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8519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案设计3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两首诗均是外国诗,都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莱蒙托夫通过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休斯通过抒写故乡的河流来抒情,无论是莱蒙托夫的俄罗斯大地还是休斯的河流,都距学生遥远而陌生。因此,本设计打算利用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学习全诗。
教学步骤:
一、学习莱蒙托夫的《祖国》
1.朗读全诗,初步感受
2.续写诗句,体验情感
(1)教师示例,如:
祖国啊,我爱你那野火冒起的轻烟,因为它们在我的眼里恰似一支优美的小夜曲,是那样美妙动人!
(2)学生活动。
(3)师生交流,形成如下句子:
祖国啊,我爱你那小山上闪着微光的白桦,它们正像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亲密无间、坚贞不渝。
祖国啊,我爱你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从那里飘出的是和美的交响曲,温馨的春之歌。
祖国啊,我爱你那醉酒的农人的笑谈,那笑谈里有着多少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和乐啊!
祖国啊,我爱你那农人们伴着口哨的舞蹈,舞姿里有着生活的多姿多彩,伴和着生活的甜美怡人!
……
3.改写诗句,歌唱祖国
(1)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分号为限,可分为五小节,任选一节改写成散文,必须用进下列词语:
温馨宁静 质朴简单 美不胜收 刻骨铭心
(2)教师出示自己的范文,如第四小节,可以改写为:
我喜欢这样的温馨宁静的时刻: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村的路口,看看那堆满谷物的打谷场,从那里飘来阵阵丰收的馨香;再回头望望那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在暮色中静默无言,是那样和蔼可亲;在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后,是乡亲们质朴简单的日子……这样平常而普通的乡村风景,在我眼里美不胜收,因为,我刻骨铭心地爱着这片土地!
(3)学生活动,交流。
二、过渡
祖国是什么?祖国是壮丽的河山,是勤劳的人民,祖国还是是悠久的历史。下面就和休斯一起追溯黑人的历史。
三、学习休斯《黑人谈河流》
1.了解背景
(1)教师讲解相关知识。
关于黑人: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存的土地受到殖民地统治者的侵略,许多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获得自由。
(2)学生交流他们课外收集的资料。
关于河流:
幼发拉底河——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也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的黑奴获得解放。
2.体验情感
(1)用“诗人谈河流,就是谈 ”说话。
(2)学生活动,交流,形成如下内容: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的历史。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人类的文明。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自己这令人自豪的种族。
诗人谈河流,就是在谈黑人在深重苦难下创造历史的伟大。
……
四、比较两首诗写作上的不同点
(1)学生自主发现。
(2)学生交流,教师评点,并提示比较的角度,师生共同形成如下文字:
两首诗一从空间着笔,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一从时间入手,追溯黑人悠久的历史。
两首诗一把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爱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一通过“河流”这一意象来表明对自己历史的自豪。
两首诗一在平实质朴中见真情;一于深邃精练里显自豪。
展开全文阅读
两首诗一充分展现了俄罗斯山川之美;一尽情吟咏着黑人历史之久。
……
五、分组朗读,收束全课
女生朗读《祖国》,男生朗读《黑人谈河流》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两首诗均为外国诗,学生都诗歌作者及背景均不熟悉,因此可以采用“助读”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即在学习过程中穿插图片或赏析性美文,帮助学生完成阅读。
教学步骤:
一、学习诗歌《祖国》
1.第一次穿插:俄罗斯大地的图片资料。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受。
3.第二次穿插:教师自写的赏析美文。
我喜欢这样的温馨宁静的时刻: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小村的路口,看看那堆满谷物的打谷场,从那里飘来阵阵丰收的馨香;再回头望望那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在暮色中静默无言,是那样和蔼可亲;在那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后,是乡亲们质朴简单的日子……这样平常而普通的乡村风景,在我眼里美不胜收,因为,我刻骨铭心地爱着这片土地!
4.学生自选诗句,进行赏析。
二、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学习《黑人谈河流》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外国诗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案
下一篇:
刘绍棠的“堕落”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