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的原则,一般人都推崇近人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而以“信”置首位。这固然不错,但如果“信”不与“达”并重,则译出来的不是地道的现代白话,读起来别扭,还会费解甚至误解,达不到翻译古文的目的,也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问题在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表现。随便找一个例子。如《师说》“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教参书的译文是:“(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既是译文,为什么要像课文注释一样加括弧呢?由此导致学生也把译文弄得疙疙瘩瘩。“从”应译作“跟随”,才符合现代词语搭配习惯。“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不像一句正常的话,“成为疑难问题的”难道不是疑难问题,还是别的什么?不如译成:“那么他的疑难问题,就始终不能理解了。”我觉得这和汉译英有相通之处。某英语教科书上有一篇小说,其中有这么一句对话:“Even if you go then , there where wouldn’t be any result.”大多数同学译作:“即使你去了,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有一个同学译作:“你去了也是白搭。”虽然前者是不错的,甚至称得上是标准译文,但比起后者就要逊色多了。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了语文教育家于在春先生的一套《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当时我初出茅庐,他这套书起了很大作用。我非常赞同于先生在翻译古文上的观点:要“扫荡文言成分”,译文应当“彻底的白话化”。但是我们现在从教参书和各地模拟试题答案上所看到的文言翻译,却少有能达到于先生所提出的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