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624
标签:
教师随笔
课程改革实践需要教育哲学的滋养(教师中心稿)
课程改革实践需要教育哲学的滋养
武汉市江夏一中 程良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段、各学科《课程标准》颁行以来,全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犹如大江的春潮,汹涌澎湃,滚滚向前,形势很是喜人。但正如江流也有弯曲,也会遭遇到暗礁一样,课程改革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挫折,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听过一些课,参加过一些会议,调查过一些师生,也拜读过一些媒体的报道和言论,窃以为,这些问题尽管表现在方方面面,但究其根底,还是我们的课改实践缺乏教育哲学的滋养。
哲学首先是关于人的学问。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研究人与外界(他人他物)的关系,研究人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教育哲学即是研究教育领域和教育话题内有关人的诸多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实践作为一项亿万中小学师生参与的宏大工程,如果缺少教育哲学的指导,难免在主体地位、思想方法、教学行为等一系列问题上出现偏差。本文不打算全面展开,只想在几个具体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上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无疑打下了师道尊严、教师主宰的烙印。新课程明确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生是主体,这些都是正确而有针对性的提法。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课堂没有“预设”,只有学生“生成”;学生解读文本没有“错误”,只有“多元取向”;教师没有观点和是非评价,一切以学生意见为是。甚至发展到学习设计、学习行为、学习任务,都是学生说了算,教师放弃了要求和督促。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操作,很难说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相吻合。课堂教学中,“主体”究竟是谁?长期以来,有“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说法,这种观点有它相对正确的一面,主要是端正并强调了学生的地位,也明确了教师“导”的作用。但严格说起来,这里的“主体”不是哲学上的“主体”,哲学上的“主体”跟“主导”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与之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客体”,而很显然,教师不应该是教学中理论上的“客体”。按照《课程改革纲要》的理念,教学应该是师生双主体互动的行进过程,课堂教学亦如是。展开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虽然从理论上讲,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又确实是有时以教为主,有时以学为主。比如说,一堂课的宏观设计,往往以教师为主;而很多具体的学习行为,又是以学生为主,这是师生们都有体会的。当教师为主体时,学生和文本就是客体;当学生为主体时,文本就是客体,甚至有时教师也成了客体,如学生请教和质疑教师的时候,学生设计学习情境,请教师参与的时候;教学情境自始至终起着中介的作用。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不断转换、相互作用的过程。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尽到自己的责任;学生也才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而现在的有些课堂,片面强调学生主体,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放弃了教师的责任,在理论上走向了绝对化,在实践上出现了很多教学混乱和教学失误,是需要矫正的。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指学习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课程标准》提出了新课程教学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提出,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学科素养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是很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自主学习还要不要教师的指导?如何指导?合作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实效性怎么保证?探究性学习中探究什么样的问题?范围和深度如何把握?等等,这些方面都存在着误区。比如语文教学,学生自读课文是自主学习。但是,什么情况下需要默读?什么情况下需要朗读?带着什么样的要求去读书(朗读或者默读)比较合适?自读课文之后的教学环节怎样承接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阅读规律?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是都解决得很好了。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往往也是热热闹闹的多,富有实效的少。一般说,学生交换信息、资源共享时需要合作学习;讨论难点,“疑义相与析”时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小组不宜过大,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家能畅所欲言、展开讨论为好。这些决定合作学习成败的问题,教师们往往关注不够。至于探究学习,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与学科的关系如何,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目前的语文教学,在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往往追求形式较多,讲求效果不足。从而对新课程的很多很好的理念只得其“形”而未得其“意”,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
文本与拓展。《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拓展学习,向其他学科拓展,向社会生活拓展,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向学生的思想感情拓展。拓展学习对于开阔学生思路,沟通学科之间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生的体验学习,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拓展”应该是在学习文本基础上的拓展;换言之,学习文本是主要的,第一位的,拓展学习是次要的,第二位的。而现在不少的课堂教学,对这二者的关系,处理得并不尽如人意。笔者听过一节语文课,师生学习的是一首以大海中的“岛屿”为吟咏对象的诗歌,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一个新时代教师的品质和情怀。诗写得很含蓄,也很深刻。可是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倾情感悟和深入鉴赏,而是很肤浅地讨论了一下诗歌主题,简单地讲了一下象征手法,然后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写歌颂教师的诗歌,并当堂诵读。