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120  
标签:教学论文
语言表达题解题训练要点


                曹    阳

高考语文试题第五大题,人们习惯称之为“试验田”,正因为它在出题上有较强的试验性,所以笼罩了一层神秘色彩。有些教师感到这一部分练习题不好出,训练之后讲评不好讲,这说明实际上没能抓住语言表达题的训练要点。语言表达题可以千变万化,我们很难把它全部类型化,也不必跟在高考试题之后去“补练”,否则,虽有亡羊补牢之效,却难免

有马后炮之憾。

要弄清训练要点,先要弄清语言表达题的考查要点。在这个问题上,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现在比较清楚的一点是,语言表达题的考查要点是语言运用能力和通过语言运用能力表现出来的思维品质。前者是外在之形,后者是内在之神。如果我们过分看重前者,就会把语言运用题与选词填空之类的语言题混为一谈,抓不住它的语段特点,抓不住它的整体语境,抓不住它的主观题型特点。如果我们过分看重后者,又会把语言运用题和阅读题甚至小作文混为一谈,抓不住它的语言载体,抓不住它的形式特点,抓不住它的局部范围。因此,我们必须从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去抓语言表达题的本质特点,其中最有规律性的,最有长期、反复训练价值的,应当是语言逻辑。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排除其它各个类型语言表达题的特点和训练价值,我只是想强调,抓住训练核心和训练难点,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下面,结合具体设题,一方面说说语言表达题中的语言逻辑问题,一方面说说解题训练要点。

第一题: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和句式,在画线处填入适当的句子;并修改画线的句子,使其与前后句式协调。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听到召唤,要能“即来”,做到这一点,靠的是正确态度。如果召而不来,就丧失了“战”的前提。a                  ,

做到这一点,就要靠平时的苦练,功夫过硬。b                   。

战,就要克敌制胜,做到这一点,靠的是综合实力。如果战而不胜,也达不到最终目的。

学生在做这道语言表达训练题时,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在画线处应该填什么。所以,我们应该训练学生,首先要掌握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也就是“找联系”,换句话说,要学会找出自己所要说的话“根据是什么”。第一句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是总说,它统领下面的几句。这个统领句由三个分句组成,它们是承接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应该说什么”,在a处应该填入的大意是对第二个分句的解说:来到战场,又要“能战”。这是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步意味着已经抓住了段落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下面就是顺藤摸瓜的问题了。怎么知道在b处应该填什么呢?当然又是到前面语言环境中的“已知”中去找根据,根据前面对统领句中的一句的阐释,可以推知下面应该是对统领句中的第二句的阐释,于是就可以仿句了,也就是解决“应该怎么说”的问题了,答案是:如果来而不能战,就丧失了“胜”的条件。这样,这道题的第一问就解答完了。下面的对第二个问题的解答,一般来说不是难点,只要注意审题,明确要注意语言“形式”问题,运用短语知识,把“功夫过硬”改为与“正确态度”“综合实力”一样的偏正短语“过硬功夫”,使其前后照应就可以了。由此可知,我们平时训练的第一要点,应该是找联系,由已知推未知。这一步要通过反复练习来达到提高意识、增强能力的目的。所以我们说要把训练重点放到语言逻辑--由“根据什么”推知“应该说什么”上,其次才是语言形式问题,语言形式这个问题也不可小看,它毕竟也是重要的考点,但我们不要只训练语言形式,否则,只能事倍功半,甚至隔靴搔痒。

  第二题:为画线处补上适当的句子,在内容和句式上要与上下文保持一致。

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他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短暂得像一颗流星,可是流星虽然陨落了,却用美丽的光芒划破夜空;短暂得像                     

          。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可以有休止符,但无数运动员的运动事业永无休止。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                   

         :短暂构成了永恒。

解这道题,首先要找句与句的关系,从前面的“已知”可以推知应该填一个比喻句,填什么比喻句,可以灵活多样,有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的自由。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有隐含的不变因素在限制,没有限制的发挥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个限制因素是“短暂”与“贡献”的关系。什么关系呢?要到前面的句子中去找,于是可以得出新的比喻句的内容,例如“短暂得像一支乐曲,可是乐曲虽然结束了,却用激昂的旋律振奋人心。”实践证明,不会做这道题的学生大多数是根本不知道应该填入什么内容,也就是在语言逻辑上找不到头绪。如过我们指导他们注意分析前面句子中“短暂”与“贡献”的关系,就可以化难为易了。下面的第二个空应该填什么呢?从后面的“已知”向前推,可知应该抓住“短暂”与“永恒”的关系,填入诸如“但无数人的运动事业是永恒的”这一类句子。总之,先要学会推知所要说的内容,也就是分析语言逻辑,有了这一步,就入门了,再解决好“怎样说”的问题,就稳操胜券了。
  第三题:下面划横线的部分语序不太合理,请改为顺序合理的排比句,同时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然后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不超过10 个字)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朗读, 方足以体会文章的构思之妙、意蕴之深,音韵之美、文字之精,风格之奇、手法之新。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视其文、口诵其声、-----、-----,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参考答案)

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构思之妙、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奇、手法之新。

(注:“音韵、文字”句必须居前,另两句位置可以颠倒)

耳闻其音、心通其意

第四题: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三句名言的大意,然后按要求把这句话填在画横线处。注意:要从自己的角度说,否则算错。

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在言和行的关系上,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超过15个字)。

(参考答案)

重实际行动,不夸夸其谈。(或“要言行一致,不要言过其实”)

标签:教学论文 语言表达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走近现代班级管理体制
下一篇:一个年轻教师的教学记录(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