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5669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
亭林中学语文组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让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道德力量和理想光辉
2、比较阅读学习本文精选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以及运用类比、侧面烘烘托等表现手法。
3、领悟本文的哲理美。
教学安排
1、以标题为突破口,学生找出关键词句
2、难点:让学生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文章的前后的内在联系
3、重点: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
梁衡简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教学内容与步骤
(突破口: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1、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在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居里夫人的简历。
(提示大家:A 妇女受到歧视B死于白血病)
2、居里夫人的故事尽人皆知,粱衡却写出了另一番景致。首先,题目就不落俗套,《跨越百年的美丽》,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那么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提示:外表、理性)
(1)淡薄名利,(2)追求真理,治学严谨,(3)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环境恶劣,社会环境也恶劣)当时的社会对女子还是有偏见和歧视的,要突破这些偏见就要付出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4)持之以恒,(5)忘我,执着,不怕失败的精神,(6)有自制力,“故意把头发剪短”,(7)坚定、自信: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8)科学献身精神:笔记本发射线,结论:居里夫人不畏艰难、勇于为科学献身、藐视名利,有“大志、大求”的人。
3、比较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文体 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 语言
《悼念玛丽居里》
《跨越百年的美丽》
4、人们常说,美是禁不起时间的考验的,有“人老珠黄”的说法,总结居里夫人的美能够超越时间的原因。
(1)百年是虚词:永恒:她的贡献和优秀的品质将永存。
(2)作者对她充满了礼赞:A直接抒发; B间接类比
5、再次精读全文,让学生理解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及文末排比句的含义
6、讨论:在别的领域有否与之相提并论的美(谢希德、特丽莎修女;庇隆夫人、戴安娜王妃等)
7、思路拓展,讨论: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我眼中的美是怎么样的?
11、以《我眼中的美》为题写一篇短文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作文创新例文点评(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也谈时髦新词“理念”(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