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362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春姑娘上《道士塔》
我上《道士塔》(实录)

讲授:春姑娘

班级:高二(5)

时间:2004年9月30日上午一、二节

第一课时

一、

早读课朗读课文两遍。

二、

师: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沿,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有一个神秘而富有的地方,这就是(生:敦煌。)对,你们怎么知道我要讲敦煌?(生笑)它是中国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是千年丝路的必经之地,它亲历了十个朝代的繁荣与衰落。敦煌的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墙上和窟顶的壁画,窟里的佛像和佛经,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灿烂瑰宝。上个世纪初,由于历史的疏忽朝廷的腐败,莫高窟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惨遭劫掠,文物散失他国,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哪一个不为之悲愤?余秋雨,正是这样一个用他的笔抒写这种悲愤的人。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余秋雨?(生答:不了解。)我不是借了一本《秋雨散文》给你们么?书在谁的手上?(一生举手。)就请你介绍一下吧。

生:我没有看作者简介。

师:你之前是谁拿这本书的?

生指张XX。张XX站起来说她也没有看作者简介。

师: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拿到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然后认真读一读序言和目录,了解了书的概况再选择内容来读,以后读书一定养成这个习惯,记住了?(生点头)余秋雨是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前院长,代表作大家记住两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他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主要代表。

   

三、

   师:同学们刚翻开课文的时候, 看到“道士塔”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问题?你通过文章解决了这些问题了吗?    生:我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写道士塔什么的,看了文章才知道它写的是写莫高窟。我奇怪作者为什么用这个题目。

   师:也就是说,道士塔并不是文章的内容。你后来想通了吗?

   生:想通了,作者是看到道士塔,想起道士王圆箓,于是想到莫高窟。

   师:想到莫高窟的什么历史事件?

   生:文物被王道士卖给外国人。

   师:很好。我想问大家:这个“道士”是什么人?

生:王圆箓。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道士王圆箓。

   生:(念课文上的描写)“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一个中国平民。”

   师:这段文字在哪里?(生答:第一部分第四段。)请大家看到这里。注意,作者特别说明,他原是一个农民,是想强调什么?

   生:他没什么文化。

   师:我再问:题目中的“塔”是什么“塔”?

   生:僧人圆寂塔。

   师:僧人圆寂是哪个宗教的说法?

   生:佛教。

   师:是的,道教和佛教是在我国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各有特色。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生答升天),死后的葬法一是坐缸,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入葬。佛教僧人的死叫(生答:圆寂),他们的遗体是要火化的,有道高僧的骨灰叫作(生答:舍利子),怎么保存呢?(生答:用塔)。

传说当年释迦牟尼的弟子问及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被称为“覆钵式塔”(在黑板上简笔画出)。

   那么,我想问大家,让一个农民出身的道士来管理一个佛教圣地,这合适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当然不合适,这很荒诞。

师:是的,很荒诞,是个历史怪胎,管理的混乱可想而知。那么,这个农民出身的王道士是如何管理莫高窟的?

生:他每天早早就起来了,到处看看,然后用石灰把墙壁都刷白了。

师:这在第几部分写到?(生答第二部分。)同学们跟着她看到第二部分的文字。大家注意,墙上原来有什么?

生:有壁画。他用石灰把壁画刷没有了。他还把洞里面的塑雕敲掉,造了几个雪人。(生笑。)

师:是雪人还是什么?

生:是天师、灵官菩萨。

师:大家说说,他管得好么?

生:(齐)不好!

师:我看他管得挺好的。(生诧异)依我看,他很尽责啊。他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查看洞窟了,像查看他自己的院子一样。你看作者的用词:“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作者都说他“认真”“憨厚”嘛。

生:这是反语,是讽刺呀。

师:对,这是绝妙的讽刺,是黑色幽默。(生窃笑:黑色幽默,周杰伦的哦)

师:这正说明了王道士的愚昧和无知。你们只记得周杰伦,又说明了什么呢?(生笑)王道士其实也是有贡献的,他在莫高窟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洞穴,(生:藏经洞)是的,这在文章哪部分写了?(生答:第三部分。)那就看到第三部分。正是这个发现,加深了他的罪恶。大家说说他是怎么处置这个洞里的经书的。

生:送给官员,很便宜地卖给外国人。

师:正是在王道士的手中,大量的文物流失异国他乡。多么可恨!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只有三个字:我好恨!作者恨的是王道士吗?

生:不是。

师:你说不是,依据是什么?

生:(在文中找到了相关句子)“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他“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师: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这是作者对王道士的评价,所以,恨他也没有用,是对牛弹琴,你骂他,他反而莫名其妙。那么,该由谁来承担这笔文化重债?

