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2354  
标签:备课资料
《过万重山漫想》思路之妙


      宋子江

      一、妙在漫想随航程展开

      这篇散文跟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一比就知道重点不是记游写景,而是抒写漫想胸臆。然而,“漫想”是航程中的漫想。三峡观景是漫想的触发点。把眼前实景和心中漫想在关系上处理好,在比例上处理好,这是构思时需要着重考虑的。我们看作者的安排真是恰到好处。船出夔门到穿过三峡,前后点到四处,点动成线。让人分明感觉船在走,走过了三峡全程。四处之间是三个漫想空间。由初见三峡、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入;由茫茫江水,想到洪荒时代三峡的形成,人类有史以来无数“第一个”,由葛洲坝工地,想到新长征需要无数“第一个”,需要开拓者。漫想随着航程展开种种想象都有根有据。景观变化,漫想也由此及彼,上古、现代、未来,组合成为绚烂的画卷。真是人心要比大地宽,思绪从洪荒到千百年后的历史长河中飞腾,这“漫想”的广袤性丰富性因而极其诱人,极其动人。

      二、妙在对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的想象从各方面深入展开,而且这是一位学者兼童话作家的想象

      游览三峡,想到第—个穿过三峡的是谁,思路这一步展开自然是妙的。然而这还不足为奇,不少人也能想得到。诸如游长城,会想到古人是怎么建造长城的;攀登黄山,会想到前人是怎么开凿山路石级的。不过一般人惊叹之余,想象也就—闪而过。“漫想”作者是学者,学识宏富,他又是寓言童话作家与诗人,他的想象可卓然不凡。他在想第一个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由神话到文献,理性地推断当在春秋战国之前,他又想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也不是凭空想象,而由《巴船下峡图》推测上去当时只能是独木船。他又想这样的壮举事前可能遭遇的舆论,那种种想象融合了无数阅历,寓言般的折射着现实世态。他又想象那“第—个”出发那—刻的心理活动,种种奇妙的想象更是联翩而至。谈到达段文字我们不能不惊叹:呵,作者心里有无穷无尽奇妙的想象!细看作者想象的思路,是这样展开的:长度、终点、路险(高崖、礁石、江水)、猛兽鬼怪(蚊、蛇、鬼)、命运。那些想象令人惊心动魄,而那位开拓者无所畏惧、顶天立地的形象也在作者的想象中耸立起来。

      三、妙在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又想到各种各样的“第一个”,思绪在更遥远的时空中飞腾

      单独—个,无论怎样深入,毕竟单薄,由点到面到立体的想象开去,就显得丰厚,多彩。作者上溯到人类历史的源头,想到种种“第一个”。于是,一曲赞美诗响起来,正是无数“第一个”,开拓了道路,历史才昂然向前。他们是“历史的脊梁”。高扬这种知难而进的开拓精神,这正是新时期需要的时代精神。

      四、妙在途中选取葛洲坝工地,思路由此反向行进

      葛洲坝之前,思路是上溯历史,葛洲坝之后,思路转向展望未来。热火朝天的葛洲坝工地正是向现代化进军的一个缩影。由此想到新长征中有多少“葛洲坝”在兴建,有多少新的“三峡”待穿过,新长征呼唤无数“第一个”。这样反问展开思路,既很自然,又显露了文章真谛。作者的漫想正是对新时期有着热烈的期待,期待人们在新长征中做奋勇当先的“第一个”,抖掉昨天的恶梦,瞩望明天的晨光,向宏伟目标进军。这一曲“漫想”,与时代的呼唤、党的动员令汇成新长征进军的号角。

      《试教通讯》高中语文专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期
标签:备课资料 过万重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下一篇:内蒙访古方法主线导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