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论文
阅读:356
标签:
教学论文
评论:教师,你有权利说不
南方周末 2001-01-13 王岱
前几天被邀到一个县级市的中学去座谈。当该校校长离席后,刚才埋头做笔记的全体教师都舒展一下筋骨,放松了下来。会场顿时热烈活跃起来。有的老师讲:王老师你们的经验真好,可在我们这儿行不通。这儿,每周几小考,每月一大考。学生从早晨五点半到晚上十点半除了吃饭就是上课。每四周才休息一天,老师也是如此。休息的这一天,学校还安排这活动那会议。每个晚自习老师来给五毛钱,不来扣两块。这些我们都认了。更可怕的是量化,每次考完之后算分,算分的标准很复杂,这和老师的收入挂钩,还关系到聘用问题。为了弄出好成绩,老师便拼命地布置作业,拼命地挤占学生的时间。
我顿时感到眼前这些教师变成了卓别林《摩登时代》中流水线上的工人,没有喘息的时间,没有思考的时间,教育在这里已不成其为教育了,而成了按件计酬工业流水线,而且工资常常被克扣。
教育本是一种使人性自由解放的美好的事业,而在这些地方,教育者是被剥夺了某种权利的服役者,受教育者则是在被动的体验不到成长快乐的痛苦过程中煎熬。十多年前听说过农村学校为了升学拼命加班加点的事,没想到今天县级学校还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但从没听说过这种加班没商量不按时计酬的违犯《劳动法》、《教师法》的事被诉诸法庭。我想这与当地的文化氛围、法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或者不愿认识到侵占人的休息时间,就是对人的自身权利的侵犯。人有权拒绝不按时获取工资报酬的加班加点,在法律规定的休息日被迫来参加明明对自己工作不适用的座谈而且要在领导的眼皮下认真记笔记,却不能或不敢说不。可以推测出同样连续几十天没有节假日的学生在教师的督责下也只有紧皱眉头苦学的份儿,即使学不进也只有坐着不动的份儿。
过去我们看到乡村教师没有节假日的劳作,多是感性上的敬佩,对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油然而生敬意,而缺少理性上的反思。如此肆无忌惮地侵犯教师权利的“教育官”们不但应该受到抨击,更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而那些默许或放任校长们没有酬劳地让教师们加班加点的教育行政部门则是不折不扣的失职渎职。在一个以依法治国为基本原则的社会里,我们却看不到教师们积极地维护自己权利的行动,这个板子应该打在谁的屁股上呢?打在教师的屁股上当然是冤枉的,但连自身权利都不能积极维护的教育者是合格的教育者吗?蔑视自身的权利实际上就蔑视了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反教育的。平等、公正、人权、法治等等,这是现代教育精神所应有的内涵。现代教育发展到今天,如此反教育的现象被视为平常,且会受到某些人的赞颂,这正是我们这个努力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国家的盲点和可悲之处之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一个连自身权利都不能依法维护的人群却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很难想象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法治国家”的现代公民。
标签:
教学论文
评论: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教育缺乏生活真实,老师渴望说真话
下一篇:
文学美感杂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