生:应该是当时的文官。

师:仅仅是文官吗?文官不管好文物,又该是谁的责任?

生:政府。

师:又是什么造成了政府对文化遗产的忽视?


展开全文阅读
生:时代。

师:作者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生:(找出文中句子)“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师:国土主权尚难以保全,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由此可以见出整个国家的衰微与破败。无价之宝轻易被骗走被掠取,这的确是整个民族的悲剧啊。(后来想起到这里还说了一些话,现在补录如下:这正是文章想要说的东西,是文章主旨所在。刚才我们从题目入手,一步一步把握到了主旨。余秋雨的文章我很喜欢,一方面因为他深沉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因为他深有蕴味的文字。下面的时间我们就来品读文章的文字。)

四、

生齐读第一部分。

师:读完了,感觉哪一段写得最好?

生:(齐)最后一段。

师:怎么好了?

生:最后一句好。“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师:说说看,好在哪里。

生:好痛苦的。

师:痛苦就是好?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没有?写出什么效果?

生:比喻。(有说拟人。师引导:莫非只有人的伤口会滴血?)

师:用什么比喻什么?(生答不出)民族的伤口,是什么伤?肉体吗?

生:精神的。

师:(板书)嗯,精神创伤。这是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大家也感受了痛苦,可以想象,作者写下这一句话时内心有多沉痛!

学生自自己朗读其他部分。

第一节下课。第二课时

一、

师:上节课我们从课文标题开始,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梳理,也把握到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整个事件和作者的观点在第一部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上洋洋洒洒三大部分的文字?另外三个部分跟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

生:是强调。

生:是深化。

师:在事件上是不是重复?

生:不是重复,是更具体些了。

师:情感上呢?

生:深化了。

师:这种叙事模式,叫“链环式结构”,也就是说,他把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根据不同的需要切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彼此独立,随叙事的演进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

下面 ,就此请同学们默读二三四部分,自己概括各部分的大意。自拟小标题,可以用原文中的句子,或在原文的基础上提炼,或者自己概括。

上黑板写下你的小标题。大家讨论。

二、

师:下面我们来品析一下这篇散文的语言。请大家找出你认为精美的、有深意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找出你理解不透的或有疑问的语句,大家来讨论。

生默读,圈划。

生1:我划出来的是这一句:“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愤恨。

师:对。我们把他这一句话再延展到下面一句,联系起来理解。作者说“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国内官员大量糟践那些东西。

师:作者为什么“狠狠心”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生:他是无奈的。

师:对,是无可奈何才说的,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不仅没有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反而大量糟蹋,让外国人骗走,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哀啊。

生2:我这一句在他那句后面:“被我拦下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师:说说你的理解。

生:跟刚才说的差不多的。

师:我为什么要拦住车队?为什么要大哭一场?

生:他不想让这些文物被运到外国去,所以拦车。大哭,因为他不知道到哪里去。

师:是的,作者深深热爱着中国的文化,然而处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的命运是无奈的,他的哭,说明了他的痛苦与愤懑,充满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生3:我想说全文的最后一段。

师:怎么理解?

生:我只是觉得好,如果是我处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也会那样子,默默地,什么也不会说。

师:这些中国的专家们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默默地离开呢?

生:无法言传。

师: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文学的东西往往是这样的,越是写得妙,越是无法言喻。可是考试的时候你不能就用“无法言传”四个字来回答呀。想想,如果你是这些专家,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生:大概有点自豪。因为我们的敦煌学已经取得成就了。

师:仅仅是自豪吗?想想还有那么多文物还在别的国家,由别的种族的人在进行着研究。

生:还有一种屈辱。

师: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历史的屈辱感,学者的责任感,充斥着中国专家们的心胸,使他们不愿意过多地言语,而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研究,并把心里的话付诸行动。请大家记住这几个名字:陈寅恪,最早提出敦煌学的人;常书鸿,用了大半生的时间修复、临摹莫高窟壁画,追回散失文物;另外还有两个让我们感到屈辱的名字,一个是法国的伯希和,一个是英国的斯坦因。他们从王道士手里骗走了大量的经文,在自己的国家里,通过研究这些劫掠来的中国文物,取得了敦煌学研究的巨大学术成果。

  余秋雨的文字往往具有这样的魅力,凝练的几句话,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深沉的理性思考,让人反复咀嚼,玩味无穷。文章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大家好好体会。

   

下课铃已经响了。

本来想多几个学生说的。还有一些好句子,只好留给学生自己品味了。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春姑娘上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综合活动课《莲文化的魅力》上法
下一篇:想像让课堂如此美丽(本站论坛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