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792
标签:
教师随笔
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教师中心稿)
2004年乐至县初中八年级语文新课标课堂阅读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标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
乐至实验中学 梁军
可以这样说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是阅读教学的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一学期下来,学生面对一篇新的文章不会读,面对一张试卷不会做,又特别是新课标下的课堂阅读教学更是一片茫然。作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课必须作到三个环节,也就是阅读环节、解读环、拓展环节。那么每个环节又该怎样来落实呢?现我就个人的教学实际谈一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阅读的环节: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其实,阅读是一个大范畴,它包括粗读、精读,默读、朗读,浏览等等,当然这个环节的阅读指的是粗读,以了解文章的大意。至于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及布局谋篇、修辞方式等诸方面要放到解读环节。
张继先老先生说:阅读是学生的权力。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老师给学生阅读时间太少、老师指导的朗读方法太少、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的要求太少、老师范读太少。而阅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力条件,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阅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向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且尽量范读。
1.把阅读安排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2.阅读形式的多样化,分角色读、男女分读、默读、诵读、浏览等等,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要让目光与文字进行亲密接触,以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当然这样的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3.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那么一堂阅读课应该提出怎样的要求呢?这一步完成浅层次要求:①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准确把握字词的基本意;②根据背景及作者思想情感,概括文章的大意,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③基本理清文章结构。
4.指导阅读方法。要让学生完成所提出的要求,就必须教给他适当的方法。我主要让学会整体阅读的方法,整体阅读就是对一篇文章,一段文字甚至一句话的完整阅读,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等主要方面准确把握的一种阅读方法。在具体问题与整体关系上,整体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大家知道,写文章前是先整体构思,而写文章时总是语素组成词,词连成句,句缀成段,段联成篇的。而理解文章的顺序则是:篇----段----句----词。因此,所有具体问题都与整体息息相关。所以,整体阅读就显得十分必要。整体阅读的方法如下:
①拿到文字材料后,应从头至尾把所有文字符号都读完。
②对有关的字、词、句、段作出标记,特别是对不会认的字,不懂的词,读不断的句,以及朗读的语调、感情等作出标记,出现的问题要依靠同学自己在小组内解决。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老师可作一些抽查。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交给老师。
③注意相关背景、有关资料、注释条款。
④把握内容:看标题、抓主旨,用复述的方法。这一步非常重要,关系到第一个环节的成败。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是检验阅读效果的最好形式。
我在教学童话《巨人与孩子》时,就让学生阅读文本后讲故事;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让学生复述诗歌描绘几幅画面及说出诗人的愿望;教学通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时,就让学生说出课文为表现袁隆平品质,作者选取了那些典型事例?学习《别了,大不列颠尼亚》就让学生说出作者描绘几个场面?当然这些要求必须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然后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并且不要求完美,引导同学间质疑,允许同学间争论甚至辩论,这样才能作到落实。
⑤理清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这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初读课文所必须达到的。为达到目的我主要根据内容和结构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阅读讨论,了解文章结构,并不要求学生去分段归纳段意等。比如教学〈〈巴东三峡〉〉讨论:作者游踪是怎样的?说说作者沿途经过了那些地方? 教学〈〈满井游记〉〉第二段讨论:此段描写了京郊初春那些景色?教学<<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要求学生找出标题、导语、主体等部分以及谈谈国际国内对北
5.加强老师的范读,特别是诵读式的范读。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美的共鸣。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等 。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简单化,即老师读一遍学生读一遍就了事;二是形式化,老师提出要求然后学生去阅读,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更正公布答案。教师只是充当“提出问题 ”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色。这种阅读学生是没有兴趣的,正确的应是学生围绕问题充分阅读课文,围绕问题在小组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这样的阅读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是解读环节 :
解读环节是阅读课的核心,在老师的指导组织下,把学生组织到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去,从而对文本进行解读,那么解读环节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应该引入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必须以问题为中心。上半年张继先教授讲到解读这个环节时提出了两点:问题引入要具有挑战性要具有研究价值,讨论问题要有适宜的环境(民主的自由的、无权威的环境)。那么究竟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创设什么样的环境呢?
