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924  
标签: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走进纽约》备课资料1(网友来稿)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把握内容,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具体语句,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整体把握:

      1. 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作家。陕西延安人。

      2.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 题目解说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逊河口,濒临大西洋,有“美国的门户”之称。纽约市区人口7 3 2万,加上连在一起的都市及卫星城市,人口约1809万,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面积约828平方公里。分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五个区。市中心在曼哈顿区,有很多摩天大楼,故纽约有“站着的城市”之称。

      华尔街,位于曼哈顿区南端,长500多米,集中了全美10家最大银行中的6家总行,为美国金融帝国的象征。

      百老汇大街,为娱乐场所集中地。市内还有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研机构和艺术中心,纽约是重要的陆、海、空交通枢纽,地铁四通八达。肯尼迪国际机场名扬全球。

      美国的交通十分发达。公路网稠密,长达630万公里,高速公路约7万公里。70%公路网集中在北部。汽车拥有量约 1.7亿辆,其中 80%以上为小汽车。汽车在客运中占84%。

      三. 学习步骤:

      1.弄清结构及游踪:

      本文通过描写纽约繁荣的景象,表现了纽约城的勃勃生机,也反映了纽约人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现实。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纽约高楼林立,街道稠密,但作者心向祖国。

      第二部分(第4段):纽约车水马龙,交通发达,生活节奏快。

      第三部分(第5段):纽约夜晚灯光如昼,万紫千红,纽约人的夜生活。

      结构图表如下:

      2. 分析写法:

      (1)文中的语言节奏急促,恰当地反映出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纽约快节奏的现实生活,只有用快节奏的语言来表现,才相吻合。文中为了表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使用一连串短句。如“顾客的嘈杂、黑人的鼓声、警车和救护车的尖叫……”表现出纽约的喧嚣嘈杂。再如用“路、直线、交叉线、弧线、拱起的线、隐没的线、圆圈•••”勾勒出纽约道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发达。几字一顿,语句简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昂奋。

      (2)文中善于运用叠词、叠句、排比句等手法,加强气势与力量。如“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这样的语气,汪洋恣肆,充分表现出纽约高楼大厦耸立如群山的雄伟场面,气势迫促,令读者有透不过气来之感。

      (3)文中大量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想象奇伟,意境雄浑,绘声绘色,将纽约的形象描绘得十分逼真,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如文中开头将纽约的高大建筑物与街道,比喻为高山与沟壑。但其与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大厦相比,只似“一片蒿草”“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与世贸中心大厦,则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比喻贴切而新颖。此外,将万里长风比作“透明的长天巨龙”,将地铁的哐当声比作“地震”,将汽车比喻为争先恐后奔跑的“甲虫”,等等,都十分形象生动。

      (4)描写景物,可以用静态描写,也可以用动态描写,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课文作者娴熟地运用了前两种方法,描绘了纽约的都市风光,读来使人目不暇接。

      文中“静态描写”,如:

      1.第1段中写纽约的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云。”

      2.第2段中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以及在上面俯看到的景物,“俯首望去……很像一颗画在纸上的地球。”

      3.第5段写纽约的夜景。这些静态描写,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让读者比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观景物的真实面貌。

      文中“动态描写”,如:

      1.第2段写巨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这样描写,充分表现了纽约上空风力之猛,也衬托出大厦之高。

      2.第4段写纽约的交通状况,“乘电梯耳膜受着压强……尽可以坐在街心岛上享受免费按摩。”“甲虫以铁为甲…美丽动听。”

      这些动态描写将景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3. 体味思想情感:

      文中反映了作者在纽约生活的心理状态:一方面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同时对其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振耳欲聋的“现代文明”,褒中有贬。另一方面,作者身在异邦,虽处繁华的大都会,但依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它能早日繁荣富强。

      作者邮箱: ycf@txt.cn

      
标签: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文版)《选举风波》教案(网友来稿)
下一篇: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赏析(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