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4846
标签:
作文指导
创新思维,创新作文(网友来稿)
山东莱芜市鹿野中学 贾春燕
第一章、运用反向思维进行写作
世间万物充满着矛盾:癞蛤蟆外表丑陋,但能吃害虫,其分泌物又能入药;蝴蝶翩翩起舞的风姿成为艺术家描绘对象,但其幼虫却是十足的害虫。生活中的苦与乐,成与败,得与失,荣与辱,自然界的昼夜更替、四季变化,无不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
——丰宗贞《试谈学生逆向思维培养》
这段话告诉我们事物是复杂的,而不是单纯的,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们对某种事物都这样看时,我们不妨从反面想想,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即有意识的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据说,在古代,巴格达国王招聘一个希腊人与中国人给王宫大厅的两面墙壁作画。中间拉上幕布开始工作。几个月后撤幕一看,中国人画的真是美妙绝伦,无人能比。而希腊人什么也没画,只在墙上挂了一面大镜子,将对面墙上壁画映在里面,又将看画的人映在其中。有静的画又有动的人,趣味无穷。结果希腊人胜过中国人。这个希腊人便是运用反向思维——不画而完成壁画。
姜尚欲为周文王效力,却不求他,而是坐在渭水边钓鱼。他钓鱼用的是直钩,而且离水面三尺。周文王听说他很有才便亲自来寻访,姜尚却故意躲避,周文王多次才寻得,拜为国师。姜尚便是用的反向思维:钓鱼却用直钩且离水三尺,使人以为他是奇异之人,因此而传到文王耳中。文王来寻却故意躲避,更使周文王更认为他是一个世外超人,必须争取。钓而不钓,不求而求,产生奇效。
电能生磁,法拉第却能想到:磁能否生电?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验成功,今天我们使用的发电机,其基本原理就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
现在,许多教育界人士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他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良好的自学习惯,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比老师领着学效果更好得多。如魏书生常常外出讲学,不给学生讲课,并且十多年不批阅学生作文,而教学成绩却极好。
由此可见,反向思维运用好了,会收到奇特的效果,而且能让人更全面的认识事物。将反向思维运用到写作中,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第一课、运用反向思维塑造形象
[知识介绍]
什么是“形象”?作家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经过主观加工创造,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物反映到作品中来就形成了艺术形象。文学作品国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景象、场面、环境等。
运用反向思维塑造形象,可有以下做法:
一、反正法。将坏的说成好的,将丑的说成善的,将假的说成真的,将小的说成大的,将轻的说成重的,将弱的说成强的……蜂子蜇人,令人厌恶,但我们可以赞美他不畏强暴,勇于自卫的精神;我们可以赞美荆棘扎根岩石倔强挺立的坚强的生命力;可以赞美苍蝇不怕脏不怕累;可以赞美蚊子为了繁育后代冒着生命危险吸取营养的伟大母爱等等。陋室人人厌居,而刘禹锡却安居其中,自得其乐。狼是凶恶的,但裴多菲的《狼之歌》则将其喻为争取自由的战士加以赞扬。王愿坚《七根火柴》中普通的无名战士却有对革命无限忠诚伟大的精神。
二、正反法。即将好的、美的、真的、大的、重的、强的说成坏的、丑的、假的、小的、轻的、弱的。桃花是艳丽的,但也有人用它形容女子的轻薄。楠木是非常秀颀的一种树,茅盾的《白杨礼赞》却批评它自居高贵,只有外表美缺乏内在美。
三、形神反差法。写其外表与本质不统一。外貌极其丑陋,但心灵非常美好;容貌迷人,仪表大方,彬彬有礼,却道德败坏。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外貌丑陋无比,但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副主教弗罗洛,看上去,既有学问又有德行,却是一个阴险恶毒的伪君子。弓箭队长外表英俊威武,骨子里却卑劣自私。一个人瘦骨如柴,却武功盖世。一个人身材高大魁梧,却生性懦弱。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有这样的人。一个耄耋老人却充满青春活力;一个弱冠青年却老气横秋。阿成的《棋王》中王一生呆头呆脑,却棋艺精湛。葛朗台口齿木讷,生意场上却精明过人。
[思维训练]
1、有一次,马克•吐温走在一条仅能供一人行走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个大资本家。那资本家说:“我从来不给愚蠢的人让路。”请你想一想,马克•吐温是怎么说的?
2、有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两个朋友,他从衣兜里掏出香烟盒准备递烟,手一摸才发现只剩一支了。这个人怎么做才会避免尴尬?
3、小明从六楼窗台上跳下,却安然无恙,为什么?
提示:1、马克•吐温说:“我正好相反。”便让开了。2、这个人把烟一捏说:“对不起,没有了。”3、小明是向楼内跳的。[参考文题]
老鼠救猫、虎魄鼠胆、丑菊、_________赞歌(苍蝇、蚊子、老鼠、狐狸、荆棘、绊脚石……)
第二课、运用反向思维加工材料
[知识介绍]
一、相反相成。即应用相反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一件事,从这个角度来看,能看到其好的方面;从另一角度看,又会看到其坏的方面。有的事物,好的方面远远大于坏的方面,则写其坏的方面更能表现其好的方面。有的事物,坏的方面远远大于好的方面,则写其好的方面更能表现其坏的方面。
展开全文阅读
如有一个学生为了赞扬他的爸爸工作勤奋,偏全篇写他的爸爸坏:不理家务,不关心自己的生活,也不关心自己的学习,只忙于工作。这样,一个兢兢业业工作的人物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写了出来。我们写一个贪官,则可写他的好处,说他非常顾家:什么东西都往家里拿,并运用手中权力给予子女安排了好工作。从而揭露他贪婪的本质。若写一个人道德败坏,可写他为沽名钓誉而装模作样做的几件好事,从而揭示他的虚伪、阴险。有一个同学写了一篇《优美的环境》通篇赞美自己所处的环境非常优美:垃圾随处都是,五彩缤纷,花花绿绿,美得很;方便袋挂在树枝上,风一吹像彩旗飘扬;风一起沙土飞扬,让你免费体验沙漠生活;河里乌水滚滚,那可太好了——写字不用墨汁。通篇赞美,实乃通篇批评。
为了写静,可写出一点声音来。“蝉鸣树愈静”吗,单调的细切的声音更能表现静。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山鸟鸣叫,回荡在山涧中,多么的幽静。再如《老山界》,为了表现夜的寂静,写了许多声音:“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相反,为了写动,写嘈杂,可先写非常静,然后忽然写到动、嘈杂,更能突出其动、嘈杂。
为了表达浓厚的感情,表现深刻的道理,可以用浅显的语言写几个平淡的故事,“寄至味于淡泊”。如朱自清的《背影》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写了几件普通的、平淡的故事,却表现了浓浓的父子之情。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火光》写在夜行船上看到的遥远却似迫近的火光引导自己不断向前。一件多么简单的事,但却给我们许多的遐想,许多人生的启迪。
要反映一个大的主题,我们偏要写一件小事,收到一叶而知秋的效果。如张洁的《挖荠菜》,由挖荠菜这件小事谈到珍爱生活、理解幸福的大问题。再如李元岁的《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通过写有关拖鞋的小问题,反映了改革的大问题。
不写人而写人,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末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都没有写人,却都折射出诗人送友远去、极目远眺的情形。只字未提友情,却恰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浓厚的情意。
二、歪曲反映事实。事物本来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偏偏把它写成与之相反的样子。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以动写静即属此法,如李白在《望天门》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山是静止的,诗人却写其“出”,动了。再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句子,也是将本来不动的山、原写得动了。鲁迅的《社戏》中也有此种写法:“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把静止的写成运动的,使文章生动了,使所写景象由死寂单纯变得活泼动人了。
[思维训练]
1、英国作家萧伯纳很瘦,有一次与一位胖资本家相遇,这位资本家对他说:“我一见您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会怎么说?
