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673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案2
目标定位:
1、 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诵读,通过诵读领会诗歌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2、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并能背诵前三段。
3、 了解诗人食指及作品。
4、 学习诗人食指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挫折,永怀对未来的执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的情怀。
研究探究:
复习导入:填空:郭小川(1919-1976), 当 代诗人。原名 郭恩大。郭小川是共和国第一代杰出诗人,从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 致青年公民》开始,诗人进入了旺盛的创作期,其诗作的总体特色是具有 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闪耀着哲理的火花。主要代表作有《 致青年公民》《 望星空》《 将军三部曲》《 甘蔗林——青纱帐》《 青纱帐——甘蔗林》《 团泊洼的秋天》。
师:同学们预习课文了吗?
师:预习是一个好习惯,孔子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学们在预习时,还要善于把握文章学习的重点,现在,我来把本课的学习重点明确一下:(幻灯出示目标,与学生一起讨论重点。)
新课推进:
1、走近作者: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于山东聊城一个革命家庭。因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故起名路生。1978年首次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1966-1968年文革前期写出了一批有时代代表性的作品《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这些作品在青年中广为流传,影响了后来的一批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文革期间,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上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师:我们一起拿起书来大声地朗读食指先生的《相信未来》!
2、 研读第一部分(前三节)思考:⑴这三节诗选择了哪些意象(帮助学生弄清“意象”的概念)呢?这些意象又有什么特点呢?诗文中还有意象描写吗?(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孕育着新的希望;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⑵前三节诗表明了作者什么态度?运用了什么手法?
3、 熟读前三节诗。
4、 师:第二、三部分程老师设计了两个板块:一是请同学们推选三位食指先生上台做一档CCTV“艺术人生”节目,大家向食指先生(节目主持人)提问。二是自学自问
自答自结。大家愿意选择哪一块来学习?(老师提供的参考题:诗人面对现实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一再坚持“相信未来”?)(统计人数做决定)
5、 故事拓展,畅言感受。
师:大家看屏幕: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人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到:“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后来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思莱斯!”就此,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样“相信未来”?
学生活动。
师:相信未来就有了希望。我们一起来大声朗读最后一节,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吧——
师:好象声音还不够味儿,让我们一起发出最响亮的誓言——
作业布置:
1、 强记字音:灰烬(jìn) 依偎(wēi) 摇曳(yè)睫(jié)毛 瞳(tóng)孔 惆怅(chóu chàng) 轻蔑(miè) 脊(jǐ)骨 给(jǐ)予 不屈不挠(náo)
2、 辨音辨形:摇曳(yè)——拽(zhuài)拉 睫(jié)毛——捷(jié)报 给(jǐ)予——给(gěi)以 瞳(tóng)孔——潼(tóng)关 撞(zhuàng)击——经幢(chuáng) 惆(chóu)怅——稠(chóu)密——未雨绸(chóu)缪——鸟声啁啾(zhōujiū)
3、 访写: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访写: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相信未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熟悉的陌生人(网友来稿)
下一篇:
《我的四季》教案3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