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958
标签:
教师随笔
汉语热背后的文化联想(教师中心稿)
“汉语热”背后的文化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chinaqw.com.cn
2006年07月27日 09:42
前一阵子,笔者参加了大使馆举办的"汉语桥"比赛,虽说此次比赛主要是针对外国人的,但也吸引了不少华人青少年学生的参赛兴趣。说实话,比赛的内容十分庞杂,民族的历史的,地理的文化的,物质的精神的,林林总总的一大堆题目叫中国人都十分绕头,尤其对老外学生而言,可以说是相当的陌生。
尽管比赛内容大部分涉及的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本以为这样的题目对中国人来讲轻车熟路,但是从现场的发挥看,华人学生的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一群连普通话也说得结结巴巴的青少年,不但在回答自己祖籍国的历史常识时捉襟见肘,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之不足实在令人汗颜。
其实,教授任何一种语言无非是加深了解另一种别样的文化而已,除了学习优美的字词句,合适的语法,得体连贯的表达外,最重要的是对对方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如果不掌握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像西班牙人不知道唐吉柯德美国人不知道林肯一样是一件荒唐的事情。
说到这里,不能不使人想到一种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语言都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换言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集团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是这些做法和信念的习惯决定了人们特殊的生活方式。反过来说,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生活方式及其生活细节,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语言。
其实,教授任何一种语言无非是加深了解另一种别样的文化而已。
是的,目前的时代仍是一个以英语信息与交流为主的世界,国际贸易和国际政治是这样,文化和艺术交流也是如此,至少每天国际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95%是英语,就连中国大陆每年上千万的学生参加的四六级英语考试也是一项明确的佐证。
不得不承认,语言问题上还是存在决定意识,强势语言流行的背后正是美英强势文化的魅力使然。真的,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很少会去学一种非洲小国或越南山区的方言,更不要说主动对他们的文化感兴趣,除非是强烈的商业利益或是普渡众生的信仰力量为目标,否则,人们的意识总是习惯随大流。
事实上,目前海外正在掀起的汉语热,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民族自信心的上升,另一方面也是全球化形势下跨文化交流需求与日俱增的效应所致。除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全球商人目光外,到如今大量中国制造的输出,欧美人士频繁涌入中国为止,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经济实力的增加,渴望了解经济成长背后的文明机制优势也在情理之中。
甚至可以说,是老外要了解中国,接触中国,投资中国,体验中国,还不如说是中国古老的文化魅力正在重现生机与光彩。
中国的文化是方块字的文化。五千年以来,她是精神上滋润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语种之一,她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文化礼仪和生活习俗深深影响了亚洲地区的民众。在漫长的农耕社会的变迁中,她所积淀的文明之果,是人类历史中最精华的灿烂篇章。
全世界至今才发现原来汉语是进化中最先进的语言。比如,在数千年前,汉语也有罗嗦的后啜和字格,后来人们渐渐把那些无用的东西都抛弃了。比如用一个“了”字就把已经完成的动作表现出来了。根本不用什么现在过去完成时那么罗嗦。到了今天,她还居然和高科技世界融会贯通,无论在电子技术上,还是互联网系统中,中文语言以她特有的简洁、明快、高效沟通超越了现代技术沟通的局限,为中国人的创造力增添了翱翔的翅膀。
这仿佛应验了一句古话,叫做: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笔者手头的一则最新资料表明:目前在美国将近有1000所高校设中文课程,在日本大约有500余所大学中,几乎全都开设了中文课,其中85所大学设置了中文专业,近200万人学中文。在韩国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国入世后,学中文的人已超过了日文,许多家长甚至设法送年幼的子女到中国读书,希望孩子从小掌握流利的中文。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和柬埔寨学中文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可以想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的进一步强劲,这一波全球中文热必将持续燃烧,专家预计,用不了多久,中文将和英语、西班牙语一样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工作语言。
语言,可能是人类作为社会生物的第一大标志,虽说世界上大约60几亿人口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是,人们总是钟情自己熟悉的母语,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沟通。但是,自古以来,语言引起的沟通困难恐怕也是这个地球上最大的麻烦之一。
可以说,使用不同的语言,既造成了各地区文化的相互隔阂,同时又形成了各种文化的相对魅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每天用不同语言的交流大概成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
据一位汉语专家说,汉语的一个明显的优势是思维面广阔,在数学上由于单音节发音,对数字的反应速度也更快。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看,作为表意文字的汉语,由于可以自由组合新名词新概念以至新思想,可以容纳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冲击,既然WTO、CEO这些词都大摇大摆进入汉语殿堂,那么PK或者是VS,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此外,最令人叫绝的是中国人只要掌握了所使用三到四千汉字,就可以读懂唐诗、宋词、三国演绎、红楼梦和高科技论文,而一位英国的老外没有几万的词汇量就甭想看懂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一位西班牙友人曾告诉笔者,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西班牙人不掌握几万单词,恐怕既无法看懂一部古典小说,也没法写出一份合格的大学硕士论文。
因此,就语言的优越性来讲,其实西方人没有什么资格对汉语说三道四,连文盲都能很快地从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中找出汉语文本,因为汉语文本是最薄的那一本。
记得,一位语言学老师曾说过,一个人由非母语转为母语的正常时间大概在七年左右,如果我们能为华人后裔提供学习中文机会,用十年的时间,他们不但能学会并很好地掌握汉语,而且能用中文来进行跨文化的沟通,说实话,这不仅仅是一种造福子孙的功德。
展开全文阅读
尽管有人说,眼下只会说一种语言的统统皆是传统的人,而会用几种语言才是现代人的标志,此话当真不假。但学会自己的母语,至少对学会过一种全新的现代生活有着实实在在的帮助。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今汉语文化,无疑是世界文明宝库的组成部分,百年后,甚至千年后,汉语这首人间妙曲依然会被我们的后辈传唱不衰。孔子的书、李白的诗、司马迁的史记、王羲之的画、曹雪芹的小说,使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感情挫折时平添信心和勇气;壮观的万里长城、悠久的北京故宫、高亢嘹亮的京剧、江山如画的风景、56个民族的生生不息,毕竟,在这个地球上中国人也留下了无数非凡的创造。
看来,要让我们的后代了解本民族的精髓,必须从传统的母语文化入手,而要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就必须从所在国的语言学起,学好用好汉语,是海外中国人保持血脉传统融入当地社会的优势所在,学好外文,更是我们融入主流社会的首要基本功。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无论移民中的每个人主观上是否珍视自己的母语,但去国日久,客观上的西化都会越来越深,即不管感情上如何依恋母国文化,我们终究会在不知不觉中与她渐行渐远。但是,中国人是一个及其重视血脉之根的民族,一个个魔术般的方块字,也许就是祖宗们在我们世世代代华人血液中复制出来的最珍贵的文化基因。
假如,我们的华人后代们在学好所在国语言的同时,从小能够吸收中国文化的优良成份,去掉那些封闭、狭隘、自大的传统糟粕,那么,当他们长大后面对变化万千的世界时,或许在走向不同民族和文明的交流融合的路上,他们能够多一份宽广仁慈的胸怀,多一份开朗真诚的心态,多一份挑战未来的刚健自信……(来源/西班牙《欧华报》)
标签:
教师随笔
汉语热背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汉语落后难学”是一种神话(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农村中学作文素质训练方法谈略(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