2、有两个烟鬼都想在祈祷时抽烟,他们便向牧师请求。第一个问:“我在祈祷时能抽烟吗?”牧师断然回答:“不行。”第二个请求时牧师却答应了,他是怎么问的?
提示:1、萧伯纳:“我一见您就知道闹饥荒的原因。”2、第二个人问牧师:“我在抽烟的时候能祈祷吗?”
[参考文题]
我的傻哥哥(爸爸、妈妈)、她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神医、贪(清)官、吝啬鬼、热心人、铁石心肠
第三课、运用反向思维表现主题
[知识介绍]
一、大与小的逆反。即把大的说成小的,把小的说成大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扫屋、小恶、小善等小事看得极其重大。端木蕻良的《老鞋匠》写老鞋匠一刻不停地为人修鞋,“鞋子修得称心,走路的人,加快速度,要节省多少时间,多做多少事呢!”“他不只是个修补鞋子的人,他倒是一个为人们修补了流去时间漏洞的人。”把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人看得极为重要。《龚遂治渤海郡》里写渤海郡盗贼并起,郡守束手无策,可见事态之严重。而龚遂却对皇上说这不过是“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说得多么轻松,把事情看得多么微不足道。举重若轻,真乃大家风度。
二、好与坏的逆反。
读《马说》人们都深深同情千里马被摧残埋没的遭遇。而有的人却批评千里马不善表现自我,不善推销自我,去体现自身价值。台湾作家李敖的《好人坏在哪里》,写好人受不得气,拉不下脸,坏人一气就躲起来,任坏人为所欲为,等等,坏处太大了。又如徐迟的《枯叶蝴蝶》写峨眉山下有一种枯叶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但当它阖上两张翅膀时像张干枯的树叶,用以保护自己。但由于人们的捕捉而快要绝种了,当人们赞美枯叶蝶的奇妙,批评捕蝶者的残忍时,作者却写道:“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如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自在地飞翔。”对枯叶蝶进行了批评。泰戈尔的《失败者之歌》、刘心武的《起点之美》也都是用反向思维来表现主题。
另外,还有苦与乐,得与失,荣与辱,成与败,美与丑,彼与此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运用反向思维来思考,确立文章主题。
[思维训练]
1、有甲乙两人打赌,甲说:“我和你赌100元钱,我能咬我自己左边的眼睛。”乙不相信,同意打赌。只见甲把左眼中的玻璃眼珠拿出来,放到了嘴里。乙只得乖乖掏出100元钱。接着甲又说:“我们再赌100元钱,我还能用我的牙齿咬我的右眼。”他的右眼是真的,乙便很痛快地再次与他打赌。可结果又输了,为什么?
2、马克•吐温在一次答记者问题时说:“美国国会的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招来许多议员的攻击。马克•吐温便在报上更正了自己的话,结果骂得更厉害了,他是怎么说的?
提示:1、甲的牙齿是假牙。2、马克•吐温更正道:“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
[参考文题]
有志未必事成 近墨者未必黑 这是小事吗? 谢谢你!失败 可恶的______(填一种美好事物,如好人,成功等) 失败,如此美丽
第四课、运用反向思维安排故事情节
[知识介绍]
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都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基本部分组成,要有头有尾,循序发展,环环相扣,具有因果联系。运用反向思维叙述故事情节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前后反差。即情节的发展中出现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特别是小小说常用此法,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一个惊喜,刻下深深的印象。如汪曾祺的《陈小手》,写陈小手医术高明,尤善接生。联军团长的太太难产,请陈小手接生。接生完,团长又是请酒又是送钱。当陈小手跨马驰去时,团长却从后面一枪将他打死了。一下把团长的阴险毒辣暴露无遗。又如莫泊桑的《项链》,女主人公借的项链丢失了,不得不借巨款买了一条项链还上。之后,累死累活地干了十年,终于把债还清了。这时,她才知道当年借的那条项链是假的,值不了几个钱。
展开余文
二、情节不完整。情节要求有头有尾、环环相扣,我们偏要写得无头或无尾或中间有断层,省略的内容一定要让读者从上下文中看出来,不言而喻。如《孔乙己》,孔乙己被丁举人打伤后,结果是死是活?若死了,是如何死的?作者不矛说明,只一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作结,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增强了悲凉的意味。
有一篇中《点歌》的小小说,只记叙了生活中的一个细小片断,分不清故事情节的各部分,甚至可以说并没有讲故事,但短文的篇幅却藏着许多故事。这篇小小说全文如下:
点歌
李春晖
这天,县电视台“观众点播”节目主持人用她那甜美的声音道:县人事局刘局长,今天是您六十大寿,您在公安局工作的大儿子刘甲,检察院工作的二儿子刘乙,法院工作的三儿子刘丙,工商局工作的四儿子刘丁,税务局工作的的大儿媳妇李A,人民银行工作的二儿媳妇孙B,工商银行工作的三儿媳妇钱D,建设银行工作的四儿媳妇赵C,及县政府工作的小女刘E,为感谢您的养育之恩,特点播歌曲《好大一棵树》,他们衷心祝愿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情节的省略,如同书法作品中的飞白,绘画中的空白,音乐中的停顿,此处无声胜有声,给读者以无限遐想,会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三、倒叙。把结局放在文章的开头写,给读者一个悬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使读者百思不解,欲罢不能。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我”家里珍藏着一件普通的衬衫,“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这一件普通的衬衫与周总理有什么关系呢?令人不得其解,便禁不住读下去。
[思维训练]
有一次,一群小学生看到花园里的花姹紫嫣红,非常美丽,纷纷去采。一位牧师看见了,他知道用强硬的手段阻止他们,难奏其效。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让这些小学生都愿意让花留在花园里。牧师想出了什么办法?
