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587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阅读课文,了解花儿这样红的原因,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品位作者生动的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花儿红的本质。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难点:课文设计的知识面广,说明的事理有一定的难度,要学生仔细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有关说明文的知识: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说明事物或阐释事理为主要内容,它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特点、功能或者解释事物的含义、原理、关系、演变等。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 2、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物位关系顺序、事物的逻辑关系顺序。逻辑顺序又主要是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特点到用途。 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
三、学生阅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结构。阅读的时候用笔划出生字,等阅读完以后来检查。
四、共同研讨课文的结构: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三部分:主体部分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时候按照内因和外因可以分两个层次。
五、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布置作业。
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分析第一部分(1自然段):
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并由此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
1、本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的描绘红色花儿给人民带来的喜悦,给春天带来的美丽色彩,是人们在喜悦中引起对红色成因的追探。
2、问句是设问吗?为什么?
答:不是设问,因为作者没有直接回答。作者只是用问句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三、分析第二部分(2-10自然段):
具体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一层(2-7)说明花朵呈现红色事实由它内部的种种条件和因素决定的,而首要因素是“物质基础”。
(1)第2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酸性花青素对花朵呈现红色所起的决定作用;还有举例子。
(2)这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主要用了从现象(花呈现红色)到本质(花青素使花呈现红色)的说明顺序。
(3)3、4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举例子的方法,以成色、黄色只含胡萝卜素,白色的花不含色素为例说明她们不呈现红色是因为她们没有花青素。
(4)第5段是从哪方面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答:是运用物理中的光学原理来解释懂的。
(5)学生来说明6、7段分别是哪些方面来说明的,并作具体的说明。
2、分析第二层(8-10段):(1)昆虫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上起什么作用?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明花红的原因?答:是从人工选择方面说的。
(3)10 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答: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
四、分析第三部分(11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概括。
五、概括总结全文:本文用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把比较抽象的科学知识说得既具体又明晰。本文用了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得说明方法。
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物质基础
花儿 物理学原理 内部因素
为什么 胜利需要
这样 进化观点
红 自然选择:昆虫起作用 外部因素
人工选择:进展快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花儿为什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7曹刿论战
下一篇:
《离骚》教学实录(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