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267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中联想和想像能力训练一:形象解析,巧妙联系——概念联想法写作训练(网友来稿)
北京 陈中复 原创

      一 训练目的

      1.把握概念联想法的运用形式

      2.学会用“图现法”形象解析概念

      3.能够将几个概念巧妙联系起来

      二 训练指导

      1、联想法的要领

      客观世界既是运动发展的,又是互相联系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存在的事物。而各种联系着的事物,又必然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并由此形成各种动态型的联想形式。列宁曾深刻指出:“要想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联想法”正是这样一种把握、研究事物联系的思维技巧,同时也是一种写作技巧 。

      联想法的要领在于:要围绕“焦点”(指人们将要认识、解决的问题)进行串想。所谓串想,就是按照某一种思路为“轴心”,将若干想像活动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有过程的,并且是动态(发展)的思维活动。在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可清楚地看到上述思维技法的应用。爱因斯坦在作了大量的基础准备。理论积累之后,运用串想思维技巧进行了他的理论创造。他是这样进行串想的:首先,他想像在所有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即光速的不变性)。接着,他又想像:在所有相互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自然定律都是相同的。于是,最后他就想像到光线在引力场中会发生弯曲。就这样,在一系列丰富联想之后,爱因斯坦再把各种联想有机地“串联”起来,揭示出宇宙发展的最深刻逻辑关系,并由此创立了相对论。所以,我们说:爱因斯坦的思维活动,正是表现了一个完整的联想思维过程。

      再举一个实例:广东海康县药品公司在研究人造牛黄的过程中,从人造珍珠得到联想的启示。人造珍珠是有碎粒嵌入河蚌的体内,河蚌分泌出粘液包住摩擦而成,这和天然牛黄的形成过程十分相似:牛胆囊里进了异物后,以它为中心,周围凝聚许多胆素的分泌物,逐渐就形成了牛胆结石----牛黄。于是他们对牛施行了外科手术,在胆囊里植人异物,经过一年的实践,果然从牛胆里取出了结石----人造牛黄。这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靠的是联想。

      思维科学认为: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机制,联想技巧中的关键要素是“焦点”。所以,美国思维专家怀廷称其为“焦点法”(focus object method)。 即指人们将所要认识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焦点”,然后通过联想的形式,把若干其他对象集中到这个焦点上。以便形成新的观念,或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等等。所以,联想所指的并不是无目的、无规律的胡思乱想,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联系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运用具体思维技巧的科学的思考。

      要增强联想力。想像力,首先要“厚积”,积累丰厚的知识底蕴。而知识底蕴中关于能力的知识又是尤为重要的。因此,第一要着是建立或理解联想的“智力结构”知识体系。一般把联想分成下列六类:

      1. 概念联想: 由一个或几个概念而而产生的联想. 如由“冬”联想到“严寒”、“冷酷”、“干里冰封”、“万里雪飘” 。

      2.接近联想:由时空、事理上相关联、相接近而产生的联想。如由今年想到明年,由上海想到长江口,想到“龙头”。

      3.类似联想:由形状。状态。性质或特点等相类似而引起的联想。如,由月亮想到明镜,由太阳想到火炉。

      4.对比联想:由外表。实质或特点相反而引起的联想。如,大与小,白与黑,美与丑,岳飞与秦桧,忧患与安乐等等。

      5。假设联想:由假设的条件或结果引起的联想。如若池塘的水严重污染,则自然想到池鱼无法存活。

      6.因果联想:由因果关系引起的联想。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事理”缘由,如骄做必然自满,自满必然放纵。

      顿悟则是指联想的飞跃和突现:它往往是大量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突然碰撞时闪现的思维火花.

      联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反映事物外部联系的简单的。形态的联想,如由高山想到流水,由黑暗想到光明。唐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时空上的联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形色上的联系;也有反映事物内部联系的复杂的、意义的联想,如原因与结果。部分与整体。类与种。主和次等内在关系的联想。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关于“大宅子”的喻证法,以及“鱼翅”。“鸦片”。“烟具”等比喻,就是这种联想的结果。

      爱因斯坦说:“联想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联想可以概括世界一切……”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的第一步是进行建立联系的训练, 这种训练为你打开联想和想像的大门。而进行联想和想像能力训练应从概念联想法写作训练开始。

      概念联想法的运用形式有两种:解析概念和联系概念。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这两种形式具体的表现又不同。文章是否写得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种形式思维的运用情况如何。下面分别阐述概念联想法的这两种运用形式。


展开全文阅读
      2、运用“图现法”具体解析概念:

      “图现法”是具体解析概念的一种方法,它要求不直接去诠释、注解某个概念,而要求把这个概念所有内涵反映成自身经历的画面或情境。

      下面我们先以《砖》为题,运用“图现法”进行具体解析概念的思维训练。

      砖,是一种物体概念,凡是用物体概念进行联想时,都可以用“图现法”把它加以人格化,使它具有人的思想性格和精神品质。联想时也要注意选取不同角度和侧面,全方位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从砖的形态联想:由它的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棱角分明,联想到为人处世应方方正正,奉公守法,不做圆滑世故的市侩小人。

      从砖的质地联想:由砖具有刚性,宁折不弯,宁碎不软,联想到做人应有刚强不屈的气节。

      从砖的制作联想:由软泥巴脱成坯,晒干,经烈火的烧制变成坚硬的砖,联想到要想成为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过硬本领的人,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

      从砖的用途联想,可说的就更多了:

