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1834
标签:
备课资料
《桃花源记》中桃源故事如是说(网友来稿)
刘俊英
八年级语文(下册)21课《桃花源记》教师用书:课文研讨——整体把握中说:“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 述的故事纯属虚构。”我认为这种“虚构”之说过于武断,桃源故事存在的真实性也不应排除。桃源故事的真伪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义虽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对于我们整体了解陶渊明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还是有影响的。为此,就桃源故事存在的真实性作如下拙见:
一、从桃花源地点的真实存在看桃源故事的真实性
我们按着《桃花源记》中所说“武陵”去求索。武陵,在今天的湖南省西北部,沅江下游,现在叫桃源县。唐朝的康骈说,桃花源即鼎州(今天的湖南桃源县)桃花观。(见陶澍〈陶靖节集〉卷六),宋朝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也认为今桃源县桃花山就是 桃花源所在地。武陵县志向来就有关于桃花源的记载,说桃花山西南有桃花洞,又叫秦人洞,洞口流瀑十丈,落石壁下,至北三里,与桃花溪合流,入沅江。桃源洞口传有唐朝刘禹锡所题“桃源佳致”碑石。按这些说法,桃花源就在现在的湖南桃源县。如果桃源故事是虚构的话,作者怎敢用真实的地点呢?这样岂不更容易引起当时当地人的反感吗?用一个虚构的地点不是更好吗?
二、《桃花源记并诗》的特殊体例看桃源故事的真实性
很显然,《桃花源记并诗》是分作两部分:即《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是以散文的形式记述了渔人进出桃花源及在桃花源的见闻,《桃花源诗》是用五言诗句的形式突出展示桃花源中的生活内容和社会制度。诗与记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记,桃花源的故事就难以流传,没有诗,桃花源故事就缺乏思想。根据记和诗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这样推断:陶渊明依据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素材写了这篇序文即《桃花源记》,之后以次为凭借,为抒发自己的社会理想而写就《桃花源诗》。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绝对是受桃源故事影响才产生的,决不是凭空想象的,不然,作为一个大诗人,为何不直接以虚构想象的构思来用诗歌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社会理想呢?是一种文体的创新吗?我想不是。
三、从陶渊明作品的风格看桃源故事的真实性
陶渊明的文风,以“平淡质直,朴实无华”而著称,读过陶诗文的都知道。无论是他的田园诗、咏怀、咏史诗,还是他的辞赋和散文,都是直抒志节与感怀,没有晋宋赋作中那种驰骋才华、堆砌典故辞藻之病。以其自然清新、朴素情真而卓立晋宋文坛。他不属于李白、郭沫若般的浪漫诗人,这恐怕是共同的看法,,那么,怎么会在《桃花源记》中,一改常态,去凭空想象虚构一个“桃源”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呢?
四、从文章最后补叙刘子骥的规往看桃源故事的真实性
《 桃花源记》最后“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是说,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看来这个刘子骥一定有探寻桃花源的意想或行动,不然作者怎敢用这样一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刘子骥来做旁证呢?
陶渊明的人格,向来以“正直不阿、有气节”被世人所敬慕,有名句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一个正直的人,会拿当时颇具盛名的刘子骥来作自己虚构故事的佐证吗?从刘子骥也想去探寻,可见渔人发现桃源在当时一定风靡于世。这引起陶渊明以此为素材写出〈桃花源记并诗〉也顺理成章啊。从世人的这种反应也可判断其故事的真实性。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认为此故事是虚构的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觉得奇怪。其实,我觉得这并不新奇,由于桃林密集,洞口那么小,只容一人,找不到标记又极有可能,或者是桃源人怕渔人向外人说出他们这里的情况,把渔人留下的标记给破坏了。二是,桃源人奇。五、六百年来从不与外界接触,外边的人也从没发现这个桃源,觉得奇怪。因为这里的人的祖先是避秦乱逃到这里的,所以,戒备外人进入已经成为这里人的自觉行为,或许他们将那小小洞口给堵上了,加之这地方又那么隐蔽,不被外人发现也有可能。就是现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天都有现在科学解释不了的新奇事情发生:如,今年10月份,中央1台《东方时空》就曾播放我国一30多岁的农民发现外星人的神秘出现后来又不知去向的奇闻逸事,虽然现在科学解释不了,但不能因为解释不清就否认它的存在,现在科学解释不了的现象和事情太多了,那都给以否定,科学就不会发展进步了。
《桃花源记》只所以流传这样广泛,与它的神奇有着直接的原因,如果一概否定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它的流传和影响它。同时,关于桃源故事的真伪问题,我认为教学时,教师不应该肯定其一说。应该“两说”并存更科学。如果给学生两种可能:或许是真实的,或许是虚构的,让他们去合理想象,这不但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而且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作者邮箱: yingjun195711@163.com
标签:
备课资料
桃花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散步》教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
泛湖游山天地心——李白诗歌“自由精神”例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