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402
标签:
教学论文
艺术性的描写(教师中心稿)
艺术性的描写
更多更新资料:http://jnebook.scxxt.com.cn
在记叙文中写作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便是描写。我们常说的「行文如绘」、 「诗中有画」,指的便是艺术性描写的技巧。而前文已提过,"描写"并非客观的介绍,却偏向作者「主观」的印象。所以,如果说一个美女「手如柔荑」、「肤 如凝脂」,那是希望读者能「感觉」到,却不致于相信这是一件事实。就如「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描写句,也算是成功的。以下的几项 描写的技巧,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A)具体描写:
具体而入微的描写(原则:「细腻」)便是所谓的「细描法」,「细描」又称「工笔」,是指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进行精雕细刻的描写,不是着重在描绘 人、事、物大致上的轮廓,而是细致入微,一笔不苟地进行刻画,把描写对象栩栩如生地再出现出来。而这种刻画的功夫常要借用丰富的想象与譬喻、人的技巧来,衬托才行,最重要的是,少用抽象的「形容词」句,多用具体化的字眼引起读者的共鸣,譬如一桌「妈妈煮的菜」,光是用「好吃」的简单形容词,是无法挑起别人食欲的。还不如用以下的句子来得鲜明贴切:「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进门便嗅到煎鱼的香味,那味道沁鼻,牵动了我每一条神经,不觉垂涎三尺。琳琅满目的菜肴,配上五颜六色,这其中,都是用『爱』作调味料烹煮出来的啊l」----如此,「好吃」的感觉便能打动人心。
我们再来欣赏朱自清这篇~荷塘月色(节录)。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彷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水流,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彷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猛月,天上确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了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疏稀的倩影却又向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另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写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经过上述的描写,逼真传神情景交融,把我们带入了一种诗情画意的「静美」世界。本文最大的特色便是从形、色、香的角度多方面描写刻画,这当然非靠细腻的观察与体会不可了。
再看高三一班王素贞的作品:"我的金鱼缸"。
隔在透明玻璃后的,是一个热闹的小世界,水车努力地转着轴轮,转出一波波的「微风」,清柔地环绕着四周,纤细的水蕴草在微风的吹拂中,热情地跳着草裙舞,在光线的照射下,像是披了一袭半透明的绿色薄纱,引人遐思,大肚鱼捧着过大的啤酒肚,笨重地摆动尾辖,慢慢地前进。最招摇的,莫过于这只凸眼金鱼,瞧她睁大圆圆的双眼,黑色的眼珠在白晰的眼白衬托下,格外显著,嘟着小小的双唇,身着五颜六色的晚礼服,优雅地漫游着,蓬蓬的裙衬,轻轻地摆动,似乎正诱惑你:「来和我共舞吧?」寂寞的帮浦躲在假山后,偷偷抽着烟,一个个圆润的水泡从假山上浮出,向世人揭露了他的秘密,令他更不敢见人了,只能「噗、噗」地吐出一颗颗的水泡,悄悄地过日子。
读完牠的作品,我们可以尽情欣赏一个鱼缸世界的多采多姿,透过她的「慧心」,看到富有十足韵味、不一样的「静观自得」的境界。
(B)心理描写:
人物的心理描写很不容易,何况一个人的内心思潮,情感思维,怎能容易看透?这时我们只能藉助他外表的打扮、言语对话、动作或生活方式来猜测他的心理,藉这些构成鲜明的影象,使读者引起同样的心理,而不用「他想」「他的心里.‥」等抽象的字眼。 因此这是「立体」而「透明」地描写。以下一则是
「一位冥顽不灵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 老师:「志强,你过来!」 "干嘛?~"只见他一脸不耐烦地从门口走进来。 「为什么又作弊?三番两次!到底有没有羞耻心?」 「我高兴,我愿意,我喜欢!哼哼…」 「你!~~「老师重重地拍下桌子,怒视他一刻钟,看着他无所谓的表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 无力地开口又说:「告诉你多少遍,做人就要堂堂正正,对得起自己的良 心。这是一种最高的荣誉,为什么你就是听不见?」 「我呸!『良心』~良心一斤值多少钱?靠良心就能过活了吗?你这些长篇大论我已经不止听了几百遍啦!再啰唆,小心我弄点小钱找几个民代,让你吃不完兜着走!」