提示:牧师把花平均分给那些小学生,但告诉他们,若采下来,花会枯萎,让它们长在这里,你就可以天天来看属于自己的花了。这群小学生都愿意让自己的花继续长在花园里。每天放了学他们都要到花园去欣赏、照管那些花。
[参考文题]
抓小偷 怪事一桩 噢,原来是这样 话题“矛盾”
第五、课运用反向思维表达感情
[知识介绍]
运用反向思维表达感情,主要是运用反衬的方法,可分为两种:
一、乐景写哀。用美好的景物反衬忧伤之情。
很多写凄凉忧伤之情的诗都是借用优美的景物而抒发。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来反衬人的悲伤之情。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花似锦,柳如烟,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多么美好的春天景色。但在这宜人的三月里,朋友却要远离,淡淡的忧愁如一层薄烟弥散开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脉江水,一点白帆,越去越远,渐渐消失在天的尽头。诗人的忧愁也如这江水滚滚东流。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也是如此。作品中写到酒店里哄笑之声迭起。这却恰恰写出了人们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对孔乙己的不幸毫无同情心。在这笑声中,无限的悲凉充塞天地间。
我们若写“好冷的一天”这个题目,可写天非常温暖,晴朗,却有人为非作歹,丧尽天良。以天之暖反衬其心之冷酷,以景之美好反衬事之丑恶。
二、哀景写乐。用令人伤心的景物反衬快乐喜悦、乐观豪迈之情。
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阴沉、昏暗、凄凉的景象反衬诗人乐观豪迈之情。
在阴雨连绵或大雪纷飞寒风怒号的时候,却发生了令人感动的事情,天是寒冷的,人心里却是温暖的。由此可写成《雨浓,情浓》或《雪中情》。若写《点亮心灯》,可写在一个夜色浓浓的晚上,通过友人地促膝交谈或通过一本好书而摆脱了郁闷的心境,由失意重又精神振奋,充满信心。虽然处境是困难的,夜是黑沉沉的,心中却又充满了光明。
运用反衬的手法,景与情形成巨大反差,对所抒的情会产生突出强调的作用。景越美,越显出情之哀;景越悲,越显出情之乐。
[思维训练]
1、一位缺衣少食、无依无靠的贫苦妇女,无意中救了一个妖怪。妖怪为了报答她,提出可以满足她三个心愿。但有一个条件:无论提出什么要求,她的仇人都将得到她所得东西的两倍。
这位妇人会提什么心愿?
2、一个富翁的两个儿子各有一匹马,他们常为耀炫自己的马好而发生争吵。富翁便让他们进行一场特殊的赛马比赛:赛慢而不赛快。比赛开始后,两个儿子想尽一切办法,以最慢的速度前进,结果过了半天,才走了3里路。两个人都不耐烦了,但又不肯认输。这时来了一位聪明人,告诉他们一个办法。这位聪明人说了什么办法?
提示:1、妇人先向妖怪提出了三个心愿:第一,要一笔钱;第二,要一座房子;第三个心愿是把我吓个半死。2、换马骑。
[参考文题]
好冷的一天 风雪路人情 濛濛的细雨浓浓的情 点亮心灯 温暖的冬晨
第二章、运用交叉思维进行写作
序曲
让两条以上的不同的思维线交织,交织处会产生新事物、新观点,这种思维方法就是交叉思维。它是人们进行创造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如机器与车结合创造了机动车,机器装在船上创出了机动船。电脑笔记本、钢笔手枪也都是运用交叉思维创造出来的。牛与人的基因嫁接,可使牛奶中有人奶的营养成分。用土豆和西红柿可培植出地下长土豆枝上结西红柿的植物新品种。南瓜嫁接的黄瓜长得特别大。将有荧光的海底生物的基因嫁接到树上,晚上发光,不用路灯。运用此法塑造的形象新奇、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又能使文章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启人心智。杂交水稻表现出杂交的优势,成为优质品种,思维的杂交也会出精品。
第一课、运用交叉思维塑造文学形象
[知识介绍]
运用交叉思维塑造文学形象,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类交叉。即把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集中在同一形象身上。例如:好与坏的交叉。一个形象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只是有的侧重于好的方面,有的侧重于坏的方面,这样的形象更真实可信。比如,李逵头脑简单,动辄打闹砍杀,但他疾恶如仇,刚正忠义。
人物不同身份的交叉。如《我的老师》,这个题目一般都写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渊博的长者,贾平凹写的却是三四岁的小孩,写他心底无私,有话便说,不造作,值得学习。
另外还可以写人物不同地位、思想、修养、性格、经历的交叉。
2、异类交叉。即把不同人、事物的特点交叉在一起。
①事物的拟人化。将事物赋予人的思想、性格、感情、智慧等。童话、寓言、神怪故事常用此法。最为典型的作品是《西游记》。现在有些小说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如有一篇小说中的“我”是一头驴,以驴的眼光来看人。《新作文》上有一篇《银灰色的故事》,文中“我”的一家都是狼。写在一个冬天里,父亲为了觅食养活一家,而被凶残的猎人打死。故事写的哀婉凄惨,写作视角新颖独特。
②人的拟物化。写人有了其他事物的特点。如写某人与别人争夺财物,可把他写成一只张牙舞爪的恶狼。如写某人整天低三下四地活,可把他当作狗来写。这种写法,有人已在个别语段落中运用过,但全文都运用此法的文章还没有。所以,这还是一个写作空白,还有待于人去研究,进行写作实践。
③人以外的不同事物的交叉。在序曲中所举的例子都是运用此法而创造的。
[思维训练]
1、联想和想象训练。①运用相似联想法联想,桌子像什么?②想像练习:现在的房子有许多不尽人意处,试加以改造。
提示: ①根据桌子的外形,可联想到螃蟹、小汽车、乌龟等;根据本质特点,可想到大脑(装满东西),一段历史(固定不动)。②比如,现在的房子不能动,修路时、地震时就会被毁掉。搬家就要遗弃,由此,我们能不能建机器人形的房子,汽车形的房子?目的是能使它运动。
2、运用交叉思维塑造文学形象。如一只羊能塑造出什么形象?运用第一人称写一只蚊子。
展开余文
[参考文题]
1、_____的自述(可填:狼、鸟、猪、一棵树、一棵草、一张纸)
2、活动的房子
第二课、运用交叉思维组织材料
[知识介绍]
运用交叉思维把不同的材料组织在一起,会使文章色彩斑,有层次感,有思想深度,耐得咀嚼。正如苏州园林,里面的树木种类多样,“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样才形成绚丽的图画,纷繁复杂,“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游人才流连忘返,每次来都有新的发现,每次来都有新的感觉。写文章也是这样,选材要纷繁多样,切忌单调。
一、将品德、性格、经历、素质、地位、年龄、性别、种族不同的人交织在一起。如《卖蟹》将市侩过滤嘴与老实巴脚的农民旱烟袋写在一起。《孔乙己》将贫富不同,地位不同,年龄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写。
二、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交织在一起。鲁迅写过《文字与出汗》,我们不妨写“脚气与小人”(都是暗中折磨人)、“象棋与人生”(都是那么玄妙无比)等。
三、将真的与假的写在一起。《西游记》中有真假孙悟空,现实生活中有真假商品,有真假亲友,有真假感情等。
四、好的与坏的写在一起。好人、坏人写在一起,癞蛤蟆与天鹅在一起。写某人金榜题名时,却家遭灾祸;写某人困难重重时,却忽然时来运转,遇上喜事。
五、美的与丑的写在一起。洁净的地面上却有一口浓痰。河边杨柳依依,河中却污水滚滚。乐曲婉转悠扬,却忽然传来叫骂声。
