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5881
标签:
备课资料
《六国论》的结构安排和语言特色
作者:likegang
这里重点探讨一下《六国论》的结构安排和语言特色,对于我们指导学生练习写作政论文,或许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先谈一下它的结构。
文章共分五段。每一段以总论点提携全文。启篇首句便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否定了一般人的见解;接着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弊在赂秦”——这是全文的总论点。继而以“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论据,对总论点作了概要阐明。这两个论据,又被作为分论点,分别在第二、第三两段里给以具体论证。
第二段紧扣前一个论据,阐明赂秦之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这里是从两个方面论述的:其一,用秦以积威所得比以攻取所得多百倍,与六国因赂秦所亡者比因战败而亡者也多百倍的事实,论证“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回应文章的首句“非兵不利,战不善”。其二,通过具体叙述诸侯赂秦的过程,感既颇深地指责了赂秦者为了“一夕”的苟安,而忘记先祖父创业不易、“举以与人”的失策,说明以有限之地奉无限之欲,结果必然是“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从而得出结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最后进一步推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并引用古人的比喻,补充和印证了自己的论据,发人深省。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第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紧扣后一个论据,引证历史事实,深入一步阐明“不赂者以赂者丧”。先以齐为例。齐虽未赂秦,但“与嬴而不助五国”,六国不同心,不能互相支援,结果“五国既丧,齐亦不免”。证实了前文的“失强援,不能独完”的论断。次举燕赵。从正面用它们的“用兵之效”的事实(燕虽小国而后亡;赵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等),从反面用它们由于内外政策的错误而导致灭亡的原因(燕派刺客,赵信谗而除良将),来证明“非兵不利,战不善”;强调指出它们“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也恰好论证了“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进行假言推理(“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说明六国如果不赂秦,不附秦,同心对敌,还可能不致于相继遭灭。至此,为总论点的成立,打下了另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为全文的结论。“呜呼!……悲夫!……”是两层意思。前者是为六国设策,还是主张“并力西向”抗秦,反对赂秦;后者感慨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以趋于灭亡。”最后一句(“为国者……”)从六国覆灭的惨痛史实,引出深刻的讽今,起到了过渡作用。
第五段重申六国之势虽弱于秦,然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接着又以假言判断(“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含蓄地、尖锐地针砭了北宋统治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对敌妥协投降的错误,预言其下场会比六国更加可悲。从而揭示出写作意图,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从以上分析看来,这篇史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紧紧围绕总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这是值得借鉴的。
再谈一下它的语言。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也有特色。为了论证的需要,文中有时直书径言。有时设问辩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加之论证中笔端颇带感情,而且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更增强了文章的感人力量。
围绕总论点所举的两个论据,前者是直抒己见,后者则用假设问答。这样写,在形式上不感呆板平滞,在内容上又切合情理——因为六国中赂秦者只有韩、魏、楚三国,齐、燕、赵并未赂秦,所以作者用设问的形式(“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接着予以答辩,就无懈可击了。
遣词造句相当精彩,排比、对偶、夸张、对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相得益彰。两个“百倍”的对比,令人触目惊心;接着以“今日”、“明日”相连续,极言割地之频;以“五城”、“十城”极言割地越来越多;以“一夕”二字,夸张苟安时间之短。前后对照,写出了赂秦者的困境。“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生动地说明了“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真理。“如弃草芥”和“犹抱薪救火”两个比喻,非常形象、贴切。前句表现了“举以与人”的轻率态度;后句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这些用语近乎夸张,却令人不感失真;相反,倒觉得入情入理。读到这里,人们自然会得出结论:赂秦者大为失策!
第三段主要采用了铺叙的笔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语势略呈平稳。到了第四段,文章连用两个感叹词,犹如异峰突起,谆谆之言,惋惜之情,发人深省。最后在第五段中婉转含蓄地讽喻了时政,言简意赅,令人深味不已。
古代文学评论家刘勰曾把“理定而后辞畅”作为“立文之本源”(《文心雕龙·情采》)。理,即文章的思想内容;辞,即文章的语言艺术。苏洵的这篇《六国论》,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主旨鲜明,说理透辟,语言畅达,无一句废话,可以说是一篇“理定”、“辞畅”的好文章。
标签:
备课资料
六国论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介绍苏洵的《六国论》
下一篇:
《六国论》评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