应该说,教师的这种拓展意识和拓展设计还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喧宾夺主,文本没有解读到位,所以学生没有能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走进诗歌,充分领略诗歌的情感意蕴和表达技巧,降低了阅读教学的效果,混淆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区别,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语文课堂上,这类课型不少。很多教师都喜欢在课堂上长出一条“拓展”的尾巴,差不多成了一种模式。笔者认为,一堂课、一个教学内容的拓展设计,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没有必要拓展,如果通过文本解读,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已经达到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再去拓展。二是朝哪个方向拓展,拓展多远,要视学生情况或者与学生商量着决定,一般不能喧宾夺主。现行的教科书,编者有些教学拓展方面的训练设计,但这只是建议,我们也只能作为参考,完全没有必要不顾教学的具体情况,一律奉命执行。
展开全文阅读
教学与应试。现在,在媒体报道和教师议论中,有一种怪现象:实施课程改革,贯彻《课程标准》,进行素质教育,学生就考试不好;学生高考中考成绩优良,往往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功劳。“新课程不能应考”、“素质教育不能应考”的传言,不胫而走。这类舆论,的确已经构成了对课程改革的冲击。笔者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讨论。其一,课程改革实践要不要直面高考中考?从理论上讲,按照课程改革理念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课改后的学生应该能够考得更好。但实践中往往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考试命题往往滞后于教学和课程改革,一纸试卷难以考查出学生的素质状况。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课程改革实践怎么办?是完全不顾及高考中考的实际情况,仍然一味“清高”、我行我素?还是退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还是在进行课程改革实践的同时,研究高考中考改革的进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实践证明,第三种选择比较明智,比较切合实际。因为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不考虑到受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反响,广大的学生和家长不答应,这样的改革还有什么意义,还能够推行得下去吗?其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之间,换言之,推进课程改革与学生考出好成绩之间,能不能实现统一,能不能找到结合点?依笔者的经验,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但需要解决认识和操作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任何改革创新,都是立足于传统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应该努力吸取传统教学中积极的因素,包括正确的思想和有效的方法,而决不能将传统教学的大厦推倒重建,对传统教学中有用的东西一概否定。比如,传统教学“三先三后”的学习方法(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发问)就是值得借鉴的。其次,大力探索植根于传统教学积极因素基础上的、并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行为和经验。例如,理科学科教学,学生都要做一定数量的作业,教师批改后,往往要评讲。这种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每道题学生错误的人数有多有少,教师一般性评讲,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且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一定好。如果作一点改革,只评讲那些错误率高于60﹪的题,其他错题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相互讨论、请教老师等途径去自行解决,这样处理,不仅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培养了学生自错自纠、自己负责的精神。即使有个别学生落实不好,还可以通过定期的“错题再测”来督促。这样教学,是不是既关注了学生的品质、态度和习惯,又落实了教学内容?如果每个教学举措,都像这样用心地去推敲和打磨,就能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结合点。要言之,课程改革半途而废,重回应试教育的老路无疑是错误的;回避高考中考,继续天马行空,既不现实,也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在继续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顾及到高考中考的实际情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学生既有高素质又有高分数,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努力探索和实践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把课程改革实践和各类应试对立起来,而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找到他们的联系,将他们和谐地统一起来。
总之,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在主体地位、思想方法、教学行为等方面,确实存在着理想化、简单化、绝对化、内容和形式对立等方面的问题,缺少辩证地、全面地、联系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哲学头脑。这不是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理念的错,问题主要出在实践层面,根源在于某些一线教师教育哲学的修养不足。著名的美国教育哲学家麦克莱伦说:教育哲学“是对人类理性在教育实践中所采取的独特形式的探究”,教育实践需要人类理性,人类理性在教育实践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对此,我们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还理解得不够深透。因此,在推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对教育哲学的学习,实在是我们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
以上提出了一些问题,作了一些分析,但限于作者水平,并未提出多少解决的办法,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带着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共同研究这一问题,使课程改革实践这棵春天的幼苗,能获得更充足的教育哲学的滋养,更快地生长成参天大树。
作者 程良焱
单位 武汉市江夏一中
电话 13707120716
邮编 430200
邮箱 cly52@163.com
标签:
教师随笔
课程改革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快速阅读卷首语(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