整合:词段和选项语句间的合理关系
⑷判断标点的自觉意识 确认:词语和语句的确切意义
整合:词语和语句准确的关系
㈡文言文阅读
⑴理解实词的自觉意识 确认:文言实词的确切意义
整合:与关键文句间的关系
发散:课内课外实词的积累
⑵理解虚词的自觉意识 确认:虚词前后词句的确切意义
整合:文内与比照语句间的异同
发散:课内课外一般虚词的积累
⑶筛选信息的自觉意识 确认:题目和选项关键词语
整合:文内相关的关键语句
⑷转述概括文意的自觉意识 确认:选项转述、归纳的语句
整合:文内相对应的关键语句
⑸断句翻译的自觉意识 确认: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
整合:词语间、词句间的关系
发散:现代词语、语句的表达
㈢古诗歌鉴赏古诗鉴赏的自觉意识
确认:诗眼——诗句中精炼传神的字
整合:诗歌塑造的形象,创设的意境
发散:联系诗歌积累,理解思想感情
㈣语言表达
⑴发散题目的自觉意识 确认:题目和示例包含的确切要求
整合:以题目的确切要求指导构思
发散:调动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
⑵确切题目的自觉意识 确认:题目的要求和材料的词句
整合:材料各部分语句间的关系
(五)现代文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征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适应高考特定需要,以考查精读(信息阅读)能力立意的试题。现代文阅读的这种考查方式是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考试题改革以来思路最清晰、成效最显著的领域,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与考查方面跨世纪的突破,对语文教学、考试和科研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引导的意义。信息阅读要求以阅读者的知能积累为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鉴赏的一种阅读方式。
展开余文
⑴构建连通知能积累的思维通道,使信息阅读获得最有效的依托。
知能积累的获取:1.语文课内的知识积累;2.语文课内的能力积累;3.来自生活的常识积累;4.判断事理的逻辑能力; 5.对比类比的联想能力;
思维通道的构建:1.知能积累与确认整合;2.知能积累与意识培养;3.知能积累的充实提升。
⑵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实现阅读要求。信息阅读是“确认、整合”的同义语,信息阅读的目的即是对文字做确认、整合的认知处理,此外再无其他目的;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价,都建立在确认、整合的基础之上,都通过确认、整合的手段得到体现和展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综合性较强的试题。阅读的篇幅——确认、整合的语言单位较大;题目数量较多。在综合练习的同时,尤其在练习的初期,有必要作分解练习。分解练习的重点是词语、句子、句群的确认和整合。分解练习的阅读材料较短,主要是语段。可选自课内、课外的阅读材料,也可以分解改造高考试题的阅读文本。
(六)作文
一、作文的思想感情:作文命题显示,写作能力的核心是思想感情;写作能力考查的核心也必然是思想感情。我们从中得到重要启示:语言表达的文采,文章样式的定型,可以也必须在备考中得到明确和提升;但是作为语言与样式灵魂的思想,它的丰富与深化需要生活锤炼,需要将应试能力的翅膀在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放飞。写好考场作文,无以替代的第一环节是“热爱生活、充实积累、感悟人生”。二、作文的选材审题:高考作文题目就像一颗种子,只要浇水施肥就定能开花结果,同学熟悉的生活就像一盆土。《课程标准》要求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给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命题作文(无论是话题、标题或是材料),实质都是“不命题”。“不命题”的认识绝不是不审题,而是改变被动猜测顺应的思维;转换为以熟悉的生活,有兴趣的事物为窗口,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帮助同学在熟悉的生活中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在人格成长、感情丰富的同时选材、审题,提高写作水平——这是写好考场作文的根本。三、作文的体裁结构:考场命题作文必然的一项突出特征:“大话题、小文章”;“大话题、小文章”要求必须努力写出实用型的作文精品;确定自己应考作文的样式,经过反复锤炼,力求得心应手。体裁指作文的表现形式,以比较凝定的公认样式分类,在不同的选择中展示个性才能。结构指作文的组织和构造,在安排情节和组织材料的方式上稳中出巧,体现个性才能。四、作文的语言锤炼:构成考场话题作文的另一特征----“一位读者、二至五分钟”;“一位读者、几分钟”要求必须努力以精彩语言创造作文亮点;欠缺锤炼意识的作文语言往往呈松懈状态,这种语言需要上扣;锤炼语言,同时也在锤炼思想;给思想上扣也在逼使语言提升;经由扩写、仿写等有效训练充分调动展示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作者邮箱: baiyun12312@163.com
标签:
备课资料
王大绩《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成才与家教”话题作文选评(网友来稿)
下一篇:
关于文体创新答读者问(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