      ①单独一块砖,作用不大,但作为整个建筑物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却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引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二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个体脱离了整体,就没有多少价值,而整体若没有个体,也不成其为整体。

      ②一块长城砖不大显眼,但伟大万里长城正是由这一块块砖构成的,由此引出“伟大出自平凡”,或“团结就是力量”。

      ③一堆堆码放在一起的砖,很不坚固,因为砖与砖之间缺少水泥、石灰之类的粘结剂,由此联想到“人与人之间如果缺少理解与沟通,缺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只能是一盘散沙”。

      ④作为构筑墙体的砖,它们手拉手,肩并肩,几十年如一日,为人类遮风挡雨。日久天长,被风蚀雨淋,表层即使变成粉末脱落,也无悔地顽强地护卫着人类。

      ⑤砖可上可下,盖华屋美厦可以胜任,盖厕所猪圈也并无怨言,从不计较地位的高低,无论放在哪里,都忠于职守,决不见异思迁。

      ⑥作为铺路砖,任人踩,任人踏,为他人铺就了康庄大道,磨损了自己,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换取别人的方便。

      ⑦作为地基,一块块好端端的砖被深埋地下,永远不见天日,一生默默无闻地承受着一切重压。我们的事业多么需要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多么需要千千万万坚强地支撑起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石。

      没有联想的广度,就没有立意的深度,平时经常进行这种解析概念和概念联想的训练,拿起笔来就不会感到没的可写,就会文思汹涌,汩汩滔滔了,然后选择有内容,有深度,有新意的材料写。

      再例如:“夏天的雨 ”这一短语概念,倘若用图现法把它具体化,就得将它从不同角度来联想。它的特点:具有猛烈性和突发性,故称之为“暴风骤雨”;它的形态:既不同于“春雨绵绵”也不同于“秋雨潇潇”——还可以从夏雨将至时的情景来联想。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有一段对夏雨极为精彩的描绘:

      “刚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阵凤,墨云滚似地遮黑了半边天。地上的热气跟凉风搀合起来,夹杂着腥臊的干土,似凉又热;南边的半个天响晴白日,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慌失措。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又一阵风。风过去,街摊,行人,仿佛都被凤卷走了,全不见了,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就这样, 用“图现法”经过多角度的联想和想像, 对“夏雨”这个概念就具体化、形象化了,一幅“夏雨图”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而这时你就可以动笔写作了。

      又如《冬》这一类题目,是中学生写作中最常见的,面对这类题目应该怎样进行概念联想呢,首先仍从用“图现法”概念解析开始。“冬”这一类题目, 它的概念内涵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联想到“严寒”、“冷酷”、“干里冰封”、“万里雪飘”等等时令季节的特征,也可以联想到 “冬天来了,春天也不会远了”等人的感觉上的特征。但要写好这类散文最重要的一点是: 务必把“冬” 的概念形象地解析出来, 使其内涵具体化、形象化、个性化。也就是要把“严寒”、“冷酷” 之类转化为一个个情境、一幅幅图画。比如可以想。“成片的挂满雪珠的树林”、“忙着堆雪人、打雪仗的顽童” 还可以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图画,这些情境或图画中的内容事实上就是对“冬” 这个概念的一部分内涵“严寒”的“图现”,就是将它具体化、形象化的做法。当然,这些图画和情景实际上也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因而也是对这些概念内涵个性化的体现。

      再进一步说,仅仅把概念本身形象解析了还不够,还要“图现”这些图画和情境中的生动细节,比如可以联想起“水声冰下咽”、“雪花大如席”或是“六出飞花入户时” 等等表现冬景细节的名诗。因为只有写出这些细节,文章中所表现的图画和情境才是具体的、生动的,对概念的“图现”的解析才是准确的、形象的。

      要使图现概念获得满意的效果, 就要在动笔开始写之前,围绕概念进行回忆、回想有关情境,并把它们联系起来。回忆的第一步是回到往事中去。例如:写一篇春游某处的文字,要将春游时的顺序和细节,包括当时的感受一一回忆起来。某处的景观,游者观看时的感受,都要以一个个连续的情境的方式回想起来。这样对于要写的内容便基本想好了。回忆的第二步是开始选择要写的内容(也就是叙述的核心)。在这时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是把所有看到的景观都写进文章中去。这里仍是一个概念联想的问题。因为我们要写的是对“春” 这个概念特定内涵的形象具体的解析,因此,只要符合这个概念特定内涵的才能考虑,其余的则只好割爱了。例如:如果把“春”的特定内涵理解为“万物复苏”,这就要求将“春”的概念与“万物复苏”的概念联系起来,只有能够形象地反映“万物复苏” 概念内涵的图画和情境,才能够考虑写。那些和“万物复苏” 概念内涵联系不紧密甚至不相干的景观,则没有必要写进文章。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都需概念联想法的参与,而解析概念在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只有把握这个关键, 才能很好完成由感性思维过渡到文字符号的转化。就以茅盾先生的《风景谈》为例:作者是在对“风景”这个文字符号的概念内涵进行诠释(作者自已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之后,再对它进行补充、拓展,描写了六幅“风景画”(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也包括人们的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创作出这篇文章的。散文尚如此,说明文、议论文也不例外。总之,写作时对概念的图现化的解析,是写作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未完待续) 作者邮箱: chenzhongfu@126.com

      
标签:教学论文 高中联想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中联想和想像训练一(续)(网友来稿)
下一篇:孔乙己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