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2646
标签:
教师随笔
鲁迅缘何成了现代学生公敌?
扬程
“你们最讨厌的人是谁?”老师问。“鲁迅。”学生们异口同声
的回答令老师大吃一惊。这是发生在一所重点中学里的真事。
记者在部分中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发现鲁迅在中学生中的“人缘”
的确不佳。高中生喜欢鲁迅作品的不到15%,初中生只有一成,男生
比女生更“讨厌”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论费厄泼赖应
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药》等几篇,被学生们评为最不喜
欢的鲁迅作品。
被尊为中国现代文学泰斗的鲁迅,为什么成了如今中学生们的
“公敌”呢?
“难懂”,是学生们“反鲁”的最重要原因。学生们反映,鲁迅
的作品普遍深奥,有的经老师讲解,还能理解;有些“高难度”的,
课外如《狂人日记》,课内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几乎读不懂。
鲁迅“匕首投枪”式的犀利文风,被中学生评为“过于偏激”。学生
们对鲁迅的遣词造句也颇有非议,认为鲁迅作品的一些句子文理不通。
有学生举例:“鲁迅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
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老师评点:佳句。我说:这里有两个人,
一个是男人,另一个也是男人。老师评点:废话。这样能说服人吗?”
学生们“反鲁”的另一个原因是鲁迅的文章“难学”。中学语文
课本中,几乎每篇鲁迅的作品都有要求背诵的章节,少则一两段,多
则上千字。一些老师对学生学习鲁迅文章的考察,不是看理解是否透
彻,而是上课抽背,考试默写,一字一标点都错不得。而且鲁迅作品
向来是考试重点,要强记的知识很多,所以学生一听到学鲁迅的作品,
马上头痛,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执信中学语文科姚学宗老师说:“学生们不喜欢鲁迅的文章,有
理解上存在时代障碍的原因,也有老师教授不得法的原因。”不少语
文老师满足于让学生背熟时代背景、中心思想等一些“考点”,忽略
对历史背景的分析介绍,而鲁迅文章针对性很强,对所处时代不了解
是难以读懂的。另一方面,将鲁迅奉为完人、不容置疑的教学态度亦
需改进。鲁迅的某些观点和修辞,在今天看来未必完全正确,有老师
曾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效果非常好。
学生们对鲁迅作品也非一概否定,《孔乙己》、《友邦惊诧论》、
《故乡》等篇目,都很受学生欢迎。据了解,新版中学语文课本删去
了部分时代差距较大的文章。希望新教材选篇得当,要求合理,让孩
子们更好地理解鲁迅,对鲁迅转“恨”为爱。
(原载《收获》2000年2 期)
标签:
教师随笔
鲁迅缘何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幸福·情人·家道·消费
下一篇: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送别钱钟书先生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