行文中要将人、事、物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人与人,恩怨情仇,关系复杂,事生事,事套事,事事相连。生活是复杂的,作品也应该是错综复杂的。
[思维训练]
1、北极熊和企鹅怎样才能碰到一起?
2、一只嗜血成性的蚊子变成人来到社会上,会发生什么事?
[参考文题]
脚气与小人 蚊子变形记 巨人与矮人 大富翁与乞丐 乡巴佬与模特 狼与兔子交朋友 足球与人生
第三课运用交叉思维来表达思想感情
[知识介绍]
运用交叉思维来表达思想感情,可以使文章主题更深刻,更新颖,同时又能为读者留下许多想象、联想空间,产生许多启迪。
一、指桑骂槐式。就是写此事物或人,而表达其他事物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性格等,使文章有层次感,更含蓄、耐人寻味。古人常用的讽喻,即是此法。如杜牧的《江南春》,明写南朝,暗批唐朝。童话、寓言也是运用此法,写的是动物、植物及至无生命的东西,反映的却是人类社会生活,表达的是人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的散文也是运用此法。如《白杨礼赞》写白杨而赞人,《荔枝蜜》通过写蜜蜂来歌颂劳动人民。运用此法,如果读者无法知道你指着这棵桑树写的是哪棵槐树,就需要在行文中点明。如《荔枝蜜》在前文中赞颂了蜜蜂的勤劳之后,写了这样一段:“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插秧,他们正用劳动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轻轻一点,读者就明白作者赞颂的是什么人了。如果读者一看就知道你骂的是哪棵槐,就不用点明。如高尔基的《海燕》即是如此。运用此法也可以通过人来表达其他事物思想感情,不过,这还是一个写作空白。
二、互相交织式。即把多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使之纷繁复杂,极具张力。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将对母亲的爱与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爱融合在一起,主题得到升华。契诃夫的《变色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将对个人的批评与对整个社会的批判交织在一起。
[思维训练]
1、读下列语段,想想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仿佛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看不见耀眼的朝阳,看不到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这条小径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静,因为有些人喜欢这堵墙,这墙阴阴暗暗而能躲避阳光的墙,所以,这小径变成一条普通的小路。(梅苑《墙》)
用铅笔画一个苹果,它不过是几条线而已,引不出人们的味觉感想。如果给它染上青色,则是一个生涩的苹果;如果给它染上红色,就是一个熟甜的苹果。但是,如果开始画出来的是一个辣椒的轮廓,则随你怎样染色都不会是甜的。线画对了,染色才有用。(韦明方《理智与情感》)
2、通过写绿叶能赞美什么人?
3、由一个被遗弃在角落里的破风筝,你能想到什么?
[参考文题]
绿叶赞 桥墩赞 小溪颂歌 墙头草
第四课、凭借交叉思维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知识介绍]
表达方式有五种,它们的作用分别是:记叙能让读者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议论用以表明作者的看法主张,让读者明白事理;说明,介绍客观事物的属性,令人增长知识;描写,告诉人事物的具体形象;抒情,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这几种表达方式若能交叉使用,能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记叙文中,其他四种表达方式都可运用。
1、记叙文中的议论。有时只一味记叙,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作者要表现的主题,就需要稍加议论予以挑明。所以,议论能挑明叙事意图,甚至能突出、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鲁迅的《故乡》结尾部分有这样的议论文字: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而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一段中的议论,表达了“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践踏下的社会现实的悲愤和不满。第二段中的议论,是对旧生活的否定和对新生活和向往。第三段中的有关希望的议论,给人以深刻启迪和鼓舞,告诉人们新的生活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通过这几段的议论,层层深入地提示了中心,并使小说的主题得到升华。
再如《白杨礼赞》、《荔枝蜜》、《回忆我的母亲》中的议论,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要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议论不像议论文中的议论那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它可以是成段议论,也可以是片言只句,点到为止,一般不能长篇大论。
2、记叙文中的描写。从描写的内容来分,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表现手段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人物描写可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可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角度的描写。贾平凹说,写得细才写得深。而要写得细,必须进行描写,从细微之处揭示人物的性格品德,揭示事物的本质,使事物栩栩如生。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写无名战士将极为难得的火柴交给卢进勇后: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面对这两段文字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充分表现了无名战士对革命无限忠诚的精神。
再如朱自清的《春》中的春风图: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这段文字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把一个生机勃勃、生趣盎然的春天,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3、记叙文中的抒情,可使文章显得感情充沛,更能感染人。如《白杨礼赞》中“我赞美白杨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等语句,使文章充满激情。但单纯的抒情宜少一些,因为显得太直露,有矫揉造作之感。所以,大多情况下,文章通过议论、描写来抒情,寓情于议,融情于景。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完故事后写到: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万里自豪!
