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备课资料
阅读:3349
标签:
备课资料
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作者: 年少轻狂之携剑书生
读刘亮程的散文,如在夜色下行走于荒漠,放眼望去,苍茫无际,只有不尽的悲凉、困惑和孤独。
我一直相信,没有真实深入的生活经历,就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所以,只有刘亮程,只有土得掉渣的刘亮程,只有在沙沟梁生活了数十年的刘亮程,才能用如此质朴的文字,写出撼人心灵的篇章。“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刘亮程是一个喜欢思索的人, 不仅有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对人的生命的思索,哪怕是生活中最屑小的事物,一条虫,一棵草,一颗尘埃,刘亮程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索,我思故我在,刘亮程无愧于“乡村哲学家”的称号。
农村的贫瘠,落后,造成了人们生活的艰辛;生活的艰辛,则使人们过度的劳累;而过度的劳累,容易让人们的思想麻木和愚昧。以致使人们的生活变成了生存,一代一代成为简单的重复。善于思索的刘亮程想努力改变这枯燥的生活,却找不到方法,同时也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思索,所以困惑,也因为思索,所以孤独。在这样的一个小村庄里,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刘亮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困惑和孤独的折磨。“有时,我会花一晌午工夫。把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土包铲平,或在一片平地上无辜地挖一个大坑……”他把一棵树上的麻雀赶到另一棵树上,把一条渠里的水引进另一条渠,把一棵弯了的树拉直……“我有意无意地改变经它们,让本来黑的变成白,本来向东的去了西边”.可以看出,这些行为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是因为作者本人很迷茫和困惑,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却力不从心,只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这些改变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或许,这是作者思想和感情发泄的一种方法而已。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却永远不会为某一件事去忙碌。村里人说我是个“闲锤子”,他们靠一年年的丰收改建了家园,添置了农具和衣服。我还是老样子,他们不知道我改变了什么。”
“当我五十岁的时候,我会很自豪地目睹因为我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小事物……而这一切,只有我一个人清楚。”
“时间改变了我,改变了村里的一切……没人知道有些东西是被我改变的。”
作者特别强调了“他们”和“我”,进一步说“他们”不知道“我”,实际上是指“他们”不理解“我”,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内心深深的孤独。
“在我使唤坏好几把铁锨后,也会想到村里老掉的一些人,没见他们干出啥大事便把自己使唤成这副样子,腰也弯了,骨头也散架了。”作者对“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儿子,放羊”的农村生活感到困惑而又无力改变农村的现状,开始了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我无能为力。”
“如果我在黄沙梁一直住下去,我一样会看到这个村里的一切最终破败到底:锨刃磨钝,镰刀变成一弯废铁,墙倒塌井水枯竭。”
“一根锨把折断前就有人病死。一截麻绳磨细时就有人老死。我在黄沙梁还没活到一棵树长粗已经经历了五个人老死。那时全村32户,211口人,我13岁,或许稍小些,但不是最小的。我在那时看见死亡一个人一个人向我这边排。”
生命永远是说不完的话题,作者不仅感受了生命本身的悲凉,更感受了生命短暂的恐惧,和对孤独的恐惧。在作者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感情,困惑,孤独,悲凉,爱、恨、忧伤、快乐、痛苦、绝望……尤其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几千年不变的贫瘠,落后,艰辛,麻木,愚昧。是对现代农村深刻无情和血淋淋的揭露,批判和反思。如读鲁迅,截然不同,却又如此相似。鲁迅的文章,多深刻而尖锐;刘亮程的散文,文字质朴平实,却无不给人以哲思,真可谓句平意远。许多没有读懂刘亮程的朋友,或许受了某些人的影响,一味地认为刘亮程只是对农村的怀念,赞美,诗化。断章取义的张柠批判刘亮程有“反现代性”,是抱有很大偏见的,须知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刘亮程的散文是以孤独贯之的,书名“一个人的村庄”,我想就有此意。作者说过:“我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生活在时间之外的人,看着一个村庄、一代人一代人在流逝,我就站在时光之外看着他们。”而著名学者、评论家林贤治说的更形象:
“刘亮程是九十年代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才过而立之年,却经历了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世事沧桑;多少庄稼人,牲畜,田野,小麦和树木,在他的眼中出神入化,生死衰荣;他活得太久了。”
我想,刘亮程不是活得太久了,而是他看得太透了。
标签:
备课资料
读刘亮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虚拟村庄的诗意栖居者——刘亮程散文解析
下一篇:
读《摩罗:刘亮程的生命意识》随想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