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论文
阅读:9799
标签:
教学论文
不可思议!一名大学生连杀七人
2006年8月8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一个小村庄,一名大学生拎着镢头20分钟连杀7人。这7人里,除3人与其有“一些小恩怨”外,其余4人均为无端遭难。
大学生李征杀人,一口气杀7人,酿成4死3伤的悲剧。如此灭绝人性,滥杀无辜,看完报道使人毛骨悚然,其作案手段之惨忍令人发指。这是大学生吗,这是一个有理智的正常人吗?这同法西斯,同刽子手有何两样。
大学生施暴,无端的杀人现象并不是偶然: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因打牌被疑作弊,一怒锤杀四名同学;原系贵州电视大学直属分校二教部学生王文德,在学校因赌博发生争执将他的两名同学杀死;广州市海珠区某著名高校的大一学生,与其他两名同伙制造了一起血案,在学生公寓里将自己的好友杀死,而出发点是因赌球欠下巨债想绑架勒索钱财。等等。
大学生是学生中的佼佼者,虽说现在大学生人数已经超前,但是毕竟是受教育多年,心理也已趋向成熟,与一般的人相比,与知识浅的人员相比,应该法律知识更全面,更懂得生命的重要,更具有道德心,更应该有人性。但是扭曲的心态,日益滋生的肮脏思维加速个别大学生走向没落,加剧其良心道德的泯灭。
纵观这些大学生的犯罪缘由,不难看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合群,做事孤立,整天忧郁不欢、孤陋寡闻。李征的大学同学说,李征性格也很内向,不爱和人玩,常常一个人躲在宿舍里看小说,刚入学时曾参加过书法协会,但很快退出了,至于谈女友“那更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他“根本不和女生接触”。这种性格的大学生一天到晚生闷气,一点小事就记恨在心,由此不能得到释放,久而久之就无的暴发,其心态的不健康是导致其无故杀戮的一大原因。再则大学的设置,以分数评优劣,以考试论高低,应试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开化带来了缺失,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叫遵纪守法,什么是违法乱纪鉴别模糊,导致个别大学生动不动就感情用事,用极端来处理恩怨。
这一大学生狠杀无辜,使人感到痛心,感到愤慨。同时又一次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需要加大灌输。大学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应在于育人,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罗瑞明]
标签:
教学论文
不可思议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例谈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语文课堂的优化整合(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新课标新课程下的教学设想(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