这是一段议论,在议论中又包含着对战士的高度赞美之情,这是寓情于议。
通过描写来抒情是最常用的手法。“一切景语皆为情语”,寓情于景,情景结合是自古至今广泛被人们应用的写法。如王维的《渭城曲》前两句的写景,表现了凄凉,忧伤之情。又如《听潮》中描写潮落对大海声音的语句,充满了对大海的喜爱、赞美之情: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像落花飘在水上。
4、记叙文中的说明。为了使读者明白事物的特征,消除理解文章的障碍,就需要作一番说明。如《北京立交桥》中对几座桥的说明。《故乡》中对长年、短工、忙月、狗气杀的说明,等等。
二、议论文中可有记叙成分,其他表达方式一般不用。议论一般是对某件事的主张、看法。明白事情是什么情况,读者才会理解你的议论。议论是树,记叙则是土壤,树一定要根植于土壤中才会枝繁叶茂。如《纪念白求恩》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将白求恩事迹进行略要叙述,紧接着对其进行议论,再叙述再议论。这就使读者明白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毛泽东为何对他做如此评价。但记叙不能喧宾夺主,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不宜太详,把事情的大概讲清楚了就行。
三、说明文中,其他表达方式很少用到。因为它一般不用发表见解、主张,所以很少用议论;它也用不着抒发感情,所以也用不到抒情;但有时它会在行文中讲一个与所说明的对像有关的故事,增添文章的情趣,所以有时会用到记叙,如《四海不死》中讲述了有关死海成因的神话传说;有时它也需要对某个物体的形状作一番描绘,所以用得着描写,这就是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如茅以升的《中国的石拱桥》中对卢沟桥石刻狮子的描摹,《核舟记》中对核舟的描述。
[思维训练]
要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定势有经验定势、权威定势等。下边有关权威定势的例子能给你什么启示?
美猴王和众猴子一起吃西瓜,可是他们大都从未吃过,不知如何吃,一只吃过一次西瓜的小猴子说:“应该吃瓜瓤,瓜皮不好吃。”话音刚落,一只极有威望的老猴子说:“吃西瓜哪有吃瓜瓤的,应该吃瓜皮。”
众猴子一起点头称是。于是那只小猴子受罚吃瓜瓤,瓜皮被众猴子分享了。
[参考文题]
邻里情 迷人的秋 我喜爱的_____(一种动物、植物、一本书等都可) 话题“金钱”
第五课、运用交叉思维遣词造句
[知识介绍]
一、词类活用
1、名词动用。把名词当作动词用。①狐死首丘。“首”是头朝着的意思。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有吹遍之意,又写出了颜色,一字用好,境界全开,将生机勃勃的江南景象写出来了。
2、名词形用。如③克利策啤酒很德国④他的语言犀利而富有诗意,简直太汪国真了。
3、形容词动用。⑤甘其食,美其服。(《老子》)“甘”和“美”都是意动用法,认为是甜的、认为是美好的之意。
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社戏》)“朦胧”是映照的意思,同时又写出水面上模模糊糊虚幻缥缈的美丽景色。
⑦他在战争中光荣了。“光荣”是牺牲之意,又表明了他的牺牲是光荣的。
⑧寒风破碎着我的梦。⑨春花美丽着大地的容颜。“破碎”和“美丽”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破碎,使……美丽。这样写会寓含作者更多的感情。
词类活动,会使词语既有活用词性的意思又有本词性的含义,增加了词语的内涵,使语言更生动、形象、新鲜、优美,并带有更多的感情和内涵。
二、超常搭配。本不该搭配的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可结成暂时的词意关系,搭配在一起。
①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浓黑”本来是指液体物质很稠、颜色很深,这里却用来修饰人的感情,两个本不能搭配的词语却交织在一起,表现了极度的悲伤、痛恨。
②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威尼斯》)“酽酽”本是形容茶等很浓,此处却修饰歌声,表明歌唱得情深意浓。
③夜雨剪春韭。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剪”和“织”写出了春雨在微风中倾斜而降的景象。超常搭配,使语言新奇有趣,令人过目不忘,还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富含哲理。
[思维训练]
1、读下面的语段,看哪些词语运用了交叉思维:
也曾经历过失落的痛楚,但我们从不把悔恨的旧梦重拾。既然秋天的落叶早已消融在我们生活的大地,化作滋养生命之树常春的甘乳,又何必再去寻寻觅觅那份感伤的情怀?面对岁月之轮永不停歇的步履,沉浸往事只能倾斜心灵的天平,寻觅过去只能拾回尘封的梦幻。
(1993.1《读者文摘》周仁忠《走向彼岸》)
2、请你也运用交叉思维写几句令人过目难忘的语句。
[参考文题]
晚风吹拂我心畔 月色溶溶 雨中我想起了……
第三章、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写作
序曲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是一种让思路向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立体型、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受原有的知识圈及所有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是对常规思路的尽量拓宽,拓展到让人感到荒诞不经。
与发散思维正相反的是收敛思维,这是一种将被拓宽的思路向最佳方向聚焦的思维方式。一般,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成对同时使用。发散思维是求数量,收敛思维是从数量中求质量。
好的发散首先要开拓多种思路方向,然后对每一个思路方向尽量求其数量。创造学家秦俊伦在天津“长虹食品”厂参与产品改革试验过程中,运用发散思维想象口香糖可能的新品种如下:
第一个思路方向是不同功能的口香糖:防感冒的口香糖、防蛀牙的口香糖、防打瞌睡的、醒酒的、防晕车的、戒烟的、除口臭的、除大蒜味的、防止关节炎的、润喉止咳的、清凉去暑的、助消化的、补铁钙锌碘的口香糖。
第二个思路方向是不同口味的口香糖:鸡汁的、牛肉汁的、果味的、酒味的、牛奶的、可可的、蜂蜜的、麻辣的、怪味的口香糖。
再换一个思路方向,则是不同形态的口香糖:方的、圆的、扁的、片状的、球形的、小颗粒的、动物造型的、果酱夹心的、巧克力涂层的等等。
把上述不同思路的不同品种的口香糖作排列组合演变,则又有数量更多的口香糖品种。
发散思维可分为两种:
1、横向发散:空间的、并列的发散。如提到动物我们要想到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讲到车要想到汽车、火车、摩托车、自行车。
2、纵向发散:时间的、纵深的发散。时间的发散,比如提到车要想到古代的马车、现代的汽车、将来的更高级的车。纵深的发散可分为递进式、因果式、总分式等。递进式是步步深入地去认识、理解事物。由实践经验到理论、由表及里、由次到主等等。因果式的,可由因想到果,也可由果想到因。因和果都可能有许多个。总分式可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不同形式。
第一课、运用发散思维塑造形象之一
塑造人物,可以把多种人物的多种精神品德、文化素养、经历、气质等特点集中在一个人物形象身上。精神品质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勤劳节俭的精神、助人为乐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人的意志、心胸、仁义忠孝等等。文化素养包括科学、文学及其它各种艺术等方面的修养。经历包括在事业、官运、财运、爱情、友情等方面的美好经历或悲惨的经历。气质包括暴躁型、活泼型、安静型、抑郁型四种。
小说中的很多人物形象是这样塑造出来的。往往一个人物集中了多种优点或多种缺点,或享受了多种快乐,或遭受了多种不幸。比如有的人物形象品德好、相貌好、知识又渊博,没有不好的地方。相反,有的人物却没有不坏的地方。再如有的人升了官、发了财又喜结良缘,好运常在、好景长存。而有的人却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时时不如意,事事不顺心。这就是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代表性。而现实生活中是很少有这样的人的。
