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课堂实录
阅读:15387  
标签: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陈情表》课堂实录


      哈三中 韩冰

      一、课前预习指导

      1、激发阅读、学习兴趣。

      我们查找并印发了《陈情表》一课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历代名家的品评文字,让学生在真正接触课文之前产生好奇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文言文阅读的语言关。

      引导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找出难点,通过查找工具书的方式将难点字词的义项了解清楚,并通过对照课文,确定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之后,分组归纳出公认的难解词语,师生讨论解决。自己动脑、动手尝试,学生们对词语的意义了解得更加清晰,对工具书的使用也更加熟练;学习讨论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文章词语及意义的理解。

      学生通过预习总结出难解字词如下: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期功强近 茕茕孑立 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犹蒙矜育 宠命优渥 日薄西山 更相为命 臣之辛苦 生当陨首

      二、课堂教学步骤

      (一)导语

      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我们在初中学习了以忠情感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篇以孝情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二)学生汇报预习结果,教师点拨,并适时加以扩充整理。

      (三)诵读课文,梳理文意。

      诵读课文,解决语言难点,读懂文意,结合课文语句,体会文章深沉的情感。

      1、以齐读形式落实字音,完成第一段的音读。

      教师:本段中,作者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尽量用文章语句概括回答。

      学生:孤弱、孤苦伶仃,可以概括为“孤”字。

      教师:第一段的情感我们已经了解,即表现“孤苦”之情。大家一齐动手为自己的结论充实论据,找到第一段中表现这种感情的语句并作简单分析。

      学生:“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等。说明自己自幼失去父亲,不久,母亲改嫁,没有兄弟姐妹,孤苦伶仃。

      教师:一个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平安成长,是因为祖母的呵护,大家可以从第三段找到一句话,概括这一意思。

      学生:“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领悟,由于身世的特殊,祖母的养育之恩就更加深重。

      教师:作者陈述自己的幼年丧父失母的“孤苦”,为了表现祖母养育大恩深似海;那么,作者在本段后半部分提到自己无伯叔兄弟的“孤苦”,有无其它原因呢?

      学生:“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暮年无人能为作者分担赡养的任务,自己必须独力承担尽孝的责任。

      小结:第一段: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

      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2、请一组同学齐读第二段,其他同学准备对齐读的情况进行点评。

      学生齐读。

      学生点评:读得整齐,有节奏感,但是欠缺感情。齐读不易表现感情。

      教师:肯定点评意见,并请同学在已经对文章感情基调有所把握的情况下,从第二段里找一节,尝试有感情地诵读。

      学生读:“诏书切峻……实为狼狈。”

      教师:这一段表现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辗转两难。诵读时要张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与沉重。

      学生再次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教师:本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来找到它。

      学生:讨论得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教师: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学生讨论: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小结:第二段:两难之情

      3、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段。

      教师:肯定学生感情的充沛饱满。

      教师:第三段的感情不只一种,请大家讨论,找出不同的感情,并简要分析。

      学生: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感激祖母抚养孤弱之恩。

      教师:正是这两种感恩之情,让作者陷入了前文所说的狼狈之境,两难之情。


展开全文阅读
      请学生深入探究本段层次。

      教师: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提出一个终养祖母的“理论依据”,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教师:作者接着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否是闲笔?结合《陈情表》一文第一读者的特殊身份,深入探讨。

      学生:从历史背景上看,双方关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表明,此处一笔,不着痕迹,但却正是问题关键所在。

      小结:第三段:感恩之情。情理兼具,打动武帝。

      4、请一位学生诵读第四段。

      教师:请找出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请目的的语句。

      学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教师: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达之后,作者在第四段提出陈请目的之前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是否多余,为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年龄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提出一个“两全之策”,暗示自己一定会在尽孝后再尽忠。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达到陈请的目的。

      小结:第四段:两全之情。全文的感情脉络已经完全出现。

      (四)探讨文章的抒情方式

      教师:注意第一、二段与第三、四段抒情的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得出结论:第一、二段陈情于事,第三、四段寓理于情。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

      小结:

      有人说《陈情表》有很高的语言艺术。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

      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

      无论是形还是声,都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

      (五)深入探究问题,体会文章构思艺术。

      教师:思考,第三段的内容是否可以放在第一段的位置。

      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得出结论:

      第三段重说理,没有前文情感的铺垫,理则显得生硬,难以深入人心,得到共鸣。

      前两段,先用特殊的亲情、孝情给大家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获得同情心,让人认为这种孝情值得鼓励,不该拒绝,之后再用“理”来提供依据,让人无法拒绝这合情合理的陈请。

      从文章写作背景看,本文读者极为特殊。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晋武帝不只是一个皇帝,他们司马家族用阴谋篡夺了皇位,是以阴险多疑著称的一族,因此,作者一言不慎,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作者必须把自己“孝情”之外的那一份“忠情”完全充分彻底地表达出来,然后再打出“孝治天下”的理的大旗,并提出“先尽孝再尽忠”的忠孝两全之策,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陈请的目的。

      因此第三段不能提前到第一段的位置。

      陈情脉络: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孝情)

      沐浴清化

      身蒙国恩(忠情)

      小结: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时剖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一路写来,发乎情,归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情真意切。

      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

      (六)结束语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附:板书

      陈 情 表

      李 密

      陈情于事 动之以情

      寓理于情 晓之以理

      
标签:课堂实录 人教版七年级课堂实录 陈情表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唐代送别诗鉴赏选修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