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955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案3
历史的回声

 

 

《六国论》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的政治目的。

2、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因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对话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一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是说宋代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2.“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3.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多媒体课件)

     1.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节奏和感情色彩

2.正确的读音标出

①六国互丧(sàng),率(shuài)赂秦耶 ②暴(pù)霜露 暴(bào)秦之欲无厌 ③洎(jì)牧以镵(chán)诛 ④胜负之数(shù) 数(shǔ)吕师孟叔侄 ⑤从(cóng)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zòng)散约败

     3.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赢)粮而景从 ③悉使(羸)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殆)尽之标 ⑤(怡)然自得 (贻)笑大方

     4.词语的古今义(古义见注释,仅举今义)

①六国互丧 。互,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②思厥先祖父。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③始速祸焉。 速,迅迅,快

④至于颠覆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以收贿)所得(城邑),与战胜(诸侯)而得者,(前者)其实(是后者之)百倍。 ②(诸侯)奉之弥繁,(秦)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抗秦之)计

     5.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文本研习

(一)总体把握

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生: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师:具体是指?

生: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师: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生: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

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

生:“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师: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生: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师: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

生: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的。

师::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

生: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师: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

生:“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师: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

生:第2段。

师: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

生:第3段。

师: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

生: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师: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

生: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生: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


展开全文阅读
师: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研习第1、2段。

     1.自由诵读

①    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分析讨论

  师: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生:第1、6两句

 师: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一句,可以吗?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生1: “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单纯肯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

生2: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上是论证中心论点的两个论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论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                      师: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生:本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过秦论》卒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三)研习第3段。

     1.指明诵读

     2.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3.分析讨论 

师: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生:“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师:哪一个是主要的?说明理由。

生:后一个。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

师:“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

生:推论。

   师: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

生:旁证。

   4.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5.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

1.      背诵第1――段,准备诵读第4、5段。

2.      2.细读第4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3段。

二、研习第4段

     1.指名诵读

     2.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3.分析讨论

师: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师: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生:“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生1:.“五国既丧”。

生2: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师: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

生:有赞扬,有批评。

师:赞扬什么?

生:以武力对抗的政策。

师:批判什么?

生: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生:“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师: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生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师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师: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


展开余文
生 :“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

师: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

生 :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

师: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生 :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4.诵读练习并检查。

 师: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5.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研习第4段

1.      齐声诵读

2.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师:“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1:各领出一层意思。

生2:“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师: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

生: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师: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生: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师:“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

3.      诵读练习并检查

4.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布置作业: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研习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师: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生:“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师:“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生: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师: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生: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师: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生: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师:那位同学能参考资料介绍一下时代背景?

 生1: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生2: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师:.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生1: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生2,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生3: 这种写法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方式同前。

师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师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能力迁移

小作文《我看••••••》  如《我看六国的破灭》

1.要求观点鲜明,举例典型,分析简明。

2.写200――300字。

3.写好发言讨论

教后札记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六国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江南的冬景
下一篇:《落日》教案3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