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7169  
标签:备课资料
介绍苏洵的《六国论》


      作者:likegang  

      苏洵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不赞成舞文弄墨、纯粹在辞章上耗费精力,曾说自己写文章没有什么别的长处,只是喜欢谈论用兵之道,评议古今形势。因此,他把自己比做汉代的政论家贾谊,而不愿意有人把他比做辞赋家司马相如。他的文集里所收的作品,主要的也就是政论文。这些政论文老辣犀利,简劲有力,宏伟雄迈,奔骤驰骋,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苏洵生活在11世纪前半期。当时,北宋王朝由于中央集权以及有关政策而引起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形成,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严重和表面化。不少具有开明进步思想的官僚士大夫纷纷要求改革。苏洵也带着儿子苏轼、苏辙从家乡四川赶到当时的都城汴京(现在河南省开封市),并且通过名重一时的欧阳修,在公元1058年把他二十来篇著作献给了宋仁宗,陈述他对于当前内政外交问题的意见。这里给大家介绍的《六国论》就是其中的一篇。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评论六国破灭的原因,提出对敌斗争应该注意的问题,借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发表自己对当时政治的见解,借题发挥,以古喻今。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这些措施不但大大减低了宋朝军队的战斗作用,而且严重削弱了抵御外来侵略的国防力量。赵宋统治者想尽办法抑制内部的叛变和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则妥协退让、屈辱求和。这种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和外交上的妥协退让,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助长了东北面的辽和西北面的西夏的气焰。到了11世纪中叶,辽和西夏更结成犄角之势,步步要挟,随时侵犯。北宋王朝主要的应付办法是逐年向辽和西夏缴纳绢匹银两,换取暂时的安宁喘息。结果,对内加重了人民负担,损伤自己的力量;对外则不断刺激敌人的胃口,使得它们更加贪得无厌。北宋王朝的这种方针路线和战国时代六国对待秦国的方针路线很相象。六国由于采取了这样的方针路线而破灭了,北宋王朝如果不改弦易辙,势必也将得到六国一样的下场。关心国家命运的苏洵,就是用这样的论点写下了这篇以古喻今,议论透辟的《六国论》。

      文章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作者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下定结论。作者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为什么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呢?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作者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自己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接着作者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他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它打胜仗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文章的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艰难;“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他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文章的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论述说: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它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到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燕国、赵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象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并加速了自己的破灭。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秦,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


展开全文阅读
      在文章第三段的末了,作者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了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这段话里,“三国各爱其地”,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指齐国不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戮自己的部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笔力豪肆,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的感慨。这一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待秦国。上一段末尾的设想,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错误的方针路线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这里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这样,毫无疑问,秦国即使想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去的。可是六国没有这样做。它们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作者最后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这是一句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文章的第五段也是作者的意有未尽的感慨。这一段感慨不同于前一段,前一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这里针对的是现实。整个《六国论》,应该说,到第四段就结束了。但是,作者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他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着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第四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第五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的深刻意义。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宋朝的对外政策。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宋朝则占有全国大部分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末,宋朝同样的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一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炼,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又暗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苏洵这篇文章探讨六国破灭的原因,我们不能认为作者的意见是全面的。要对六国破灭作科学的历史结论,我们还必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但是,单就“赂秦”一点而论,我们又得承认苏洵确实抓着了有关对敌斗争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作为历史经验,直到今天还具有很大的现实教育意义。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论述,也很费了一番匠心的安排,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到论说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作者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赵国“用武而不终”。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作者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另外,作者在进行评论的同时,又插入一些生动的叙述,引用一些形象的譬喻,例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又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再如:“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整篇文章因此避免了枯燥呆板的毛病,使读者感到摇曳多姿,兴味无穷。既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又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到了结尾,作者以感叹方式归到现实,行文略作回荡,收煞得意味含蓄不尽,而又极其苍劲雄迈。以上所述都足以看出作者见识深远,眼光犀利,议论精审透彻,行文干练老辣。前人评论苏洵的文章“博辩宏伟”,或者说他的文章的奔腾上下、纵横出入的气势有如江河决口,都确切地说明了苏洵散文的特色和成就。我们从这篇《六国论》里是不难体会到的。

      
标签:备课资料 介绍苏洵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六国论》导读(一)
下一篇:《六国论》的结构安排和语言特色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