我认为老师所提问题应该是带全局性的整体性的,也就是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应该是能让学生结合教材谈出生活体验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启迪学生灵性、诱发学生悟性、激发学生创造性;创设的环境应该尊重学生个性,这个环境应该理解关心信任学生的。也就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人文性。
展开全文阅读
就目前情况来看教师问题引入存在一些问题,这在课堂教学方面有两点表现最为明显。
第一点,是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以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先进的启发式的教学法;结果导致了课堂发问的泛滥化,问问答答中充满了大量的是非问与填空问。所谓是非问,是老师自己说出问题和答案,向学生作一个是与否的求证;所谓填空问,是教材上已有明显的答案或者只是将教材的语句有意空出,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补齐。语文界有许多这方面的笑话。一个是说是教毛主席诗词的事,老师问: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齐答:万千条。又问:六亿神州怎么样的尧?学生齐答:尽舜尧。还有一个是说教周总理的诗歌,老师问:大江歌罢掉头到哪个方向?回答:大江歌罢掉头东。又问:面壁多少年图什么?回答:面壁十年图破壁。老师问:这首诗谁写的?学生一时不知,老师便“启发”:周什么?还没人答出,老师再“启发”:周恩什么?学生恍然大悟:周恩来。想一想,都“周恩”了,还能不“来”?这两个例子尽管有夸张的成分,但却辛辣地讽刺了这种牵牛式的满堂问----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还不如我们痛加批判的填鸭式和满堂灌。
第二点,把有关内容都变成问题,然后让学生逐个讨论、逐个回答、逐个争论、逐个评价,这也是不可取,有教训的。
要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学生动起来,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敢问。我以前教政治学科,从英语课程中的对划线部分提问这一题型得到启发,把自己懂的内容变成问题考别人,把不懂的内容变成问题问别人,现在教语文也这样做,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示以沉默。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一开始,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加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要理解关心和信任学生。学生一旦动起来了,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
如学习王尔德的童话《巨人与孩子》,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课文,然后将课文中的难点或疑点提出来。经仔细研读,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教师则根据教学目标,筛选出诸如“巨人花园经过怎样的变化?作者这样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些变化可以用那几幅画面体现出来?”“孩子给巨人花园带来了什么?”“巨人是怎样由自私变得充满爱心的?”“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六人为一组开展讨论,找依据回答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为背景,来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的,老师要尊重学生个性。教师的职能不是将现成的所谓“标准答案”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这种“课堂探究性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而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归纳整合为对课文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再反馈给学生。这种问题就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这种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中心,以讨论为交流方式,以陈述观点说出理由为要求,让课堂上每一位学习者(包括教师)都成为研究者。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
作为教师还应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谈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现在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的选择”。教师所培养的是有人格、有自尊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们不但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而且需要高度的人格自尊。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问答为主线,让学生顺着教师设置好的线路努力往前走的弊端,忽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和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既然如此,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本理念。语文学习最关键的是言语体验,这是语文课的根本。语文课应尊重学生言语实践亲历和亲历语感的积淀,在广泛的阅读中和生动的实际生活中体会语言的奥妙。
