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944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浅谈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种方法(教师中心稿)
内容提要:语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性把握。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语感的突出地位,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客观性目标。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语感 生活 想像 诵读
在前些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批评中学语文教育的文章颇多。有人把中学语文教育体制视为是培养不出“五四”式文学大家的罪魁祸首,有人则更是全盘否定20多年语文教育的成就,说它是“祸国殃民”、“误尽苍生”。这些评价虽不免有失偏颇,但至少也折射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事实。
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普遍不浓,这是摆在每位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曾经对高一新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个题目是:“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是A.你最感兴趣的学科B.你比较感兴趣的学科C.你最不感兴趣的学科。”结果是选A的只占9%,选B的也只占40%,而选C的却占51%。据上海的两次抽样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数理化课程的注意力集中占91%,而语文只占15%。另外,中学生语文水平的显著落后也是有目共睹的。上海师范大学的许纪霖教授不无感慨地叹息:“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研究生;现在的硕士生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整个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令人摇头。”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已是如此,更何况中学生呢。难怪“学了12年的语文居然写不好一张字条,学过数百篇的课文,居然听不懂一首歌”不算是新闻。
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流弊与痼疾以及对其进行脉诊与救治,语文教育界、学术界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20多年中学语文教育最惨痛的教训是:语文教育观念的严重偏差造成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感的严重失落,从而导致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大大削弱,最终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当今的语文教育首当其冲应该是重新确立语感教育的地位,变“知识灌输教育”为“语感培养教育”,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语感,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指向,是培养学生对话语、文章的传达和接收,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谈我肤浅的见解。
一、激活生活体验,获得语感。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桂花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都有淋雨的经历,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再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学生就能深切地体会小作者当时的快乐与兴奋,在接下来的想象说话中,我们听到了孩子们诗一般的语言,课文的朗读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
二、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大胆想象,获得语感。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有此可见,创设情境不啻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比如《石榴》一课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写了石榴子儿的颜色、光泽、样子、味道。其中,“玛瑙般”、“晶莹透亮”、“清爽无比”等词语,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儿的特征,没有尝过石榴的人是很难深刻体会的。课上,我们可让学生带个石榴,剥一剥,看一看,尝一尝,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感受,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书中的遣词用句了。通过操作,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达到领悟。如《桂花雨》一课﹐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观赏桂花盛开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八月桂花的美丽迷人,为整篇课文奠定感情基调。在教学重点段落“摇桂花”时,教师先播放轻柔的音乐,优美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教师又在屏幕上播放朵朵金黄的桂花如细小的雨点纷纷飘落的情景,启发学生欣赏画面,用语言描述这美妙的场景,并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桂花会落在哪儿,完成填空:桂花纷纷落下,落在 ,仿佛 !如此充分的感悟后,当再读到“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已完全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摇桂花”的欢愉之情自然流露。
展开全文阅读
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三、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捷径和最主要手段
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如留心精彩语言、练笔等,但诵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在古代阅读教育中非常重视诵读教学,古代的私塾教师几乎是每天要求学生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等。古代的学者也非常注重自身诵读习惯的养成,明代宋濂等著的《元史·侯均传》中记载:“侯均积学四十年,每读书,必熟诵乃已。至言,人读书不至千遍,终于无益。”清代的桐城派学者不仅竭力提倡诵读,而且对诵读与语文能力的养成关系也做了初步的探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此处的“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就是诵读对语感养成的感染与渗透作用。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做了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骨活动的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骨上流下痕迹。”(《文艺心理学》)。可见,诵读对语感的养成还有其科学理论依据。
古往今来,文学史上一些文学大家无一不是通过诵读培养了语感,打实了语言功底而成为大家的。试想,如果三国的曹植、南朝的袁虎平时不广泛诵读诗书,不懂得语感的培养,那么,他们又怎能七步成诗、倚马可待呢?鲁迅如果从小不在私塾里打下扎实的古文基础(尽管他对私塾持批判态度),巴今从小若不烂熟《古文观止》,那么,《阿Q正传》、《家》、《春》、《秋》等划时代的扛鼎之作又由何而来?据说,茅盾还会背《红楼梦》,钱钟书还会背《左传》呢?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选烂,秀才半”就是这个道理。
四、新教材:让语感在诵读中回归
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说明中明确地指出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思想由“知识立意”向“素质立意”转变,由“研究语言”向“理解和运用语言”转变,由“重基础知识训练”向“重语感培养”转变,这是修订语文教材思想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新教材十分重视诵读对语感的培养,这主要表现在(以高中课本第一、二册为例):1、十分强调现代名篇中的精彩文段的背诵,如《荷塘月色》中的4至6段,《记念刘和珍君》中的2、4节;2、突出强调文言文名篇名段的背诵,两册课本中的文言文除了《五人墓碑记》和《病梅馆记》之外都有背诵任务。可见,诵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突出位置。
当然,如果让学生像私塾教育式的背诵或“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式的背诵那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只会让学生走向死记硬背或死读书的死胡同。由此,教师对学生在诵读方面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
1、会读是基础。
背诵读在先。读文言文,读准字音是基础,读清句读是根本,读出语气和语势是提高;读现代文,要领会文章的情韵、意境,要读出语言的轻重缓急,要抑扬顿挫地读,要声情并茂地读。为了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读的方式也可灵活多样,可以领读、范读、齐读、分组读、个人读、发声读、无声读、配乐读等等,不一而足。关于指导学生读书方面的方法语文教育界经验颇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2、背诵要得法。
指导学生背诵,理解是前提。因为记忆可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正处在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的过度时期,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则更为科学,更切实有效。对于文言文文句的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或通过师生答疑、同学讨论等加以解决。在教授新教材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一改传统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字一句串讲到底的教学风格,可根据需要,将教学重心放在指导学生背诵文句上,否则,教学效率不高,而且也达不到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的。
当然,背诵的方法很多,如限时背诵法、歌诀背诵法、综合背诵法等等,但“背无定法”,只要有助于学生准确、快速、高效地背诵的方法,教师就可以辅导学生择善而用之。不过,在此,要特别强调教师范背法,即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教师不妨面对学生熟练地范背一遍,这样,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背诵积极性,因为,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因此,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低估。
新教材通过一年的试教,学生背诵了一定量的文章,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学生的语文能力较以往的学生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不仅表现为学生感悟文章能力的提高,更表现在学生说写能力的提高上。比如,现在,演讲《学贵有恒》这个话题,以前只有少部分学生才会用到一些课内知识,而如今连一般的学生也会用上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学过的名句。演讲与“有志”有关的话题,一般学生就自然搬出了《游褒禅山记》中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旱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以及《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句子。再比如,写文章的时候,要是涉及到写景,学生则会根据不同需要,或多或少、十分贴切地用上一些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些写景的美句。不仅如此,还有学生完全领会了文章的意韵,居然模仿起作者的写作风格与语气,做起了“模仿秀”。
以上介绍了我对于语感培养的一些看法及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当然,培养语感是一个长期有意识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训练。
注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书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
《叶圣陶教育文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浅谈培养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实施新课程中校长的必备素质初探(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老师,您还好吗(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