一个人物形象实际上代表着一种人,两三个人物往往就代表一个社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鲁迅塑造人物形象就常常运用发散思维。他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孔乙己这个形象就是聚合了多个原形(据专家介绍主要有三个原形:一个叫“孟夫子”,一个是鲁迅的本家四七,一个是外号叫“亦然先生”的)的特点而塑造成的。他读书却没进学,身材高大却不会营生,生活贫困而无人相助,被人欺辱而得不到同情。《祝福》中的祥林嫂也是如此。丈夫死了,被婆婆卖给第二个丈夫。不久,第二个丈夫也死了。紧接着,儿子又被狼叼走了。为了生计去当仆人,却又被赶了出来。最后在贫困、抑郁中死去。各种不幸都降临到他们头上。通过写一个人的遭遇就反应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
[思唯训练]
1、请尽可能多地说出文具盒、钢笔、茶杯、自行车等日常用品的用途,并运用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和希望列举法列出他们的特性、缺点和希望,然后进行改进。
2、读书有哪些好处?至少说出十种。
3、有一天小明放学回家后,一个人看电视。忽然电话铃响了,他拿起话筒,是妈妈,让他在家乖乖呆着,妈妈几分钟后就能到家。几分钟后果然响起了敲门声。小明忙去开门。这时在他眼前出现了什么?请你尽可能多的说出有可能在门口发生的不寻常的事情。
[参考文题]
怪老头 幸福女孩 辣嫂与犟公爹。
第二课、运用发散思维塑造形象之二
为了使形象塑造的更生动、形象,常常需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从描写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也可分别叫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从描写的详略不同,可分为白描(简笔勾勒)和细节描写;从描写对象上分,可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可使文章色彩斑斓,给人以强烈感染。
一、人物形象的描写,有外貌(或叫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或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可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栩栩如生。
1、外貌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等方面的特点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等。描写时要抓人物突出的特点。正如福楼拜指导莫泊桑进行人物速写时说的:“当你走过一位坐在自家门前的杂货商面前,走过一位吸着烟斗的守门人面前……的时候,请你给我描绘出这杂货商和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的全部身体外貌……请你在其中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面貌,以使我不会把他们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如鲁迅对孔乙己的描写,“他身材很高大”表明他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他常遭人欺凌;“一部乱蓬的花白胡子”表明他年龄较大;“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极其懒惰;贫困如此却还穿长衫,表明他虚荣心十足——总想保持读书人的架子。通过这段描写,孔乙己大体上有什么性格和遭遇,已经看出来了,精彩异常。
外貌描写,不一定要集中在一处写。这样写往往显得很呆板。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与其他描写巧妙结合在一起。如写人大笑时,描绘一下他的面容;走路时写写他的身材、衣着等等。
2、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言为心声,性格不同,语言就不同。如《故乡》中,杨二嫂对“我”时而恭维、吹捧,时而讽刺、挖苦,表现了一个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市侩嘴脸。而闰土说话则断断续续、木木讷讷,表现了他的纯朴善良、迟钝麻木。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在于勒有钱的时候称他是“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当于勒沦为穷水手时又骂他是“流氓、贼”。这种变化充分暴露了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的性格。
3、动作描写,会使人物生动形象。如《背影》中写父亲为“我”买桔子过铁道、爬月台时的一系列艰难动作,将爱子之情表现得极为充分,一个慈父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范进中举》中,当范进中举后,送给岳丈胡屠户六两多银子,“胡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再次推让,“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表现了胡屠户贪财、虚伪的性格。
4、心理描写,直接写心理活动,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发现三拳竟把郑屠打死了,想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表现了鲁达胆大却也心细的性格特点。
5、神态描写,主要是指人物的面部表情。也很能表现人物的特点。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发现那穷水手很像于勒时,“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当从船长那儿证实穷水手的确是于勒时,他“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神色张皇”。他的弟弟使他的发财梦破灭,又怕弟弟回来拖累自己,竟惊慌、恐惧到这种程度,充分暴露了他自私、冷酷的性格。
[思维训练]
1、班上有同学爱吃零食,请尽量多地想出既不伤害感情,又能帮助该同学克服吃零食习惯的办法。
2、想象一个今后服装会有哪些发展变化?可以从款式、颜色、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想象。
[参考文题]
我最_______的人(喜欢、尊敬、讨厌、憎恨……) 一颗诚挚的心 友谊
第三课、运用发散思维塑造形象之三
二、景物形象描写(景物也就是自然环境)是对自然风景的描写。在诗歌散文中往往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四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极力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轻轻一点就把无限惆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它的感情的抒发完全得益于对景物的描写。再如峻青的散文《海滨仲夏夜》抓住夕阳落山不久到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极力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又如鲁彦的《听潮》详细的描绘了潮落潮涨时的景象,表达了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在小说中,景物描写起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显示作品主题的作用。如《七根火柴》开头的描写,写出了草地气候的恶劣。环境越恶劣,无名战士受的罪越大,越能表现他的革命精神。再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对烈日酷热和暴雨凶猛的细致形象的描绘,衬托出了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和遭遇和悲惨。