我在教学王尔德的童话《巨人和孩子》的第二自然段作语言分析时:作者用得最好的是叠音词的使用,“绿茸茸”“粉扑扑”“累累”表达了一种喜爱之情,这时我就问学生,你有自己用叠音词描绘事物的体验吗?说出来,并谈谈当时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同一篇课文,作者写巨人打开门走进花园抱小孩上树多次用“轻轻”“悄悄”等表达出巨人对春天的珍惜,对孩子的喜爱,这时,我也问学生,你有过“轻轻”“悄悄”的动作体验吗?告诉大家,并说出当时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我在教学《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就对学生说,你们平时有没有向家里人、同学、老师报告一些新鲜事的时候,当然学生反映很多。我就让学生在小组向同学报告新鲜事,然后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了新闻,按照新闻的要求我们又应该怎样报告呢?先小组作报道,然后告诉全班同学。一次,我在解读一篇描写人物的课文,分析结束后问学生直接描写人物可从那些方面描写,学生齐刷刷的回答: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我马上趁热打铁叫学生写一个人物片段,可大部分学学生无从下笔。我诱导学生,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经常谈起一些人,在谈到这些人的时候,总是要先总说这个人怎样,然后再各个方面谈这个人具体怎样,那你们就在小组先谈自己在生活中描述人的体验,然后再写。这样效果就好多了。这样的学习就把学生的经验结合了起来,无疑印象深得多兴趣大得多。
最后拓展环节:
张继先告诉我们,拓展环节有比较多的形式:文本之间的拓展、向读的拓展、向写的拓展、向生活空间拓展、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拓展。
文本之间的拓展我们已有意识无意识的做得比较多了,比如类型相同的阅读练习,这在课本后面和练习册安排的较多。
向读的拓展,这个在我们教学小说诗歌的时候安排的比较多,我们教学的小说基本是中长篇的节选,那么我们就叫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小说,教学诗歌的时候也是一样。当然我们要把这种被动的行为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拓展的目的。我的隔壁班一位同学在学《巴东三峡》时,课文里面引用了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的一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名妃尚有村”,他下来把这五首诗都找出来抄写、理解、背诵。
向写的的拓展,我们也经常在做。学了游记〈〈巴东三峡〉〉就让学生学习按游踪记叙的方法;学了新闻就让学生用新闻的格式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课文;学了小说,就要求学生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描写人物反映思想。
向写的拓展还需要想象。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在阅读教学中,要开启想象之门,点燃想象的智慧火花。按照课本的相同或相反的的思路想象,然后把他说出来或写出来,这也是把阅读所学拓展到写的过程。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之后,教师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狐狸吃到了美味的肉了吗?乌鸦伤心之余,会不会想到什么办法呢?”学生还没等老师把话讲完,就高高举起了手,有的说狐狸会马上把肉吃掉,有的说狐狸好不容易得到这块肉,会很珍惜,不舍得吃。意见发生了分歧,同学们议论纷纷,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之后,便让他们以《新编狐狸和乌鸦》为题,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我教〈〈黔之驴〉〉时,引导学生说:驴只有被老虎“断其喉、尽其肉”的下场吗?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学巨人和孩子引导学生想象哪个被巨人抱上树的小男孩从那里来?后又到那里去了?学生更是异想天开。
向生活空间拓展,现在显得特别重要,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尊重学生言语实践亲历和亲历语感的积淀”,那么我们就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把课堂课本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的课文文短意长,有的课文读完之后,情感还在回荡,若向课外延伸,就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语文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学〈〈黔之驴〉〉就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虚有其表、没有实际的本领”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让他们谈生活中的“艰苦奋斗”“积极向上”;学〈〈巨人和孩子〉〉,为使学生从作品的故事中走出来,走向现实,走向生活,去感悟生活现实和生活,就让学生就“爱心给世界和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自私给自己和世界带来不幸和痛苦”举个实例谈体会。向生活空间拓展不仅仅局限于一篇文章学完之后,阅读环节、解读环节也要不失时机的拓展,这样让课堂才鲜活生动。
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拓展。有些课文学完之后,学生已深深地被课文中的人物感染,那么我们就要很好的利用这种情绪,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一方面可怜杜甫的因几个顽童拿走几根茅草而恼怒,一方面也同情杜甫处境之艰辛,可更能触动学生心灵的是杜甫在如此景况之下竟有“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理想和胸襟。学生情绪激动,大为感概,就让学生谈处境、谈理想、谈胸襟。
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是不是在每一个40分钟必须得到体现呢,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不过一篇阅读课文教学是必须体现这三个环节的。在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要把这三个环节变成自觉行为。
2005年10月24日
标签:
教师随笔
新课标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小议《陌上桑》之“脱帽著俏头”——辨析“著”是戴还是“显露”,“俏头”是用纱巾“束发”还是“戴(网友来稿)
下一篇:
给些阳光,他们也一样灿烂(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