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386
标签:
教学论文
张显课标理念,张扬人文精神——200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网友来稿)
安工大附中 霍光武
200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兼顾毕业与升学双重测试目的。语文考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侧重考查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侧重考查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6年中考课改实验区语文试卷,充分凸显新课标理念,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具体特点如下:
一、依据课标和考纲,稳中有变
语文试卷,依据考试纲要,继续沿袭2005年中考模式,温馨提示后,分四大部分,22小题,分别是语文积累20分、阅读55分、语文综合运用15分和作文55分,另外卷面书写5分。继续允许使用《新华字典》。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古诗文考查材料都出自新课标推荐的50篇优秀诗文,并尽量与04、05年考题不同,(04、06年同时考到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05、06年同时考到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二部分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刘白羽的《晨》、叶圣陶的《习惯成自然》,均来自课外,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与05年文言文阅读材料都出自课内不同,今年文言文阅读材料《〈论语〉四则》,课内外各两则,课外两则与课内相关,短小浅显,学生借助提示、注解,基本可以理解。
第四部分作文,仍然是提供材料的话题作文,作文提示与要求保持不变。
考卷局部出现变化与调整,第一部分语文积累,古诗文默写由05年2、3两小题调整为1、2两小题,而05年1、4两小题则合并成为第3小题,分别涉及到多音字注音、改正错别字和名著阅读,名著阅读题题型由客观填空改为可以选择的填写读书资料卡,且分值由3分上升为5分。而近年来一直时兴的仿写、呼声很高的句式变换等未考。
考卷题型分布方面,选择、填空等客观题适当减少,题量由约占25%调整为20%,而简答、作文等主观题由75%上调为80%。
二、关注生活,充满人文关怀
语文考卷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陶冶情操、修身立业、治学交友、科学创新,充满人文关怀,如温馨提示、允许使用《新华字典》、重要提示加着重号等。
语文贵在学以致用,关注生活,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第2小题要求写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第三部分语文综合运用,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要求推荐名人名言、主题演讲、写邀请词、拟写班报栏目名称,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第二部分阅读,第13小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校“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第17小题,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四则《论语》的理解。这些都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第四部分作文导入语说,晶晶摔跤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作文所给材料鲜活,导入语能引起共鸣,提示与要求明确,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和社会,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强调积累,难易适度
中考兼顾毕业与升学双重目的,语文试卷强调积累,难易适度,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第一部分语文积累,古诗文默写、字词训练、名著阅读都紧扣课本,考查基础。第三部分语文综合运用,第18小题推荐名人名言,也重在积累。第二部分阅读,三个语段前两题相对容易,后两题较难。
几点思考:
一、作文与高考同步,话题作文继续有活力。但全国中考作文趋势是话题作文降温,命题、半命题作文有所回归,选题作文也应成为趋势。
二、许多热点话题考题未涉及,与其他学科关联不大。
三、近年来一直时兴的仿写、呼声很高的句式变换等未考,修改语病、看(读)图、修辞、标点等传统题继续缺失。
四、考试新贵手机短信息、颁将词等仍未问津。考卷未能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作者邮箱: ahmashgw@yahoo.com
标签:
教学论文
张显课标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正常自然适度克制(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语文课,你姓什么(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