景物描写,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个不同感觉角度来描写,能全面地表现景物的特征。如《听潮》中有一段:“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潮落时,房中幽静、润湿的环境特点。
三、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这种社会环境关系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对社会环境加以描写,可以反映出时代特点、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风俗人情、人物的典型性格。如《变色龙》开头一段的描写,写出了冷清、凄凉的社会环境,折射出沙皇统治下的经济萧条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为人物的出场奏好了序曲。再如《孔乙己》前三段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心势利、自私冷酷。在这样的社会中,孔乙己遭遇不幸是难免的。
[思维训练]
1、想象一下未来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可以从形状、功能、大小、外来灾祸的防御、拆迁等方面考虑。
2、由山林中一座破旧的茅草小屋你能编织出哪些故事。
[参考文题]
美在我身边 以“绿色”为话题写作文 _____之秋(可写地名或一处风景) 以“善良”“真诚”“正直”“乐观”为话题进行写作,可选择一个话题,也可将几个话题融合在一起
第四、课运用发散思维组织材料
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组织材料,能立体地反映世界,增加文章的层次和深度。
一、横向发散。
1、以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空间顺序来写。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写了老城、城外的山、水、村庄。写山时,又写了山尖、山坡、山腰上的不同雪景;写水,又写了水中的水藻,水边的垂柳以及水面上方的碧空。这样就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立体的图景。又如朱自清《春》中写春花图的一段,写了高处树上的花,下边杂生的野(草)花,还有花丛中纷飞的蜜蝶。高低结合、动静结合,一幅美景。
2、并列发散。如《春》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再如吴晗的《谈骨气》写了有骨气的三种表现;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又如布丰《松鼠》写出了松鼠的三个特点:漂亮、驯良、乖巧。《闲情记趣》写了三种不同的“物外之趣”。《小石潭记》写了潭全貌、潭中景物、源流、气氛四个方面。若写学校生活可写:学习、活动课、课余。写一个同学可写:相貌、品德、学习、生活习惯。等等。
二、纵向发散。
写景的文章可写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如欧阳修《醉翁亭记》第二段写了早晚的不同景色和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还可以由眼前的景象想到过去的或将来的景象。如杜甫《春夜喜雨》由眼前雨夜的景象想到第二天早晨的美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再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由下雪时的景色想到天晴后的景色:“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又如《春》中由眼前的桃花、杏花、梨花想到“桃儿、杏儿、梨儿”。这些联想,想象拓宽了思维空间,丰富了诗文内涵,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
写人叙事的文章可写不同时间的不同人和事。如《孔乙己》写孔乙己平时被人欺辱,但仍保持读书人的架子。被丁举人打后,斯文扫地,精神颓废,再到后来悲惨死去。时间向前推移,孔乙己的遭遇也越来越悲惨,揭露的社会本质也步步深入。再如《故乡》中,由少年闰土写到中年闰土,由青年的杨二嫂想到老年的杨二嫂。通过人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巨大变化,反映了社会逐步黑暗腐朽、经济日趋衰弱的现实。
议论文常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纵深发展的逻辑顺序。富兰克林的《哨子》先写自己小时候的哨子的故事,再写到社会的种种“哨子”现象,最后归纳出作者的观点。再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经历艰难困苦后成就不平凡事业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再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最后归纳论点。
三、兼而有之,既有横向发散,又有纵向发散。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依次写了在东京,在仙台,在祖国的事情,既有时间的延续,又有地点的转移。再如周定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先后写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东面、南面、西面、北面的十幅浮雕,这十幅浮雕又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又如陆定一的《老山界》,写第一天下午开始爬山,夜里在山腰露宿,第二天黎明再爬山,下午翻越山顶。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
[思维训练]
《姑娘•和尚•布鞋》留下许多悬念,请你释疑,可从不同角度分析。
说的是清朝末年的事儿。
和尚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在五台山小朝台的一座大寺院里每日做做扫地的功课。五台山海拔两千余米,山下仲秋,山上已见初雪,寒风凛冽,和尚血气方刚、衣着单薄。有一个相熟的丫环,经常陪着她那位虔诚的女主人上山朝拜,来了总会与他寒暄两句:冷不冷啊,别冻死了!和尚就呵呵一笑:冻死了不要紧,有师傅超度呢。
这一天,姑娘又陪女主人上山还愿,刚巧又碰上那和尚,就掏出一双布鞋,说:看你穿的布鞋底薄布糙,常在山道上走肯定硌得慌,我就给你带了双好的。这布鞋瞅着确实好看,乌黑的鞋面,百衲的布底,在米白的衬里上还绣了两样物事,一只鞋绣的是一只喜鹊,一只绣着一枝梅花。
和尚高高兴兴揣着去了。姑娘见他喜欢,也很高兴,神情温柔地看他气宇轩昂地离去,直到女主人说:秀儿,别看了,喜鹊落单,再看还是一只。
姑娘下一次来的时候是一个人,山下还是初冬,山上已是冰雪封门。姑娘带了一双棉布鞋,径直进了庙里,正行间遇见一大和尚,恰是和尚的师傅。这师傅见了姑娘有些不悦:都在做功课呢,女施主还是请回吧。姑娘有些讪讪地说:前次给您的徒弟带了一双布鞋,想是天儿冷了,那单鞋穿着冷,这次就带了双棉的。师傅说:噢,原来是你费的心,上次法慧送给我一双好鞋,说是一位香客送的,他穿着不合脚,你看,这鞋我穿得挺舒服,就是布底不经穿,这鞋底都快穿了,棉鞋来了正合适。说着把脚上的单鞋除下,就接了那双棉鞋,套在脚上,往地上蹬了两蹬,连说“合脚合脚。”姑娘一时无话,那师傅却说:这次又劳你费心了。说完扭头就走。
姑娘拣起那双单鞋,黯然离寺,在山崖边的小路上却碰见和尚。和尚见她一脸愁容,手上捏着那双布鞋,脸腾地红了。秀儿哑着嗓问他:“我照着你的鞋做的,怎么会不合适?”和尚说:“真的不合适,不信我穿给你看。”
一试之下,果然小了许多。姑娘定定地看着和尚露出来的脚后跟,忽然之间,神色大变,连退数步,大叫一声,转身狂奔下去,一个失足,向山涧下落去。和尚待欲伸手去救,已离得远了,正愣怔间,身后传来了师傅的声音:也好,这一次阴差阳错,毕竟解了你多年备受纠缠之苦,我们也乐得逍遥了。说罢,牵着和尚的手去了。
那秀儿的女主人得知秀儿失足落山,只得收拾了残骸,让家人按着秀儿生前留下的地址送到江苏某处。家人回来后禀报说:那秀儿原来是一大户人家的女儿,多年前从小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出家,她就失踪了。
该文虽有些荒唐,但可启发文学爱好者们继续想象一个其中的情节。
一、常规版本:
此丫环相思成灾,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导致精神失常。结果a:得知爱人出家,见到年龄相仿之小和尚即犯花痴病,最终发现认错人,精神崩溃;结果b:由于丫环精神失常,所以还是拿着小和尚小时候的尺码,自然穿不上,丫环失望至极,精神崩溃。
二、神雕侠侣版:
方丈其实是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垂涎于丫环的美色(前提是小姐狂丑),利用其思郎情切的心理,于月黑风高黑灯瞎火之际潜入闰房以小和尚名义将其占有,丫环拾得慌乱中遗失的布鞋依样缝制,后发现真相,羞辱难当,精神崩溃。
三、琼瑶阿姨版:
小和尚正是当年的小情郎,奈何长大成人后察觉丫环并非其所爱,遂选择逃避入空门,并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将方丈之布鞋赠予,号称是自己的尺码,结果自然穿不上。想用“各样的布鞋上各样的脚,各样的情妹妹傍各样的情哥哥”之深刻哲理开导丫环,奈何痴心的丫环一根筋想不开,精神崩溃。
四、冯小刚版:
小姐和小和尚其实早已成亲,因担心丫环携早恋情结而介入充当第三者,导致婚变等一系列不良局面。小姐与方丈串通,借鞋以蒙骗情愫已生的丫环,使得其做鞋时满心欢喜,送鞋时发现小姐手段高明,曲线救国,实为经典老婆。于是小和尚虽心动不已也只能一声叹息,丫环自然精神崩溃(前提还是小姐要比丫环丑而且年龄大。)
五、补充上你自己的版本。
(选自《农村大众》)
[参考文题]
雪 张飞卖西瓜 我最______的人(喜欢、尊敬、讨厌、憎恨)
大自然的色彩是绚丽的,红的花,绿的叶,蓝色的天空与海洋……生活的色彩是丰富的,红的热血,绿的生命,蓝色的梦想与安宁……不同的人对色彩有不同的理解。请你以“色彩”为话题写作文。
(2001年黄冈市中考作文题)
第五课、选材的典型性
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事物的特点写。而这些事例、特点一定要符合人物形象的身份、地位、经历、年龄,所从事的职业等的实际情况或事物自身的本质。如写工人,就要表现他是否具有敬岗爱业、团结同志、相互协作、严守工作章程、严把产品质量关等的精神品质。写老师,要表现他是否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认真研究教学等精神品德。写科技人员,就要表现他是否具有刻苦钻研技术、造福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品德。写读书的好处,要写它对学习、对工作、陶冶情操、对社会人生的理解等方面的好处。
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初搜集了103个故事,整理成文发表时只选取了其中的3个事例。为什么呢?因为志愿军战士最主要的精神品德有三种:作为去打仗的军人,就要具有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去支援外国,就要表现其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支援外国打仗,同时也是保家卫国,就要表现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三个事例就足以表现这三种精神,那么其余的100个故事就不用再写了。也就是说这三个故事就代表了103个故事,这就是典型性。
再如《纪念白求恩》,因为白求恩是外国人,所以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他是医生,是造福人类的,所以写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做的是技术工作,所以赞扬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又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主要讲了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讲究假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思维训练]
根据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的特点,想象一下,二十年后,你或你的某位同学的情况,从事什么职业,会取得什么成绩,生活如何等等。
[参考文题]
当代最可爱的人 好人××× 介绍你最熟悉的一处风景或你最喜爱的一本书 话题“代沟”
第六课、运用发散思维修辞
运用发散思维的修辞方法有排比、层递、顶真、避复、拈连、博喻等。
一、排比。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排列在一起,这种辞格就叫排比,它能增强语言的气势。
1、排比句用于议论,可使文章条理清楚、气势磅礴。用于驳论文,会给人一种不可辩驳的气势。如:
①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个排比句将从怀疑到创新的治学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②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这个排比句,将“友邦”与“党国”的主奴关系暴露无遗,也揭露了搞得“国将不国”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国府”,从而把“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
2、排比,用于文艺文体,可以语言明快畅达,富有节奏感,抒情充分。
③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极具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二、层递。连用一串语句,表达递升或递降的内容,层层递进地描述事实,说明道理,就叫层递。
有的层递表达递升的内容,如:
④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有的层递表达递降的 内容。如:
⑤火车风驰电掣地猛冲过来---- ---五十米,马不动。四十米,马不动。三十米,马还是不动!
递升也好,递降也好,都是借步步推进,使读者印象逐渐加深。就大多数情况说,层递是一种性质比较特殊的排比。它和一般排比句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具有分层升降的阶梯性。
三、顶真。用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始,使临近的句子头尾蝉联,这叫顶真。如:
⑥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便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袁鹰《井冈翠竹》)
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运用顶真,能增强语言的连贯性和谨严性,并能使语言格调清新,很吸引人。
四、博喻。运用几个喻体同时说明一个本体的比喻就叫博喻。如:
⑧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自清的《春》)
⑨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
运用博喻,往往从不同角度设喻,所以能较全面地反映事物,并能增强语言的气势。
五、避复。为了避免重复,在相临的几个语句中,选用同义词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就是避复。如:
⑩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贾谊《过秦论》)
11、山也虚无,林也飘缈。(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⑩句中的“取”、“举”、“割”、“收”都是攻取之义。11句中的“虚无”、“缥缈”都有“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之义。
运用避复的修辞方法能使语言音律和谐,灵活多变,从而避免语言的单调、呆板。
《思维训练》
由鸟或水你能打多少种比喻?至少10个。
《参考文题》
一个纸团的遭遇 藏在心底的往事 吹牛大王。
电子信箱:lwjchy1973@163.com 作者邮箱: lwjchy1973@163.com
标签:
作文指导
创新思维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写好反思记录适应新课程改革(网友来稿)
下一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