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9689  
标签:教师随笔
刘绍棠的堕落
  初中语文第一册课本中选入了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诚如课文前面的“自读提示”所说:“在本文中,作者从亲身经历中截取了几次吃榆钱饭的生活片段,反映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日益富裕的新面貌。”

  刘绍棠,1936年生,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清新纯朴,富于泥土气息。刘绍棠是建国后五十年代出现的一位早熟的青年作家。1952年1月1日,16岁的刘绍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小说《红花》,引起了全国青年读者的注意。1952年9月,刘绍棠又在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这篇小说在1953年被编入高中语文课本。当时,刘绍棠也在高中上学,据说,当老师讲到这一课时,不好意思讲了,只好请坐在下面听课的刘绍棠上来讲。刘绍棠因此在全国赢得了“神童作家”的美誉。

  常言说,树大招风,毁随誉至。在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中,刘绍棠很快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光是文学大师茅盾先生所写的批判文章,就有四篇:

  《刘绍棠的经历给我们的教育意义》,《中国青年报》,1957年第九期;

  《关于写真实和独立思考》,《中国青年报》,1957年8月16日;

  《公式化、概念化如何避免?》,《文艺学习》第九期;

  《我们要把刘绍棠当作一面镜子》,《人民日报》1957年10月17日。

  著名作家老舍也写了《勖青年作家》一文,不指名地批判了刘绍棠。

  文艺理论家周扬在《文艺界的一场大辩论》中,批判刘绍棠的篇幅仅次于丁玲,并且大骂刘绍棠是“不知天高地厚”。

  茅盾在他写的《我们要把刘绍棠当作一面镜子》中,也刘绍棠“不知天高地厚”:

  “在《刘绍棠的经历给我们的教育意义》文中,我说过:‘刘绍棠的反党经过,正如丁、陈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丁玲、陈企霞、冯雪峰等,有其基本类似之处。’这就是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骄傲自满,对党闹独立,觉得党限制了他们的发展,觉得党干涉了他们的自由,这样当然发展到反党)和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的文艺思想。这篇文章写得早一点,现在看了更多的揭发刘绍棠的材料,我觉得刘绍棠还多一个特点:无知(生活经验、文艺知识、一般文化知识都是很贫乏的)而狂妄。‘不知天高地厚’,这句话对他说是很合适的。”

  茅盾在《我们要把刘绍棠当作一面镜子》中还称刘绍棠堕落了:

“刘绍棠一方面无知得很,一方面狂妄得很。这种不老实,不踏实的作风,都不是一个青年作者所应有的。一个青年犯了这种毛病,一定要毁灭自己!开这样的批判会,是指出他的病根来,挽救他。

  刘绍棠的堕落过程,让我们注意到培养青年作家的一些问题。”

  1979年,茅盾先生在出版论文集时,竟然还把批判刘绍棠的两篇文章收入到论文集。不久,刘绍棠得以“改正”。茅盾先生托人向刘绍棠致歉。后来,那本论文集再版时,茅盾抽掉了那两篇批判刘绍棠的文章。

  在批判刘绍棠时,郭沫若也引用谚语,直斥他是“十岁的神童,二十岁的才子,三十岁的庸人,四十岁的老而不死。”

  这样,刘绍棠在1957年就很自然地被打成“右派”,蒙尘二十二年,于1979年才得以“改正”。他谈起这些经历时,自嘲说:

  “我的大半生遭遇,真被郭老言中了。从二十一岁划右到四十三岁‘改正’,我回乡务农,体力和技能不如一个小脚放足的老太太,货真价实是个庸人。四十三岁‘改正’之后,拼命干了九年,五十二岁中风病倒,但并未病故,正是‘老而不死’。”
  本文参考以下资料:

  1、《回忆与研究》,李维汉著。

  2、《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著。

  3、《邓小平文选(1975—1982)》。

  4、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爱国人士中的右派复查问题的请示报告》。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刘绍棠《坐家》,《文汇报》1990年1月25日。
标签:教师随笔 刘绍棠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案设计3
下一篇:周扬与刘绍棠的恩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