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782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网友来稿)
荣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申群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为适应知识经济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正日益受到重视。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在这一热潮中逐渐发展了起来。

      开设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

      何谓“语文研究性学习”,至今没有也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我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汉语文学习的特点,在秉承“大语文观”理念组织学生开展的语文学习活动中,以科学的态度、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研读、感悟、涵咏“大语文”调查现实社会,主动地发现问题乃至生成问题,掌握其中规律,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去解决语文学习以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获取语文知识,创造性地表达交流,培养语文技能,增加体验感悟,增强语文素养,培养科学态度,增强研究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为了认真组织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一个比较清醒地认识。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与一般的知识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全员性等五个基本特征。(程海东:《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教学》,《教学与管理》,2001—9)有认为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呈开放学习的态势,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完成,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即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也有观点认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主题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典型特征。(袁维新:《论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的特征》,《浙江教育科学》2001—2)也有人从研究性学习的性质定位角度出发,认为它具有探究性、主体性、交互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李召存:《研究性学习初探》,《中国教育学刊》2001—2)更有人把它与现有的学科教学相比,提出问题性、开放性、研究性、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合作性、综合性、内化性和创新性等十大特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困难与对策》,《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1)。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地、主动地发现问题或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个性化人格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人文性、研发性、开放性、感悟性、情感性、实践性、协作性等特点。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坚持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应站在指导者、帮助者的位置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以鼓励。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语文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各种文本对话、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这种学习还具有选择性,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研究性学习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过程、表达过程和操作过程,是一种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艰苦的、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体现出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学习是一种挑战。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是单纯学习书本知识,不能依赖教师的教授解决问题,而且强调自觉自主地动口、动脑、动眼、动耳、动手,教师的讲授仅为指点方向或开山引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积极主动地探索,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这样既可巩固已有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创造思维和个性品质。课题研究前自找资料、自我准备、自我设计方案;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活动后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在教学观念上,倡导“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条件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自主地决定研究成果的呈现的方式。这正如心理学家肯•韦尔伯认为真正的学习是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过程。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人文性。

      高中和初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均强调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习也遵循这一基本特点。


展开全文阅读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单纯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它更强调人文性和情感体验,这也是语文自身强烈的人文特征所决定的,语文科中包含丰富的人文题材,如诗歌、小说、戏剧等,是各个时代人们情感经验、意志品质的积累和反映,其散发出的人文特性对研究者而言较抽象,甚至有时可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研究学习中必须结合一定的历史、地理知识和特定的社会背景进行理解,同时要求研究者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尊重和发展人的情感体验,在自主学习中接受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以丰富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培养正确的认识观、历史观。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一个结果。这正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研发性。

      劳伦斯说:“人是思想的冒险家,所谓思想,当然指的是发现,而不是讲一些发霉的事实。”达尔文说得好:“科学无非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亲自去探求问题的结论,探究其中的规律,要成为一个发现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发现语文学习过程中和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其规律及技巧。语文研究性学习方式方法多样,社会调查,现场观察,走访专家,探究阅读,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改变了学习方式,学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展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否定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十分注重以其他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而提供并扩展学生多元学习的机会和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学习中的“知识储存”。

      四、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正说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无比广阔。语文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交往、交流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国家课程中,语文处于核心地位,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其内容面广,综合性强,包含自然、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科内容本身是以语言为载体向四周发散,极具开放性。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往往以“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为凭借,绝大多数问题均无明确的、单一的答案或称“标准的答案”,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诸多要素具有开放性,跨学科性强,内容开放,时间开放,角度开放,方法开放。研究者站在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必须运用发展多元的原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内容(范围或主题、问题)、研究资源、组织形式、研究时空、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成果的表述形式、学习评价等都应是开放的。就是在同一主题下,由于学生个人兴趣、积累和阅历以及研究活动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切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手段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等允许不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潜能、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珍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开放性。因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五、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感悟性。

      汉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传统语文教育在遵循汉语文文字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如诵读、涵咏、体味、积累等诸多行之有效的感悟方式,这些方式以学生主体的生命体验为主,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拓开学生的精神文化空间。”(孟祥英:《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2)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根据汉语文教育的感悟性特点,通过诵读、涵咏、体味、积累等等感悟方式对文本进行的解读与感悟。

      六、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情感性。

      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的阅读、表达(包含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过程之中,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情感体验。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并热情鼓励学生用表情朗读、激情演讲、真情抒发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七、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

      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是: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组织学生参与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只能靠在长期的语文实践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重视感悟、积累、运用,在大量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达到人文熏陶之目的。语文包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人文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趣味性强,可操作性强,能力要求涵盖了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学习过程中强调体验、运用、实践、交流、共享,语文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于语文实践,置身于社会生活,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通过发现、质疑、探究、实证、表达、交流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亲自参加到语文实践中,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功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研究性学习注重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掘;让学生以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身份置身于文化生态圈中,通过动口、动脑、动眼、动耳、动手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式、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八、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协作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虽然强调自觉自主地完成,尤其是对已初具独立意识的高中学生,但由于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跨度大,交差性强,仅靠单枪匹马的个人力量难以顺利解决问题,需要同学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取长补短,机动灵活,共同探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互相交流,彼此理解、关照,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了公共品质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肖川:《教育的视界》,岳鹿书社,2003年1月第1版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 版

      刘克兰主编:《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2 版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

      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 版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版

      全国中语会编:《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1995年9月北京第1版

      
标签:教学论文 语文研究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古都的秋(网友来稿)
下一篇: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形式(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