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069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金岳霖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重在细节)的特点。    

     2 .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 . 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  

     2 . 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 

  教学方法: 文本研习 、自读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整体把握

    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但是作者写作本文,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笔法,让世人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

    作者笔下的金岳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行将结束时有这样一句话:“谁也不会知道这位老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可以视做对老年金岳霖的特点的概括,也可以视做对他的一生特点的概括。

    在本文中,关于金岳霖的行事大约有:

    1奇特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2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生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又缺乏变通,不给学术沙龙东道主的面子。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对学生很爱护,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总的说来,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了他的学问品格。

    另外,本文语言也很有特色。汪曾祺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散文别具一格,经历了一辈子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这种韵味有点像巴金的《小狗包弟》,自然而然,少造作。本文的语句都很短,描叙性和议论性的语言都很精粹,辞达而已,不事夸张,但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了作者的本意。这样的语言粗看不见精彩,须细味才见功力,如描写金岳霖对学生讲《红楼梦》里的哲学时有一插曲:“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事件、情境本身就很有趣味性,作者只是照直说来,并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但留有阅读品味的余地。又如描写金岳霖与朋友的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这些语句中间没有可有可无的文字,也许老作家行文至此,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文风已经凝聚在字里行间了。

    二、问题探究

    1作者为了使文章生动活泼,写人时用了什么笔法?

    作者对金岳霖的描写是漫画式的。漫画笔法,可以是讽刺的,也可以是亲切热情的。本文表现为后一种,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幅夸张了的人物漫画,其实并不是作者想有意地或人为地夸张,而是人物本身就具有夸张性的特点,作者只要照直写来就自然生动活泼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似乎只写直观印象,并不像平时见到的写名人的文章那样郑重其事,非写出人物的深刻性、崇高性不可;作者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物,印象、感性、趣味的特点非常突出。

    2文章在剪裁布局方面有什么特点?

    为了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了使表达生动活泼,本文在剪裁布局上似乎有一番认真思考。作者先写金岳霖的外貌,后写其行为;同时又先写课堂上的金岳霖,后写生活中的金岳霖。作者把最深的印象写在前面,把一般的印象写在后面;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前面,把次重要的材料放在后面。文章还隐约按时间安排材料,由远及近地描写人物,先写西南联大时的金岳霖,后写解放后的金岳霖,体现一种历史的纵深与跨度。

    3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1)宽容个性。教师们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个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当中的一个,他外貌、言行奇特,无人干预。

    (2)思想自由。闻一多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骂蒋介石。

    (3)学术气氛很浓。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尽管战事频仍,纷扰不断,但西南联大教学秩序井然,师生们致力于学问、学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后来许多联大毕业生学有成就,都应归功于联大的办学方针和校园学习风气。


展开全文阅读
    4如何看待文中出现的“闲笔”?

    文章在描写金岳霖的穿着之后,展开联想,写到了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再往后,写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展开联想,写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与作者仍有来往。这两处描写,都是由“本事”言及“他事”,与金岳霖不甚相关,但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按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法则来说,这种“闲笔”是犯忌的,但汪曾祺写散文常有这种“闲笔”,并无人提出批评,倒是显示写作的个性,表现了老作家特有的文风。

    5本文的当代阅读价值何在?

    金岳霖是中国著名哲学家之一,学术界不少人都写文章称赞他的学术思想,肯定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而汪曾祺则把生活形象、师表形象留给广大读者,留给历史,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再有,金岳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凭借老作家汪曾祺的写作才华,写出来自成一篇有特色有趣味的散文佳作,供后人长久阅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另外,文章涉及西南联大的一些人和一些事,也有史料价值。

    三、关于练习  

    一、作者写金岳霖选用了哪些材料?写出了金岳霖怎样的个性?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把你的欣赏分析对同学说一说。

    设题意图:第一、二问是从写作方法上分析课文,这也是最基本的阅读检测,读过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自然应该总结一下人物的个性,分析一下文章选用的材料。这属于客观分析。第三问是主观评价,文章中的各处描写都很精彩,都值得认真欣赏,学生可以根据各人的爱好,选一处或两三处进行分析。“把你的欣赏分析对同学说一说”,这是个体探究加群体合作的学习方式。

    参考答案:

    第一问见“整体把握”中“关于金岳霖的行事”的分析,第二问见这些分析之后的总结,要注意,学生回答时不要简单地照搬课文最后对金岳霖总结的那一句话,应该有自己的总结体会,“整体把握”已经试作分析了;第三问由学生自己说主观感受和评价,即使对同一处描写也可以说出不同的感受和评价。

    二、你在本单元学了几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现在归纳总结一下你的阅读体会。下面提供一些思路(也可另找思路),请你就其中一个思路,对这几篇课文进行综合探究,并与同学研讨:

    1找准人物的特点,尤其是主要特点;

    2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特点和文章主题的材料;

    3恰当有序地安排材料,使文章成为有机的整体;

    4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5语言各具特色。

    设题意图:本着整合、提炼、综述的原则,总结、分析整个单元全部课文的阅读成果,这也是一种整体感知、整体把握。可供选择的论题很多,这里只提供了五个选题。鼓励学生选取新的论题,另找思路,改换选题,翻新花样。五个选题分别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方面作提示,把个性探究和群体合作限定在“语文”学习的范围。本单元课文都是散文名篇,是进行语文学习的好材料,五个选题都能在这些课文中得以落实。这样的练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头一次,所以要求不宜过高,答案不求深高、全面,只看重学习过程,获得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后应该经常这样做。

    参考答案略。

    四、教学建议  

    一、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

    本文故事吸引人,一方面与人物本身的趣味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关。前者,作者善于选取有趣的材料,善于将材料有效地组织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其间叙事的先后、详略,描叙、议论,过渡、照应等,都自然而然,又妥帖恰当。应当注意,分析写作方法不要忘记文章主题,分析“事”不要忘记“人”。作者写作本文的初衷和归宿还是描写一个现代学术史上的富有个性的人物。

    二、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

    品味本文的语言,需要有相当好的语感。学生也许难以品味到本文语言的精彩和作者的语言功力,可以慢慢体会,多读几遍,能体会到多少算多少。学生未必完全体会得到语言的简洁精粹,但语言的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可以认真体会,要说出个人品味的感想。

    三、发掘文章的认识价值

    虽然这不是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但探究一下还是有意义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的教师、学生怎样的特点,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还可以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说一说“我所知道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有哪些有名的教师和毕业生等。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金岳霖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朝圣者的容颜——读黑塞《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下一篇:青春山路上的无尽挽歌——“浪漫派骑士”黑塞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