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076  
标签:备课资料
披文·讨源·玩绎——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看文学欣赏(网友来稿)
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路来森

      从总体上看,《文心雕龙·知音》是一篇论述文学批评的文章,但阅读是批评的基础,因此,刘勰在论述批评的同时,也在不自觉中论及阅读欣赏的过程。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缀”是联结,“缀文”是指写作文章。写作文章的人,总是情意先动,然后用文辞表达出来。“披”是指翻阅,但作为文学欣赏,“披文”并不仅仅指翻阅文章,它应指扫除一切阅读的障碍,包括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等。阅读文章的人,要先披阅文辞,然后才能感受到文章的情意。“披文”是前提,“入情”才是目的。在这里,刘勰抓住了文章欣赏的关键:文章的感情。我们知道,一切文学作品都是“情动而辞发”的结果,故都是诉之于感情的,阅读文学作品,“披文”之后,首先触动你的也是作品的感情。因之,欣赏文学作品,我们必须先作感情的融合投入。

      但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感情”的后面常常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文章的思想内涵。这样,刘勰接着提出了: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波”是水波,“源”是水源,在这里,刘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水波”比作文章的语言形式;“水源”比作文章的内涵。意思是说:像沿着水波寻找水源那样,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形式探求文章的思想内涵,即使文章的思想内涵再幽深,也定能显现出来。它指明: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是文学作品的必由之路。

      可是,文学欣赏又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文章阅读,它不仅要感受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还要获得一种更高级的审美享受。对之,刘勰又提出:

      “书亦国华,玩绎方美”。

      “玩”意为欣赏、玩味,“绎”原意为抽丝,这里引申为“探究”。这句话是说:文学作品是国家的精华,反复玩味,探究才能感受其中的美。那么,“玩味、探究”的“美”会给人一种怎样的审美享受呢?“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就一定会内心欢畅、满心喜悦,像春天登上高台和乐众人,音乐和美味吸引过客那样:怡情悦性,心荡神驰。

      至此,从“披文入情”到“欢然内怿”,刘勰论述了文学欣赏的全部过程,虽过于简约,但却抓住了大体。

      值得注意的是,刘勰在论述文学欣赏过程的时候,还提出了“心敏”和“深识”的见解。这一见解,构成了文学欣赏的必要条件。“心敏”是指心思敏捷、聪颖;“深识”意为深刻的见识(包括知识的积累和生活阅历)。他认为,“心敏则无不达”,“夫深识见奥”。心思敏捷,则情理无不通达;见识深广,才能看出深奥的意旨。这就告诉我们,进行文学欣赏,必须注意学识、生活修养,必须培养自己的性情。

      作者邮箱: lulaisen123@163.com

      
标签:备课资料 披文·讨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我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及相应对策(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华亭鹤唳与莼鲈之思(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