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063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5
今生今世的证据
金湖二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的“家是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观点和含义。
2. 体会文中细腻的、个性化的场景描写,体验作者的情感。
3. 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能通过评点的方法与文本、作者及想象中的读者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
2. 文章富含哲理,需要仔细品味,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集思广益,通过评点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理解人与故乡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训练学生 运用评点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与把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阅刘亮程资料。
2.阅读文章,划出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段落,思考作者的情感。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打夯 一缕 瘸腿 抹杀 转弯抹角 抹布
hāng lǚ qué mǒ mò mā
二、导入
1.有人这样评价一位作家及作品说:“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里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世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这说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品读的刘亮程及其作品。
2.检查预习
⑴字音
⑵作家作品
请同学介绍一下作者生平。
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
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二、诵读并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三、探究文本
(一)研读第一段
1.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作品从一个人的迁徙开始,叙述一个人在没有懂得怜惜旧物时,对故乡的轻慢之举。
2.这段文字是全文的第1段,它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这段是一个铺垫,是为了与下文作对比的。
3.简析“我们想它们没有用处了”一句的深刻含义。
当人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一样东西的珍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是否珍贵,人们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它的。所以,文章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因为“它没有用处了”。
(二)研读二、三段
1.“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句中的“这”指代什么?为什么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
“这”指代上文所说的故乡“那些熟悉的东西”,包括草、土墙、房子、泥皮乃至泥皮上的烟垢和灰、划痕、木、铁钉等等。
因为故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
2.为什么“我”“曾经的生活,有一天回需要证明”?
人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自己并不能证明自己,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自己生活过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三)研读最后一段
1.为什么说这一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
这句话设想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故乡,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的印记不复存在时,他的生命、他的历史也就成了一片虚无,他没有“根”,也就没有了寄托与归宿,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结果是想“回家”,却只能走向“虚无”。
2.句中的“踏踏实实”与“虚无”语义相反,这种表述是否妥帖?
十分准确妥帖。“踏踏实实”强调迈上“虚无之途”的必然性
3. 怎样才能使“家园”不会“废失”?
一个人要想将他生命的物质痕迹全部留住是不可能的,但它回长久地留在记忆中,成为人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只有这样,“家园”才不会“废失”,否则人只能在“虚无”之中。
(四)纵观全文,说说刘亮程这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与一般的思乡散文有何不同。
本文没有过多的抒情,而是将感情深藏不露;没有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而是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难得的对乡村、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对乡村日常生活意义的发掘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之间冲突的反思。
展开全文阅读
(五)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明显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觉的,它表明,物与场景总是个人化的,是人感觉的延伸,它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这些对物的记忆显然是非常个人化的,换言之,故乡对人的意义并不是雷同的。这是故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存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的道理所在。
四、课堂小结
对于刘亮程来说,他的这个村庄,不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处所,是他终生所要表达和描述的对象,它更多地代表着他的生命与写作方式,是作家在内心深处不断构筑和丰富的一片灵魂领地。对于属于刘亮程这“一个人的村庄”来说,那里的灰鸟、虫子、老狗、胡杨树、逃跑的马、挣断缰绳的牛和那唯一的一边闲逛一边在内心琢磨的扛着铁锹的人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又无限的生命空间,在这里,忍耐、困苦和快乐是属于每一个沉静而卑微、孤独而深刻的灵魂的,作家以朴素简单的文字表达了他对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和土地的感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和理解。正因为如此,作家才能如此犀利而深情地感受到“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颗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五、课外拓展性阅读
阅读刘亮程的《谁在喊我》,进一步走进他的精神世界,感受他精心构筑的精神氛围。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今生今世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4
下一篇:
今生今世的证据教案6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