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357
标签:
教师随笔
当代工人(教师中心稿)
当代工人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中学2005级1 9班 金栋健
编者推荐:真情出佳句。先有“老茧,那是……光荣勋章,”后有“背影……一幢幢高楼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更有“他在电焊……他们发出的光,闪亮、耀眼,点亮了天空”。“许多‘虎叔’在工作”一语,由点到面拓展,紧扣“当代”两字。
潮流势不可挡,沿海的经济发展吸引了无数内地的劳动力。这股春风也从杭州湾吹向了我们这个小小的乍浦。镇虽小,但依靠上海的威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孙中山在地图上圈点过,远景诱人。于是,四面八方的农民工像潮水般涌向了这个弹丸之地。
我家闲置的小瓦房成了一对农民工夫妇暂时的住处。年过40的他有着过早苍老的面容,头发蓬松,布满皱纹;年近40的她比本地的娇小妇女显得强壮。他俩显得异常精神,脸上常挂笑容,那是满足的笑,那是自信的笑,那是舒心的笑,他俩无比幸福。我叫他俩“小虎叔”“小虎婶”。
大清早空气清新,凉凉的,甜甜的,那是水乡特有的味道。虎叔、虎婶操着泥刀要出门了——他俩的手上都长满了老茧,那是岁月的痕迹,是辛勤的劳动赐予他们的光荣勋章。他俩的手指都挺短的,显得笨拙,可他俩拿泥刀的架势倒是神气十足,他俩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
爸爸同他们很熟,拉起了话:“小虎,这么早就干活去啊,太阳都没露脸呢。”
“趁早嘛,能干一点是一点啊。”小虎叔笑着应道。
“人家都说你们农民工自己找不自在,每天起得那么早,干嘛这么累呀?”
“哎,不辛苦,习惯了就好。”小虎叔依旧笑着,
“没有我们一块砖一块砖,一天一天地砌起来,哪来这么多高层大房子!”
虎婶看了看他,示意该上工了。看着他俩远去的背影,一幢幢高楼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
晚上9:30,空气凉丝丝的,有些寒意。我和爸爸从镇上购物回来,路过工地,瞅见建造中的高楼上火星四射,像是放烟花。借着火星的光亮,我看得清楚,正是虎叔,是他在电焊呢!不只他一个,这儿,那儿,许多“虎叔”在工作。他们发出的光,闪亮、耀眼,点亮了天空。
除了下雨天,他们没有休息日。每天早出晚归,奋斗在工地第一线。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总是带着微笑,也许就是因为他们在劳动,因为他们知道劳动最光荣,他们明白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当代工人,光荣的工人。
[评点]
此文赞美民工的辛勤劳动,写出了这些当代工人的自豪和值得尊重的原因。
标签:
教师随笔
当代工人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知否知否海棠依旧(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老支书做寿(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