(C)想象描写:
用拟人转化的技巧,呈现万物的趣味性和生命力,把一切静止的景物连想或活生生的人类,透过自己的赤子之心,彷佛一切都鲜活了起来这是想象描写的最大功效。以下例文:
我家后园,荒芜不堪。然我于读书之暇,散步其中,随意游赏,亦觉别有情趣。 墙隅有刺柏一本,挺立岸然,高可三丈;旁有枣树一株,偻瘦小,相形见绌,刺伯俯视枣树,似有不屑之色,而枣树科立于旁,如仰首倪视,不敢仰攀。此情此态,真堪入姜,篱侧又有向日葵几行,系佣女所值。秋来做花大几盆。乍视之,如黄脸婆子,曝阳篱下,以笑脸迎人者。废池之旁,杂草丛生,一片碧色中,有粉白小朵,点缀其间则犹如小家碧玉,于门隙窗孔中,闪其盈盈双睁以窥人。 废墙半坦,藤蔓播距其上,时时探首窗门,同室内侵略,驱之复然,其百折不挠之精神,殊可佩也。然旁即我之书室.,我恐其挟蛇虫以俱来,履断前进藤蔓之首以示警,因此纷扰,使我对后园之兴趣,减色不少矣!
展开全文阅读
(D)抒情描写:
描写景物的同时,连带吐露心中之情,达成一种「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便是「抒情描写」。文学作品中触景生倩的佳句甚多。
1、「...人老丢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张可久、折桂令)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4、我曾见过北京十剎海拂牠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大而深密的,绿壁」,还迭苦拙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畜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载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么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你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节录朱自清「绿」)
这种「移情」作用的描写,就是在描写景物时,注入作者自己的真感情,使景物和作者发生了巧妙的关联,同学们在写景的同时,要在这一点技巧上多费心思,否则写景再如何「具体」、「鲜明」、「生动」,也只能流于片面的描写,无法提升文学作品的价值。
(E)侧面描写:
描写的观点或角度若一味地从正面切入,有时饺缺乏变化。我们若从侧面来叙述,「烘托」的效果说不定更能使读者印象深刻。譬如汉、陌上桑这首五言乐府,描写罗敷的美是从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使君等人见到她后所产生的反应,来烘托这个少女的美丽。所以,侧面烘托也不失为摹状写员的好方法。以下举例: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氐楼;秦民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群,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胡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怨,但坐观罗敷。.‥」(汉、夫名、陌上桑)
又如一个人懒惰邋遢,这样的侧面描写也很生动(不必直接批评、责骂)
『往床底一看,堆满了一脸盆既脏又臭的内衣、内裤、袜子……,大概已经一个多月没洗涤了。抽屉里有黏呼呼的口香糖;有打翻的墨汁,把课本、笔记本内页都濡湿了;有没吃完了方便面,袋子中有蟑螂、老鼠的大便,地板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一脚踩上去就是个脚印子.‥。』(巧思妙手织锦文P217)
(F)反面描写:
利用「反讽」的技巧,达到印象鲜明的效果,比如描写一个过度关心孩子的妈妈:
王小英真「幸运」,她的每---大生活都由妈妈来安排,就以欢乐周末,美好的星期天来说吧!她要赶着学英文、书法、提琴、钢琴、心算、珠算、美术、作文、舞蹈…。有一回,我们正在空地上玩官兵捉强盗,王妈妈和王小英正在路过,王妈妈脱口骂出:「真是一群野孩子!」,只见王小英以钦羡的眼光看着我们游戏,而王妈妈硬是拉她去学各种才艺,王小英真是太「幸福」了。(巧思妙手织锦文P217)
更多更新资料:http://jnebook.scxxt.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艺术性的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如何翻译文言句式?(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科学性的描写(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