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974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珠
泪珠与珍珠
授课人:江小飞 授课班级:高二(13)班
一、 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
1.体会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的语言。
2.联系生活,对慈悲,对爱重新进行诠释,在诠释中升华泪珠。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对文中六种眼泪的把握。
教学难点:理解泪珠与珍珠的关系,拨动大家的情感之弦,体味慈悲泪的内涵,把泪珠升华。
三、教学思想
课堂主要部分是分析“对泪珠的认识过程”。从对泪珠的感觉,对泪珠的感受,对泪珠的感悟三个层面来理解“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生活中,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能成为我们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虽历尽艰苦,流尽辛酸泪,但最终会成为充满光泽、晶莹圆润的珍珠。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与学之法点拨]: 讨论、讲解、点拨、归纳、总结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泪珠与珍珠好像一对孪生兄弟,在文学中经常被相提并论,比如以前我们学过的李商隐《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很不相逢未嫁时”等等。那么,泪珠和珍珠到底有什么联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
2、学生阅读全文,思考:
①泪珠与珍珠有什么联系?
②课文都写了哪些泪珠?
讨论并小结:从外形上看,泪珠和珍珠都是无暇的,从内涵上看我们在饱受磨难,痛苦之后流下泪,而珍珠往往是在受到痛苦之后结成的。作者没有把眼泪比喻成一般的水,而是比喻成珍珠,足见泪珠的珍贵。
3、鉴赏全文
首先讨论文中写了哪些眼泪,明确:书中泪、亲子泪、分离泪、奋斗泪、慈悲泪和感恩泪;
接着分析这六种眼泪:
①对泪珠的感觉1—4自然段;
②对泪珠的感受5—9自然段;
③对泪珠的感悟10---13自然段。
问题:这几种眼泪写作顺序能否颠倒?说一说生活中,我们曾经的流泪经历。
最后对“爱”进行重新诠释,联系现在,对大家都有可能疏忽的“慈悲泪”以至“慈悲心”进行重点阐释。感受泪的真正内涵,以一组图片加小提琴背景音乐结束。
4、结语
谁说“生命”是一种“冷漠”,当我们睁着一双迷惑的眸子,弥望红尘,常被生活的沙子迷蒙了双眼,一滴滑落的清泪,宛若一粒晶莹的珍珠,“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泪珠与珍珠,珍珠与泪珠,都蕴涵着生命真谛。也许,最后能拯救这个地球的,只有眼泪。
八、板书设计:见于多媒体课件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废墟的召唤
下一篇:
阅读世界名著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